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找工作是工作的一部分》接受事实是成熟的标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的春节,李飞过得相当郁闷,因为不想让家里人担心,失业的事一直瞒着父母,既然还是在职状态当然花钱是少不了的,除了回家置办的年货,还有给亲朋好友孩子们的压岁钱,这让他本身就不太鼓的钱包又缩水了不少。在家里待了7天后,小李同志又搭上返京的列车,继续他的找工作之旅。

回到北京快一个月了,虽然也经常接到面试通知,但是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不是公司太差李飞看不上,就是他有感觉可惜公司没通过。眼看快到了交房租的时候,李飞寻思了一下身边的人,能借钱的也就是那几个同学,他先联系了孟志刚和徐闯,得到的答复都是家里没有余粮,最后还是相对财大气粗的董冰答应借给他2000块钱。

一个周日,两人约在董冰家附近的餐馆里见面,席间李飞对董冰的工作能力大加赞赏,从他公司的知名度,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到今后的职业前途,几乎能挨上边的全夸了个遍。在此基础上,李飞同学把自己与董冰同学的差距也尽数了一番。因为都属于第一波独生子女,他们这批人从小就是被大人哄大的,所以同龄人之间基本只有攀比,很少出现相互恭维,今天董冰听了这一大堆令人全身舒畅的好话,自然是舒服的冒泡,美的要死,本来说好是李飞买单的,结果董冰不但在结账时抢着掏银子,还在街上打了一辆出租车亲自把李飞送回了家。

晚上李飞静静的躺在床上,想想觉得好笑,两句好听的话居然能有怎么大的能量,看来自己今后要在这方方面多注意了,不就动动嘴么,对方听着舒服,自己也有好处,多好!

其实今天的作为不是李飞无意识的行为,因为他还没那个道行,之所有能夸人夸得这么顺理成章,还是提前做了功课的,毕竟对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借钱给他的人,想到这李飞由窃喜很快变成了悲凉,回想毕业这一年多的挫折经历,随着负面情绪一点点的蔓延,他心底里开始愤怒的抱怨:为什么我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最后连份普通工作都找不到?为什么我工作那么卖力却被炒鱿鱼?为什么现在我发了那么多简历却没几个企业肯给我面试的机会?为什么我会生在一个小城市?为什么我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好爸爸……

人们抱怨的产生,是因为对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抵触,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抵触情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是我们不可能生来就是圣者,不成熟到成熟总要有个过程,学着接受现实是成熟的标志之一。</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