关灯
护眼
字体:
《奸人慕容复》第九章 造反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方腊继承明教教主之位不久,宗信就因为旧伤复发而过世了。

方腊做了教主之后,一心一意的为明教起义准备,慕容复仍然还是光明右使。

办完了宗信的丧事后,为了明教的事物,方腊特地将慕容复与方七佛找来商议,方腊对着慕容复道:“这次兄弟能做上教主,多亏了阳右使的支持。”慕容复道:“那里,那里,教主过谦了,阳某之所以一力推举教主,乃是因为教主雄才大略,定能带领教中兄弟推翻这不公的世道,让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两人相互客套了一下,就进入正题。

慕容复在明教这几天,已经大略的了解了明教的势力,现在的明教,除了总坛的高手以外,普通的外围教众约有一万多人,他们平日里散居在各地,被各地的明教骨干统领。慕容复虽然觉得起事的外围势力过于弱小,但他知道,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虽然开始的时候人数不多,但不久以后,就会挟裹成燎原之势,聚集百万之众,不在话下,所以并不怎么担心。

更何况,慕容复心中自有打算,所以对明教中现在的大权并不上心,他准备先将自己收归阳浩门下,而慕容复的名字他还准备行走江湖,所以他又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慕容兴,与他本来的名字复字相合,复兴,复兴,复兴大燕。现在起事还为时过早,我们现在应当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慕容复正在想着自己的大计,只听得方腊道:“现在教中群情激奋,大多人都要早日起事,你们以为如何?”

慕容复还没有说话,就听的方七佛急急的道:“大哥,万万不可呀,想在大哥刚刚接任教主之位,教中尚有人不服,现在应该......应该。”方七佛还没有说完,就被方腊瞪了一眼,顿时声音小了下去。慕容复看了一眼方七佛,心道:“看来,这人倒还有些见识的,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看来以后要对他多加注意了。”

又看了一眼方腊,道:“教主不必如此,我阳某既然认定了教主,就一定会忠心耿耿。”方腊道:“阳右使多虑了,本坐又怎么会怀疑阳右使的忠心。”

慕容复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道:“教主,赵宋虽然不堪一击,但正如张头领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教即使能成一时之势,也需要防赵宋的困兽之斗呀。”方腊道:“阳右使所言甚是,那阳兄弟以为我教现在该如何行事呢?”

慕容复道:“教主现在应该将教中的青壮集合起来加以整顿,再用兵法操练,这样,一旦起事,才能手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想了一想,慕容复又道:“现在教中诸事安定,但一旦起事,必有豪杰之士闻风来投,我教为了壮大我架势力,自然不会拒人与千里之外,必然要大开方便之门,为了防止其中混入朝廷的奸细,以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教主应当早作准备。”

方腊想了一会儿道:“阳右使所言极是,那阳右使可有良策?”

慕容复道:“教主不必忧虑,属下早有对策。只需要在教众中选出一些年轻精干之人,加以教导操练,待八方豪杰前来相投,再将他们以为骨干,加以收编,岂不愁他们不为我明教所用,至于奸细与别有用心之人,一方面小心在意,一方面再在教中设置一个监督机构,对我教中人加以探察预防。”

方腊道:“办法倒是好办法,只是,我教务繁忙,恐怕抽不开身,阳右使以为让谁去办此事好呢?

慕容复道:“教中具体事物,我已经无力在管,这在宗老教主在时我就已经明言,教导明教下一代教众,属下愿意为教主效劳,至于设立监察,教主不妨交给方左使去办吧。”

三人商议妥当,慕容复道:“教主,属下既然已经将事物交给了手下,就不必整日留在总坛,属下想回到青溪家中,一边教导教中弟子,一边为我教大事聚集钱财粮草。”方腊道:“既然阳右使有此心,本坐又岂会强人所难,阳右使以后在教中行动,不必事事找我请示。”

明教虽然教徒众多,但大多数分散各地,但因为宗信亡故,教徒大多数前来总坛吊唁,虽然离去不少,但是还有很多教众还没有离开。方腊拨了一百多十七、八、九岁的教徒给慕容复培训,慕容复又在其中挑选了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亲信弟子,带回阳浩的青溪老家。

阳浩虽然是明教光明右使,但在青溪离明教总坛不远的地方却有自己的府邸。自从阳浩去捉拿张超便一直没有回来过,慕容复早已从凌忠那里知晓,慕容复带着一群明教教众回到了阳浩的府邸,幸好阳浩没有什么亲人,家里只有一干仆人。

阳浩家极大,占地甚广,即使驻扎一营军队也没有问题,练武场,假山,花园,一应具全。

到了阳浩家后,慕容复又将早已制作的自己的人皮面具取了出来自己制作,戴上人皮面具,慕容复拿出自己写下的武功的入门秘籍,又让人将明教的教众叫到了练武场上。

站在练武场前一座屋子的台阶上,慕容复看着下面的明教教众,道:”从此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大师兄了,师傅有命,令我代传那么武艺,待过一段时间以后,若你们表现上佳,又资质良好,自然会被师傅收为入室弟子,传授你们上乘武学。从先在起,你们就要认真修炼我教你们的基本功,说完,慕容复将早已写好的入门的内外功图谱传了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