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成仙》第十一章:取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仙风道骨的鹤发老者身着道袍在器峰山脚下盘膝而坐,见三人前来,开口阻拦。

苏凡三人闻言,三柄精致的白玉小剑出现在掌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老者随意地抬了抬眼皮,却是没再说话,像是默许了一般。三人朝着老者拱手一拜,便是走了进去。

“落霞后生,倒是挺懂礼貌的,”老者话音刚落,七大国的皇子们便是急忙地跟了上来,想要追上三人的脚步。

“信物,”

几人随意地提溜着剑穗,在老者的面前晃了晃,便是跟了上去。

“现在的年轻人啊,浮躁,差距太大了,”

老者摇了摇头,继续盘膝修炼,每逢弟子前来,都只是简洁的两字,从不多言。

而此刻,进入器峰山门的苏凡三人正感叹着峰内的盛大景象。

最先印入眼帘便是石道两侧山壁上的万千剑锋,好似刚大战过的荒野一般,横七竖八地遍插长剑。

不仅数量繁多,形态各异,且放眼望去,不曾有一柄重复的剑器,每一柄剑不论品阶如何,皆是独一无二。

“不愧为上古豪门,即便是实力大不如前,底蕴依旧如此丰富...”林淼看着这满山剑器,不禁感叹了一番。

而平时嬉笑玩闹的白毅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同苏凡一起打量着两侧的剑器,有些剑的剑身上还带有少许血渍。

随后而来的七国皇子皆是感叹晨曦底蕴的强大,相比之下杂役院的几人倒是反应稀松平常,不过是快步跟在了苏凡的后方。

隐约间,这届杂役院新晋弟子已是将苏凡当做主心骨,就连刘东升也不例外。

一行人一边踩着石道,一边打量着两侧。不单单是他们在择剑,剑同样也在选择他们。

是剑皆有灵,念从身上过。

然而这一行下来,大多数剑都默然不动,似乎并不认为这群乳臭未干地小毛孩有资格执掌他们。

仅有不过十余柄剑不停地铮铮作响,像是要脱离山壁的束缚一般。

林淼玉璧微抬,纤手轻开,一抹青光从右侧的山壁猛地射出,清澈的剑鸣响起,一柄剑出现在林淼的掌心。

通体碧绿,剑身三尺,锋薄如蝉翼,散发着幽幽的青光,夹杂着少于风的气息,剑镦上刻有青玉二字。

“青玉剑,好名字...”林淼一边舞着剑花,一边打量着青玉剑。

青玉随着林淼的舞动,不时地轻轻颤抖着,偶尔还会爆发出一股凌冽的风刃,像是在对新主人的到来表示欢呼。

“风影石打造的青玉,倒也正适合我..”还不等林淼说完,她的身影已是不受控制的被一团氤氲之气卷出了石道。

“来即是缘,但不可贪多,”

老者那熟悉的声音在这器峰上回荡着,是提示,也是警告。

一行人见此,也是学着林淼的手势,山壁上相继发出两道清脆地剑鸣声,一红一蓝两道剑光直奔苏凡二人的掌心而去。

剑光一闪,两柄截然不同的剑浮现在众人眼前。

白毅手中的剑通体赤红,剑身宽厚,八面重锋,赤炼二字印在剑身末端,散发着灼灼的剑光,像是要把空气烤化了一般。

吃劲地挥舞了一番这比起青玉要大上两倍的巨剑,滚滚热浪朝着围观众人席卷而去,夹杂着灼烧之气的剑风刮得众人脸颊生疼。

不过,就站在白毅身旁的苏凡反倒是不曾受得一丝影响。灼热的剑风被苏凡手上的长剑所散发的寒意所抵挡,难近苏凡身。

剑身修长,四尺有六,通体幽蓝,散发着阵阵寒意,剑柄末端刻有水寒二字。

随意地挥舞,寒气逼人,一时间倒是让众人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的滋味。

随着手中动作的停止,一前一后两团氤氲之气将二人携出石道,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当中。

苏凡轻弹剑身,一股冰冷彻骨的寒意席卷而来。随后,苏凡脑海中传来的是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

一名白衣胜雪的男子被众人围观在一个圆形的刑场之中,五匹马拉着场中的男子,像是在等待着审判的来临。

伴随着几声沙哑地哀鸣声,那男子被五匹马撕裂开来,碎尸一地。

恍惚间,苏凡好似看到了画面的男子,嘴角扬起一抹微不可查的笑意,长相与那拜剑礼幻境中的男子颇有几分相似。

刚想要仔细辨别一道,画面便是没了下文。

可能是今天连续的两次奇怪的经历,不免让苏凡心头有一丝不爽。

待到二人再度见到林淼时,已是回到了器峰脚下,不过看到苏凡出来,林淼倒是没再欢天喜地般凑上来。

精致碧玉的小脸毕恭毕敬地凑到老者面前,请教着:“晚辈斗胆相问,这青玉为哪位大师所铸?”

“欧冶子,”老者抬了抬眼皮,看了看苏凡二人,继而说道“水寒,赤炼亦复如是,”

林淼一听,着实惊了一跳:欧冶子乃是万酬难开一炉,行事全凭心情的炼器大家。

欧冶子以铸剑闻名于世,虽所铸皆是后天宝器,但至今所现世的几柄剑皆已催灵生智,晋升灵器,所持者不乏一些名声赫赫的剑修。

“谢前辈相告,既然如此,那晚辈理应归还宗门才是....”

“无妨,缘,”老者举重若轻地吐出三个字来,便是老神在在地修炼起来。

林淼顾不得其他,连忙拱手相拜,这一拜倒是拜的真心实意,心服口服。

不光是因为晨曦的底蕴,更是为晨曦的气度。

世人皆知七国与五宗不和,现在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撕破脸皮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然而,这老者似乎并不担心这柄青玉会对自己的宗门弟子造成屠杀,反而显得林淼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倒是一旁的苏凡二人有些略微失礼,看到手中的剑,极为默契地相视一笑。

虽说是新晋的杂役弟子,但在杂役院的日子里听执事讲述了不少修炼之事,倒也算是对修道一途有了几分了解。

人者三六九等,物则上下之分。

像他们这般刚起步的童儿,首要任务便是开藏,以心法引气灌体,熬炼肉身,辟经拓脉,打下坚实的修道基础。

随后便可纳天地灵气,入四肢百脉,化为己用,是为抱元。凝气化液,聚以成丹,则为归一。碎丹成海,控天地灵气,称为化海。

这时常被那执事挂到嘴边的修道小四重,没能在这群童儿间活络上几日,便是没了味道。

反倒是他那无时无刻不佩在腰间的银剑长而以往的吊着童儿们的胃口,为此,白毅还被当做反面教材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也正因白毅的英勇现身,童儿们也是听到了许多奇闻异事,其中便是有老者口中所说的欧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