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凤还巢》148、这个结局喜欢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这个结局喜欢么

却说湘云正要与杨氏上公堂评理去,圣上口谕适时而致,住址了一场停尸分产的闹剧。

看着杨俊生卫若松锒铛入狱,一贯豪爽的湘云有了一种报复的快感。

卫若兰病得昏昏沉沉,家里大事全靠湘云周旋,这使得湘云更加憎恨杨家几口,并有了多关他们几天的狠戾,虽然湘云眼下银钱不凑手,可是杨家人的龌龊让湘云毫不犹豫选择了替婆婆做七七四十开一面。”

杨大爷再摇头“儿子去过了,只可怜二表弟自那日被我们一闹,病情恶化,这都四五天了混没清醒,史家恶妇更可恶,她竟然要给姑母做七七四十开一面。”

杨大爷再摇头“儿子去过了,只可怜二表弟自那日被我们一闹,病情恶化,这都四五天了混没清醒,史家恶妇更可恶,她竟然要给姑母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而都察院谨遵圣上口谕,非得等姑母出殡方才理我们这茬官司,这个毒妇,她明明就是假借丧事想要拖死我们。”

杨俊生这些天想通了,直摇头“都是自作孽呀,我们好好的过府祭奠不横生枝节,哪里会有这等事体,儿子啊,恐怕我们杨家到头了,能逃一命就万幸了,外甥媳妇也是被逼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人呢!如今我们要想早些出去,还得去求她,这样,外甥媳妇估计一时转不过弯来,让你媳妇带上礼物去贾府求求琏二奶奶,她与外甥媳妇好,也说得上话,只要她开口,把你姑妈日子出殡日子提前些,我们也好早了结官司。”

杨大爷道“这官司能成吗?”

杨俊生苦笑“能逃个全乎人就不错了。”

杨大爷只得洒泪回家,说与他媳妇杨大奶奶,杨大奶奶哪里肯依,誓死不从。

杨大爷发了狠“你若不去就是不孝翁故,不从丈夫,我马上休你。”

杨大奶奶无法,只得腆着脸来贾府求告,凤姐凉了她三天,第四天方才见她。闻听这话,只是好笑“求我?我实话告诉你,我巴不得作恶之人死在牢里呢,我替他们打点,别说我没这个本事,就有这个本事也不能答应。”

将杨大奶奶干净利落赶了出去。

谁知这杨大奶奶转弯抹角不知怎么跟贾芸之母五嫂子沾点亲戚关系,两口子找上五嫂子门上,红听说是婆婆亲戚不敢怠慢,却是跟贾芸诉苦“我想杨家人来此必定跟卫家官司有关,他们把云姑娘踩到土里,二奶奶很不高兴,我们深受二奶奶大恩,这话却不好跟婆婆提,真是愁死人了。”

贾芸知道红意思“你放心,我这就过去听听,纵不叫你为难,我娘想来也不会大包大揽。”

却说贾芸来到前厅,果然那媳妇子正说史家官司,正哭得涕泪横。且那媳妇抛出了大诱饵,只要贾芸能说服凤姐帮忙,送贾芸绸缎庄三成份例。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白白来钱。一般人都花了眼了,贾芸却笑道“你那个绸缎铺子不提也罢,见天鬼都不上门了,我要三成岂不是往内扔税金呢!“

杨大爷道“话不是这般说法,我这铺子一向红火,只是眼下被人糟践才会这般,想来过些日子就会好转。”

贾芸笑道“我倒有个提议,这铺子在你手里已经烂了不值钱了,我也不叫你出亏,白送我不要,不如你把铺子顶给我如何?当然这话也还两可,我说不动二婶子,这话作罢。”

杨大爷颇有脑子,这家铺子眼下却是信誉扫地,自己是无法让他再早立起来了,可是全部放手,他又不甘心,毕竟杨家除了几个庄子,就靠这家铺面来银子了,因而一狠心道“芸二爷,我知道你是个有担待有良心之人,你给我杨家一口饭吃,你买我一半份例,我保留一半,今后这铺子有你全权做主,我坐吃一半红利,你看可好?”

贾芸略一思忖道“我经营,我五成本,六成利,怎样?”

杨大爷道“就这么着!”

贾芸道“你们稍等,我这就去,还有,我只保证二婶子跟你见面谈条件,帮到什么地步,我可管不着哟。”

杨大爷哪能不依,自是点头称是,只要凤姐肯坐下来谈谈就好。

一时贾芸与红来见凤姐,竹筒倒豆子一丝不隐瞒把杨家所说告诉了凤姐。凤姐这倒来了兴趣,笑道“你可以不告诉我的,你母亲出面我说不得就应承了。”

贾芸正色道“不满婶娘,君子有所谓有所不为,侄儿虽然贪财,却信奉取之有道,不愿意欺心,也不愿意伤天害理。”

凤姐点头“说得好,我喜欢爽快人,冲你这话,那绸缎铺子归你了。嗳哟,你这事儿倒提醒了我,想到如何收拾他们了。你去告诉他们,我愿意跟他们谈谈。”

贾芸忙打个躬“侄儿谢谢二婶子。”

杨大奶奶再进贾府受了凤姐热情接待,扬大奶奶准备论论亲情,凤姐没给她机会,她刚起头,凤姐就打断了她“闲话不用多说了,你上次所说出殡改期,这不可能,钦天监测定的期限,这又来改,人家会戳断威烈将军的脊梁骨,你们杨家想打这鬼主意糟践卫二夫人,乘早收起,我只说一件事情,你去问问他们,把当初划拉卫家钱财吐出一半来,另外再加一万两作为神武将军丧葬费,一万两给我用作上下打点,我就帮正他们爷娘们四人活到四十九天后公平受审,其他免谈,成,就拿出诚意来,我见银子办事,不成,你在不能登门就是了。”

言罢端起茶杯,撮一口。扬大奶奶车瞠目结舌之余,很有眼色的告辞了。

且说杨大奶奶出了贾府之门就开始诅咒凤姐,什么上天入地下地狱都咒遍了,人也回到家里。

杨大爷不过问一声儿,杨大奶奶有把凤姐乃至贾芸拧出来妈个狗血淋头“亏她张的开口去,叫姑奶奶先拿出一半钱财还给二表弟,在拿两万银子把丧事上下打点,她这是要掏空别人呢,姑奶奶家能有几个二万呢!”

杨大爷叹道“唉,当初就给二表弟一半家产,她们娘儿们还可以吃八辈子,爵位也还在,风风光光做诰命夫人不好呢,非要弄城这般地步!真是人倒霉,鬼引路。怪的谁来?只怪妹妹妹夫太贪心,害了自己也害了我们,如今我们也折了铺子,臭了名声,今后还不知道何去何从呢,得嘞,你给我准备点银子,我明儿再去刑部走一趟。”

杨大奶奶摆手道“甭甭甭,听你这意思,姑奶奶家除了一半,再除开二万,还有富余呢?”

杨大爷道“这不废话吗?卫家功勋之家,三代单传到老姑父,老姑父几个姨娘光吃干饭不下蛋,卫家就两个嫡子,二表弟又不爱花花草草,妹夫喜欢逛窑子也没敢往家里弄人,能花几个钱?拿钱全部攥在姑母手里,姑母全部给了妹妹,不说公帐,只说私房,姑母手里也不下十万银子。妹妹们就是贪心不足不惜福。”

杨大奶奶抚掌道“你告诉你妹子,叫她除了一半,在那四万银子来。”

杨大爷讶然“吔,四万?”

杨大奶奶道“吔什么吔,瞧你那熊样!不是受她连累,公公会罢官呢?婆婆能坐监呢?大姐儿婚事能黄呢?绸缎铺子能倒么?她得赔赏我们!”

杨大爷道“她是我亲妹子,这话我说不出口!”

杨大奶奶道“明天我去!”

第二天,果然杨大奶奶出马,开门见山,跟杨氏提出凤姐条件,并把二万银子说成四万。

杨氏啐道“我宁愿死,也不给贱人一分银子。”

杨大奶奶也啐一口“呸,你死别连累公婆呀?公婆诺大年纪,难道要他们倒卧监牢,落得个臭名声?哼哼,姑奶奶不是一项标榜自己孝顺吗,现在就把诚心拿出来我们看看!那钱财原本就是人家的,你怎么那么狠心,且不说你们是叔嫂,退一万步来说还是姑表亲呢?你是舅舅女儿,他是姑妈儿子,你就那么恨兰表弟?你那良心叫狗吃了呀?”

杨氏被她嫂子指着鼻子骂,她母亲也一边劝着“丫头,钱财身外物,看在儿子,看在将来孙子的份上,依了吧!”

杨氏哭道“我不甘心,她个不下蛋的鸡,凭什么占了爵位又得家产?”

杨俊生夫人道“不甘心能怎样?情势比人强,献出了这里再说吧!”

她嫂子说得更绝“别说这话,先前人家没爵位,你也只给人五千银子呢?昧心太过!依我说,什么事都不能过头,过头就要报应了!”

杨氏顿时哭倒在她娘怀里“娘啊,您看看嫂子,倒是帮谁呢?”

她娘骂杨大奶奶“你是来商量事情还是来怄气?”

杨大奶奶这才安静了“同意不同意吧,姑奶奶给句话!”

杨氏道“我写欠条吧!”

杨大奶奶笑起来“你唬弄孩子呢,你以为王家那个泼辣货是表弟妹呢?”

杨氏道“我现在陷在这里,我到哪里弄钱去?除非你去说,叫他们把我弄出去!”

杨大奶奶道“你这是信不过我们夫妻了,实话告诉你,若不是公婆在这里,你银子淹到我脖子,我也不来,这样吧,明天我叫大外甥来见你,你有事情吩咐他。”

杨大奶奶言罢给她婆婆磕头“媳妇无能,家中无财,倘若姑奶奶不能舍财,细抚慰有保证好好的……婆婆保重了!”

隔天,杨大爷重金买通狱卒,把他外甥带进牢房来会亲,杨氏给儿子一番仔细代,母子洒泪而别。

当天,杨大奶奶把一万到凤姐手里,言说叫凤姐先把人弄道单间里,再打个铺板,老人实在挨不住了。并说一半家产十天后方能进京。

凤姐慨气答应了,不过警告杨大奶奶,十天后,若不兑现诺言,立马把他们摔回去。

凤姐当晚与了贾芸一千银子,让他出面再去跟牢头接洽,果然当晚就把杨家爷娘四个挪了地方,那牢头又耍个奸猾,每天叫他们四个房租费十两,杨大爷无法某只好替她们先了十天房费四百两银子。

余下九千银子,凤姐全部作为奠仪给了卫家大总管。这可是及时雨,湘云高兴地眼泪哗哗的要磕头,被凤姐嗔怪了一顿。

十天后,卫若松长子按照卫家老账,把现银一般二十二万五千官票给了凤姐,凤姐转给了湘云。

这时候卫若兰昏睡了半月终于再次清醒了。挣扎着要去灵前祭祀,被亲戚朋同僚一起指教一顿,叫他养足精神争取一个月后替母亲摔盆打幡。他这才老实了,回房间躺着泪去了。

七七四十九天后,神武将军夫人老杨氏出殡,也还十分热闹,卫若松两口子在卫若兰亲自上折祈求后被圣上口谕放回家与母亲磕头抬棺。

第五十天,都察院在卫若兰祈求下准时开庭审理,几经开庭审议,证实卫若松杨俊生等实属有口无心,并非存心大不敬,可惜不敬就是不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杨俊生、卫若松,家财充公,全家发配岭南地,遇赦不赦,终身不得返京。

幸亏贾芸把绸缎铺子改了东家,幸免于难,否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贾芸也算有良心,把杨家铺子余下的货物清点一番,尚余下一千多布匹,除开贾芸一半,贾芸在杨家启程之时,悄悄塞给杨大爷一千两散碎银票,又送他一大箱子必备药品供他们路上食用。

杨俊生杨大爷顿时眼泪婆娑,给贾芸磕了头。

贾芸忙拉起各人,一边使眼色,一边大声说道“不过依稀那个字药材,不值当这样。暗示他们财不露白。

卫若松一家一心要挣得破天富贵,没想到落得个惨淡收场。

卫若兰不知道家财重新分配,只急得落泪不止,只可惜病倒在床不能起身。

湘云好言安慰与他,打点起五千银子,另外拿出五百两置办了药材衣物棉絮,又置办一辆铁鸡公车,一匹骡马,与他们拖行李,并与两名差役各人塞了五十两银子,悄悄托付他们,让三岁女儿坐车去,倘下雨,让他们一家子避避风雨,还说回头还有酬谢。

杨氏声声冷笑“亏你也拿的出手!”

湘云反问“你凭良心,倘若是我发配,你预备理我不理?”

杨氏顿时语塞。

杨家两个孙少爷给湘云磕了头“谢谢二婶宽宏大量,侄儿们告辞了。”

湘云看着孩子落了泪“好好过日子,倘若有难处,只管与我捎信来,若回京,只管家里来。”

卫若松最后一刻跪下了,砰砰砰三响头“我不是人,愧对祖宗,愧对父母,愧对兄弟,这三个响头拜上弟妹,替我祖宗面前多磕头,父母灵前多烧香吧!”

湘云空手一扶“你起来吧,我答应你!”湘云回转家门,实话与卫若兰言讲,与她们五千银子,药材衣物一概不缺,卫若兰这才放了心“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

至此,湘云与卫若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时光飞逝,三年后。

这年百花节,湘云收拾一番,催促着刚刚下朝的卫若兰“你快些吧,说不得有时我们最后到,别人家拖儿带女每次先到,我都不好意思了。”

卫若兰如今孝满,在兵部做个五品员外郎,他倒比尚还尽心,因为皇上要发兵了。

却说这日贾府张灯结彩,贾府的喜庆日子呢,什么喜事啊,黛玉贾莛林菡母子三人生日啊。每年都要热闹热闹的。

如今贾政早已归来,只觉得工部员外郎做的没意思,索性告老致仕了,专门在家含饴弄孙。

只可惜黛玉自生了贾莛林菡再没开怀,只觉得愧对老父。林如海也已经半致仕状态,成天与贾政争着唬弄孙子孙女,弄得贾莛林菡常常喊错吃挂落。

倘贾莛喊林如海祖父,贾政不高兴了。贾莛叫了林如海外公呢,林如海也不高兴了。每每须得贾莛去求林菡,林菡出面两边叫祖父,哎,大家就又都高兴了。

弄得贾莛诚惶诚恐,常常跟黛玉宝玉抱怨“爷爷外公最偏心了,看见姐姐都笑眯眯,看见我就生气,这都是姐姐姓林的缘故,我不干了,从今天起,我也改姓林了,父亲母亲,你们就答应孩儿吧!”

黛玉白玉被缠得没法子,只好分别去劝慰贾政林如海,两人当面答应了,一定要改,转脸又惹得孙子贾莛不高兴了,贾莛受了风箱气,转头再找黛玉宝玉麻烦,黛玉宝玉再找贾政林如海,祖孙三代都成了贾府茶后饭余的美谈了。

大家都在打听“孙姐又匆匆救火去了,知道今天谁生气吗?二太爷,还是林姑太爷?”

闲话休说,且说贾莛林菡生日宴,虽然不大做,亲朋好都到了,有探春夫妻既三个孩子,有邢岫烟夫妻及两个孩子,史家的亲戚,王家的亲戚,卫若兰两口儿。另有本家贾蓉两口儿也得了女儿了,他们一家子住在原本贾芸的房子里,成了廊下蓉大爷了。另外有本家贾芸贾蔷贾芹贾菱等都来凑热闹。齐齐一堂好不热闹。

男人们在一起饮酒作乐,胡吃海喝,女人们在一起倒苦水,各自说着各自烦恼。

黛玉宝玉愁啊,愁得孩子不够分配。

湘云烦恼,至今肚子没动静,请了太医,又说没病。

凤姐也苦闷啊,闷什么呀,嗳哟,巧姐儿明年就及笄了,贾琏三品大员啊,巧姐儿翻年过了十五就要入宫选秀了。

葳哥儿也十三了,正在国子监读,媒婆已经上门打听了。另有蔻姐儿,也十三岁了,她可以免选自行婚配,只可惜凤姐挑来挑去谁也看不上。

唯有李纨最舒心,贾兰去年取了进士,接了贾政班,在工部做个从六品员外郎,掌管屯田之政令。去年已经娶亲,娶得李纨远房堂姐嫡女,姓柳,夫妻和谐,敬爱婆婆,今年已经传了喜讯。李纨成天乐呵呵,等着抱孙子。

女人们一心烦酒喝多了,哭一哭笑一笑,孩子似地。

隔天,凤姐李纨尤氏平儿探春只是头疼,湘云黛玉却病了,起不来床了。

两边厢急着请太医,嗳哟,转眼之间忧思成喜悦,这两人同时怀孕了,都二月了。

一时之间,众人大喜。

黛玉湘云忙着保胎,宝玉卫若兰急着给媳妇掏摸好吃的好玩的,纾解卧床不起的烦闷。

贾政林如海忙着替孙子想名字,各人写了一大张给宝玉黛玉送到房里来,林如海起的名字,一律姓林。贾政起的名字,一律姓贾,只把黛玉宝玉愁得不行。

宝玉拉着黛玉手愁眉苦脸“要不,你再生个双胞胎吧!”

黛玉想着傻大肚子,与一双机灵古怪的儿女,女儿成天想着跃马横枪,拿着弓箭跟着贾兰跑。宝贝儿子则是大众情人,上至嬷嬷下至丫头,无不被他哄得服服帖帖,黛玉想着就头大,顿时泫然欲泣“再来这样两个,我可是活不成了。”

宝玉忙着安慰“别急别急,这次生了我照顾,顶让们服服帖帖。”

黛玉顿时恼了“不是你照应也成不了今天上房揭瓦的模样,嗳哟,头疼!”

宝玉连忙好言安慰。

房外躲着两个脑袋,悄悄推开边走边商议,一个说“妈妈依然生龙凤胎就好了,有了林挺,外公就不生气了,我也免得跑来跑去说好话。”

一个说“这不好,最好生两个弟弟,总有一个姓贾呢,也叫他替我挨挨骂,凭什么就我该倒霉呀?要挨骂大家一起来,这才公平有合理。”

两人一起感叹“唉,谁知道呢!”

这年年底金秋十月。

李纨抱着刚满月大孙子跟园子里遛弯呢,一时怡红院里慌乱起来,一时紫鹃喊道“恭喜二爷,是个哥儿呢!”

宝玉顿时兴趣缺缺,叫一边儿子闺女“去告诉外公爷爷,给弟弟起个名字来,我去看看你们娘去。”

两姐弟皱眉,干什么又指派我们。可是父命难违,只得前去报信。

两位长亲顿时争论起来,一个道“太好了,叫林乐山。”

一个道“不行,叫贾萧!”

“林乐山好些!”

“贾萧也不错!”

“好了好了,我们都别争了,听老太太的,叫林挺吧!”

“这?算你有理!”

……

一时宝玉喜滋滋而来“恭喜父亲岳父,您们又得了孙女了!”

“哈哈哈哈,太好了,祖宗保佑啊!”

“叫林芝!”

“你太霸道了,这回该听我的,叫贾芙。”

“林芝好!”

“清水出芙蓉,贾芙好!”

宝玉脚底抹油“我去告诉老祖宗。”

争吵两人异口同声“去吧!”

“林芝好!”

“贾芙好!”

外边两姐弟慢慢走到滴翠庭,相视无言,愁眉苦脸。

半晌之后。

一个叹道“唉,倒底要几个姓林才不争呢?”

一个也叹“几个姓贾,我们才不挨骂呢!”

一起叹息“谁知道呢!”

双双对视,一起叹“唉!”</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