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世轮回之琴之恋》011拜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明草庐】

太子皇甫谦领着皇甫.沈飞登上座驾,先往东后又折向西,一路行去,出了城门。

行了小半日,皇甫.沈飞从车窗往外看,眼前已是无路,只一座山。

皇甫谦弃了座驾,带着皇甫.沈飞准备爬山。

“飞儿,山上居住着洪先生,到时你要恭敬些。”太子皇甫谦吩嘱道。

“皇舅,可是清风社的洪先生?”

“正是”

“飞儿曾听母亲大人提起过。洪先生遍读三千经文,人又清明,行踪不定。不想今日能有幸拜见。”皇甫.沈飞显得有些兴奋。

原来这洪先生正是清风社创始人之一,现已隐居,其不少弟子在蜀国,卫国为官。

蜀国国君曾拜访并聘请过,只是洪先生自由惯了,不愿受约束。

皇甫谦和皇甫.沈飞往山上爬了约一个时辰,前面一幢木结构二层房,旁边站着一童子。

“麻烦通报,皇甫谦拜访先生。”

“先生早先有言,两位贵客自东而来,可入内。”童子直言。

“那就劳烦了。”

“两位请随我来。”

童子在前面带路,皇甫谦紧跟其后,皇甫.沈飞走在最后。

来到房间,面前是一位须发全白的老者,精神矍铄,一桌,一茶几,剩下的全是书。

“请坐”老者对两人道。

皇甫谦领着皇甫.沈飞坐定。

“这位就是沈二公子吧。”老者望了下皇甫.沈飞,又多看了几眼,说道,“你母亲曾找过老夫,希望老夫能收你为徒。如果你能通过考验,老夫可收你为关门弟子。”

皇甫.沈飞站起来,行礼。

“你也别高兴太早,至于能否成为老夫的关门弟子,也看你自己的造化。”

“先生请出题。”皇甫.沈飞倒也干脆。

洪先生微点了下头。“你小小年纪,可曾读书?”

“母亲大人只教我认几个字。”

洪先生听罢,也知这孩子自谦。

“我这里有1000种符号,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能记住多少是多少,不过一个符号也不能错。能记住600个,算你过关。”

“这是”皇甫谦也望见了符号,这正是布阵用的阴阳八卦图显化符号,对于认字的孩子来说,宁可背几千几万的字,也不愿意读这些毫无规律的符号,看似无关联,其实有一定的顺序在的。

不过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是否有意为难了。皇甫谦望了下洪先生,又看了下皇甫.沈飞。

“可以”皇甫.沈飞道。

“那便开始吧。”

皇甫.沈飞接过童子递来的一张纸,开始默记起来。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洪先生让童子取来笔墨,让皇甫.沈飞画下。

皇甫.沈飞接过,便开始画了起来。很顺利,1000个符号,一个不差,前后顺序也丝毫不差。

“你这孩子,真未看出,竟能过目不忘,对别人来说挺难的,不想对你来说,到有几分放水的味道。”

皇甫.沈飞向洪先生行了个礼。

“第二道题,这里共有十组符号,每组都只画了前面十个符号,你找到规律后,画出后面三个符号。现在开始吧。”说吧童子递来纸笔。

皇甫.沈飞接过,便细细观察起来。

对于三岁的孩子,确实挺过为难的。这道题考的是悟性。

半柱香过去,皇甫.沈飞仍未动笔,还在细细思索着。

直到香快燃尽,皇甫.沈飞拿起笔,便画了起来。只一小会,十组全部完成。童子递给洪先生。

“十组对了九组,错一组。以你三岁之龄,很是难得。当年你卓师兄,六岁之龄,十组全对。”

“我这第三题,是一座迷宫,”洪先生手里拿着一张纸,“十行十列,你位于正中。你每走一步,可能会杀掉几人,也可能不会杀人,也有可能前面是死路。给你一炷香时间,你可任意为之,只要走出迷宫即可。”

童子给皇甫.沈飞递了过来。

皇甫.沈飞细细看了起来。在心里默记几条可能的线路,起点出发,便有十来条可通外面,其中有一两条死路,每一条又分出七八条,其中有几条死路,以此类推。难道先生又考我记性?不对。皇甫.沈飞心里想道。

“你可凭着本性,任意妄为。”

半柱香之后,皇甫.沈飞发现一条不杀人的路,不过弯弯曲曲,绕了三圈。其余路,或多或少全部要杀人。

怎么选?最终,皇甫.沈飞选择了一条相对比较近,相对杀人少的一条路,拿着毛笔画了起来。

“你之心性,不错。如果一味仁慈,不可为君,一味残暴不可为政。而你相对中庸,反而是杀人最少的。以你三岁之龄,却不争强好胜选一条杀人最多却又最近的路,十分难得。”

“谢先生”皇甫.沈飞再拜。

“三题中,老夫最满意便是第三题。如若你前面两题通过,老夫收你为记名弟子,今,你三题全通过,老夫便收你为关门弟子。”

“弟子皇甫.沈飞拜见师父。”皇甫.沈飞听罢,立即跪拜。

“起来吧”

皇甫谦见洪先生收下皇甫.沈飞,也是高兴。只是他不解,第三题,为何不是最近的那条路,便问了出来。

“其实这第三题,没有真正的答案。对于成人来说,也许可能有后天的影响,使天性不使然。但是对于三岁的孩子,天性使然。它考的是心性。这孩子,不嗜杀,不滥杀,而又找一条相对较近的路。一味烂好人未必是好事,该出手时,果断出手,是为智。每一次夺皇权,这皇城之下,不知掩埋了多少白骨。”洪先生一声叹息。

原来如此。

“飞儿,你可留下,从明日起,为师教你读书。”

皇甫.沈飞听了,很高兴。“谢师傅”。童子带皇甫.沈飞离去。

皇甫谦和洪先生留在房间里,又讨论了很久,太阳偏西,便也离去。

自上次刺杀后,京师中再未见沈二公子,有人传出,沈二公子被刺杀身亡。皇甫.沈飞开始师从洪先生。

从简单的经文,比如《三字经》开始读。

这期间,晋阳公主曾来过数次,其中有一次,晋阳送皇甫.沈飞一根玉腰带,说是晋阳特意为皇甫.沈飞炼制的法器,十分神奇。

这是一根可缩收的腰带,自带一个百平米方圆的空间,里面有皇甫.沈飞从现在一直到成年的衣物,一堆书,一些琴谱,棋谱,还有一些晋阳收藏的字画。另有一些连皇甫.沈飞也不认得的瓶瓶罐罐。

皇甫.沈飞不解,晋阳对他说,让他带着防身,反正这些东西迟早是他的。

当时,晋阳便教皇甫.沈飞如何从玉腰带中取物,幸好这玉腰带不要花费太多魂力,皇甫.沈飞练习了多次便也会了。

皇甫.沈飞在山上一年后,皇甫.沈飞见到了师父口中的卓师兄卓林。

此子十四五岁,四方脸,面如玉,腰间佩剑,文武双全。

闲暇时,也会陪伴或教习皇甫.沈飞。空了,皇甫.沈飞也会跑过去看师兄练剑。

据说卓林第一次见到皇甫.沈飞,只当他是女儿身。

皇甫.沈飞数次解释,卓林才认可这个事实。如此美人,竟是男儿郎。

在皇甫.沈飞四岁后,晋阳隔几个月便会来看他,小住十天半月,教习皇甫.沈飞练琴。

也亏得皇甫.沈飞在这方面天赋了得,虽不常练习,但是,琴,棋,书,画,琴一直领先。

在这期间,偶尔有其他师兄弟看望师父。便和卓林,皇甫.沈飞聊他们一路见识。

卓林常会和师兄们讨论,辩论,而皇甫.沈飞甚少。

一来他年龄太小,再则,他本身也不太喜欢出风头,或许是他早年的经历有关,皇甫.沈飞自幼内敛,内秀。

这些年,皇甫.沈飞已把师父的藏书看便,母亲送的藏书也看了一小半。虽有些不求甚解,每每请教师父,或者拿出来与各位师兄讨论,皇甫.沈飞领悟到超出年龄的意境。

山间无岁月。皇甫.沈飞在山上呆了五年,刚过八岁生日。再过几个月,即将迎来了蜀国文武大考。

卓林也想去试一试,目标是今年文榜榜首,便向师父辞行。

然后洪先生让皇甫.沈飞同师兄卓林一起离去,说是这么久未曾回家,该回去了,还特意提了句,“你有一个好母亲”。然后,洪先生又接着对皇甫.沈飞说,如果哪天想回来,可以随时回来。

次日,卓林带着皇甫.沈飞离去前往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