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技圣典》第三百八十七章 只能跟着喝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与荆泽霖的一番对话以后,王歌也就彻底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歌菲科技去年的成绩非常亮眼,对枫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来按上面原本的意思是,他应该要在下次换届的时候才会提升职务。

但是由于歌菲科技去年年底的时候与坦桑签订了一个超大额的投资项目,而且还计划将新的研发中心设立在海外,这件事情加速了自己职务提升的速度。

王歌从这次的谈话中听出了三个意思。第一个当然就是对歌菲科技贡献的肯定。

第二个还是希望歌菲科技的高科技产业能够尽量都留在华夏。这在谈话中荆泽霖对歌菲科技研发中心的重视程度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整个项目的投资额度巨大,但是对方主要的关注点并没有在投资额度上,更在意的是研发中心的选址。

第三个就是说自己的政治觉悟还不够。歌菲科技与坦桑这么大的投资项目,华夏的领导竟然在协议签署后才知道。

这个项目如果能够配合华夏的外交政策或者外交活动一起提出来,也更能够体现出华夏的实力,这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讲非常重要。

自己以前也就一个省里的委员,连常务都不是,这还可以说是自身的级别低,与华夏上面联系脱节的原因。

现在给自己提成了整个华夏的委员,还是一个常务委员,这以后可就没有什么客观原因可讲了吧。今后与各种官方机构的联系肯定需要加强。

不过王歌觉得自己还是不擅长这些,决定将这类事情交给林伟庭来处理。其实以前林伟庭与上面的一些领导或者机构联系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后来由于公司的事情越来越多,联系也就有点少了。

而且这次的项目其实还是自己在坦桑突然提出来的,身在华夏的林伟庭虽然也被通知到,但是这么短的时间也考虑不到那么多。

王歌决定等回到枫城以后,立即就给林伟庭交待一下,以后有什么事情让他以后多提醒下自己。

王歌出了荆泽霖的办公室,刚到楼下,就听到自己的电话响了。王歌拿出来一看,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这又是谁?怎么都是刚好自己办完一件事就打电话过来。

“你好!”王歌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你好,王总!”

“请问是哪位?”对方显然没打错电话,但是王歌实在是听不出对方是谁。

“我是省城的领导严正,今天冒昧地打电话给王总,是想看看王总今天有没有时间过来喝杯茶。”

王歌一听对方说请自己去喝茶就非常无语,刚刚荆泽霖秘书打电话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这荆泽霖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散会这个很正常,因为他是领导,今天开的这个会他虽然没出席,但是他也绝对有参与。

现在这个严正也能这么准确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与荆泽霖谈完,这绝对与荆泽霖脱不开干系。

也就是相当于荆泽霖直接告诉自己,这次的会面就是他想促成的,去与不去就看自己给不给面子了。

现在人家省城的领导都亲自打电话邀请了,王歌觉得就算是出于礼貌,也应该去一趟,更别说有荆泽霖牵线。王歌只好让唐龙将开车去省城政府驻地。

王歌刚到办公楼大厅,就发现已经有人在大厅里面等了。王歌开始还以为是人家领导的秘书,但是看到这里等着的人有三个,才明白这肯定是人家正主在这等自己了。

对方的态度,让王歌非常满意。王歌本来也就觉得有个秘书在这里等,然后带自己去办公室就行。人家再怎么也是华夏准一线城市的领导,没想到对方会亲自下来等自己。

“欢迎王总来省城!”王歌一进大厅,对方就立即起身过来握手。

“领导好!麻烦领导在这里等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人家这么热情,王歌自然也相当开心。

“王总就别叫我‘领导’了。王总现在是常委,您到省城来,我自然得迎接。”

严正将身份放得低,但是王歌知道自己虽然说是常委,但是常委与常委还是不一样的。

常委本身并没有什么等级,除了议政以外,也就是一种荣誉而已。但是一般能够入选常委的官员,其本身职务至少都是高官,所以才有常委高官的说法。

但是常委里面仍然还有民主派别、经济、文化、农业等各个界别代表。这些人可就没有级别这一说了,很多还都是无级别的社会人士。

像王歌这种民营企业家,入选其实很难,需要在政治上极为过硬的同时,各种贡献也需要国家认可。但是一旦入选,那就是国家承认的商业领袖。

像这一次,所有常委里面的民营企业老板就王歌一个人。但即使如此特殊,王歌也仍然没有级别。

“那我就叫严书记吧。”王歌可不托大。

“没问题,王总请跟我来。”严正将王歌带到办公室。

“听说王总的大学就是在省城读的?”严正等王歌落座后问道。

“没错!一转眼已经毕业八九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提起大学,王歌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八九年前的日子。

“王总,你这才毕业八九年就有现在的成就,实在是‘年轻有为’的真实写照。或者用‘有为’这个词已经不足以来形容了,我个人感觉有点传奇!”严正夸赞道。

“严书记实在是过奖了。只能说小有成就,这离传奇还差得远。”王歌听严正那样夸自己,自己都感觉夸张。

“不知道王总对省城这些年的发展怎么看?”严正突然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省城的经济发展上面来。

“省城的经济发展很快。我记得我毕业那年,省城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华夏只能排到三十几名,而且排名还比较靠后。而现在省城已经上升到了十几名,而且排名还比较靠前。”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前我们学校那一片是真正的郊区,而现在那里已经是真正的城区了。各小区的建筑也已经完全不是当初样子,道路两边也都是高楼大厦。”

说起省城的发展,王歌的确是有些惊叹。省城这里不靠江海也没有什么资源矿藏,发展这么快,完完全全是凭人们的智慧和劳动拼出来的。

“王总也看到了,现在我们省城已经是一个准一线城市了。但是我们不希望省城止步如此,成为一线城市一直都是我们的目标。”

虽然在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失败,但是严正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为省城争取更大发展的机会。

“嗯,如果是成为一线城市的话,我觉得也有可能。只不过,你们可能还需要更加努力,毕竟你们在发展,其他城市也在发展。有很多城市还拥有更多的优势。”

“所以我们需要王总的帮助。”

“帮助?严书记想要我怎么帮?”

“我们希望王总能够在我们省城进行投资。以王总公司的实力,项目的成功率非常高,可以大大提高省城的经济发展速度。”严正说出了今天请王歌喝茶的最终目的。

“在省城投资没问题,不过今年不行。至于什么原因,我想严书记现在可能也知道。”王歌就知道是这种情况,不然今天怎么会对自己这么客气。

“王总,歌菲科技现在正在进军航空工业,而我们省城在航空发动机方面有深厚的底蕴。并且我们省城拥有相当完备的工业配套体系,对于工业投资来说非常有利。”

“虽然枫城这两年在歌菲科技的带动下生产总值增加得很快,但是其工业配套体系仍然远远没办法与我们省城相比。一旦歌菲科技今后的复杂高科技产品需要快速地大批量生产,配套将会是相当大的问题。而歌菲科技又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自己生产,这样摊子将铺得太大。”

严正对于王歌与荆泽霖的赌约已经清楚,但他还是不会放弃,而且省城确实拥有相当不错的优势条件,这可是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绝非枫城那种暴发户可以比。

“今年以内我不会在省城投资,不过刚刚严书记说的话我也很赞成。省城的工业配套体系确实比较强,所以歌菲科技从今年起会加大与省城各个配套体系的合作。这样取长补短之下,也可以实现双赢。”

严正听王歌这么说以后有点傻眼,王歌这么做双赢是双赢了。但是枫城赢的至少是八,而省城最多是二,以歌菲科技产品的科技含量来说,就算是一也都有可能。也就是枫城吃肉,省城只能跟着喝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