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苦乡之生命尽头的日志》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1、27日星期六晴

首先要作一个特别纠正,即以上日记的年份应是2010年,不经意间误写成了2001年。失误大矣。

截止昨天,不管难易,工地上的活儿总算告了一段落。还有最后一战,估计要等半个月才行。从10、11、19日到昨天,我一个字都没写。不是偷懒,而是实在没有时间。大城市的车太多了,我每天至少要把四个小时的时间扔在公汽上。早上六点起床,匆匆洗漱,到外面小摊上买点吃的拎着上车,晚上多半是七点钟以后才能回到住处,这个时候相当一部分人都爬到床上看电视去了。如果不需要妻子上工地帮忙,她在住处,我回到住处就能马上吃饭,如果妻子跟我一起上工地,那么回到住处就是冷锅冷灶,什么都要慢慢来了。能在九点钟以前完成休息前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是一个惯于忙里偷闲写几笔的人,这时为了明天早起,并有充沛的精力在高空作业,我必须让自己多喝几杯酒,强迫自己早点休息,什么也不想。以前我习惯服安眠药,妻子说不好,不让服了。

前几天即24号,市文化馆一位姓夏的女士打来电话,说市政府准备向省政府申报“莫愁女”的非遗项目,拟定由我当“莫愁女”的传承人。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愿不愿意。并说如果项目获批,会有经济回报。我欣然答应了。我答应的原因不是因为会有经济回报,而是写好《莫愁女》也是我写作中的重大计划之一。

我曾经说过,我一这生做过两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一是以客观的态度,冷静的头脑,不媚俗的责任感写了部《绿野纯情》,二是写了部《刀刃上的明朝权臣——严嵩》,全面为严嵩翻案。其实我还做了第三件事,写了部《雄楚挽歌》,想为两千多年前的莫愁女正名。本来《雄楚挽歌》已经被一家出版单位采用,正在这时,一家影响很大的国家级的出版社的编辑部主任让我把稿子交给他处理。结果我谢绝了那家出版单位,这位编辑部主任却没有把稿子弄成,稿子就这样搁了下来,也就是说第三件事情没有办成。

关于莫愁女,除湖北省钟祥市、河南省洛阳市、江苏省南京市有莫愁女的塑像外,在湖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福建等地都有莫愁女脍炙人口的神奇传说。并有多种《莫愁女》的地方戏剧,有的还搬上了荧屏。湖北省钟祥市地方志对莫愁女的记载最早,称莫愁女是战国时期楚国陪都郊郢人,即钟祥市人。以唱响《阳春白雪》闻名于世,“词赋有屈(原)宋(玉),歌舞有莫愁。”“家家说莫愁,个个迎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她与屈原、宋玉齐名,反映着当时的楚文化情况。河南省洛阳市到东晋十六国时才有关于莫愁女的记载。梁武帝诗曰:“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说莫愁女是一个追求爱情的民间女子。江苏省南京市更晚,到宋代时才有关于莫愁女的记载,说她是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至于其他各省市关于莫愁女的民间传说就更五花八门了。

莫愁女到底是哪里人?为何在民间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还原莫愁女的本来形象,这对挖掘华夏历史,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

所以,市政府拟定我当“莫愁女”的传承人,挖掘这一历史人物,我理当义无反顾。不过,我也要先完成了《重聚桃花源》后再来修改《雄楚挽歌》。第一、《雄楚挽歌》在今年八月投给了荆楚网参加网络小说大赛,在没有揭晓以前,不能再另投。修改了也不能马上就投。第二、假若我真的只有49岁寿命的话,我就更应该要先完成《重聚桃花源》。我23岁加入中国**,宣誓时说要为实现**奋斗终生,我不能背叛自己的誓言。

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今年上半年,某省作协副主席在写作速成班传授写作知识时,说:写农村体裁,对农民的名字就要取猫儿狗儿的,写农民的对话,就要是那些粗话,对农民的刻画,要是不修边饰的形象才行,这样才最贴切。我听说后,倍感厌恶。一查这位副主席的老底,不过写了几首没有标点符号、没有韵律的长短句的顺口溜凭关系发表了,又写了几篇胡编乱造的所谓中篇小说而已,他也敢妄称作家,堂而皇之的在讲台上授课,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很穷,但不辱农民的称号,我无大才,也做了几件能让后人称道的事情。农民今天的精神面貌,对于上面那位某省作协副主席样的人来说,他的祖宗八代都要应该为他的话感到羞愧!</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