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威名医》离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胖女人刚一走,父母就抓住李永远问道

“你从哪弄的那么多钱?”

李永远笑了笑,说道

“凭本事挣的,您二老放心,绝对不偷不抢,光明正大。”李永远说完,就对老二李永恒说道。

“老二,你跟我来一下!”

李永恒跟着李永远去了另一间窑洞,他率先说道

“哥,今次真谢谢你了!”

李永远没接李永恒的话,反而说道

“咱家的条件你也知道,我的那些钱本来是要留给家里贴补家用的,可是没成想,遇到了你这档子事儿,只好出手帮忙了。”

老二李永恒低着个头,也不说话。

李永远继续说道

“那些钱,我也不白给你,从明天开始,你跟着我去把这些钱给挣回来?”

“200块钱呢?几天就能挣回来?”李永恒不可思议的问道。

李永远说道

“我说能就是能,还有我不在家,你就是老大了,在家里心疼着点父母,别有了媳妇忘了娘。”

说罢,李永远扭头就走。回到父母的窑洞,又把老三和老四叫了出去。

“老大。喊我们什么事儿啊?”老四永丽是个女孩,也最活泼!老三永久就比较沉默寡言。

“这不?老二要结婚了么?咱们兄弟们之间能帮点,就帮点。”李永远率先说道。

“老大,你说怎么帮,我听你的!”老四说道。

“老三永久,去山上看看能不能套些兔子,酒席的时候咱们就用兔子肉。”

“行,套兔子这个我最拿手了”老三永久一口答应道。

“老四永丽呢,就到河里下个地龙,看看能不能抓下鱼虾,咱们酒席也能用鱼虾么?”

“老大?啥是地龙啊?”老四永丽疑惑的问。

李永远这才想起来,弟弟妹妹都是北方人,还没见过南方的地龙,说着给老四描述了一番。

老四立马就懂得地龙原理,立马称“遵命!”

工作都安排个差不多了,天也不下雨了,李永远马上想到他得去考察考察周围那些废品收购站。

由于李永远家离市中心比较远,但是却跟hn交界,离hn的焦作也就几公里远。李永远连忙骑上自行车,跑到了焦作,打探了一下当地的废品收购价格,心里有点底数了。

第二天,天一亮,李永远做好早饭,就把老二李永恒给喊了起来。吃完早饭,李永远让老二去二叔家借上拖拉机,然后骑上就带着老二走街串巷了。

“收废品了,纸盒,瓶子,罐子”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李永远在前面吆喝着,但是老二却红着个脸害羞的说道

“哥?你那200块钱,就是这样赚的?”

李永远虎着脸说

“不要跟爸妈说!”

不一会儿,周围村里很多的大妈就马上前来询问价格。这个年代,来村里收废品的还很少,所以一会儿的功夫,就装满了一拖拉机,兄弟两个连忙拉着满满一车的废品送到焦作,买完后,仔细一算,净赚11块钱呢!

老二兴高采烈的说着

“老大,你的脑子就是好用,脑子一转就是钱。”

李永远没有搭理他,看了看天色,快到中午了,连忙开着拖拉机往家赶。刚到家,饭就熟了。

李永恒急迫的就要吃饭,而父亲母亲却虎着个脸出来了。父亲率先问道

“老二,你今天早上不去地,去干嘛了?”

李永恒兴高采烈的说道

“去赚钱,大哥带着我一上午就赚了11块钱呢!”说着掏出钱就要炫耀!

这时,弟弟妹妹们也好奇的围成一团看着老大。

父亲又问道

“去干嘛了?一上午就赚了11块钱?”

李永远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人不仅穷,还好面子,如果跟他说是收废品了,估计兄弟俩以后再也不能做这赚钱的买卖了。

李永远硬着头皮说道

“呀,爹,您就甭管了,我和老二光明正大赚钱的,没有偷也没有抢。”

这一句话,彻底把父亲给撩毛了,气冲冲的说道

“你们倒是敢偷?我打不折你条腿!”

说完,就气冲冲的拿着饭碗去吃饭了。

兄弟两个吃完饭,又开着拖拉机去收废品,今次怕父亲发现了,所以走了些比较远的村。

一路上李永远警告李永恒千万不要说出去如何做生意,父亲那关就不提了,单单二叔知道收废品这么赚钱,恐怕就不会将车借给咱们!

李永恒毕竟也是要快结婚的人了,一些道理自然懂,等从焦作回来的时候,李永远口袋里又多了15块钱。他用2块钱给拖拉机加满油,又拿了一块钱给二叔送了一瓶酒,就这样还赚了13块钱。一天赚了24块钱,高兴的李永恒晚上都睡不着觉。

要知道当时农村里的人种地,一个秋天卖粮食都卖不到24块钱呢!忽然这么一天就多了24块钱,李永恒格外的开心和兴奋。

累了一天,李永远不想看老二那个骚包样,早早的躺在床上睡了。

一连七天,兄弟俩就赚了将近200多块钱。到了第八天,杜雪梅告诉李永恒,阴历六月十六订婚,六月十八结婚。

可是,李永远下个月上旬就要走了,无论如何也等不到那会儿了。

这几天老三套了八只兔子,不过都是死兔子,李永远晚上在家模仿南方人的腊肉,将兔子熏干,挂起!

老四的地龙也搞了十几斤的鱼,全部放在个大水盆子里,死了的李永远就油炸了,挂起来,没死的就在水盆里养着。

照这样下去,老二结婚时酒席的菜料差不多能备齐全,但是,烟酒说到底才是酒席的硬通货!

李永远和李永恒兄弟两个更加卖命的奔波。离留学时间还有两天,李永远没有出去收废品,收拾了下自己的东西,开始准备启程。

这时,家里的钱也有500多块了,老二的酒席完全够用,甚至还能多余出许多。

李永远看了看菜品,说到底还是差些荤菜,为此还专门去买了半扇猪肉。

一忙活就到了启程的日子,由于家里离京都比较远,得提前一天走。

这天家里人早早的都起来了,母亲给李永远煮了十来个鸡蛋,让他到路上吃。

父亲抽着旱烟袋,没有吭气。其余几个兄弟姐妹都是低着头送李永远离开。

老二媳妇儿,杜雪梅也到了,腼腆的向李永远喊了声“哥”。逗的李永远哈哈直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