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唐》第十一章 猛将苏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如今你也已**,老夫也与你说说吧,”李靖沉默了良久,“以后老夫还要多给你讲讲朝堂上的事!”

“此次出征突厥得胜归来,皇上非常高兴,今天朝会皇上本欲嘉奖老夫及此次出征的将士,可是御史大夫萧瑀却参奏一本,弹劾老夫御军无方,在破颉利牙帐时,纵容士兵虏掠突厥珍物,请求皇上严加审查!皇上知道老夫治军严谨,麾下军士纪律严明,虽然有所疑虑,但也狠狠责怪了一番。。抢掠财物的并不是老夫亲率的麾下将士,我虽然大觉冤枉,但作为这次出征的总帅,我无法反驳,也不愿在朝堂之上与萧瑀那老顽固顶牛,只能叩首认罪。”

“那皇上责罚祖父了?此次大功连赏赐都没有了?”李业诩有些愤愤不平!

“那倒不是,皇上说,‘隋史万岁破达头可汗,不赏而诛,朕不然,赦公之罪,录公之功’。皇上特赦不得弹劾,还封赏了我,加授我左光禄大夫,并赐绢千匹,加真食邑通前五百户。这让我心中更加的不安。”李靖感慨道,“如果皇上责罚了我,那我还会心安,皇上这样待我,只是因我功劳太大,责罚我怕引起军中武将的不满,这不是好事情啊!”

“祖父大人您是担心自己在军中威望太高,怕引起皇上猜疑?功高震主…”李业诩也是一脸凝重!

李靖一惊,“冀儿你竟然知道老夫的心思?”

“孙儿不敢揣摸祖父心思,孙儿只是妄加猜测,”李业诩不敢太放肆,“不过孙儿觉得,皇上既然兼听众议,不会只听一面之辞,定然会盘查清楚的!皇上有如此心胸,祖父大人也不必过于担忧!”

“老夫跟随皇上征战多年,累积下的战功无数,皇上对老夫一向信任有加,”李靖感叹道,“可是盈满则亏啊,功劳越大,越觉得不安,伴君如伴虎,朝堂上是非争斗太多,老夫已经非常小心,尽量不参与各方争斗,只是希望得以善终,能保李府上下长久平安…”

“老夫这条命也是皇上救的,”李靖有些神伤道,“可是玄武门兵变时,当时还是秦王的皇上曾经派人请求老夫协助,但当时老夫却担心受牵连,选择了两不相帮,这是老夫的心病啊…还有李世勣当时也是和老夫一样…”

当初李靖觉察李渊有起兵造反的迹象,遂往江都欲告发,谁知刚到长安,李世民已率军攻破长安,李靖被擒。李渊想要杀了李靖,李世民爱慕他的才识和胆气,从刑场上把李靖救了下来,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卫。

李业诩对玄武门事件只知道一个大概,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后才被立为太子,随即登上皇位的!哪些人参与就不知道了!李靖和李世勣这两位握重兵的大将都拒绝参与李世民的兵变,想想李世民定是心存芥蒂的。可现在李世民对李靖和李世勣还是委以重任,只能说李世民驭人有道!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他们也没帮助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然以当时秦府所掌握的兵力,李世民怎么能与李靖与李世勣手上掌握的大军相抗呢?

“不说这些了,都是过去的事,”李靖到底在朝堂上混迹多年了,心境不错,“冀儿你一向聪慧,与老夫少时非常相象。老夫这辈子大半时间在战场上度过,多年战事下来也总结了一些行军打仗的经验和心得,还有祖传的李家枪法,我希望你能多用心学习,快老了,希望有个人继承我的衣钵!”

李靖顿了顿,这是今晚第二次讲继承衣钵的话了!

“老夫会把<<六军镜>>和<<李家枪法>>详加解注,从明日起,每日老夫都会亲自教习和督导你,你要把枪法和兵法学好学全了。”李靖一脸正色,“教你的东西是死的,要依照实际情况随机灵活应用…”

“孙儿谨记祖父的教诲…必当勤学苦练,不负祖父的期望!”李业诩恭恭敬敬地起身答道!

“老夫新近收了一名弟子,”李靖满脸含笑,“此次出征突厥,老夫发现一员猛将,就是老夫帐下先锋,苏烈苏定芳,那天你在城外遇上过的。此次破突厥牙帐时,定芳只率二百精骑,在浓雾中杀向牙帐,杀得敌人鬼哭狼嚎,横尸数百,突厥人不知道我方多少人马,乱成一团,颉利可汗和隋义成公主狼狈逃走。老夫率大军及时赶到,一战歼灭一万余人,俘敌数万。颉利欲逃入碛中,他哪知道李世勣早已屯军碛口等待着他,只好下马受降…”

“我大唐,又将出一位猛将也…”李靖乐呵呵道!

原来苏定芳还没成为李靖的弟子,怪不得那天在城外人家不认得自己这位李家的长房长孙了。

只是也太佩服这牛人了,只率二百骑,竟然敢杀入数万如狼似虎的突厥精骑中,还把人家牙帐,也就是大本营给端了。看后世历史记载此次事件,李业诩还以为是演义上神话了的故事,没想到真是这么一回事。不愧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血性汉子,奇、快、狠,试想又有几个人有如此胆量,敢以二百人去挑战数万人,当得后世给予名将的称号。中华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热血男儿啊!

“明日起,老夫让他来府与你一道听习老夫教授,与你切磋武艺!”李靖继续道,“我也与你细细讲讲其人:定芳是冀州武邑人氏,也是行伍出身,前朝末先后效力过窦建德和刘黑闼,颇有战功!因窦建德和刘黑闼先后败亡而回家务农,贞观初再次入伍从军,此番出征突厥时是老夫手下一名亲卫校尉,幸得老夫识其才,冲击突厥牙帐时让他作为先锋。定芳不负期望,为此次生擒颉利立下大功,老夫因此功向皇上荐举他。此前定芳为从正八品下的宣节都尉,皇上直接将其提升为从四品下的左武侯中郎将!”

唐时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是要皇帝亲自任命的。唐朝果然是最看重军功的时代,李世民自己一生征战无数,苏定芳以一战之功就从正八品下的一个小小校尉直升为从四品下中郞将,在此战中的作用也是得到李世民认可的!

李业诩现在虽然对唐时的军制不太了解,但八品和四品的差距还是知道的,用一步登天来比喻苏定芳也不过分!

后世留传的李靖最得意的二个半门生:李世勣、侯君集、苏定芳,李世勣半道出家,其人就学于李靖之前已是名将,而侯君集入李靖门下则是李世民的授意,李靖对其有所保留,只有苏定芳是实实在在出自李靖的嫡传!

而看现在李靖对苏定芳的赏识,李靖定会倾囊相授的,也难怪能成就苏定芳一世的英名!

只是现在有了自己这个横空出世不一样的李业诩,日后苏定芳还会是那个横扫一切的苏名将吗?

第二天李业诩起了个大早,在练武场和李业嗣练习完体力科目后,李靖已经在场边等着他了,边上还有新收的弟子苏定芳!

“冀儿,此训练有何称谓?老夫看这方式是训练体力的好办法!还有你和应儿的博击之术,老夫可是从未见闻!”李靖赞许地看着李业诩!

“祖父,负重跑孙儿自己想出来的增加体力锻炼的方法”,李业诩擦了擦身上的汗,“而此博击之术也是孙儿经过多日琢磨后想出来的,增加博击技巧和抗击打训练!”

看着李靖有些吃惊的眼神,李业诩有些得意,自己身上还有很多眼前这两位大唐名将所不知道的东西,到时定会让他们更加吃惊!

李靖疑惑的眼神似乎想问什么,却也忍住了!指着苏定芳道,“这是苏烈苏定芳,昨日正式入我李靖门下…你就称呼其…冀儿,你的辈份一向是比较让人头疼的事,那一帮老东西,本都要以平辈与老夫相交,只是当今皇上也称呼老夫一声叔辈来着,而那李世勣也入我门下,他们才不情愿地以上辈称呼老夫!那帮老东西,你也以叔辈相称就是,哈哈哈…!”李靖很得意,只是不知让李业诩称呼苏定芳作什么,同门学艺,应该师兄弟相称,但李业诩只是李靖的孙儿!

“见过李公子,你和我以后也不要以什么辈份相称,就叫我一声定芳吧,我也称呼你一声业诩。”苏定芳果然是大度爽快之人!“不然觉得生份!”

“业诩不敢,”李业诩瞅了眼李靖,看李靖微笑额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占了人家便宜就是得意,幸好李靖脸皮也够厚,一帮替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生生的他李靖就比人家大了一辈,不过以李靖的军功和威名,连李世民也尊称其前辈,李世勣也拜入门自居晚辈,其他就没人敢不服气了!

怪不得,与李恪、李吉、程处默等一众纨绔都是以兄弟相称,原来还有这么点门道!还真庆幸有这么个原由,不然自己比李恪他们都小了一辈,还怎么过日子啊!

“冀儿,应儿,你先练习一下骑射…”

“是,孙儿遵命!”

五十步外,李业诩连续五箭,正中靶心!李靖扶须微笑!

翻身上马,飞奔中连射五箭,全部正中靶心。

急停,俯身,仰面倒卧马背上,各种姿势的骑射都是全在靶心!看的苏定芳和李业嗣双眼发直!

李靖爽然大笑,“冀儿,这一阵射箭和骑术水平进步的非常快,让老夫都大感惊讶…果然不负老夫的期望!”

李业嗣的骑射也得到了李靖的称赞!李靖也不忘叮嘱小子一会去弘文馆报道,李业嗣满脸无奈地走了!

“李帅,两位公子骑射水平让定芳深感佩服,”苏定芳显得有些拘谨,“真是将门虎子啊!末将都觉得汗颜…”

“冀儿,老夫再看看你的枪法…”李靖对李业诩说!在李靖心中,把李业诩培养成材,是除了那无敌的战功外,最值得他李靖称耀的事了!

跳下马的李业诩一脸郁闷,“祖父,您教我的李家枪法,上次我醒来后一点都不记得了……”

“啊…冀儿…你说的可是真的?”李靖这沙场上的老将满脸不信地瞪着李业诩,刚刚的满脸喜悦变成了惊讶。

“孙儿哪会骗你啊!”李业诩自己也觉得懊恼!

李靖刚想说什么,李万匆匆跑过来!“老爷、少爷,蜀王来访…”

话未说完,李恪飞快地跑了过来,后面跟着几名家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