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掬黛心醉红楼》第三十章 情难却黛玉进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关渐近,这一日清晨,黛玉陪着太妃闲聊了一会儿,昨夜下了一场小雪,此时小雪初霁,映着外面绯红的日光,便怂恿着太妃去赏梅,太妃也来了兴致,一时几个人打扮停当,见晴雯要去安排小竹轿便一摆手阻止了,晴雯笑道:“太妃,您的腿不是不舒服吗,园子里冷,还是让她们抬着罢!”

太妃摇摇头:“正因如此,才得多活动活动筋骨,不然这腿真是废了!溜跶溜跶对腿才有好处。”晴雯只得作罢,黛玉笑道:“也罢,咱们俩不假手于人,一起扶着姨母便是了!”说着搀扶着北静太妃往园子里而来。

甬路上的雪早已经打扫干净,一路行来,见雪地上不时地飞下几只小麻雀蹦来跳去地觅食,远远地见地众人也不怕生,离得近了便滕地飞了。枯干的藤蔓披在假山上,远望去倒象披上了一层雪毡,有的地方露出嶙峋的怪石。两只仙鹤正慢慢地踱来踱去,雪地上便留下了几行深深的爪痕,见众人前来也不在意,依旧气定神闲,偶尔扬颈鸣叫几声。

几枝红梅在东南角怒放,黛玉和晴雯一左一右扶着太妃慢慢行来,远远地便觉一股子幽香袭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黛玉点点头:“昨夜的一场雪正好,咱们今儿便是踏雪寻梅了!”

太妃便笑道:“这花开得好,这园子里到了冬日,也唯有这几枝梅花齐整,一会儿折几枝插瓶!”晴雯便笑道:“我倒忘了呢!”一面回首欲吩咐小丫鬟们回去取来,却见秋霜身着一件紫羚皮褂子笑吟吟地走了来,后面跟着两个小丫鬟,每人怀中抱着一个美人觚。

进入腊月,府里的一些事项均已安排得妥当,府中本就人不多,事务不多。晴雯便笑道:“还是秋霜姐想得周到,方才太妃还说折几枝梅花插瓶,刚巧忘了带花瓶了!”太妃便笑道:“秋霜是老人了,本宫的喜好她是最清楚不过了!”晴雯便眨眨星眸笑道:“看来奴婢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说得太妃也笑了,一面看着秋霜道:“正好,一会咱索性办个消寒会,吩咐厨房里加几个菜,你们陪着本宫好好地乐乐!”秋霜笑道:“刚处理了会杂事,听小丫鬟说太妃来赏梅了,知道太妃爱乐,折几枝给您老人家放在房中却是好的!”

太妃点头,一面扶着黛玉缓缓在花间徜徉,不时地指点着:“说起梅,还是数你们姑苏的好,记得刚成亲那会儿,王爷带着我,去了姑苏,约了你父母,一起去看梅。那一片梅海,恍若漫天的云霞,真的是蔚为壮观。”

说着目光悠远,仿佛又回到了当日四个一起踏雪赏梅的美妙情景中,须臾收回思绪笑道:“记得当日也是这样一个日子,微微有些薄雪,玩了一天方尽兴而归,当晚围炉饮酒叙谈,真的是恍然如昨,那情景仍历历在目。只是,你娘的身子到底弱了些,第二天便病倒了,紧张得你父亲什么似的,一个劲地自责!”

想着当日林如海的样子,脸上掩不住笑意:“你父母感情厚笃,你父亲在外人面前也从不避讳,真是让人羡慕,”见黛玉脸色有些忧戚,太妃有些自悔道:“看我,一时失言,唠唠叼叼的又提起这些陈年旧事。”

黛玉转悲为笑道:“姨母不提,我怎么知道当年父母的情形呢,倒是巴不得姨母能多说些她们的旧事呢。”这些事情父母是不可能对自己言及的,从太妃嘴里听说,觉得又是纳闷又是新鲜,一丝淡淡的清愁袭上心头,回忆是甜蜜的,也是怅惘的。

太妃手执起一枝淡雅的白梅,抚着那柔嫩的花瓣道:“只是天妒多情,情深不寿,真的是令人嗟叹!”黛玉静静地站在那株虬枝前,看着面前红如胭脂的梅瓣轻声道:“一生能有这样的一份感情,此生足矣!想必父亲和母亲也是无憾的。”

太妃点点头:“一生一世一双人,作为一个女子,能有这样一份感情,夫复何求呢!”看着黛玉在梅花丛中婷婷玉立,人与梅相映,说不出的秀雅,便道:“回头让他们给你画副梅花行吟图,不然斯人斯景太遗憾了!”

目光悠悠:“记得当年你父亲便给你母亲画过这样一副图呢,当时我还揶揄王爷,嫌他手拙不会画呢!”当年的夫妻情事,如今回忆起来,如经年的美酒,久而弥笃,越发醇香。收回思绪,看着黛玉笑笑:“溶儿便比他父王强很多,这琴棋书画上便均有涉猎,对这人物画也算是擅长的,只是他太忙了,不然他倒是能为你画一副!”黛玉脸色一红:“溶哥哥国事繁重,可不敢叼扰他!只求他能陪着姨母吃顿饭便欣慰了!”一面佯装赏梅,掩饰着自己的羞态。

正在此时,见雪雁急匆匆地走了来,因走得快,神情似有些激动,嘴里呵着冷气,呼吸有些急促:“太妃,姑娘,宫里来人了!”太妃忙道:“宫里,是何人前来,有什么事?”

雪雁微微地喘息了一会儿方道:“是雪儿公主派人来,要接了姑娘进宫去说话呢,来人说公主想念姑娘了!”原来如此,太妃也长出了一口气,笑着看看黛玉道:“雪公主想必在宫里又待闷了,前些日子溶儿回府,总捎回公主的话来,知道你这些日子家里有事,一直惦记着呢!”

雪雁便道:“红绡还在前面等着呢,姑娘还是收拾一下罢!”太妃点点头,几个人忙转回,太妃自去堂上陪坐着。黛玉去了后面换了衣服姗姗前来,红绡一见面便笑道:“林姑娘,快着些罢,只怕公主一会儿又等不及了呢。这些日子公主可是天天念叼着林姑娘你呢!”

黛玉微微一笑,忙辞了太妃,随着红绡来到了锦霞宫,隐隐的笑声自那架巨大的绣着花卉的屏风后传来,黛玉微微一笑,嘴角翘起,好久没有听到轩辕雪银铃般的笑声了。

随着一连串轻脆的笑声,一道红色的身影飘了出来,正是轩辕雪。一张俏脸神采飞扬,眉眼俱笑,神情如小鹿般欢悦,见到她,黛玉便仿佛感染了她的快乐一般,二人手拉手彼此对望,轩辕雪眨眨星眸,脆生生地如倒豆子一般:“林姐姐,我可是想死你了,一个人闷死了呢,知道你回京了,本想就接了你来散散心的,可是听北静王说你去了荣府。好容易你回来了呢!”

说着语气一转,叹道:“我只怕姐姐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如今看起来,竟是比我想象得要好得多,这下我便放心多了呢!快过年了,看着林姐姐脸上有笑容,真令人欣慰呢!”

黛玉水眸一暗,旋即含笑道:“多谢公主惦记着,民女谨记在心,不胜感激!”轩辕雪小嘴一翘,有些嗔怪道:“林姐姐,几个月不见,你怎么倒疏远了很多,不是说过嘛,在我面前,不要民女民女的,把这些俗礼收起来,不然我可以生气了!”见轩辕雪爽朗不拘小节,黛玉也笑了,她知道公主的脾气,于是便随了她。

轩辕雪拉了她就座,嘘寒问暖了一番,一面感慨安慰着。黛玉笑道:“雪儿倒是懂事了很多,学会宽慰别人了!不知现在每日在宫里做些什么,诗书是不是又放下了?”

轩辕雪一挑眉道:“人总是会长大的嘛,再说我和林姐姐也相处了一段时间,近朱者赤嘛。能得到林姐姐的夸赞,雪儿真是开心啊。现在每隔两日莫箫仍会来看我的功课,母后现在对我可是严厉得紧,非要学那些礼仪规矩的。”

黛玉便笑道:“难得雪儿竟是听莫箫的话哦,难道是敛了性了?雪儿越来越大了,太后是想给公主择一个好夫婿,不然总那么淘气顽皮的,可要当心嫁不出去!”

说得轩辕雪小脸一红,两只小手伸过来,小嘴一翘掻着黛玉的痒道:“林姐姐现在变坏了呢,是不是跟水王爷学的,我可警告你啊,不许胡说啊,谁象你一样,急着出嫁啊!”黛玉素日触摸痒不禁,忙躲闪着她的触碰,一面嘴里犹自申辩着,两个如花少女一时笑做一团。

紫雪及红绡等人一旁看着热闹,也不近前,由着她们俩嬉闹纠缠着,锦霞宫里欢快的笑声传出很远。一时笑够了,二人方才停下,见两个人鬓发微乱,紫鹃等人看着好笑,只得又给二人收拾了一番。自林如海出事后,黛玉很少象现在一样开怀,忧郁郁结于心,总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清愁。见黛玉笑语吟吟,紫鹃心里也由衷地欣慰。

一时闹够了复坐下喝茶,轩辕雪一时想起什么似地道:“对了林姐姐,那个薛宝钗也成亲了罢,听说是嫁给了元妃的弟弟?”黛玉微微颔首:“是的,以后我要唤她二表嫂了,前两日去荣府见到她了,如今她管家了呢!”

轩辕雪小嘴一撇,有些不屑地道:“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人,外表看着稳重,但非常有心计,装愚守拙,没有半点真性情,伪善圆滑,这便是所谓的大家闺秀。”黛玉听了微微一笑,轩辕雪自第一眼看到宝钗便不对眼,到此时仍未改这种成见。

轩辕雪复道:“要不是皇兄点了她的名,我才不想她进宫呢,多了她一个真没趣!而且感觉她总想着接近皇兄,似怀着什么心思似的。”

黛玉轻笑道:“人家宝姑娘本就是待选而来的,是皇上一句话,结果便梦想成空了,不然只怕便是这宫中人了。”轩辕雪点点头一脸的唒笑:“切,她以为进了宫,是个人便能得到皇兄的宠爱啊,未免太天真了点,这宫里比她模样好才情高的多了!既然如此,那便要这好自己的本分,认清自个的身份。听母后说起她做的那首小令,一个商人之女,却想凭借外力,直上青云,委实让人觉得好笑!”黛玉心里一动,看来太后想必也不大喜欢宝钗罢。只可惜宝钗的一腔报负和志愿转眼成空。

须臾轩辕雪秀眉一弯,星眸含笑道:“林姐姐,我告诉你个事,你听了肯定会惊喜!是关于你的呢。”说着眨眨大眼,故作神秘地看着黛玉却不接着往下说了。

黛玉知道她性子直,心里再藏不住事的,见她还卖关子,不觉好笑道:“哦,难得雪儿也学会吊人胃口了,到底是什么事,你不说我可不稀罕听的!”黛玉故意逗着她,佯装不感兴趣。

见黛玉如此,轩辕雪小脸一蹙只得道:“好嘛好嘛,我说就是了!”黛玉微微一笑,轩辕雪笑吟吟地瞅了瞅黛玉道:“前两日顺亲王妃进宫说,要认了林姐姐做义女呢,你说这是不是喜事呢?”

说着眼珠一转,卖乖似地看着黛玉:“林姐姐出众,那顺亲王妃倒是好眼力!”

黛玉心里一跳,笑容一滞握紧手中的茶盅忙问道:“那太后可答应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