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嘉偶天成筱谕天下》第二十六章: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台停滞在丛林里的挖掘机,或许是末世前在此施工用的,风吹日晒那么多年,早已铁锈斑斑,无声的立在那里诉说着人类曾经的文明。

刘涵筱想了想朝着挖掘机跑去,暗暗道“希望还能用。”

司徒嘉见她过去,急忙跟着,问她“你干什么?”

刘涵筱头也不回的答:“我试试看能不能用,这样我们就不用跑了。”

跑到挖掘机旁才发现这个机器真大啊,费力的爬上台阶,打开门,进了驾驶室。里面还算干净,只是有些灰尘,车钥匙都还在,操作盘很简单,都有英文标识。发现一个金色按钮,应该是总开关。刘涵筱心中想,希望这个挖掘机也是用太阳能的,但愿有电。

按下开关,过了几秒,如愿听到机器启动的声音,刘涵筱惊喜万分,对着司徒嘉和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跑的几人喊:“快上来!我们坐这个跑!”

见状几人忙朝着挖掘机跑过来,司徒嘉率先上了驾驶室,却发现这里的空间很小,只能勉强坐下两人。刘涵筱还在按按钮熟悉操作,很快她就按照标识把挖掘机开动了几步,吓得几个队友连忙躲开。

有几个丧尸从草丛里出来了,岳清泉汪斌断后,司徒嘉召唤其他三人爬上挖掘机。因为驾驶室非常小,刘涵筱要坐下操作,剩下的空间只能勉强容两个人躬身站立,司徒嘉对陆瑶说“你进来!”然后自己走出驾驶室。

刘涵筱见众人都上了车,把挖掘机的挖斗抬起来,上面可以站两个人,余下两人只能站到驾驶室上方。刘涵筱趁着几人对着丧尸射箭时,从空间里拿了几个炸药递给司徒嘉道“分给他们,一人两个,在丧尸多的情况下点燃引线扔出去,记得要扔得远一点,不要炸到自己的车。”

司徒嘉如是吩咐下去,自己和徐前站到挖斗里,岳清泉和张猛蹲在驾驶室顶,汪斌和陆瑶挤进了驾驶室,打开一边窗户,拿着弓箭射击丧尸。等大家都站稳了,刘涵筱按动键盘,控制着方向开动了挖掘机。

挖掘机缓缓前进,履带发出咯咯声,好在还能走。众人居高临下对着围过来的丧尸射箭,正面的丧尸刘涵筱直接就开着挖掘机压了过去,反正这个庞然大物力量十足,轧几个丧尸不成问题,灌木杂草更是不在话下,遇到几棵小点的树木都直接撞断压过去。

就这样,挖掘机在丛林里横行无忌,遇到个把力量型丧尸,都对这个庞然大物无奈,被站在高处的异能者一箭穿脑。速度型丧尸威胁相对大一点,但挖掘机太高,丧尸刚跳到挖掘机上就被一刀捅了下去,又被汪斌陆瑶快速射中脑袋。而且遇到的速度进化尸就那么两个,几下子就解决了。

开着开着,挖掘机开始走下坡路了,车子因为惯性速度快了起来。此时,坡下面却出现了一堆丧尸,刘涵筱对汪斌道:“告诉上面的人,可以扔炸药了。”

汪斌对上面的岳清泉喊话,对方二话不说拿出火折子点燃炸药,朝着左前方密集的丧尸处扔去。

“嘭”的一声响,炸药在丧尸群里开了花,气流震得挖掘机抖了一下,丧尸在火化中成了尸块,有些身上着了火仍然在火中挣扎,想靠近挖掘机,却被无情碾压。

“呀呼!”汪斌有些兴奋的呼喊,“没想到这玩意这么好用。”

“是好用,但是遇到丧尸潮也没办法,除非炸药够多。”刘涵筱边说边操作挖掘机。

又扔了两次炸药后,丧尸越来越少,归途就简单多了。挖掘机又开了半小时后,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声终究是不再动了。几人下了车,叹息的看了眼挖掘机,开始徒步行走。

刘涵筱心中无比感激上天,让他们在万分危急时刻能够有这么一台能启动的挖掘机。

接下来的路程中遇到的丧尸不多,都是时不时窜出来的三两只,几刀就消灭了。一行人走了一天半后终于到了海岸边,沿着海岸线走了三个小时,找到了停在岸边的船,一行人上了船朝着南麓岛划去。

踏上南麓岛土地的那一刻,几人才有了安全感,回到房间,什么都不想做,直接倒头就睡,这几天实在太累了。

这一觉刘涵筱和司徒嘉整整睡了一天一夜,起来后饥肠辘辘,吃了两大碗饭才缓过劲来,然后关上门拿出空间里的枪支弹药研究起来。

男人对枪天生有着喜爱,司徒嘉把玩着一把步枪爱不释手。刘涵筱清点了这次的战果:除了分给队员的,不同型号的手枪还剩36把,步枪共20把,狙击枪共5把,炸药除去路上用的和分给队员的,还剩4个,子弹有三箱,这些东西可都是千金难求的,没想到还能意外得到。

司徒嘉一会摸摸这个,一会摸摸那个,喜爱得不得了,拿着就不愿放手了。刘涵筱以前只是在基地见过,但是从没有用过,所以只能大概指导两句,要对准啊,要把安全栓放心下来啊之类的。司徒嘉见状也就自己在一边慢慢琢磨了。

刘涵筱最感兴趣的还是空间里那本日记,于是迫不及待拿出来放在桌上。拿布擦了擦上面的灰尘,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的纸张因为时间久远都有些脆了,幸好日记的主人用厚油纸包了两层,否则肯定发霉烂掉了。尽管精心保存,里面的字迹还是有些模糊了,只能从勉强看清的部分推测大致内容。

刘涵筱皱着眉把这本日记看完了,费了好大眼力死了很多脑细胞才读明白,总算了解了日记主人的经历。

日记的主人原本是村寨里面一个卖少数民族饰品的村民,祖辈都生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个妻子两个女儿,靠着当地的旅游发展卖点东西养家糊口。但这只是他表面的事业,他真正的事业是制造、贩卖军火。

从人类发明了枪开始,在这个国家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家都有猎枪,原本是为了打猎防身。但少数民族一般都很剽悍,村寨之间常有冲突,为了争夺利益常有拿枪火拼的情况发生。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是枪不离身的,且因为常年摸枪、琢磨研究,索性就自己造枪了。

建国后,国家对枪支有明确的规定,不允许私人藏有或携带枪支弹药,但这一法规在少数民族地区是很难实施的。尤其是解放初期,为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也为了更好的团结少数民族,当地政府对村民持有猎枪的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闹出人命,一切好说,所以那时家家基本都有猎枪。

随着社会的进步,枪支也在不断的改进,少数民族的村民在祖辈传下来的造枪技艺上推陈出新,不断改进,许多人已经能自己造出性能不亚于专业厂商生产的枪支了。就比如说日记主人的父亲,他就能造出连发10发子弹的狙击步枪,并不比市面上同样性能口径的狙击枪差。

但是随着法制健全和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开化,国家对枪支的管理越来越严,少数民族也不列外,枪支在少数民族区也逐渐被没收上缴。但是高额的回报,使得许多拥有造枪手艺的人铤而走险开始了私自造枪贩卖的活计,渐渐的在有些村寨形成了地下造枪厂,产量质量虽然比不上正规厂商生产的,但是价格低廉,能满足很多从事不当行业的人的需求,许多枪支甚至远销海外呢。

这日记的主人就是制造销售枪支弹药的走私犯,这就能解释他的地下室有那么多枪了。据日记上讲,末世来临时,他的妻子和小女儿被丧尸咬了,很多村民变成了丧尸捕捉活人,无赖下他带着小女儿躲进了地下室,好在地下室是为了藏枪支而建造的,挖得比较深也比较隐蔽,门盖也很坚固,他们躲在里面相对比较安全。但是要生存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躲进地下室的当天他们就听到了炸桥的声音。

因为村的东面连接省道,想要逃出去从东面村口比较快,而村民大都变成了丧尸,为了防止西村的丧尸全部涌过来堵住逃生路,有人索性把连接东村西村的唯一桥梁炸了,全然不管西村是否有幸存者。

听到爆炸声的那一刻,日记主人内心非常激愤,但外面丧尸众多,又有女儿要保护,他不敢贸然出去,只能原地躲藏等待救援。那时在他心里始终相信,政府和军队一定会来消灭丧尸,寻找幸存者的。

哪知他和女儿在地下室一等就是一个多月,原本带进来的粮食就和水就不多,能支撑一个多月已经是极限,中途他还冒险出去到房里搜集了一次粮食和水,杀了几个丧尸。但找到的食物也仅够他们多维持半个月,丧尸太多他又不敢去太远的地方,而原先还能偶尔听到外面有枪响或者杀丧尸的声音,一个多月过去了,再也没听到过其他人的声响,取而代之的除了丧尸的咆哮就是沉重的脚步声。

眼看着最后一点粮食都快没有了,救援遥遥无期,待在这里也早晚是死,他决定带着女儿杀出去寻找部队,或许还有一丝活路。于是他给自己和女儿全副武装,背包里装满了弹药和仅剩的食物,教会了女儿使用手枪,就决定孤注一掷冲出去。在走之前,把躲进地下室以来所记的日记包好留在这里,想着就算不幸死了,有一天有人发现了这里能知道他和女儿姓甚名谁,能了解他们躲在地下室时的绝望和无助,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

果然最后日记被刘涵筱所得,她放下日记本幽幽叹口气道:“也不知道他们活下来没有?”

司徒嘉手里拿把枪,凑过头来看了看桌上的日记又看看她问:“看个书也能看得你那么伤感?”

“这不是书,是这些枪的主人写的日记。”刘涵筱颇为伤感的说道。

“日记是什么?”

“就是把每天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这个本子就叫日记。”

“发生什么还用记?没长脑子吗?”

“......”刘涵筱很无语,知道和他说也白说,就索性不理他了。从空间里拿出纺纱机和织布机研究了起来。

司徒嘉见她爱答不理的也没往前凑,又把弄起手上的枪起来。

就这样你弄你的,我玩我的过了半天,刘涵筱把两个机器的原理弄清楚了,拿出几个木棍削成大小不一的形状,开始摆弄起来。而司徒嘉把枪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弄得不亦乐乎。

后来也不愿在屋子里待了,抓了把子弹迫不及待的出去试枪了。

刘涵筱在屋里又摆弄了几个小时,总算把模型弄好了,就差找人做个真的试试了。在弄模型的过程中,她被几声枪响吓了一跳,随后就淡定了,一定是司徒嘉在试枪。把模型弄好后,把机器弹药藏在空间里出了门,果然看见一大堆异能者围着司徒嘉在广场上,争着要看他手里的枪,还有许多平民在远处张望。

见她来了,司徒嘉冲她兴奋大喊“涵筱,这个跟射箭差不多,只要瞄准就可以了,你看我打中那棵树了。”说完兴奋的指着远处的树比划。

“很厉害,但是你要注意后座力很强的。”刘涵筱也朝他回话。

司徒嘉做了个小意思让她不要担心的手势,接着就抬起枪朝树上又打了一枪,引起阵阵喝彩。刘涵筱看他一时不得空就自己带着行者去了手工坊那边。

南麓岛上的手工坊原本是老人、女人做一些渔网、弓箭的地方,长时间下磨砺来,有些人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刘涵筱就决定先找些人按照图形做点零部件。于是从仓库里领了一堆木材、牛筋、绳索之类的材料,叫了几个小厮和碧霄一起搬去手工坊,就开始号召大家齐动手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就在刘涵筱的指导下把所有的零部件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组装工作了。

很快,刘涵筱就按照图纸和记忆把零部件全部组合在一起,大功告成!一架纺纱机、一架织布机就做好了。她试着转了转纺纱机的咕噜,又踩了踩织布机的踏板,很是满意。样子倒是和空间里的机器无差别,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际操作。记得历史课上学过,好像需要先把棉花之类的东西纺成线,再用织布机把线织成成匹的布,把布做成衣服就可以了,但是在哪里去弄棉花呢?

为了试试效果,刘涵筱先是让人拿了些渔网线缠在织布机的梭子上,然后试着用记忆中不多的相关知识把线做经纬状打紧,但始终从来没有摸过这个东西,三两下鱼线就打了结弄得一团糟。反复试验了几次,刘涵筱把线乱糟糟的线一把扔了,气急败坏的踢了机器一脚,泄气的坐在一边的凳子上不说话了。

碧霄见状好言好语安慰着,并招呼大家一起研究这个东西。

一开始就在一旁看着的女人和老人们这时得了应允忙围上来观察两台机器,时不时问刘涵筱些问题,有几个大胆的还开始摆弄上了。

刘涵筱也没阻止,心想人多力量大,万一有天赋的摆弄对了呢,就从凳子上起身,走到机器旁跟大家讲起了织布机的原理。

很快女人中心灵手巧脑子较为活泛的就发现了织布机的奥妙,反复摆弄后掌握了原理,坐在机架前,手脚并用,终于做出了几行紧紧交织在一起的鱼线,大家一阵欢呼,一个劲催促那女人接着做。

接着女人又开始手脚并用织起鱼线来,终于在半小时后织成了一张半米宽的“布”,刘涵筱看着织布机上撑平的“布”,刘涵筱很激动,只要掌握了原理和技巧自己做出布匹是迟早的事儿。于是她让那名妇女继续织“布”,其他人在旁边好好学习观察,并让每个人都亲自试验,以便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份技能。

碧霄是个好学宝宝,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刘涵筱却坐在角落思索着要用什么材料来纺线织布。基地里的人基本穿的都是化纤衣物,因为这样的衣物耐脏、抗造、透气性好,但里面穿的内衣都是棉制品,穿着贴身舒适,对身体刺激性小,且基地里的小孩穿的都是棉织品。

以前听研究棉作物的农科组成员说过,棉织品全是用棉花晒干纺成线做成的,基地里有专门的造衣厂,都是机器制造,效率很高。但是棉花岛上没有,看来只能到大陆去找些棉花种子来了。

刘涵筱记得以前看电影时,有几个镜头是女主给男主织毛衣的场景,毛衣好像就是毛线做的,那既然可以用来织毛衣应该就可以用来织布。毛线好像是用羊毛做的,想到这里,刘涵筱不自觉的往牲口棚方向看了看。下定决心试试,她往牲口棚小跑去。

到了牲口棚,她让饲养员把里面几只山羊按住,挨个剪了几把毛,剪得几只羊毛发参差不齐直用哀怨的眼神看她,她却高高兴兴的抱着一堆羊毛跑了。

把羊毛简单清洗了下晒干后,羊毛就变得蓬松了许多,把羊毛撕成条缠绕在纺车纺上就可以开始纺纱了。纺纱机相对比较简单,试验了两次就真的纺出羊毛线了,刘涵筱兴奋的不行,手工坊里的其他女人也兴奇的观看试验,一个个弄得不亦乐乎,完全忘了现在已经是晚上,灯油都加了一回了。

直到司徒嘉寻过来找到刘涵筱责问“什么时间了?还不回家?”,其他人才恍然大悟已经很晚了,吓得跪在地上,生怕司徒嘉责骂,司徒嘉却不看他们,只是把刘涵筱提溜走了,碧霄赶紧起身快步跟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