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涩女的第二春》第 78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这一趟你送妮儿和樊子杰去代州,又发生了一些变故了。”看着许颜逼走了那老嬷嬷,俞师攸并不觉得有多高兴,相反,却是满心的担忧起来,从刚刚许颜的话中不难得知,妮儿跟樊子杰的事怕是定下了,樊郡王也愿意作为许颜的后台,解决她嫁入俞家会收到阻力的为难之处,但是作为交换,许颜必须去照料小郡主的身体,而俞家也定要倾尽物力财力,以确保小郡主能痊愈,这可是一笔要拿命换的交易。而他们却没有选择不的权利。甚至是为了安心,樊郡王还派了自己府中的老嬷嬷前来,协助许颜。

说是协助,不如说是监视的好,小郡主患的是瘟疫,即便是自家的下人,也未必能尽心尽力的就近照顾一个瘟疫患者,所以樊郡王使了这么一招,反正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影响损失,只是让自己的小儿子纳个女子进门罢了,何况俩个小屁孩还才这么一点大,这婚事说来还早的很,将来是个什么光景还没有定数呢。这等心机,这等权谋,真不愧是樊郡王。

一时之间,俞师攸脸上的神色却是莫辨起来,一手轻轻敲击着膝盖,一手轻轻抚摸着茶碗杯沿,不知道心里头却是在琢磨些什么,福顺见许颜在此,知道这里暂时用不上他了,便招呼着在大厅里伺候的下人,连同追在后头进来的福贵,出了大厅,将空间留给了他们二人。

“看你的表情,想来是知道我回转的原因了。”许颜轻叹一声,她借势叫那莫家母女知难而退,言辞之中,所透露的信息,依着俞师攸这人精一般的脑子,想来很快便能想个清楚,这未来看似一片平坦,可是,所有的前提都得是樊子妤能好起来。

这樊子妤患的的又不是什么别的病症,那可是瘟疫,即便是在医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未必就是什么好治疗的病症,更何况是在古代社会,没有特效药,也没有好的医疗设备,以便随时观测病人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古代的隔离手段实在是算不上高明,而大多数的人们的观念里,瘟疫那就是会要人命的病症,具有传染性,无药可医的。往往很多时候,便是这样的观念,延误了治疗的时机,让人平白生出许多遗憾来。

“只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樊郡王这么坚持的要让我去照顾小郡主,虽然说这笔买卖他并不亏,可是,与我们这样的平民家中结亲,尤其还是在樊子杰目前并没有被皇帝指婚的情况下,虽然说儿女们的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经地义,可是,他们那样的家庭,怕是上面还得先顶着皇命来吧?樊郡王难道不怕将来皇帝追究下来,不好交代么?”许颜直到这个时候,见着了俞师攸,方才将心中最大的疑惑说出来,她总是觉得这件事情上还是透着几许怪异的。

“怕是人家樊郡王早就将咱们的事情打听的一清二楚了,想想也不奇怪,他宝贝嫡子前一阵一直在咱们身边呆着,若是不打探清楚,又怎么会放心呢。你可还记得三月的时候,师爱身上出水痘吧,那时候不就是你就近照顾的,水痘这种病,对小孩子而言,也是极其严重的,那时候不也是你细心照料,所以师爱比一般患病的孩童好得要快上许多,而且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怕是樊郡王也是看上你这点了。一个会照顾病人,又有亲人在他手上握着的人,比起一般的嬷嬷来说,总是要更放心些不是。

将来,便是皇帝追究,不论你是生是死,他都可以说你乃是有恩于他的女儿,若是你或者,你救了人家小郡主,作为报答,他让儿子纳了你的女儿,也算是极大的恩惠了,这世间,没有什么比嫁个好郎君,获得一个光明显贵的身份更好的谢礼了,若是你不幸身故了,他便更有话说,你为了救她女儿身故,你遗留下的女儿,他自是要代为好好照料的,这样做,皇帝不仅不会怪罪,反而会觉得樊郡王此人深明大义,知恩不忘报,乃是个值得信任值得托付的对象,不辱他仁厚之名,只会更加博得当今圣上的信任。”

俞师攸转念一想,就将其中的原因,想了个大概,说起来,他也不过是将心比心罢了,若是他今日处在樊郡王的位置上,也会这样做,此等一举数得的事情,中间若不是夹杂着自己女儿的身家性命安危,定是做得行云流水,毫不拖拉费力。即便是如今,中间参杂了樊子妤的性命安危,若是樊子妤能病好得治,固然是幸事一件,皆大欢喜,若是她当真命该如此,即便是疼痛一番,总也是要过去。而此举却是不妨碍他留给天下人一个仁厚的好名声的。这就是政治。

经过俞师攸的提点,许颜这会也是想明白了,只可惜想明白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她已经是一脚踏进这淌混水了,哪里还有抽身的余地,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坚定的走下去。虽然说瘟疫这个东西,大多数时候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可是最起码,她还是可以尽尽人事的。而在尽人事之前,她总还是需要做做准备工作的。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许颜绞尽脑汁的回忆当初她在读书时期,帮她老哥整理笔记换取零花钱时代的记忆,她隐约记得有一回老哥的期末考试,有道问答题,是跟这个有关的,好像是说瘟疫的种类,和防治的。应试教育的好处在于,理论知识扎实,即便是简答题,有时候都能让你写出好几百字的答案来,更加不要说是问答题了,多的时候,可以写满好几张纸,数千字的回答,将与题目有关的所有内容全部叙述一遍。可谓十分详尽。

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只誊抄过一遍,记忆十分模糊的相关内容全部像是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挤出来,然后整理好,再跟小郡主的病情对照,选出一个最为合适她的协助治疗方案来。

让这一个医学门外汉,仅仅凭着当年那微末的接触,回忆起那样古板,艰涩的医学名词和治疗方式,不易于是最大限度的压榨她的脑子了。这一夜里,许颜简直可以说是到了这古代之后,最费脑子的一夜,比起先前为樊子妤设计婚服的时候,还要痛苦,那个过程,简直堪比受刑。

好在,人的潜力总是无限的,同时也印证了另一句话,人的潜力也是被逼出来的。那段短暂的记忆,终于还是被她翻了出来,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而成果也是七零八落的,但是预防疾病嘛,总是脱离不了那几个最关键的步骤。而她现在迫切要知道的是,樊子妤以及这一次爆发的瘟疫,究竟是哪一种。在官府配合下,她很快就和负责治疗小郡主的大夫见了面,彻底的了解了一下樊子妤的病症。

好在她从前有过给自家老哥抄写笔记的经历,对一些病症还是熟悉的,一些专业用语,也是知道一二,跟着老大夫了解情况,却并不算太费力。反而跟老大夫一同讨论起最佳的治疗方式和协助治疗的步骤来。这个过程中,古代医学和现代医疗知识的交汇,倒是让这一老一少的两人碰撞出不少火花来。

疫病,是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英气的多种疾病,而一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则称为瘟疫。这次小郡主以及俗称染上疫病的人,都普遍有着高热不退的现象,既然是高烧不退,如何清热降温,便是治疗的最关键之处了。

临床治疗之中,又是用中医药治疗的,她记得的就只有安宫牛黄丸了。牛黄可是个好东西,清热解毒最是有效了。只可惜她对处方记得不全,大约只记得牛黄,黄连,雄黄和冰片这几种,这几种药材都是清热解毒,理气疏肝开窍之功效的。想来应当是不差的。再经由老大夫配以其他几喂清热解毒的药,一同研制成药丸,然后用蜂蜜调和入药,应当是能见效的。

只是,相隔不过两天,她便听闻小郡主的主治大夫换人了。说是樊郡王心忧苏城疫病严重,百姓遭苦受难,特地请了名医前来苏城,为苏城百姓治疗瘟疫,并且随行又跟来了一批他这些日子紧急调运的药品。

许颜不由得骤起眉头来,这治病临阵换大夫可是大忌,樊郡王难道不知道么,怎么还敢在这个时候找来一个还不知道医术究竟几何的所谓名医来,换走已经熟知樊子妤病情的老大夫呢,而这位名医来了之后,怕是她先前跟老大夫商量好的治疗方案又要改变了。这才是让她最头疼的。</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