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篱把酒黄昏后》第一百五十章 叶氏之祖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灯火葳蕤,幽静的书房中,叶殊行正临灯提笔。这几****总有些心神不定,无法,只得每日睡前抄抄经书,定定心神。前几日抄完一遍基本也就可以睡了,可今日不知怎的,一直静不下心来。

下笔写完最后一个字,叶殊行叹了口气。他还是心不静,只是这经书他却不打算抄下去了。

搁了笔,净了手,叶殊行走到了院中。凉风习习,星光熠熠,竹影斑驳。他深吸了一口气,脑子总算是有些清醒了。

尚且没有睡意,也不想再看书写字,叶殊行便打算干脆趁着夜色正好到花园里逛逛。

没有带任何人,叶殊行漫无目的地走在花园里。周围络绎不绝的虫鸣声,倒是让他的心渐渐静了下来。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逛逛自家的花园了。从七岁开始正式念书到如今,已经十余年了。曾经觉得花园很大,怎么也走不完,今日走来,却觉得它太小了,不多时便转了一小圈。

不期然,到了三省院门口的时候,发现里面居然还亮着灯。

“父亲还没睡?”叶殊行有些奇怪,毕竟父亲可是一向早睡早起的。

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叶殊行走上前去。院门口有两个人在闲聊,叶殊行认出来那是管家和父亲身边的翁叔。

“林叔翁叔,这么晚还不休息?”

“二公子。”两人急忙起身行礼。

“老爷还没睡呢。”管家道,“二公子可是找老爷有事?”

叶殊行笑道:“只是睡不着出来走走,见父亲院子里还亮着灯,便进来瞧瞧。”

“老爷今日似乎有些烦心事。”管家道,“二公子既然来了,可要进去看看。”

“父亲因何心烦?”叶殊行眉头微皱,莫不是朝中又出了变故?

“我先去看看吧。”说着,叶殊行便迈步往里走去。管家正想跟着去的时候,却被叶殊行给制止了。

“林叔不用忙了,”他道,“我自个儿去好了!”

管家施了一礼,退到一旁。

叶殊行来到书房门口,轻扣房门。

“父亲,是我。”

叶知谦似乎顿了一瞬,道:“是殊行啊。进来吧!”

叶殊行推门而进,见叶知谦坐在书桌后揉着眉心。

“父亲这么晚了还不睡?”他道,“操劳也该注意身子才是!”

“唉!”叶知谦叹了口气,道:“事情若不解决,为父哪能安寝?”

“出什么事了?”叶殊行好奇,“可是朝中有何变故?”

“虽未至亦不远也。”叶知谦靠回了椅子上,“这天怕是要变了呀!就是不知这次叶家可还能独善其身?”

叶殊行心中一动,一个荒唐的想法在心中形成。

“莫不是叶家有人牵扯进去了?”

叶知谦一怔,继而笑了:“吾儿果然聪颖。”

“是谁?”叶殊行虽然有此猜测,但真的得到证实的时候,他心中还是有些惊讶的。

“叶承。”

“黎源书院的叶承?”叶殊行十分惊讶,“怎会是他?”

年初路过黎源的时候他们还曾把酒论诗,那时叶承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淡然无求的学究,学识亦可,才能亦可,对得起叶家这个名头。可是如今父亲这一番话却着实让他十分震惊了。

“我也没想到会是他。”叶知谦叹了口气,“世事难料,但这一回,却着实是让我惊讶不小!”

“他背后的人是谁?”

“估计,是庐阳王。”

叶殊行嗤笑一声,道:“他倒是会选。”

“哼!庐阳王又是什么好人?与虎谋皮,也是他被权势蒙了眼,才会做出这种事情!”叶知谦眼中满是嫌恶,“叶家养他一场,却不曾想他就是这样报答家族的!”

叶家乃是中州大陆传承了数百年的帝师之家,看过了多少风起云涌,又亲历了多少沧海桑田。只每次朝代更迭,不只是皇室一族的劫难,亦是叶家的劫难。都城破时,便是其时叶家太傅身陨之时。数百年来,叶家嫡系生生死死,忽繁忽萎,唯其内里传承,却从未曾褪色,叶氏一族亦是中州大陆最不可忽视的家族。而这所有的繁荣背后,靠的便是那传闻中的叶家祖训。

叶家历代,仅嫡长子可入朝为官,其余众人,不得参与朝堂之事。

此乃叶家祖训第一条。这条祖训不知阻拦了多少如叶殊行一般有真才实干的叶家子弟,因着一个生辰,便定了此生的路。几百年来,该是有不少人因此而愤愤不平的吧!只是不可否认的是,若没有这条规定,怕是叶家也传承不到如今了。

叶殊行垂下眼眸,眼中的神情晦暗不清。他可以理解叶承的不甘,却不能苟同他的做法。若是真的想要拼上一把,至少也要选一个能担得起这天下的主公不是?庐阳王?他还真是眼瞎!

“他帮庐阳王做了什么?”

提起这个,叶知谦眼中的嫌恶更重了。

“装神弄鬼,蛊惑人心,强抢民女,草菅人命……”叶知谦无力的闭上眼睛,简直罄竹难书!“若不是这些天庐阳王那边似乎出了什么事,他自乱阵脚,也不会有人发现了他的真面目。”

叶家祖训,一向是叶家子弟入学的第一课。但是叶家的老祖宗也知道,这所谓的祖训,只有在愿意遵守的人面前才会有用,若是心思野了,那这不过是一沓废纸罢了!所以一直以来,叶家都存在着这么一群人,会时不时到赋闲的叶家子孙周围晃一晃,看看是否每个人都还对祖训心存敬畏。若是发现异常,轻则逐出叶氏,重则命丧黄泉。

叶殊行怎么也没想到,叶承居然帮着庐阳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他忽而想起那日在黎源书院外见到的事情。当时只以为是牟阳侯的手笔,以为是牟阳侯还存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生意勾当。后来他不是没有探查过,只是所有的证据指向都是牟阳侯,他虽然心中奇怪,却也无能为力。如今爆出黎源书院的院长竟然与庐阳王是一丘之貉,还帮着他做了这许多荒唐事,叶殊行忽然觉得一切都明了了。想必,牟阳侯与庐阳王也定然是脱不了干系的!

那么牟阳侯入狱后的那场劫狱呢?怕也是庐阳王的局吧!牟阳侯手中的暗卫从始至终只有一支,但是庐阳王与牟阳侯是一伙的,牟阳侯事败后,庐阳王担心他会咬出自己,于是便来了这么一出,名为劫狱,实际上,是想把牟阳侯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百转千回间,他又听得叶知谦道:“如今为父担心的是这件事情的后续。他毕竟担着这个姓氏,若事情败露,叶家绝逃不了干系!”

“父亲打算如何?”

“叶承是不能再留了。”作为叶家家主,叶知谦心慈却绝不手软,所有的事情,在维护叶家这件事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只是,却也不能简简单单的除掉。他做下的那些事情,即便他死了也未必会没有人知道。”

顿了一下,叶知谦接着道:“庐阳王,该出局了。”

叶殊行讶然:“父亲打算亲自动手?”

叶家是不参与夺嫡一事,然而若是有人威胁到了叶家稳固,那么叶家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陛下久不立嗣,倒是让一些人生了别样的心思。如今大齐建国已二十一年,这立储一事,是时候提上日程了。为父身为大齐丞相,自然应该为陛下排忧解难。”

叶知谦说这话的时候平淡异常,叶殊行却知道,父亲这是真的准备动手了。

或许这样也不错。叶殊行想着。有父亲出手,庐阳王绝对逃不过。

“殊行,”叶知谦看着他,目光有些复杂。

叶殊行心下一动,垂眸道:“父亲。”

叶知谦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道:“你是个好孩子,亦是叶家这几十年来天赋最高的一个,只是为父却不能……”

不能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甚至连希望都不能给!

“为父乃是叶家家主,维护祖训,是为父必修之事。若为父开了头,叶家必然大乱。家族稳定比什么都重要,我不能拿叶家的传承来冒险。你……可能明白?”

叶知谦说得小心翼翼,似乎是怕再一次伤到他。叶殊行苦笑一声。可能明白?自然是明白的。这番话,虽是第一次从父亲这里听到,然而过去四年里,每当他心中升腾起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甘之时,他便会一次又一次跟自己说这些话。叶家的稳定胜于一切。听到如今,便是再不甘心,他也已经说服自己不去计较了。

“孩儿明白的。”他微微一笑,这一次,他是真的释怀了。“我是叶家后人,既然担了这个姓氏,那么便会承担起叶氏子弟的责任。”

叶氏子弟的责任,是自出生开始便深埋骨血的。滁州叶氏,传承数百年,子弟只有违背了第一条祖训,才会被除名。而这么多年来,被除名的少之又少。叶氏子弟,向来是有担当的!

当年中州大乱,大齐立国之初根基不稳,百废待兴。叶家深感乱象难治之祸,应允景帝出山辅佐。然则景帝的手下中,多是乱世枭雄,能平天下而不能治天下,仅凭叶丞相一人,对着那个早已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实在是焦头烂额。无法,有人提出再请叶家一人出山。一边是天下万民,一边是家族传承,在这样的煎熬之下,叶知谨提出了一个法子,那便是分宗。这个法子确实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家族和万民都不必辜负。然而叶知谨所要承受的东西却不是这两个字所能讲得清的。分宗,那便相当于自请出族。叶知谨一家,从此便与滁州叶氏没有任何关系了。

叶殊行知晓叶二叔心中的苦闷。若是可能,他宁愿留在老家做个教书先生也是不愿做这大齐的的兵部尚书的。背宗弃族,这样的滋味绝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所以即便是最气闷的时候,叶殊行亦未曾想过分宗这一条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