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纪》第十一章 金莲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燥天气下的密云高原,山鬼转野道连接着北域与中原,然而月光下的密云高原却更加突显出它整个轮廓的冷漠。

而偏偏在这山脉起伏不断的高原深处,不只是有那山鬼转野道,不知在何时开始,还建起一座名为金莲的寺庙,虽然天下信佛人人不是佛,但改变不了寺庙无数的现状,可谓佛门盛世从未断过。

在这高原深处的金莲寺或许也是那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虽不比中原地区鼎盛寺庙的香火缭绕,却也没有因为苍凉而带来破败。

此地地广人稀,寺庙修筑的庞大,庙前高三丈的金色莲花台很是显得不凡,金莲寺名正是从这而来。

夜色依稀,月光笼罩,寺庙中所有的佛陀左手持禅杖右手举火把在金色莲华台前伫立,大约有近三十人,目光一致的注视着北方,也不知他们这般注视了多久。

夏天的夜风夹杂着雨过天晴的温柔,轻轻吹拂着他们身上金红黄三色交织的禅衣衣角,无人言语。

一位身披莲花白袈裟的中年和尚,体型健硕满脸正气,额间金色佛印彰显出他的实力不凡,其身体悬浮在莲花台顶面朝北方,脸色沉重,宛如一座心事重重的如来金刚。

这座寺庙中从外观来看,并不破旧斑驳,似乎建成也就几十年。

寺庙中,一位驼背严重的老僧人光着脚,身穿一袭早已破烂不堪的袈裟,坐在一颗老树下的木椅上,满脸皱纹怕是在这高原深处饱受风霜。

而他对面,坐着一位玉净的白须道长,子午簪盘起满头银发,只是这位白须道长不似那驼背老僧人那般不讲究,至少穿着一身体面整洁的儒雅道服,背着一把刻有太武二字的长剑。天下道人一般无二,无非就是背负长剑或者手持拂尘,据说都是学了道家第一人陆放歌的装束,如此搭配却也显得超凡出众,各大道家名山宗派便渐渐传承了下来。

二人中间摆放着一副象棋棋盘,难以想像在这夜晚,如何看的清楚。

似乎是一场道家与佛门的棋盘博弈。

一阵夜风吹过,几片树叶缓缓飘落,棋盘边的油灯随着这阵风忽明忽暗,倘若那风头再稍大些,或许灯就灭了。这寺庙虽处于密云高原的不寻常处,但从建造感来说,并不像是连油灯都买不起的模样,毕竟在那寺前的大金莲刮一片金屑下来也能值老多的钱了。

“师弟,真就打算走一招弃帅保车了?“白须道长忧心忡忡,盯着空无一子的棋盘问道。

“师兄,你说反了,而我,是车“,驼背老僧人同样盯着那没有子的棋盘,淡淡的回应。

”这是何苦,你本该还有三十年造化,本可。。。“,白须道长语气有些动怒,本想再说些什么,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活的越久,看的越多,也是种罪过。师兄,我不似你那般可以潇洒来去受天下敬仰,师弟我啊,就是山里的一个和尚。”字语间虽是自嘲,语气却满是洒脱。

“师弟,你若想要肆意当个游行修道于天下的苦行僧也不是不可的啊”,白须道长语气焦急。

“只怕是帝君不会首肯,而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宿命本该是如此,“驼背驼背老僧若无其事的说道。

“都说佛门舍己济世,是本家规矩,先有那八珠佛祖舍身在先开创我佛先河,我这老和尚不过是万千尘埃之一,能度一方百姓,也算是功德圆满,“

夜色当空,看不清表情的白须道长轻叹一声,只能放弃劝说。

虽然白须道长放弃劝说,但驼背老僧似乎兴致来了,依旧满脸从容的说道:“天下万千皆如棋盘,天下苍生皆为棋子,有棋子一生无为死不瞑目,有棋子一生骄纵命葬黄泉,有棋子追求长生半道殒命,有棋子摸爬滚打尝尽世间冷暖,有棋子左右迷茫,迷失于人性,还有一颗棋子,从北方而来,也不知未来命运怎样,我这颗棋子,只是心怀一方百姓替佛传法罢了“。

白须道长之所以一而再的想要劝说这位驼背老僧,也是知道自己这位从小天资卓越的师弟深晓佛法道理,倘若就由他这般固执,怕是一位佛门高僧就此陨落,故而特意从千里之外赶来欲让其悬崖勒马放弃那念头。

驼背老僧已经拿定了主意固持己见,全然不顾这位列天下道行前十的老道规劝,此时的驼背老僧在白须道长看来,就像是那奔跑着追赶蝴蝶的孩童,兴奋之余全然不顾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若是师兄我去灭了这北方来的棋子,该会如何?“似乎找到了转机,白须道长急忙问道。

“姑且不说入了佛门境界的三戒和尚曹轻侯秘密从金陵去往天脊城接引,帝君当真不知?且说师兄你若真把那北方来的棋子给灭了,怕是金陵秦家也就成了弃子,弃子最为疯狂可作出玉石俱焚之事,天脊城的秦家也就会不顾北域游民的死活,该是会找师兄你来偿命,那般情况的发生,可就是谁也掌控不了的局势了。“驼背老僧依旧那副平稳的语气。

“这么说,还就真得你去灭了那颗棋子才行?“白须老道心生疑惑。

“师兄此言差矣,无论是谁去拦,只要拦住了,秦家就没了,没拦住的都会死在曹轻侯手下。现在的曹轻侯,护的是秦家下一任家主人选,自然护主心切,谁敢阻止曹轻侯必定起杀心“,老僧略微有些出神,眼睛看向别处。

“如此说来,那帝君为何要拦这棋子?“白须老道依旧不明白。

“帝君这是怪罪贫僧当年对天脊城做法的无动于衷。所以这不是拦得住拦不住的权衡,而是拦与不拦的问题,既然如此,贫僧倒不如抬一手北域,也当是为北域苍生献一丝微薄之力。“

“唉“白须道人长叹一声,甚是无奈。

师兄弟二人,从未说法论道争论过,因为白须道长自己清楚,他是说不过这位师弟的,就如同这次。但是在动手论剑上,自己的招式恐怕就要技高一筹了。

此时老道轻轻的问了一句:“师兄我,在你看来是怎样的一颗棋子?”

驼背老僧随即闭目沉思,缓缓开口:“你我幼时拜入同一师门,师兄的名号虽然在道宗内大名贯耳,却专于修身练气求的是羽化飞升,以棋子来说怕是不符合身份,以持棋者来说,又少些胸襟,当是属于旁观者”,驼背老僧这一句少些胸襟,也不怕得罪自己那白须道长师兄,毕竟师兄从幼时开始还是很顺从自己的,只是一人入了佛门,一人上了道山,仅此而已。

“旁观者?哈哈哈,师弟好见解,妙啊”,短暂沉默之后,白须道长笑出了声,并没有方才对话中的那股压抑。

也不觉得白须道长师兄这番姿态有何不妥,驼背老僧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随后对着门外喊了一声:“玄济,进来吧”。

寺前金莲之上漂浮着的白衣袈裟和尚闻声后,立即缓缓落地,迈着沉重的步伐朝寺中走去。

“玄济,你跟随贫僧学佛门之术已有三十余年,早已入了佛门之境,待我走后,这座金莲寺便拆了去,寸木不留。“

“弟子谨遵师命,绝不违抗“,白衣袈裟的玄济双手合十,弯腰行佛礼。

”这天下灵魄不可多得,幻生金莲算是其一,世上本有二朵,与其他灵魄一样,是体内多年悟道蕴育而出的结晶,但这幻生金莲可调节体内气机运作,还有稳固经脉之用。一朵已在天脊城中消亡,另一朵在贫僧体内,只要这金莲易主,便可不受感应,也不用担心会牵扯出什么琐事,今日,这金莲交付与你“,驼背老僧人这一字一句说的随意,听者却被这席话犹如激起千层浪。

又想起天脊城的那位,“老柳啊,你这一走,我也得跟着咯“,驼背老僧心想。

“师父,徒儿不敢”,玄济当即双膝下跪,脸色坚决语气不忍,这金莲的益处他自然是清楚,但不可避免这金莲易主会给本体所带来的损伤。

“有何不敢呐,没了金莲无非就是少活十年,死后终究躯壳一副,活着的,莫让下了黄泉的丢了脸面啊”,驼背老僧不等玄济回话,颤颤巍巍渐渐起身,朝跪倒在地的玄济走去,这一看,那驼背甚是严重,似那身背龟壳一般。

玄济想要后退想要闪躲,却发现并没有勇气违背师父的意愿,直到驼背老僧浑身金光,枯槁般的手掌按住自己的额头,玄济便再也说不出话,犹如那明知天降大劫,却无力抗衡最为忧虑。

老白须道长终是不忍直看,别过头去。

“师兄放心,贫僧并非只会悟道却无修为,不像天脊城的那位,他一口气是全凭体内金莲撑着,贫僧除了体内金莲,还有这一身境界”,驼背老僧万般随意的说道。

一旁的老白须道长再也忍不住说了一句:“只怕没了金莲,境界也要大跌了”。驼背老僧不以为意,嘴角勾勒出一个微笑,这话只当左耳进右耳出罢了。

“去吧”,手掌从玄济额中收回,金光也渐渐消散,驼背老僧对着玄济说道。

始终双手合十的玄济起身弯腰,道出一句恩咒“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后,便转身朝外走去。

这位满脸尽是皱纹的老僧,看起来似乎更加苍老了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