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门虎妻宠夫日常》第二百二十六回公孙来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说笑玩闹的时光让人非常惬意,可是不论齐景焕或是皇甫一家,心里始终记挂着渤山郡倭人犯边之事,皇甫敬德与齐景焕商议之后,齐景焕立刻回王府传来飞虎卫队长白苍,命他即刻带人赶往渤山郡,秘密调查倭人犯边之事。

莫约半个月的光景,白苍就传回了消息。

倭人这两次进犯,攻击的都是望潮县,原本应该镇守在望潮县的镇东军,驻军营地早就无军镇守,这才导致倭人轻松涉海而来,直取沿海村庄。

而望潮县的县令为了今年的吏部考评,竟将倭人进犯的消息隐匿不报,为了确保不走露消息,望潮县县令竟然以疫病为由,将两个被倭人进犯的村子封锁起来,不许受害百姓出村。吴大有若非在第一时间写信给皇甫敬德,又通过兵驿发出,皇甫敬德是再也不可能收到那封报警之信的。

望潮县令封锁的严密,除了这两个被封锁起的小村之外,就连望潮县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倭人进犯之事,更不要说是远离望潮县数百里之外的郡府所在地广平府了。这也是渤山郡守没有向兵部发塘报的原因所在。

拿着白苍的飞鸽传书,齐景焕立刻赶往定北侯府,一进门便道:“岳父大人,渤山郡有消息了,您看。”

皇甫敬德飞快的看完信,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沉默许久之后,皇甫敬德沉沉叹道:“韩将军一世心血尽毁,镇东军崩坏至此,倭人岂会不敢犯边。焕儿,想法子将此事报与皇上知道,但绝不可让皇上知道你派人调查之事。”

齐景焕点头道:“是,小婿明白,皇伯父知道小婿如今所有的心思都在准备大婚之事,其他事情小婿没心思过问。”

皇甫敬德点头淡笑,有个聪明又知进退懂分寸的女婿,让他深感欣慰。自来天家无父子,何况齐景焕只是侄子。若是昭明帝知道自己的侄子热衷于朝政之事,齐景焕就要大祸临头了。

打发了齐景焕,皇甫敬德心事沉沉,深深为镇东军担忧。

前任镇东军主帅韩德臣五年之前英年早逝,由副帅刘让接掌帅印。这刘让既无韩元帅治军之才,又不熟谙海战之道,他之所以当上镇东军副帅,完全是因为他腆着脸与当时还是刘贵妃的刘氏一脉硬联了宗,成了刘氏的族侄,不知向刘氏进献了多少金银珠宝。

刘氏不知在昭明帝耳边吹了多少枕头风,刘让才从一个小小的武举爬到镇东军副帅的高位,又在韩元帅病逝之后当上了镇东军主帅。这刘让没有治军之能,却极善钻营,当上镇东军元帅不过五年的时间,便在京中为自己织就一张严严实实的保护网,那怕是刘氏如今被打入冷宫,刘让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依然安安稳稳的当他的镇东军主帅。

想到素日里从好友处听到关于镇东军的种种,皇甫敬德不禁忧心如焚,长此以往,镇东军非但不能镇边守疆,还会成为大陈之祸,可他身为定北军主帅,却无法插手镇东军之事,甚至为了避嫌,他连上折子提醒昭明帝都不可以,可是做为臣子,皇甫敬德又不能眼看着刘让蒙蔽圣听而无动于衷,真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爹,公孙奶奶和公孙叔叔来了……”皇甫敬德正在沉思之时,皇甫永宁跑进来回禀,皇甫敬德立刻起身出迎。

“敬德见过婶婶,婶婶有事只打发人来叫侄儿,何必亲自跑一趟。”皇甫敬德迎出门外与公孙老夫人见礼,扶着她的手亲热的笑道。

“老身这阵子事多,有日子没过来瞧你们了,今儿天好,就和胜儿过来走动走动。老身不来,你也不往我们家去了,可是真与我们生分了?”公孙老夫人笑着嗔怪。

皇甫敬德连道没有,将公孙老夫人和公孙胜迎到内堂说话。

“公孙奶奶,怎么没带元紫元娘过来?”皇甫永宁上前奉茶,笑着相问。

公孙老夫人见皇甫永宁走起路来还是一阵风似的英气十足,丝毫没有待嫁女儿的柔美妩媚,不由的皱起眉头,没奈何的叹了口气。她知道乐亲王齐景焕进宫求了太后,特意恩准皇甫永宁不必学如何做个女儿家,乐亲王说就喜欢这样的皇甫永宁,若是她改了样子,他还不喜欢了。太后也是宠孙无度,竟然也答应了。人家婆家人不嫌弃,她这个老太太自然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就算心里有担忧,也只能暗暗的压下去。

“唉,别提他们两个了。元紫如今天天长在演武场上,除了练功夫还是练功夫,谁劝也没用。元娘被她娘亲拘在身边,连老身也求不下情来……”公孙老夫人不无怨念的说道。

公孙胜无奈的苦笑一下,自从长子公孙元青与大公主成婚之后,他的夫人成了公主的婆婆皇后的亲家,这底气可是足的不行。如今她心里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给公孙元紫娶个好媳妇,另一件就是给公孙元娘找个好婆家,公孙元娘都快被她的娘亲给逼疯了。

“啊……唉……”皇甫永宁惊呼一声,复又叹了口气,她与公孙夫人相处的时间虽然很短,可也知道她是怎样的性情,对公孙夫人,皇甫永宁只有四个字,那便是敬而远之。

想到公孙夫人当初对皇甫永宁的嫌弃,皇甫敬德不由皱了皱眉,心中仍是不快,若非有公孙老夫人和公孙胜,皇甫敬德再不会让自家与公孙家有任何的往来。

公孙胜显然也还记得当初妻子对皇甫敬德父女的伤害,神色也有些黯然。若是没有他妻子从中做梗,皇甫永宁本该是他的儿媳妇,两家之间的关系该更亲近些的。

就在堂上气氛有些微尴尬之时,得到下人通报的皇甫永安走了进来。

“永安,你的腿全好啦?”公孙老夫人一见皇甫永安,便笑着相问。

皇甫永安上前见礼,笑着应道:“回公孙奶奶,我的腿全好啦,您看,走路一点影响都没有。”

“好了就好!嗯,真的没有丝毫影响!”公孙老夫人盯着皇甫永安的腿看了一会儿,才高兴的点头说道。

“公孙叔叔,元紫怎么没来?”皇甫永安没看到与自己很投脾气的公孙元紫,便问向公孙胜。

公孙胜笑道:“元紫在家里练功,说什么不练成无影腿绝不出门。”

听到公孙胜的话,皇甫永宁与皇甫永安相视一笑,除了他们兄妹,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发笑。

“原来是在家里练功啊,挺好的。公孙奶奶,您近日是不是犯了咳疾,夜里睡的也不太好?”到底是医家本性,见到任何人,皇甫永安便习惯性的评估一下对方的健康状况。他见公孙老夫人额头两颊泛红山根微青,便上前相问。

“咦,你这孩子真是神了,老身什么都没说,你就知道啦?”公孙老夫人惊奇的问道。

公孙胜听了一惊,立刻站起来躬身问道:“母亲,您身体不舒服么,怎么不告诉儿子,儿子真是不孝!”

“也没什么大事,人老了觉少,咳上几声也是正常的,并没有很不舒服,快坐下吧。咱们今儿可不是过来求医的。”公孙老夫人笑着说道。

皇甫敬德忙说道:“婶婶不可大意,不如先让永安诊个脉开个方子?您身体要紧,其他的事都不急。”

公孙胜连声称是,皇甫永宁更是飞快的取来皇甫永安的虎皮斑纹沉香脉枕,这还是当日公孙胜送给皇甫永安的见面礼。

公孙老夫人拗不过众人的好意,便让皇甫永宁给自己诊脉,皇甫永安认真的听了脉,笑着说道:“还好,没什么大碍,只是心火有些重,还有些肺热,所以您晚上睡的不安稳,还时不时干咳。公孙奶奶,我也不给您开药方子,只写两道药膳,您一早一晚各喝一盅,吃上一个月就好啦。”

“如此最好,老身真不爱喝那些个苦汤汁子,永安真是体贴的好孩子!”公孙老夫人乐呵呵的夸奖起来。皇甫永安收了脉枕,自去一旁写药膳方子了。

“敬德啊,永宁的嫁妆可备齐了?”公孙老夫人看向皇甫敬德,笑着问道。

皇甫敬德忙道:“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婶婶不用挂心。”

“哦,是么,一共多少抬?单子拿来老身瞧瞧。”公孙老夫人向皇甫敬德伸手要道。

皇甫敬德起身转进内室,没过多一会儿便拿着一份单子进了出来。公孙老夫人接过这份嫁妆单子,带上丫鬟送上的老花镜子,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越看,公孙老夫人的眉头皱的越紧,头也不住的摇着,摇的皇甫敬德心里发虚,连说话声音都不太有底气了。“婶婶,永宁的嫁妆不合适么?”

“老身就知道备嫁妾这种事交给你们男人来干就是不行!皇甫敬德,你可真行啊!你可就永宁这么一个闺女,就拿这些破东西打发她?”公孙老夫人看罢嫁妆单子,“啪”的一下子将单子拍在桌上,瞪着皇甫敬德生气的质问……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