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第1314章借款修水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银利用助学方案,很鸡贼得把兄弟会推到了台前,将武家义理促进会藏在背后。

既安抚了名门望族,以兄弟会的渠道开路,又消除当地武头地侍疑虑与抵触的情绪。

以照顾子嗣为由,增加兄弟会的政治影响力,也能在未来能够更好支持自己止战的斯波新思想。

这是个有吉尔的男儿才可以玩得路数, 难为一群姬武士想破脑袋都不明白,这算啥情况呢,馒头还能夹着吃呀?

义银清了清嗓子,说道。

“孩子的事,就交给男人们去做吧,他们心思细腻,适合做这些。”

地头们纷纷点头, 自家丈夫照顾自家孩子,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既然是兄弟会牵头组织的事,她们当然安心。灾年缺粮,让孩子有组织得出去求学逃荒,总比饿死在家里强。

见她们认可兄弟会的作用,义银微微点头,继续说道。

“我一路看了各村田地,情况非常糟糕,许多村子怕是熬不到明年春天,夏收更是指望不上。

你们准备怎么过这个冬天?”

一群地头苦着脸,领头两人相互对了一眼,一起鞠躬道。

“恳请津多殿慈悲。”

照着往年的规矩,这时候就该是出去抢粮的节奏。几个村子抱团去抢其他村子的粮食,抢赢了多活几口人, 抢输了惨死几家人。

可这两年的灾情太过惨烈,周边村子几乎都是绝收,抢个p呢。要是走远了, 抢的粮食不够路上吃,又有什么意义。

正好有大傻子上门送粮食,甭管是啥目的,至少粮食是真的,先吞进肚子再考虑其他。

八浦低头装可怜道。

“村里的贱民不停的逃荒,杀了一批又一批,还是吓不住这些该死的东西。

冬麦已经种下,各村的库房只剩下明年开春的种子粮,这个冬天如果能熬过去,明年还有个活路。

要是熬不过去。。唉。。只盼着津多殿慈悲,别让孩子们回来了,求您为各家留下一条血脉吧。”

义银摇摇头,这些地头知道自己是来赈济的,硬是装出一副可怜样,也是真狡猾。

他说道。

“不至于,总有办法的。

武家义理促进会准备了八千石粮食,用于帮助关八州之地恢复多年战乱失修的水利设施。

利根川中下游是这次大荒的重灾区,我已经下令重新制定水利工程计划,将大部分粮食投入你们这两百多个重灾村,以工代赈。

用做工换取粮食, 也替你们修缮水利, 缓解明年的利根川水患。

另外, 我向直江津下了命令。

直江津关所将召集在关八州走商的商贾, 要求她们在开春之后组织一批商队走你们这里,用粮食换取你们当地的特产。

你们自己想想,各村能拿出些什么来换,药材,矿石,盐巴,什么都行。冬天备货,开春越后山脉雪融之后,就会有商队前来交易。

直江津关所这次牵头对口商务,会紧盯着商人作为,不允许她们利用灾情压价,保证你们能换到一批价格合适的粮食熬到夏收。”

地头们激动得浑身颤抖,天下还有这等好事?高层贵胄不想方设法压榨她们,还为她们疏困解难。

听闻义银下乡,大多数地头以为是高层斗争的新套路,少数人琢磨着投靠斯波家换取粮食,度过灾年再图骑墙。

如今倒好,义银真是来帮她们解决困难,一点条件不提,全是给好处,她们反而有点懵。武家社会没有活雷*,斯波家这是图啥呢?

义银可不管她们怎么想。

他不是北条氏康,上杉辉虎,目光只盯着关八州。更不是由良成繁,太田资正那些地方名门,脑子里只有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义银考虑的事,主要是两点。

一者,维持上杉辉虎在关东的存在,不让系统任务失败。

二者,尽可能攒起手牌,以应对未来织田信长的威胁。

有北陆道商路为后盾,义银的口袋里有足够的工具支撑起他的战略计划。钱能解决的事,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事了。

他可以骄傲得喊一声,老子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打造了北陆道商路。不就是钱嘛,老子有的是。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影响力,是打造属于斯波新思想的软实力。

义银甚至没有想过利用眼前这些姬武士,这些狡猾的地头都是墙头草,别看今天她们感恩戴德,明天过了这道坎,又是换一副嘴脸。

短期内,利用北陆道商路为当地疏困,用经济利益捆绑她们,才是真正让她们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的有效办法。

而长期来看,义银在等待她们的子嗣成长。

斯波助学金将帮助一批批关八州的武家子嗣前往斯波领,感受斯波家的新生活运动。

在斯波领体会过富裕生活的她们,被斯波新思想吸引的她们,才是义银可以倚重的未来支持者。

一年期的助学之旅并不长,几年时间就足够把整个关八州下层武家子嗣循环一波。没去过,也该听过,远方那个高大上的斯波梦。

等这些孩子成为当地的少主,当地的地头地侍,她们会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关八州之地的政治生态。

武家大名如北条,佐竹等,地方名门如太田,长尾等,都会被底层民意倒逼裹挟,不得不跟着义银的节奏走。

当武家灯塔其实很简单,你首先要强,其次要富。名分永远是锦上添花,难就难在怎么走向富强。

义银依靠系统外挂,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强。机缘巧合之下搞成北陆道商路,掌控这一托拉斯暴富。

他想不成功都难。

而此时,二十多村地头先让被义银的大手笔震慑,再联想他百战百胜的无敌形象,自然心悦诚服。

她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领头的八浦与三乡也是讪讪难言。

义银做事壕无人性,又不用武家主臣名分的条件套人,把大家都整蒙了。除了磕头谢恩,她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场面。

武家奉公恩赏,讲究对等交易。恩出于上,总要有个企图。没有企图,反而让下面人不会玩了。

义银却是不管这些墙头草指天发誓,誓死效忠,那都是转眼就忘的放p话,有什么好多听的。

他继续说道。

“我一路观察,各地的水利经久失修,都已形同虚设。武家义理促进会的现有资金不足,即便有心修缮,亦是杯水车薪。

我有意让武家义理促进会出面筹集资金,用于长期持续的工程计划,修缮各地水利设施,你们有没有兴趣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来?”

领头的八浦苦笑道。

“不瞒津多殿,我们这些村落饱受利根川水患之苦,早就有意修缮水利。可战事连绵,物资紧缺,我们实在是抽不出人力物力。

您也知道,关八州各地的田赋是六公四民,即便最宽松的北条领也要四公六民。

每年,村落光是动员农兵运输物资,上阵助威,就要消耗掉七八十天劳役,实在是难以为继。”

义银点点头,这些地头并非推脱,她们是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关东的兵粮役普遍高于近幾。

田赋六公四民已然是常态,还有些丧心病狂的大名加征到七公三民,基层早就被压榨得奄奄一息。

至于村人的劳役,一年七八十天已经是极限。要知道,劳役也是一种税,农妇是要自备干粮为武家服务的。

以村落的经济水平,七八十天足以把村人的存粮榨干,不可能再过分。

造反的村人已经够多了,再过分压榨,土一揆此起彼伏,武家也镇压不过来。

所以,想延长劳役就得管饭,当地武家穷得一毛不拔,自己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为劳役出粮呢?

义银很清楚这些情况,他一路走来,早已有了明确的方针办法,于是从容说道。

“武家义理促进会筹集资金的对象并不是你们,而是向关八州有余力的武家,寺院,商屋借贷钱粮。

武家义理促进会的水利专家伊奈忠次,她将会负责规划水利工程,由我出面担保借款,你们只是负责动员当地村民参与水利建设。

有了足够的钱粮,我相信你们应该可以组织起足够的人力吧?”

八浦缓缓点头,有点懵。

有了粮食,当然可以拉到足够的人手做事。村子里到处都是饥民,只要管饭,她们一定愿意积极参与水利工程。

但问题是。。

“津多殿肯为我等担保,我等自是感激涕零。可这么多粮食,我们真的还不起。”

若是其他人出面担保,这些狡猾的地头说不准已经想好了赖账的办法。可面对威望如日中天的斯波义银,她们可不敢胡来。

既然不敢赖账,那么这些钱粮就要还,八浦自然要问清楚明白。

义银笑了笑,说道。

“你们还得起。

关东这么多年一直在打仗,水利失修导致亩产大跌。

以此处的高砂村为例,账面上的年收成有一千一百石,可实际收成大概不足六百石,近乎腰斩。

这两年关东大灾,高砂村更是因为身处洼地,导致旱涝反复,田地几乎颗粒无收。

如果能够修缮水利,将村里的收成恢复到一千石以上,这不就多出来四百石了吗?

我作担保,不动你们村落的存量收成,只在增量收成中截取一部分未来收益,用于借贷钱粮。

你们看,可行否?”

武家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管理村落的地头地侍虽然粗鄙,但都是识得字,懂算数的。

她们脑子转了转,就明白了义银的意思,好像还真可以这么干。

用未来增量的一部分收成,去借贷水利建设的资金。再用水利建设的资金,来增加亩产的收成。

这是一个有效的正循环,但却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首先,不是义银这种控制着北陆道商路的大佬出面,武家大名,寺院主持,豪富商家不愿意借钱。

乡下的地头地侍出了名的穷横,钱粮借出去容易,可要是遇到老赖,这笔烂账怎么办?

其次,一村一家的小打小闹,无法提高太多的亩产。水利工程是系统工程,哪里疏通,哪里起堤,那都是有规矩的。

一条支流至少几十里,利根川更是长得不见头尾,不把所有人组织起来,根本达不到修缮的效果。

再次,当地村落的土地都是属于领主的。等田地亩产恢复了,当地的领主不承认村落与借款方的协议,要按照六公四民征粮怎么办?

总之,林林总总无数的问题在前面等着呢,真要做起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繁琐。

这件事看似对各方都有理,属于合作共赢。但如果没有一个让各方都服气的大佬出面做保,根本没办法开工。

而斯波义银,恰巧就是这么一个,各方都必须给面子的大佬。

义银需要武家义理促进会渗透关八州之地,一手用兄弟会助学子嗣,一手用借款帮村落修缮水利,这都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当地名门虽然暂时损失了水利修缮带来的田赋增长收益。但长期来看,收益总归是要到她们口袋里的,那些水利工程是属于领地的。

能集资修水利的计划,借款方投资获利,村落与领主得到水利增收亩产,义银的武家义理促进会融入关八州之地,大家都是受益者。

这些地头想起未来的美好景象,忍不住低头交流,屋子里回荡着呜呜嗡嗡的声音。

一旁的井伊直政看得眉头直皱,重重咳了一声。

一众姬武士这才发现自己御前失仪,纷纷低头请罪。

领头的八浦恭谨说道。

“津多殿大恩大德,我等世世代代不敢忘记。”

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义银一个又一个馅饼往这些地头脑袋上砸,人都被砸晕了。

义银这一路过来,这个场面已经重温了数次。二百多个村子砸下来,别说地头们麻了,他也麻了。

他肃然道。

“关八州之地,乃是武家起源之地,河内源氏对你们是有责任的。

我身为源氏长者,这些是我应该考虑的事,你们就不要反复谢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