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我重生》第十二章 重新设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重新设计

初三县城发生的一切,初七陈知理才知道,而且各方已经达成了协议,共有思河乡信用社、思河乡邮电局、思河乡供销社、思河乡医院、木山电站、木山农场、思河乡政府共七家单位共同建设思河乡事业单位综合楼,也叫宿舍楼。

工程预算出来后各单位按比例出资,任然由戴主任牵头和陈氏建筑队协调工作,思河乡政府委派一名副乡长协调内部沟通,由于建筑扩大到占地1500平,楼层增加到了5层,各部分承重、地基、结构都要调整。

由于各个单位的头头都被自己晚辈所逼,需要早点结婚的,孩子上学的。

所以由建设局派出两名专业建筑设计工程师,帮助陈氏建筑队加快建筑设计,期间的工作成本由陈氏建筑队支付。

陈哲知道了这个结果,自然是感觉被大饼砸中了,特别是有两个专业的建筑设计人士加盟,很多原本需要现场干预设计的,现在都可以出设计图纸,已经可以后后世专业的建筑公司的施工规范化靠拢了。

本来600占地,四层楼的设计,也就是民房的层次,但扩大到了占地1500五层,就成为真正的大楼层次了,所有的设计原则和结构设计都得重新设计和计算。

并且这样的大楼如果只有梗概图纸那是非常危险的,刚刚好也可以把刚刚建立的陈氏建筑队,建设成为超越乡间建筑队成为准专业,能够建筑大楼的建筑公司奠定基础,可以说好处多多,逼格立显。

初七下午,戴主任和陈副乡长还有建设及规划科苏科长带领蒋工程师已经抵达陈知理的锯木厂。

其中两个专业人士是陈知理不认识的,自然先寒暄几句,马上说到了大楼的需求,和设计的变更。

陈氏建筑队这边也已经把自己的基本架构建立了起来,于是初步打算下午各自沟通人员组织安排,和准备工作。

明天也就是初八开始考勤工作,至于两位专业人员给的那点补贴,那就不算个事。

其中那姓蒋的工程师,居然是潇大土木工程毕业的高才生,这可是潇大不多的能够在整个华国有话语权的强势专业,一度和水木一个层次的牛逼,至于以后的没落,和蒋工程师可扯不上关系,别人已经毕业两年了。

至于苏科长,是一个建工中专毕业,这两个人陈哲让陈爸留意,看看能不能拉到陈氏建筑把设计和质检做起来,这两个部门实在不是非专业人士能够胜任的。

而93年的现在,能够完全胜任的专业人士也很少,大都呆在大建筑公司和设计院里,只能在有专业基础的情况下自己培养。目前这两人都送到面前了,肯定是成本较低的一种选择。

初八,陈氏建筑队在锯木厂经过简短的正式成立仪式,放了几挂1000响,就开始了正式紧张的工作。

工厂区的水泥墩昨天下午就已经打掉,立上几个木架,放上刨子刨平的大木板,就成了宽两米长四米的大工作台,画图工作再好不过。

考勤基本上上是早上八点就开始工作,中午在两点吃中饭,晚上天黑算散工,也没有加班不加班的概念。

正规的上班时间,那得到公司化后才说,目前乡里就是事业单位和政府单位也是这样的。

当然包三顿饭,目前还只是设计阶段,也就陈知理、苏科长、蒋工程师和陈哲,另外还有陈中材和陈知理继父那边的两个有能力的族弟,叫段伯泉和段伯源。

两人是亲兄弟,其父和陈爸的继父是亲兄弟,也是最有能力的一个,所以孩子都比其他的族兄强一点。其中段伯泉是弟弟,高中毕业,才不到30岁,在羊城的工厂里做到了中层管理,管理二十几号人。

陈爸开始就想好了,拉他过来做自己的管理帮手,陈爸自己也就管过二十几号人。

段伯源在羊城做过砖瓦小工头,技术娴熟,带过10人的团队,陈爸预想的砖瓦工头。

共七个人,陈哲暂时不公开,算是一个打酱油的。

其中陈爸和苏科长、蒋工程师全力画图,由于房子改成了150平,就不需要特意的房屋布局,整体的长方体就好,三房两厅两阳台一厨两卫和四房两厅都是经典的布局,长方体中间空掉了楼梯间都是非常好设计的格局,空间很好利用。

所以其实设计也不难,画出一个单元的设计就好,反而是地基,需要详细的测试一下,这个只能现场开工在设计,现在没有后世的专业的探测设备,有也不会在县以下的建筑公司出现,这地方基本上就没有过地震,地块也没有淤泥和沙地,基本上基本的地基处理就可以了。

而且陈哲其实知道,后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候,这里建了6层的楼。

当时有用仪器测试过,这里的地质情况是,不到10米下面就是整块的青石,事实上是该楼对面不到70米就是石山,紧挨着石山下是一排商铺,再是公路,过来就是地基。

而这石山事实上连绵了差不多一公里,而商铺后面的石山基本上向上隆起直接延伸到了山脉里面去了。

当时的判定是这里大概全是石山的一个整体地下连接段。

但是大楼的地基肯定不能和民房一样,需要一些较专业的处理。

设计图赶关键的画起,其它的规范性的就后面补充,所以速度很快,到初十二,能够作为初步预算材料的图纸都已经具备。

几个人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做好初步的预算,陈中材、段伯源和段伯泉,三个算是全过程培训。

陈哲发现蒋工程师还真是既有知识也不缺经验,原来实习的时候就进过省城的施工单位。只是家里一定要求他进政府单位才放弃了实习单位的挽留。

至于苏科长,这样的小楼还是没问题,但陈哲发现关键的问题和计算啥的都安排蒋工程师完成。

他是特殊时期工农兵毕业,所以专业成绩就有点勉强,年纪也比陈爸大,陈哲觉得潜力不大,不是很合适留在陈氏建筑队,陈哲对建筑队的期望是未来能够成为地产行业的大鳄。

这里面真正做过多层式楼宇预算的也就蒋工程师,陈爸自己也就是按照别人的图纸施工,工民建里倒是有这些知识,但是具备知识不代表能够做事,有了蒋工程师的这次带着做,基本上这样的工程陈氏建筑队也具备了基本预算的技能。

初步的预算大除开水泥和钢材、线材和管材大概在130万到140万左右的净成本,加上管理成本预计在150万左右,包括沙子、碎石、砖头、装模板的木材、石灰等等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约50万、人工费算80万。

其实陈哲估计人工费搞不好要亏,后世有机械化都是在8人工每平左右,还是熟练工,这里很多都是生手,也没啥机械,算的是10多点,当然暂时只算净成本。

钢材和水泥这是候还未完全市场化,这么多的单位应该能够拿到系统内价格,现在水泥的市场价格大概在250元每吨,钢材价格在3000左右,这两者最近在飞涨,特别是钢材,价格几乎一周一变,陈哲知道到93年下半年钢才最高会攀升到3600元每吨。

蒋工程师对系统内的价格门清,水泥基本上县内的水泥厂的水泥标号足够能够配比出砼c30的品质。

市场价格在230-240每吨,系统内的价格应该是在200元每吨。

市里的钢材厂能够拿到系统内的价格在2500元每吨左右,市场价格这时候已经快接近3000了,当然蒋工程师不会说市里钢铁厂的钢材品质很一般,但这楼也不是啥难度和结构麻烦的那种,也是可以用的。

这样算起来钢材、水泥、管材、线材大概的初步预算在180万左右。加上运输费和其它的费用200万差不离。

算起来只是起一个屋壳子净成本差不多350万左右,要加上至少20%的费用,陈氏建筑队才会承包,毕竟中间的风险和管理成本的必须,这时候很多正规的建筑行业毛利也在30%往上走,20%计算算是真的是冒风险了,万一有安全或者停工或者返工部分基本就不赚钱了。

经过初步的沟通,初步预算价格定在450万左右,主要是人工风险,现在工资涨的快,真正的高强度工作,不能算零工的10元,至少是11元12元起。

这样算起来成本在600元每平左右,主要高的是人工,比机械施工要高很多,而且物价也不便宜,这时候的京城平均房价在1700元每平米左右,最低在800元每平,这时候的物价和人工价格各地差不多,所以这个价格应该是很较低的价格了,至于800元每平的那种,就砖混筒子楼的可能性更高。

下载17k客户端,《真我重生》最新章节无广告纯净阅读。

17k客户端专享,签到即送vip,免费读全站。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