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靖康开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意投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看章丘李家因为李敬的横空出世。

李敏,李逵,李散,李牧等亲子,养子跟着李敬鸡犬升天。

赵明诚官居五品。

抵报上被赵构污蔑成反贼都没事,救出了太后,太妃, 那么多百姓,守住了山东两路,一举跃升大宋的最顶级家族,一时间在山东的声望直逼孔家。

前半生几经沉浮的李清照,却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在明水疏散李家,给皇后和太后腾居所的同时, 严令李家人不准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 谈论河东路救太后的事情和百姓的事情。

尽管这件事举世皆知,但是李家人不得主动谈起,即便有人问起也要回避。

一边举着大棒正家风。

一边又给这些个家族的代表人物一点甜头,让他们来看看登州的李敬,看看雄壮的大军。

有机会让他们觐见皇后,太后。

何曾想过,他们刚到登州,就被皇后亲自安排别院。

到了别院,皇后,太后还追来了。

强忍自己的好奇。

被李清照一个眼色,赶回了自己房间。

拿着王太妃画的那张图,李清照也哭笑不得。

这个世界是圆的,住在下面的人岂不是要掉下去。

好在陈书倩很快跟苏浅浅把李敬找来了。

“嘿,你个臭小子, 骂李纲没格局也就算了, 这张图, 怎么把我们都骂进去了!”

李敬一进门,气不过的郑太后就伸手拍了他一下。

“今天你要说不出个所以然, 予跟你没玩!”

“太后,真没什么好说的,这世界是圆的,等打败了金狗,你派个船队,从东边一直直航,然后等着他们从西面回来,这就清楚了。”

让太后,皇后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就可以了,至于方的,还是圆的,那个不重要。

信不信由你,说多了,你还拿我当杠精。

可是,长期被杠精杠的李纲染上杠精的坏毛病,傻子这种事也能传染的。

“李敬,你不觉得你的身份,胡言乱语有失体统?”

“失什么体统, 航海很难吗?登州水师四大统领都可以干这个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李右相不知兵,自然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我等战阵斩将,认为金人不过如此,航海也是一样。”

“听李宣抚使所言,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的官员,都是吃饭不干事的,就你乳臭未干的道听途说比人家毕生钻研还强?”

“心中没有国家,所言不及黎民,夸夸其谈,李右相也就是这点格局了。”

“胡说八道,本官此番北上,千里操劳,就为的大宋不祸起萧墙?不自相残杀,不让金狗渔利!”

“李右相,你也太高看王渊,梁扬祖避战畏敌的那伙子了,你信不信,都不用我和种彦鸿出马,光关胜,彭冲领康字军领兵南下,就能搜山检海,杀的赵构无处藏身?他还做梦在临安建皇宫,等着吧,等他建好了,登州水师的炮舰兵临杭州,抢来给我们柔嘉帝姬当行宫!”

李纲信都不信,砸吧着嘴巴抗议这个吹牛的二逼。

郑太后,朱琏目光闪烁。

他们知道李敬,种彦鸿,关胜的靖康武三军很能打,却从来没有听他们比较过赵构所节制兵马跟三军的战力对比。

现在总算是明白曹辅,陈过庭在劝说刘韐,李邈时候话语的意思,李敬之所以没有及时收回河北,就是把拳头收回来。

用有限的钱,做可持续长期作战的准备。

地图上金国疆域那么大,一战可能拿下辽东,要深入白山黑水的腹地,并不是一件马到成功的简单事情。

“算了,你说这世界是圆的,它就是圆的,我等着你打败了金狗,派出舰队验证!”

郑太后看着旁边没有说话的李清照。

拉起了她的手。

“易安,刚才我听了王太妃转述了李敬的两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都只有半句,是不是你的新作?”

李清照简直服了,李敬口中蹦出来的新句子。

全大宋的人都认为是她做的诗词。

现在还有人说,笑傲江湖曲沧海一声笑是她作的。

解释了半天也没人信。

“太后,这真不是我做的,臭小子,你这吊人胃口的毛病能不能改改,还不把全文读出来!”

看着李敬傻笑,郑太后没有急着全文。

于是把李敬作的咏泰山念给了李清照听,听的李清照和李远连忙捂脸。

朱琏笑的前俯后仰。

李敬脸皮厚,装没听见,靠在椅子上玩手指。

“对了,我还听玉盘说,当年你喝醉了,也在教李敬做诗?”

什么叫喝醉了教人做诗。

李清照现在喝酒都是偷偷喝的,顾无双送来了李敬新改良的果酒,喜欢的不得了,五坛子喝完了都没好意思要。

现在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还不能不认。

李家人都知道,在章丘帮忙管教李敬那些日子,正值李格非丢官,赵明诚父母给赵明诚施压休妻,李清照正在怄气,经常喝酒。

“人家是这样说的,哪天大雪,姑姑喝醉了,逼他做诗,他看着漫天的大雪,只能数着,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正在卡壳的时候,姑姑喝了一口酒,摇着头接了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

听着郑太后的缓缓叙述,李清照迷糊了,她对这件事完全没印象。

嘴巴张的老大。

赵明诚,朱琏像是看神仙一样看着她。

他们都可以想象,李敬像是在平白的一样数数,李清照只接了一句,就化腐朽为神奇。

变成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

李敬却对着旁边的傻笑的李纲开口。

“知道吗?这就叫格局,你眼中只有一片两片三四片,却没想到世间有人接一句诗,就擢升了你的格局!姑姑于诗词对我如此,对大宋的未来,我对你也是如此,跟着娘娘好好干,不要辱没了你一腔忠勇!”

这特娘的李易安教侄儿做诗的事情,你也能扯到我身上来。

你也太不要脸了。

李易安名满天下,是她有脍炙人口的词。

你小子凭什么?

李纲眼睛瞪的像个铃铛,听见李敬敲打李纲的赵明诚笑的嘴都合不拢。

汴梁城的陷落,上至官家,下至百姓,无不怀念汴梁城头带着禁军血战的李纲,大宋实在太需要刚直敢战的大臣了。

如今到了登州,李纲却被嫌弃的不行。

陈过庭,曹辅,黄灿,刘韐,张叔夜,李邈几乎所有的原北宋主战派骨干都云集山东两路。

山东有了靖康武三路强军击溃入侵的完颜宗翰,千里奇袭河东,抢夺了完颜宗望从汴梁劫掠的财货,人口。

他们底气很足,腰杆很硬。

至于大宋主战派的两面旗帜,李纲和宗泽,要不要都无所谓。

朱琏已经帮他们把旗帜竖起来。

人才什么时候都缺,山东政治改革也缺的很厉害,能让李纲效力,作用绝不亚于千金买马骨。

“李敬,没看见你大哥呢?”

从小跟着李远经商的李敏走南闯北,善于跟各种人打交道。

见人总是先露出笑容。

朱琏对李敏印象很好。

得知李敏抢先做三司吏员的算学试题的时候。

在场的一帮人也无语了。

这弟弟欢迎哥哥的手段还真是匪夷所思。

拿哥哥验证考题。

一群人又从李清照的别院,挪到李敬的别院。

不知不觉,李敬已经在李清照那边的别院耽搁了半个时辰了。

走到李敬的别院书房的时候。

李清照看着李敏抓狂的样子,顿时咯咯的笑出声来了。

“二弟,你这里有没有《九章算术》,这题我在九章算术中见过,可是这种变量的数值平日用的很少,全部忘了!”

朱琏和李远都凑过去看试题。

李敏才做了不到一半。

难倒他的题目也不简单。

今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什么意思呢?

即有一堵10尺厚的墙,两只老鼠分别对着打洞,大老鼠第一天能挖一尺,小老鼠亦然。而之后每天,大老鼠的速度都是前一天的一倍,小老鼠则是前一天的一半。

问这堵墙几天能打通,且大老鼠和小老鼠分别挖了多少。

说白了就是一个变速运动的相遇问题,但古人的数学方法有限,并没有现在的代数函数这种工具。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人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西汉《九章算术》中的“盈不足术”的算术方法,将其轻松化解。

“二弟,这题太难了,我算了一下,如果有九章算术,这题我解出来,一百分的总分值可以拿到六十五分!后面的几道题,统统不会!”

“这算是什么难题,难题在这里?”

宋代涌现出了一批数学家,如周琮、沈括、贾宪、刘益、秦九韶、李冶、杨辉,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李敬出题大部分是原书搬运,《九章算术》就占了三成的原题,并没有融入复杂变化。

对于这个时代,真正难的是自然和地理,格物的综合题。

开篇第一道题,就看的郑太后和朱琏眼晕。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请问汉阳军距离扬州多少里。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这些题目,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请问茶树扦插繁殖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请问陶渊明种的什么豆,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节收获,亩产几何?

俗话说,煮硝千日,不及将军一炮,请详细写出熬煮火硝的过程,以及扩产火硝的办法。

反而是李敏,饶有兴趣的接过了卷子,又开始答题。

一群女官围在太后,皇后身后,都不敢做声打扰到李敏。

倒是李清照大手一挥,让大家下去说话。

到了楼下客堂,郑太后就问李纲。

“算学为君子六艺之一,这份试题,李右相能得几分?”

“本官不擅长算学,恐不如李家李敏!”

郑太后又把脑袋歪过来,问李敬。

“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三司需要的是沈括之流的人才吗?”

“太后,不是三司需要,是宋人需要,比起儒家的学术经典,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之类的应用,对我大宋国计民生太重要了!经历三司此番考试,并延续这一考题的传统,天下士子会竟相学习,再说,算学,农学都是为官执掌一方的基础技能,账本都看不懂,岂不是随意让手下糊弄。”

此番三司广招天下士子到济南府考三司吏员,稷下学宫学员。

原本就是三级分类。

第一等直接进入三司任职,第二等到稷下学宫学习考核过后入职三司,第三等建议他们从军担任文职。

题目难一些,到不觉得不合适。

“我听说孔家这次组织了三百多学子,分头参加健康的恩科和济南府的三司吏员考试?”

李远的话,多少带着幸灾乐祸的味道。

他们不知道孔家人去参加科举是什么结果。

但是济南府的三司吏员考试,一定是一败涂地的。

果然,太后和皇后她们听完也笑起来。

李纲却陡然发问。

“章丘李家有多少人参加三司吏员考试?”

“今年是二郎出题,李家人避嫌,我父亲,伯伯,叔叔这三支的后辈都不参加考试!二郎说了,明年稷下学宫会再招收一批学员,他们参加稷下学宫的入学考试,到时候由黄灿大人出题!”

李清照也不是好相处的,一到登州,李纲就说李敬的各种不是。

如今居然怀疑李家舞弊。

着实可恶。

“不是李右相看过李敬所出考题,可有勇气今日把弟子送去济南,跟天下士子同场较技?”

“可本官刚才看过试题!”

“这无妨,若是李右相愿意,我保证现在就把他们隔离起来,把人平安送到济南府。”

李敬跟着步步紧逼,李纲浑然不惧。

“去就去,我有什么可怕的,长子仪之,次子宗之,三子集之,四子润之都已经弱冠之年,也该出去闯闯了,无非是成绩不好丢脸罢了,如果三司下次考题仍旧以算学和格物,常识为主,我相信他们能知耻后勇!”

李纲光棍,知道自己几个儿子跟自己一样,读书侧重经史子集,一个个算学都十分拉胯,出去丢人现眼一次也好。

更何况明年三司会延续这种考题,真好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他这个性格倒是让李清照高看他一眼。

“李右相无愧大宋柱石,予这就安排你家几个弟子去读书,考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

朱琏岂能看不出李纲走远了,他已经回不去扬州了。

李敬他们的各种激将,布置已经成功,最后一步轮到她了。

连忙带着几个女官,招呼李纲一起去他们家的别院,安排马车护送李纲四个儿子去州衙读书,安排人照顾起居,等着有蒸汽船去济南的时候出发。

看着几人的背影,郑太后给李清照竖起为了一个大拇指,她看着李清照越看越喜欢,连忙吩咐几个帝姬和王妃,给李家搞一个欢迎的宴会。

让李敬亲自下厨,把厨房里早上送来的活虾,牡蛎,都做了。

还让女官和李敬家的侍女们一起组织歌舞。

李纲看着儿子们上了皇后的马车离去。

一拍脑袋才反应过来。

自己被李清照和李敬合伙算计了,未来山东的抵报,肯定会大肆宣扬他几个儿子参加三司吏员考试的事情。

此事一出,天下哗然,绝不会认为是自己被李敬他们扣押,不得已而为之。

赵构怕是会骂上自己祖宗十八代,说什么去山东调和关系,就是故意投敌。

山东这贼船,下不去了。

李纲越想越生气,真是小瞧了这些女人们,不动声色就把自己装了。

哪怕晚上的歌舞演奏,演唱,如此新颖动听。

海鲜美食飘香,处处滋味。

李纲心里还是愤愤不平。

你们骂赵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后唱后庭花,放自己身上,随便玩。

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合着你们对待康王和自己是两套标准?

就这歌舞升平的德行,还做梦打败金狗,我呸。

喔,生蚝呸掉了,不能浪费,赶紧捡起来。

这李敬也是,明明做菜的手艺那么好,就该去做厨子,蒜蓉滋味,亏他想得出来拿着个搭配海鲜,还取名叫靖康耗,哄的柔嘉公主那个高兴。

厨子不好好当,将军也不好好做,大好河山不去收复,偏偏要去当个奸佞。

自己听着歌舞不算,更要命的是李敬还撺掇着喜爱舞文弄墨的乔太妃,把抵报变成民间的报纸,刊行天下,一文钱售卖。

把这些歌曲曲谱文字都放到刊行天下的报纸上。

让女官在山东各地的见闻,撰写成文章发回来。

让全天下评判山东两路的政务改良。

让周宁,陈卓等人在报纸上撰稿,针对各地不同的意见,发起论战。

为了能让报纸获得更大的生命力,李敬甚至提议在报纸上夹杂话本,吸引各地说书人在茶馆读报。

李敬这下子好玩了。

捅了一个马蜂窝。

连续几个晚上,盯着船厂,训练忙了一天的李敬回家也回不了别院,被李清照和朱琏带着一帮帝姬,王妃,女官,扣他在大堂里。

逼着李敬讲述天龙八部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北乔峰,南慕容,六脉神剑,凌波微步,降龙十八掌,大明轮王鸠摩智,种彦鸿听的那个起劲。

悲催的是,他要带兵出征了。

还是代表完颜宗望,秘密对扶桑的藤原氏宣战。

李敬给他的目标很简单,抢下九州岛,控制所有九州岛,把战火燃烧到本州岛。

有了第一批战船改造的经验,第二批的战船成功试航的那个快。

十条宣字,重字和政字舰,两条昔日伴随神舟的客轮,都完成了蒸汽机动力的第一轮试航。

现在这十二条船,就会绑着李光带来的二十多条风帆船,带着五千马匹,八千金狗俘虏,放纵他们杀戮抢劫,一个月内完成九州岛上的精壮和女人集中务必集中起来,船运回渤海湾。

这些日子,接触了太多前往扶桑的商人。

此刻的扶桑,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表面强盛,其实跟赵佶这个艺术家治国有的一笔,地方政治的混乱,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在自主凝聚。

跟大宋颇为相似的是,民风彪悍,私斗成风,国力却很难凝聚。

武士冲突更像是群殴,战五渣的战力,更别说大兵团集团规模作战了。

之所以没有让宋军出击,种彦鸿带的武字军也只是督战,必要时候给与火炮援助。

靖康武三军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规。

军规大过天,士兵们尝到违反军纪的甜头,就很难从良了。

杀平民抢劫那种事,根本不是我们干的。

完颜宗望已经代表大金国跟你们藤原氏宣战了。

藤原氏若是能对大宋皇后监国称臣,作为属国可以派兵攻打金狗的属国高丽。

皇后娘娘可以有条件的答应协助藤原氏。

什么九州岛永久租借,每年提供足够金银给宗主国作为驻扎士卒保护的军费,每年提供百万劳工协助宗主国开矿铺路。

军械可以售卖给他们,也支持他们出兵抓捕高丽奴仆替代自家劳工。

只要答应条件,尽了番属国义务,驱逐九州岛上的金狗,就是大宋靖康武三军义不容辞的责任。

等着几条新船下海,就出兵远征。

别看宋军水师将领每天都在登州衙门讨论出现各种战局之后的预案。

可是种彦鸿带部分武字军出征,战事顺利的藤原氏即将向监国大宋的皇后娘娘称臣这件事,朱琏是一点不知道。

倒不是李敬故意隐瞒。

谁让郑太后专门叮嘱呢?

李敬也是服了这帮太后太妃,全被赵佶带坏了,一个个那个贪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