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起走过的江湖》086接踵而至的麻烦 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乐十二年正月,第五届西湖论剑会。

我是后来才知道,它正式的名字叫“论剑会”。

西湖论剑会始于洪武十八年,当时,成立不久的铸剑山庄为了打响名号,广邀天下豪杰,以名剑相赠为噱头,举办了一次比武大会,盛况空前。估计也因为这次大会赚得盆满钵满,秦家遂决定十年一届,将这个大会永久办下去。

据说,第一届的时候没有设名额,几百个人打了半个多月,才决出最后的胜者,而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自二十八年第二届始,秦家便改了规则,只发十六张请帖,称为“逐剑令”,作为参加论剑的资格,同时无形中也成为江湖中的荣誉之一。然而奈何名头太响诱惑太高,这十六枚每每发出都能在江湖中引起腥风血雨,秦家似乎也有意为之,尽管请帖是他们发出的,但只认令不认人。

于是,每一届来参与论剑的人,也成津津乐道的话题。

更有甚者,据说赵信与我说过的那穆三娘,就是凭空冒出来的,论剑大会之前没有人知道她是谁,而等她摘得桂冠扬长而去后,也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这很有趣。

而这一次,我也成了这场江湖盛事的见证者之一。

这天我们一早又来到了铸剑山庄,赵信与我说,此次论剑会持续三轮,第一轮八擂,第二轮四擂,最后一轮,则是江湖中人武艺最巅峰的比拼。

他对我说:“你可有眼福了。”

我笑笑。

然后他又说:“不过我看你咋两眼的黑圈啊?”

我呛了一口,没说。

赵信今日是要上擂的,在铸剑山庄庄人的接待下,我们一行来到西边一角。只见那院中已经搭设好了擂台,挺大,周围全是人,全都翘首以盼,只是我看来看去,好像并没有看到裁判,就跟街边人们看斗殴的架势一模一样。

于是我问:“这谁输谁赢谁说了算啊?”

赵信瞥我一眼:“谁说了都不算,打到服。”

我有些哑然:“那要是不服呢?”

赵信:“不服?不服那就打到死。”

我没说话。

似乎,我也才知道了,这论剑会也没有那么好看,有那么一股残酷。我问赵信那是不是要签生死状什么的,他说不用,江湖人的名号,就是生死状。

“不过也就那么一说,人都不傻,为了个名头,不值得拼命。况且打不打得过,看看个头,看看兵器的优劣,最多也不过过个两招,打不打得,一看就知道了。”赵信也没有过多在意。他运气不好,今日的第一擂就该他上场,于是上场之前,他不忘叮嘱我几句,“待会儿打起来刀剑不长眼,你和小燕子能离远看就离远看,别把自己给伤了。和我对擂的那人暂时也不清楚,要是运气不好遇到个毛躁的,打红了眼两伙人打成群殴也不是没有,到时候你可别插手。”

“不是吧?一点规矩都没有的?”

“江湖本来就没规矩。”赵信似有深意地与我说了句,然后笑道,“听说有一年武当派和少林派不就是打着打着两边的人都上擂了嘛。少林的说武当悄悄拿朝廷的资助不要脸,武当的说少林私吞地产假慈悲,反正谁也不服谁。”

“不是吧,这俩出家人……”我哑口无言。

“这有啥的。”赵信笑道,见比武快开始了,又严肃着说,“还有,这山庄里规矩多得很,别到处乱跑,尤其人不开放的地方,就别乱去。”

“明白。”我说。

说罢,只听好像是一主持的老者唱喏了一声,然后提了赵信和另一个人的名字,跟着万众瞩目之下,就见俩人缓缓上台,全场顿时屏息起来。

我也远远地注目望去。

是一个年纪和赵信差不多的汉子。其实都差不多,这样的年纪,正好就是江湖中人春秋正盛的时候,长几岁少些活力,而小几岁又嫩了,所以大多数名声正盛的江湖中人,都是这般年纪。我只看他气质,浓眉大眼,也有那么一身豪气,而细细听得二人对话,才知,原来赵信与这人是认识的。

听主持的人说,他是泰山派的,姓王,叫啥不记得。

赵信拱了拱手说:“原来是老王啊。”

老王一嘴的山东口音:“哎呀老赵,咋遇到你了呢。”

赵信:“那干呗?”

老王:“咋干啊?要不这么着,三百回合你要赢了一招半式,我就认输。”

赵信:“成啊。三百回合你要赢了一招半式,我也认输。”

周围的人:“咋聊上了呢?打呀!”

俩人磨磨唧唧半天,倒是底下的人耐不住了,一些人抢着起哄,巴不得俩人快点干起来。我琢磨了一下,估计这老王与赵信武功差不多,他们说的三百回合是打多久我并不知道,不过看来,这场比武,应该是有得打了。

“铛!”

话不多说,我一回神,就见赵信已经拔出了剑来。

阳光下,有些晃眼。

江别燕吓了一跳,显然没见过这副架势。然而在台上二人即将动手的时候,忽然出现两个人阻在了我们面前,是铸剑山庄的人,看着应该是会武功的,来者不善,都盯着我。其中一个说,他们的老庄主请我走一趟。

我说:“秦庄主?找我干嘛?”

人不说话。

江别燕似乎有些害怕。我往台上看了一眼,赵信正与对面的老王四目相对,凝神屏息,没有功夫顾上我这边。没准,人就是趁这个时候找来的。

我没辙儿,只能同意跟他们走。

“小姐止步。”但人又不让江别燕跟来。

我想了想,只好对江别燕说:“你在这等着,我一会儿就回来。”

就这样,我比武没看成,还被人带走了。

……

找我的人,的确是铸剑山庄的庄主秦观海。

是个老头,和小玉她爹一样的年纪,只不过少了那身草莽气,多的,则是读书人的那股端庄,记得赵信说,他曾经还是举人吧。秦观海的气色看起来不是很好,当然也不是生了病,而似乎是为了什么事发愁,一看就没好事。

人是大户人家,讲究礼节,让侍女给我倒了茶,然后才打量起我。

我让他看着,没开口。

“听望川说,你与他有些交情?”秦观海终于开口问我。

“交情谈不上,见过几面。”我谢了茶,应道。

“江湖中传言,韩公子兄弟几人,与佟家的女儿在京城合伙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此番得见,确实是后生可畏啊。我听说,韩公子上进出过刑部衙署,下与应天府的捕快打得火热,还与京城的地下势力来往甚密,就连那个郑老大对你也多有退让,甚至如此年纪,便能与赵信那般英豪相交。”秦观海将我们的事如数道来,最后笑道,“如你这般英雄少年,老夫甚是欢喜,欢喜得紧呐。”

“……”

我顿时一惊。

我可不认为我在江湖中有什么传言。很明显,这秦观海在找我来之前,就已经把我的事查了一清二楚,只要能打听到的,他几乎全都打听到了。

他目的为何?

我不知,只能沉着心,继续听他说下去。

“老夫平日素爱结交英雄豪杰,便叫你一声韩小兄弟如何?”

“庄主客气了,小子受宠若惊。”

我的确是有点受宠若惊,忙把茶杯放了回去。我平生便不喜与这般城府心计的人说话,踟蹰了一会儿,便道:“不知庄主唤我来,有何指教?”

秦观海看了我一眼。

似乎见我不想与他客套,他也便直说了。

“实不相瞒,老夫与汉中的佟总镖头尚有不浅交情,韩小兄弟既与佟家关系匪浅,此番还与赵信同来参与这西湖大会,那老夫自也当韩小兄弟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你未必知晓;但有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望韩小兄弟能物归原主。”

“物归原主?”我听得有点懵。

秦观海似乎也不急,详细解释说:“韩小兄弟从京城来,路途遥远,想路上定也遇到了不少事情。你可想想,这一路来,可听得什么话,或是无意中得了什么东西?若是有,还望把它交出来,也能为你自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东西?”

我皱着眉,仔细地回想。

这一路来遇到的唯一能说得上事的便是那事了。难道,那事还与铸剑山庄有关联?可是,没得到过什么东西啊,我甚至都不知道秦观海到底在说什么。

我摇头。

秦观海看着我:“当真没有?”

我也看向了他。

我似乎明白了,秦观海找我来,就是向我要那所谓的东西的。他一开始先是将我的家底抖出来,作为一种震慑,让我害怕;而后,又道出他与佟家的交情,表示他不会刻意为难我。如此软硬兼施,便是让我老实交出那东西。

可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我一时进退两难,见他有意遮掩,也不好细问,最后只能说:“要不?我回去找找?您这突然说了这事,我也不太想得起来,没准找找就找到了。”

“如此便再好不过。”

秦观海依然看着我说,好像也并不确定东西就在我的身上。

因为如果确定在,他就不会这样与我说话了。

我起身,行了礼,退出大厅。

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