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在唐朝初年》第十一章 高庙村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建立高庙村学的消息前天晚上就从府上传来出来,由于关乎着村子里几乎所有人的利益,所以不到一天时间,传得整个高妙村人尽皆知。就是原本不知道的,听到了消息也跑到街上拉着知道德人问。

农历九月初一是高庙村学开学的日子。前两天传得沸沸扬扬的建立高庙村学的消息得到了验证,这就造成了这天高庙村学,也就是高庙村的祠堂里,人山人海,大人们牵着小孩子来报名,大人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由于是开学第一天,事情比较繁杂,所以文灿还从家里带来了几个家丁来帮手。今天主要是原来的学生来报道,村子里的新生来报道。

郭老夫子昨天也被请来了,不过因为还没有安好家,刚好今天村学还没有开课,所以今天就没有来,明天会过来授课,毕竟文灿上午是要在家学习的。

高宏根他们十七个老学生吃过饭就来到了村学,交上来放假前发下去的成绩单和家庭作业,文灿就打发他们出来照看着点,来报到的人太了,一个人忙不过来啊。

好在村子里人都文灿都很尊敬,当文灿让大家别着急,排着队一个一个地来的时候,大家都配合地拥拥挤挤地排成了队,有秩序地一个个来,旁边当然有老学生过来维持秩序。

其实报名也没什么做的,主要就是纪录一下姓名、年龄,再叫过来看看人,随便问两个简单的问题,嘿,真有点后世面试的意味。

忙了一上午的时间,有二十二个学生来报名,还有十几个要到下午了。另外隔壁村子里也有大人带着孩子过来,不过由于原来每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文灿就说要先和家里商量一下再决定,让他们下午在过来看看。

中午回家吃饭,文灿把上午的情况跟爷爷高老爷子说了一下,老爷子听说上午已经有三十多个学生来报名了,下午还有十几个,很是欣慰,对孙子的主意很是满意。

文灿又说隔壁村子也有大人带着孩子来报名,问爷爷咱们处理。老爷子觉得既然是村子里办的村学,就没有必要招外村人,不过毕竟现在国内刚稳定下来,农村识字的人太少,除了那些世家大族有自己的族学以外,没有几个村子有自己的学校的。再说都是左右村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干脆就也收吧,不过要控制数量,毕竟地方就那三间空房子,人多了也没地方安置啊。

商定了这些,稍作休息,文灿就去村学继续上午的工作。

等到了村学,上学来的那几个隔壁村的人已经在祠堂门口等着了,估计也是中午回去匆匆吃了饭就来等消息了,文灿心里有点感动,看他们就像后世中考高考那些陪考的家长们一样,望子成龙啊!

文灿把他们迎进屋里,同意他们报名,把几个家长感动的又是鞠躬又是作揖的,要是不知道情况的人看着一个大人像一个小孩子行礼,不知道会感觉有多卖怪异呢。

等这些孩子报完名,告诉他们明天上午早饭后过来,就打发他们回去了。

这个时候,村子里上午没有报上名的孩子也陆陆续续地来了,文灿就帮他们一一办理入学手续。本来下午就没有上午人多,再说事情做多了就熟练了,所以一个时辰后,来报名的就全部办理过手续了。

等把这些新生打发走,文灿就安排那些老学生过来收拾下房子。咱们就姑且按照后世的叫法就叫它教室吧。

一部分人出去拿扫帚打扫教室,还有一些人去提水洒水。

由于是匆忙间准备的教室,除了先生的桌子是搬进来的长条桌外,下面学生的桌子都是用土坯垒起来的,样式也是文灿设计的,样子有点像后世的课桌下面是土坯,昨天晚上过来了几个人用火烤了半天,把课桌至少土坯表面给烤干了。土坯最上面一层,铺了一层木板,由于也是昨天刚锯的,虽然昨天也烤过了,不过经过一夜的时间。里面的水分可能有渗出来了,所以木板还是潮潮的呢。

晚上吃过饭,文灿就回到房间开始整理今天的报名资料。村子里的有三十五个,外村的八个,再加上那十七个老学生,刚好六十个。看到有这么多学生,文灿就有点头痛,只有三间房子,六十几个人怎么坐啊!唉,也只能人挤人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文灿专门又抽了半天时间,带着表弟赵涛和弟弟文秀就去村学了一趟。

这几天文灿比较忙,所以就没陪着这连个小家伙,结果两个小家伙就喜欢上去鸡场捡鸡蛋了。家里原来喂得鸡现在在笼子里,每天都能下十来个鸡蛋,所以这两个小家伙每天早上吃过饭就溜达过去,不到吃饭不会回来。所以母亲赵氏和父亲高晋川一商量,干脆也撵到村学历吧,学点知识总比在家调皮捣蛋强。

就这样,表弟赵涛也跟着发配过来了。

到了村学,孩子们都已经在教室门口等着了,而郭老夫子还没有过来。文灿摸出钥匙开了门,转过头来对这些孩子说道:“大家静一静啊,静一静,听我说。”

孩子们在那些老学生的带领下都安静了下来。

“好了,大家现在按照个头从低到高排好队。”文灿要求大家道。

经过一阵骚乱,孩子有样学样地把对排好了,文秀个头最低,傻乐着站在最前面。

“好了,现在我排座位,大家从低到高依此往教室进,每次进五个。”文灿安排道。

等把孩子们的座位安排好,郭老夫子已经站在教室津津有味地看着了。本来高晋川过去请他的时候,说起他自己的儿子已经教了十几个孩子了,他见高晋川才二十出头的样子,就问他儿子多大了。结果高晋川就告诉他还不到五岁,他本来还有点不相信,感觉高晋川时信口开河,四岁多的孩子懂个啥啊,有的孩子那娘怀里吃奶呢。

等高晋川讲了自己儿子的光辉经历后,老夫子才有点相信。现在在门口看到他已经把孩子的座位安排的井井有条了,不仅赞赏地点点头。

文灿出了教室,看到郭老夫子,连忙打招呼。老夫子也点头回礼。

文灿就告诉老夫子以后这些学生上午就教给他了,他自己每天下午会过来教,老夫子心里还有点想笑,这么小的孩子还教小孩子读书,呵呵,有机会一定要称量称量他。

正走神中,忽然看到眼前出现四本书,老夫子这才回过神来,老脸不禁有点红。

“这个是现在这些孩子要学的东西,都是我编的,主要是启蒙的,你老看看,你要教那些?主要是语文,数学,体育和音乐。这两本是语文数学,这两本是三字经和百家姓,主要是补充语文的。”文灿介绍道。

三字经和百家姓是自己这两天才书写出来的,毕竟也是后世有名的启蒙教材,既然有好东西,不拿出来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嘛!

郭老夫子从文灿手里接过四本书,仔细翻起来,先是语文,前面的那些鬼画符自己可不认识,后面的那些小故事编成的课文看起来还蛮有道理的。又翻起百家姓,恩,不错,是个启蒙的好东西。

翻完这个,又打开三字经,好东西啊,老夫子不禁就是一震,大才啊,识字也有了,大义也有了,写出这本书的就是天才啊!忽然想到文灿说是他编的,是真的吗?不会是家里大人编的被他拿出来的吧?不行,一定要找个机会探探他的底!最后翻起了数学,怎么又是鬼画符啊!

“文灿公子啊,哪些鬼画符老朽可不认识,老朽还是教他们三字经和百家姓吧,置于你说的音乐和体育,老朽也不知道体育是做什么的,所以老朽就再教教他们音乐。”郭老夫子向文灿客气地道。

“先生不用那么客气,叫我文灿就好。”文灿客气道,“至于要教的课程,既然先生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定了。因为我每天上午都要在家学习,所以以后上午的时间就交给先生了,我每天下午教他们。”

郭老夫子也点头同意。

正要和郭老夫子话别,忽然想到了什么,从袖子里抽出几张纸递给郭老夫子,“这些是这些学生们的名单,下面点点的那些是我最早教的那一批。”

两个人正说着呢,忽然见家里的家丁穿过祠堂的大门向这边跑来,脸上红扑扑的,“公…公…子,家…里来了…来了好多人,老爷叫你…叫你和文秀…文秀少爷赶紧回家!”家丁跑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文灿听了,连忙向郭老夫子告辞一声,叫了文秀急匆匆向家快步走去。</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