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纪大窃案——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第八章(1)拜访教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简介

由于第七章飞行*无法发表,故在此做检点介绍:

骆明山几个人吃过饭后,驱车路过广场,恰在这时一些爱国学生在广场上举行爱国*,发传单,做讲演,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不久,警察赶到,学生们撤离,骆明山他们也随即离去。

第八章(1)拜访教授

汽车停在一所幽静的小院里。骆明山走下车来,看见眼前是一幢两层的灰色小洋楼,楼前有一处小草坪,上面的草都已经变枯黄了。院子里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片落叶。

在一个老仆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小楼。

骆明山走进了客厅,看见一个五十多岁、学者模样的人正在等着他们。这人的头发白多黑少,戴着一副深褐色镜框的眼镜,面容有些憔悴。右手拿着一只烟斗,烟斗里正冒着灰色的烟雾。他穿了一身带紫色条纹的睡衣,睡衣下鼓鼓囊囊的,好像里面套了不少衣服。

骆明山赶紧上前一步,伸出手去。“不好意思呀,梁教授,您身体欠安,骆某还来打扰,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啊。”

“哪里,哪里,”梁教授谦和地说。他握住了骆明山的手。梁教授的手很凉,骆明山觉得自己就像握住了一块拧干后仍然有些湿漉漉的毛巾。“我不过是偶感风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骆探长所办之事乃是大案,梁某理当效力。”

梁教授把客人们让到客厅中间的一圈深紫色的沙发上。

一九二九年,为了进一步合作发掘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中国地质调查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北京联合成立了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这个研究室的宗旨是采集和研究中国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化石,尤其是古人类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掘就是该研究室最重大的成果,这些成果让这个研究室在国际学术界名声大噪。梁闻天教授作为该所的副主任,参加了多次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今天,梁教授因为感冒的关系,所以没有去研究室上班。

落座之后,骆明山看见面前的茶几上放着几张报纸,放着最上面的头版上就是那两具骇人听闻的无头尸体的照片。他抬头看见梁教授正冲着他苦笑。“这是什么世道啊!”这位学者说。他挖掘了很多由古代尸体变成的化石,但是,对于照片里面的那两具现代的尸体却无法欣赏起来。

“我记得*有一个传说,”骆明山说,“它说魔鬼原来是被关在一个瓶子里的,但是,后来有人打开了这个瓶子,将魔鬼放了出来,于是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可收拾了。”骆明山一指报纸,“像这样的人就是一个魔鬼,有人把他放出来了。”

梁教授把烟斗叼在嘴上,想了一下。“在我们中国的《水浒传》里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说的正好相反。如果不是那个好奇的洪太尉把那道大门打开,那一百单八个英雄就不会来到人间大闹一番。如今的世道就是魔鬼太多,英雄太少了。”

骆明山注意到对面的墙上有一幅奔马图,画面上几匹马迎面跑来,所有马的鬃毛都在空中飞舞。看上去像是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作品。

梁教授看到骆明山注意到了这幅画,就用烟斗一指:“这幅《奔马图》还是徐悲鸿大师送给我的。”

一听是徐悲鸿的手笔,骆明山站起身,走到近前,细细地观赏。梁教授也跟在他的身边。画面上的几匹马体态轻盈,顾盼自若,各色的鬃毛迎风飘扬,马蹄踏在空中,好像在飞一样,观看良久,似乎可以听到隐隐的马嘶风啸和马蹄踏地的声音,一股股的烟尘似乎即将从画面中飘出来。

过了一会儿,骆明山听到身边的梁教授轻轻叹了一口气,“何日我中华才能奋蹄飞扬,任意驰骋啊!”

他们再次落座,一个佣人给每个人端来一杯茶。骆明山呷了一口茶后就开门见山地对梁教授说:“梁教授,关于昨晚上协和医学院失窃之事,想必您已经听说了。”

“我已经接到医院的电话了。唉!”梁教授叹了一口气,“现在想想真是有些后怕啊,如果当时保险柜里面装的就是头盖骨化石的真品的话,那我们岂不成了千古罪人了吗!这一次真是毫厘之间啊!”

“所以骆某这才专程登门拜访。”

“骆探长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是知无不言呢。”

“那骆某就先谢过了。”骆明山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他先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就问道,“梁教授,请问您对孙瘸子这个人有什么印象?”</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