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世和珅》第九十四章 纠结的李大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上人间掌柜,握着一肚子火从雅间走出来,正好看到对面地字丁号房前几人站在门口,似乎有些争执,气顿时不打一处来,阴沉着脸,气哼哼沿着走廊,朝着地字丁号房而去。

天上人间总共三层,最顶层是以天、地大头的房间,房间号分别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二层则是以玄、黄两字开头,分别配合十个天干命名,一层则是大堂,房间号的不同,则是代表着所来客人等级不同。

比如,王兆民现在所在是天字乙号房,在整个天上人间雅间排列等级来说,算是非常尊贵的,因为天字甲号放非常神秘,平时不开放,只有楼主或者身份极其显贵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这间房间,而且每次进入这个房间的人,几乎都蒙面,侍候之人都是自己带来之人,闲杂人等不得进入,即使作为天上人间名义上掌柜,都没有真正见识过这些神秘人的真正面目。

相对天字号,地字号房间就差了很多,尤其是地字丁号,身份就差了很多,这种身份,掌柜根本不放在眼里,而这群他不放在眼里的家伙,居然打扰了他探听王兆民招待客人身份的计划,令他非常不爽。

在沂州官场,看知府最大,知道内情的人确实知道,还有一个隐形知府,便是天上人间掌柜李大同。

李大同执掌天上人间二十余载,见证了天上人间发展,壮大,通过天上人间,也结识了不少权贵,同时掌管着神秘异常的第五牢房,故一般来说沂州知府在沂州权势,很难与李大同抗衡。

不过,因为白莲教,湖帮存在,为了有效保证己方地位,利益以及避免树大招风,惹来不必要麻烦。李大同虽然权势极盛,但在沂州地面上,大小事务还是以沂州现任知府为主,而李大同是二把手。对于这样安排,李大同心中自然有怨言,因为知道天上人间以及沂州许多秘密,李大同知道,自己心中再有怨言,也得忍着,否则一旦惹到上面那些人不高兴,自己小命恐怕不保,他可是知道这群人手段是多么的狠辣的。

李大同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名义上无法掌控沂州,暗地里却使出各种手段,打压沂州知府权力,限制其交际圈以及政令发布,将其手中权力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成为沂州官府地下皇帝。

以前的两任沂州知府都很识趣,让李大同稳稳当着这个地下皇帝李大同自然投桃报李,利用手中各种资源,帮助两位知府高升,大家各取所需。但自从王兆民来了之后,彻底打翻了这种默契的局面。

在李大同眼中,王兆民是一个十足的怪人,贪财但不好色,银子送到手里,从来没有说过不收,但第五牢房,他却从未进入过,更加从没听过他去过哪家窑子,妓院,对哪家姑娘有意思。贪婪却不昏庸,王兆民很多时候表现跟贪官没什么区别,贪赃枉法,颠倒黑白,仗势欺人,但有的时候却又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宁可得罪人,也要秉公执法,绝不徇私。

王兆民是一个矛盾的人,又想升官,又想拿钱,又假清高,故意与天上人间划清界限,对于王兆民,李大同从心底鄙视,他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人,是婊子还要立贞节牌坊,明明不是什么好人,还总是要装出一份清高的模样。王兆民越是这样,李大同却是气愤,每次见到王兆民,气就不打一处来,因此,对王兆民手中权力打压非常厉害。

今天王兆民要了天字乙号房,李大同立刻觉察到了不对劲。王兆民来天上人间次数有限,每次会见之人他都会提前知道身份,背景,唯独这次,他什么消息也没有得到,只是知道王兆民最近似乎与京城来的贵客勾搭上了,似乎在图谋什么。李大同早已发现,最近王兆民行为举止有些异常,似乎想要摆脱自己控制,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因此今天他特意留下来,就是想要一探究竟,却没想到对面几人闹事,打乱了他的计划。

“怎么回事?”

李大同问道。

毕竟是经验丰富之人,虽然心中自认订了地字丁号雅间的客人没什么大不了,加上心中有气,但李大同依然是一脸平和态度,温和地问道。

“你是天上人间掌柜?”

孔昭炫斜眼看了李大同一眼,不耐地问道。

“是,老夫正是这件酒楼老板,李大同。”

看到孔昭炫轻蔑态度,李大同眼中上过一丝怒色,语气不咸不淡地说道。

“你是掌柜,正好,你这里的伙计素质不行,什么都处理不好,你来了,就赶紧去把这里最好的厨师都叫过来……”

空昭炫听说李大同是掌柜,立刻滔滔不绝地提出自己意见。

李大同听着听着,眉头皱了起来,眼神看向旁边伙计,询问这几人来历。

空昭炫一开口,便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完全将他当做下人一般指使。在沂州颐指气使这么多年,李大同何曾被两个毛头小子这么指使过。不过,在没搞清两人来历之前,他倒是不能发脾气,以免得罪不该得罪之人,只能忍着。

伙计立刻会意,嘴巴张了张,干张嘴没有出声。

李大同点了点头,事宜知道了,等空昭炫说完,接道:“对不起两位孔公子,是我们天上人间没有做好,今天这顿饭全部免费,就算我们赔礼道歉了,您看怎么样?”

因为业务需求,李大同会读唇术,从伙计口型,他立刻知道两位孔公子来历,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

孔氏虽然被朝廷封为衍圣公,贵为公爵,其实地位并不高,远没有在明朝的时候尊贵。明清看似相同,皆是科举入仕,考的也是四书五经,明朝朝廷大员基本是受出身儒家,而清朝主要官员全部是满洲人,需要精通满汉藏蒙文字,加上文字狱盛行,汉学被严重压制,随着儒学不兴旺,孔氏虽挂着公爵名号,地位变得大不如前,若是本代衍圣公本人亲来,李大同还会礼遇几分,只是同宗子弟,就不需要怎么客气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