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工三国》四十四章 许家 士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公,一路行来,昱一直是有些奇怪,按说,以主公的出身,不应该存有这些想法,但是当日我也以言语试探过主公,主公却也是含糊答应了,当时因为还不清楚这个许镇的底细,所以昱也没有多想,现在想来,主公是不是有些想当然?”

“仲德先生,还有惃生先生和晓尹先生,其实我来这谯县,为的就是这个许褚,却也不是为了许褚,我是想通过这个许褚,跟某些人搭上关系。。”

“主公处事,我等本不应该过问,但是现在关系到了我们的乡勇的士气问题,映斗胆请问一句,主公的具体安排?”

“晓尹先生,再等等好吗?我们明日就要出发,今日我还要去见那个庄主,准备辞行,到时候还有些事情需要确认,完了之后,我再告诉各位。”

“报!许镇庄主许褚求见!”

哦,许褚这个时候来干什么?

“请进来!”

“是!”

我也站起来向外走去,不管怎么样,这必要的礼节是不能忽视的。

“糜公子,许褚此来是有事相求。”

“许庄主有事就请讲当面。”

“糜公子,今日我收到家主的家书,书信中对我多有责备,因此决定,自我庄中选取五百健壮子弟,跟随公子前去讨伐黄巾贼。”

“不知贵家主是?……”

“家主讳训!曾经官至太尉,现休闲在家。”

许训,这个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有个很出名的侄子:许劭。对了,就是那个搞出“月旦评”的许子将。

东汉以来,朝廷以征辟、察举选拔人才,主要依据乡闾宗党对被选荐者遵行封建名教情况的舆论进行评定,此称“清议”,至汉末,阶级矛盾与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经常以清议的方法讥评时事、臧否人物,成为褒善贬奸的有力手段。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hē核)公卿,裁量执政”。

所谓“激扬名声,互相题拂”,主要是比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学生等互相标榜。所谓“品覈公卿,裁量执政”,主要是批评宦官专权乱政。比如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许劭许子将:东汉名士许劭好评人,时人称之“月旦评”。

【《后汉书·许劭传》:林宗怀宝,识深甄藻。明发周流,永言时道。符融鉴真,子将人伦。守节好耻,并不逡巡。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乃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其实,在这个年代,许训的名声可是比许子将要大的多了,因为许训是东汉少有的将“三公”当全的人:建宁二年6月——建宁四年3月(司徒);熹平三月12月——熹平五年5月(司空);熹平五年5月——熹平五年7月(太尉)。

许家是东汉著名的政治豪门家族,但是其在士人中的声望却有褒有贬。这个家族既有因“月旦评”而驰名的许劭、许靖兄弟,也有因为党附宦官而臭名昭著的许训、许相父子。

许训虽然人格猥琐,但是却因为宦官的帮助仕途顺利,后来他的儿子许相也位至司徒。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家父子这样依附宦官的人都得重用,也反应了东汉王朝末期的**。

也正是因为东汉王朝的**,我派伊籍去完成的计划才会有实现的可能,不过,不知道后人会给我什么样的评价,不会是“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吧?

“芳想请问,不知您家主之子许相在朝中距何官职?”

“哦,公子也知道褚之族叔?”

“呵呵,许家的人具时之俊杰,芳虽一村夫,亦是耳闻久矣。”

“不知公子与褚之族叔是何干系?”

“之前没有干系,芳只不过是一村夫,虽有千顷良田,足迹亦不过朐县而已,不过,芳之从人有去洛阳者,或可见到许庄主的族叔,不知许庄主有没有什么家书,或者芳可以带给贵族叔?”

“不必了,有事情我自会遣人传信,不知公子对我这五百族人做何安排?”

“不知许庄主想怎么安排?”

“许褚跟太史子义一起守护庄院数日,对太史子义也是钦佩,褚想让太史子义带领我这些族人,不知公子可否答应?”

“没有问题!子义,就劳烦你统带许家的这些族人。”

“是,主公,慈领命!”

“那好,公子,我在庄园之中置办了些吃食,虽然粗鄙,但也是代表了我对公子救护庄园的恩义表达谢意,请公子与各位一起!”

“好,正好明日我们就要启程出发,本来是打算今天去庄上辞行的,这就一并吧。”

“好,请进庄!”

“请!”

~~~~~~~~~~~~~~~~~~~~~~~~~~~~~~~~~~~~

“主公,昱还是没有明白,主公来这谯县能够得到什么!”

“仲德先生,您可知道这个许庄主的族叔现在朝中是什么官职?”

“回主公,据昱打听所知,说是侍中。”

“侍中,这个官职不大,但是通过他可以办到的事情却不小。”

“主公是说?……”

秦汉之时,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西汉武帝以降,地位渐高,等级直超过侍郎。

秦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汉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抱“虎子”即溺器在内)。但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秦、汉侍中员额无定。《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对,侍中,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为亲信贵重之职。如果能够搭上这个关系,以后我们就好行事了。”

“主公,昱明白了。”

“呵呵,那就请仲德先生给伯机先生写个信帛,阐述清楚此次谯县的种种可利用之法,让伯机先生相机行事。”

“是,主公,昱必会与伊伯机说清楚此中的厉害关系。”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主公,映没有疑问,但是这士气如何恢复?”

“士气?那就训练吧,明日出发,每天只走半日,然后训练,当乡勇被训练所累,也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主公,这个可行吗?”

“我知道,这个士气其实主要是指那些知道事情多的带兵将领,他们的兴致不高,那么乡勇的士气也就高不到哪儿去。前方应该还有不少黄巾贼的小股人马,寻找机会,打上几次胜仗,这士气自然就上来了。只是,这训练的事情,我希望晓尹先生抓紧点,马上就要到颍川了,那里的黄巾贼有数十万,不是我们这几千的乡勇可以力敌的,连朝廷的数万大军都暂时无法,只能是对峙。我们投靠过去,没有根基,要防备被人陷害。”

“被人陷害?主公,官军不会做这种事情吧?”

“万事小心为上,晓尹,主公说的没有错,就算是没有人陷害我们,万一我们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等待援军,也需要我们有战斗力支撑到援军到来才行呀!”

“仲德先生提醒的是,映明白,这些天映就很抓训练!”

“主公,许庄的那五百族人丁壮如何安排?昱刚才看到太史子义在选拔训练那些人,难道真的要让他们单独编成一个部曲?”

“先暂时让太史子义带着吧。毕竟也是跟黄巾贼厮杀了多日,认真算起来也都是老兵了,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主公,太史子义原来统带的那些乡勇是不是还由他继续统带?”

“这样,那些跟随太史子义去许镇的二百人就跟斥候骑兵一起编为一个部曲,与这许族子弟部曲一起由太史子义统带,让满宠带着那三百乡勇来组建中军。”

“组建中军?主公,是不是让满宠到乡勇中挑选一下,找些勇猛善战的?”

“没有必要吧?”

“主公,以昱看来,这样甚好。”

“那行,你们折腾去吧,总之是要把乡勇训练好!”

“是,主公!”</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