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树青山终不改》第11章 盟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宝林回去之后,越想越不甘心,皇上不在,皇后就敢罚她,想着要去找皇上告状。但禁足虽然不至于连殿门都出不去,可是不能出宫门是肯定的。而且大昭朝,嫔妃一向是无召不得靠近干清宫。

当今的皇后又最重规矩,这一条向来严格实行,嫔妃想邀宠,什么送送补汤啊、写写情书啊,都是不行的,连派宫人接近干清宫都不可以,严重的话还会被以窥伺帝踪抓起来。所以除了等皇上来,周宝林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去向皇上告状。

赵顺儿回去后,则好生安慰了彩菊一番,还赏赐了一些东西。平时她爱带着彩菊出门,是因为彩菊活泼,跟很多宫人都熟,出去一趟,常常就能听到很多消息。而秋霜比较沉稳,就留着她看家。

今天却是多亏了彩菊冲动的性子,当场就跟周宝林的宫女吵起来了。不然刚遇到事儿的时候,她整个儿吓傻了,根本不知如何反应,看在别人眼中,说不定就成默认了。

还有也要好好谢谢何充仪,今天多亏了她帮自己说话,不然说不定皇后娘娘要怎么处置。

看来在宫中,有人盯紧自己的时候,光低调真是不行的,很容易就让人欺到头上来,还是需要有人帮扶才可以。

因此刚请安完,何充仪一回到熹平宫,赵顺儿就带着秋霜前去致谢了。彩菊脸上的肿还没消之前,这两天是不方便出门了。

赵顺儿到了熹平宫主殿,求见何充仪。何充仪刚回到殿中,就见赵顺儿来拜见,对身边的宫女道:「倒也是个知礼的,怪不得皇上疼她。让她进来吧!」

赵顺儿进了主殿,拜谢了何充仪相助之恩,呈上了一对琉璃瓶做谢礼。

这一对瓶儿还是皇上赏赐的,但却没有记在赏赐的单子中。是体贴她家里不好,特意留给她做人情往来用的。若是记在皇上的赏赐单子中,没有自己用,却拿去送人,那可是大不敬。因此皇上每次赏赐她,都会附带了一些没有记名的贵重物品,宫女嬷嬷就悄悄的添在了她带进宫的私册里,让她送人用。

何充仪接了谢礼,笑道:「赵才人太客气了,本宫也没做什么,不过白说两句话,况且赵才人自入宫以来,一直住在本宫这熹平宫侧殿,一向安份守礼,对本宫也是恭敬有加,本宫对皇后娘娘说的,也是实话罢了。」

当时的情况,皇后娘娘很可能看在周宝林是皇上的爱宠,又跌倒受了伤,就不深究事实真相,罚了赵顺儿了事。但何充仪站出来说话,等于是愿意为赵顺儿作保,皇后娘娘就要考虑考虑何充仪的面子,毕竟也是一宫主位,她要保自己宫里的嫔妃,皇后就不好做得太过。

赵顺儿听何充仪的意思,那就是要自己以后同样安份,敬重何充仪,不要忘了她的恩情,只要自己安份守己,下次有事只要不太麻烦,何充仪也还是会拉她一把。

这些要求一点也不过分,而且虽只是说几句话的工夫,但何充仪也是要担风险的,万一让周宝林记恨上了,而周宝林以后又大大得宠的话,也是麻烦。又或者这事情中,赵顺儿真的有什么差错,那为她作保的何充仪很可能也会被责罚。只是说几句话就要担上这样的风险,更不要说其他更为难的事了,没有人会无原无故不计代价的帮你。

何充仪肯帮赵顺儿说话,那也是因为对皇上皇后有信心。皇上从不会让后宫闹得太难看,似乎是不想重蹈先皇的覆辙。他宠爱那些妃嫔,但绝不容许有任何人挑战皇后的权威,也不许妃嫔们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皇后管理后宫,虽然很多时候会对皇上的宠妃犯的小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真正的大事,也是绝不允许出错的。

这些规矩常年在后宫生活的妃嫔们早就摸清了。如德妃与方婕妤,嚣张是嚣张,但绝不会踩到皇上与皇后的底线。周宝林初入后宫,个性又是这样不着调,皇上不过贪新鲜,宠她一两日,很快就会失宠的,能在后宫站住脚的,从来没有这样不知分寸的。

退一步说,就算周宝林真的继续得宠,但以后她真要做什么严重的事陷害旁人,皇后娘娘也不会这样当做小打小闹的随意放过,必会查清。再加上自己熬了十年有余,坐到了充仪的位子,在后宫中也有一定的份量了,连德妃都不敢轻易动自己,还真不怕以后周宝林得宠了报复。

再说了,光看周宝林刚升到宝林,与赵顺儿同一级了,皇上马上就又升赵顺儿为才人,就可以知道两人在皇上的心里孰轻孰重了。也不知周宝林是怎么想的,或许皇上哄过她,升了赵顺儿是为了让她不那么显眼,不要被人针对,过些日子再升她之类的。但依她看,要说皇上是为了帮赵顺儿分摊注意,才那么宠爱周宝林的,她还比较相信。也就只有那些拎不清的人,才会相信那些鬼话。

听了何充仪的话,赵顺儿更加感激,道:「充仪娘娘肯帮我说两句话,已是感激不尽,以后一定更加尽心服侍充仪娘娘。」

何充仪对赵顺儿的知趣也很满意:「赵才人有心了。这些小事也不用太过记在心上,当初本宫初进宫,贤妃娘娘也是对本宫帮助不少,只是不想宫里多添怨气罢了。」

这就是说,不要太刻意的结党了,当初贤妃对她也多有关照,但以后就保持着她和贤妃之间那样的关系就好。

赵顺儿低头回道:「是。贤妃娘娘和充仪娘娘心善。」

之后,何充仪又随意说了两句话,就打发赵顺儿回去,赵顺儿也回去老老实实的闭门思过了。

回到侧殿,就看见刚刚去领膳的秦嬷嬷回来了。

秦嬷嬷一看见赵顺儿,就上来把赵顺儿上上下下检查了一番,见赵顺儿似乎没什么事,才松了一口气。

「主子不知道,刚刚去领膳听见了主子的事,可吓死老奴了,万幸主子是没出什么事。周宝林那挨千刀的,主子不用担心,她蹦跶不了多久了!」

秦嬷嬷还是维持着以往的论调:「德妃娘娘不会放过她的!也就是现在皇上对她还新鲜着,德妃娘娘不太好出手罢了!等着吧!只要一有机会,德妃娘娘一定让这周宝林再也翻不了身!」

等赵顺儿用过了早膳,秦嬷嬷还一直跟在赵顺儿身边,犹犹豫豫的,像想说什么又举棋不定的样子。

赵顺儿看了,就挥退了其他宫人,问道:「嬷嬷是有什么事要对我说吗?」

秦嬷嬷深吸了口气,又看了看四周,确定都没有人了,才好像下定了极大的决心,对赵顺儿道:「主子,嬷嬷跟您说说皇上平时的喜好吧!」

赵顺儿吃惊了:「嬷嬷你不是一向最反对我去争宠的吗?怎么今天.....」

「唉呀,主子欸!嬷嬷那是叫您不要争宠吗?那是怕您有非份之想!既是进了宫,就不能奢求那平凡夫妻之间的恩爱。但凡是宫妃,那哪儿有不争宠的,没有宠爱日子就过不好。主子是有老奴帮衬那还好说,您看其他的贵人娘娘们,没有宠爱,就是方婕妤都不定有主子您过得舒心呢!

再说了,那时嬷嬷劝你,是看皇上完全无心后宫,只是求主子把心放平了,日子才能过得下去,不然天天那样求而不得,是人都得疯。

如今皇上明显十分重视主子,主子自然要拿出本事来,把皇上拢络住,以后大把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赵顺儿听了秦嬷嬷的话之后闷闷不乐,皇上看着十分宠爱她,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但想到皇上的态度,她却也不能告诉秦嬷嬷。皇上这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装做很宠爱自己,到底对皇上有什么好处?

但赵顺儿明显不想再听秦嬷嬷说这些话,听秦嬷嬷说自己有多受宠,于是道:「嬷嬷快别说了,这些事你就别管了。」

秦嬷嬷虽然不解为何赵顺儿一听她提起皇上,态度就变得很奇怪,但看赵顺儿那坚决的样子,也不好太过违逆她,只当她是年轻女孩儿面皮薄,不好意思了,就打算慢慢儿的再跟她说这些。

于是转了话题道:「好好好,这些话嬷嬷不说了。但有一件事,却是必要说给主子知道的。」

说着秦嬷嬷又一次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道:「老奴之前曾经对主子说过,要小心不要冲撞了德妃娘娘,也要远着周宝林。现在老奴要对主子说,主子在这后宫中,最要提防的是张修仪娘娘!」

听了秦嬷嬷的话,赵顺儿大吃一惊。张修仪平时看起来温柔和善,有人有为难,她总是第一个帮助,处处与人为善,围绕在她身边的妃嫔也最多,没想到秦嬷嬷却说,最该提防的人是她?

「主子,您别看张修仪娘娘平时一副和善的样子,其实她的心眼子最多!当初您初进宫,也没得宠,就要防着德妃搓磨你们这些小妃嫔。但得了宠,最要防的却是张修仪娘娘。有许多贵人主子都是修仪娘娘提拔才坐到如今的位子不错,但您看其中有哪一个得宠了?要是真得宠的,修仪娘娘暗害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提拔她!那些原来不得宠的,修仪娘娘也绝不会让她分宠的!

她处处施恩,又劝着皇上升了好些人的位份,但绝不会让那些人分宠!她这样施恩,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为她所用,其实根本不是真的心善。

周宝林现在这样得宠,又是大大的得罪了德妃娘娘,德妃娘娘是必要收拾她的,但到时候,出力最多的不定是谁呢!修仪娘娘惯会躲在背后使劲,到时候周宝林完了,大家还都以为全是德妃娘娘做的,修仪娘娘继续维持着她的好名声,皇上要怪也只怪德妃娘娘,她却一点不沾就能除了周宝林。

要说主子最近也算得宠了,可千万要提防着修仪娘娘啊!

主子对何充仪娘娘示好,也算好事。贤妃娘娘还是靠得住的,张修仪绝不能亲近,对德妃娘娘也要小心提防,也只有贤妃娘娘是最能投靠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