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朝种地的日子》第三章 欢宴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活就是一个巧合接着一个巧合。

在杨老憨夫妇的心中,这些巧合连接成了一个曲折却又美丽故事。

当年落水的杨烁被人救走了,那是一对好心人,可再好,也赶不上自己亲爹妈。所以杨烁回来了,从万里之外坐船回来,为的就是杨老憨这对可怜的爹娘。

可谁知路遇歹人,杨烁掉进了河里。俗话说父子连心,母子连心。所以他们梦到了,在河边他们找到了杨烁。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杨烁受了惊吓,许多事忘记了。

对于杨老憨夫妇来说,简直就是这世上最美丽的故事。

整整一夜,杨烁都在杨老憨夫妇的问题中度过。

“我爸妈对我当然好~~还有我爷爷~~外公~~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话化了。”

“老天保佑~~恩人一家长命百岁~~大富大贵!”

“没干过活~~您看我细皮嫩肉的哪像干过活的人~~~”

“吃的好~~~大米白面~~鸡鸭鱼肉~~~”

“念书了~~念了十几年呢~~大学毕业~~嗯~~相当于大明的国子监吧!!”

杨老憨夫妇对想象中的恩人,杨烁的父母简直已经不能用感谢来形容了,尤其听说供了杨烁读十几年书之后,就差给立个功德碑了。

~~~~

天很快就亮了。

天刚一亮,这个离奇的故事就让村子沸腾了。

在这个时代,人们相信老天不会亏待勤劳的庄稼人,相信血浓于水,相信母子连心。

老族长在听了这个故事后呆了半晌,大叫祖宗显灵,发誓要把今年的祭祖弄成大阵仗。饶是他活了大几十年也由不得他不信,也由不得那些村民不信,因为这一切除了老天爷,还有谁能安排得这么巧。

尤其在知道杨烁读了十几年书之后,更是欣喜若狂。户籍的事不用说,早有腿快的小子去进村通知里正了。看族长有自己的小算盘,读了十几年书呀,万一以后这孩子中个秀才,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杨家村派徭役。

~~~~

杨老憨家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

各家的媳妇全来了,带着自家的盘子,碗筷。今儿杨老憨家摆酒,大家都来帮忙。

几个精壮的后生围着一头肥猪不怀好意,跃跃欲试。后院家养的芦花鸡已经放血了,水正在锅里咕嘟着,就等下锅。

孩子们笑着疯跑,村里的狗到处乱蹿,热闹的似过年一般。

杨烁叫人叫的嘴都麻了,杨老憨领着在院子里走一圈,认下几十个叔伯,婶子。

人人都是好奇的看着他,孩子们有些认生远远的看着他傻笑。

厨房里帮忙的大姑娘小媳妇远远的偷看他,一边看,一边小声的说着什么。上了年岁的妇人倒是没那么多顾忌,大方的评头论足。

“杨家嫂子,你家这孩子越看越像你~”

“这孩子长的可真周正,你年轻时候就是个大美人,生的孩子也这么好看!”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杨张氏都笑得合不拢嘴,十几年的没有过的笑容,都浮现在今天。

“杨家嫂子,你儿养的这么白净,救他那户人家得是大户人家吧?”

“可是大户呢,没听说吗,什么苦都没吃过念了十几年书呢,你看那脖子上带的项圈,是金地!”

女人们的议论让杨烁有些尴尬,杨张氏回头看了屋里的儿子一眼,擦了下手,往屋里走去。

“儿呀,娘和你说个事儿。”

杨烁正在收拾背包里的东西,既然是个农户家,包里的种子就能用得到。有辣椒,白菜,玉米,水稻,都是种子公司买来的好种子,同学特意嘱咐的。

另外还有两包已经发芽,设成小块的土豆,红薯。他是个历史白痴,但也知道,这些东西是明朝后期才有的。

尤其是那本农业技术指南,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无异于武林秘籍。

还有那一套六个,刻着粉白梅兰菊花,牡丹,莲花百合的玻璃杯,在这个时代应该是宝贝吧。

把包里的东西整理好,杨烁笑道:“娘,您说。”

杨张氏小声说道:“你脖子上那个项圈,是金的吧?”

杨烁摸摸脖子上的竹节项链,这是前不久他二十三岁生日时受到的礼物,有三十多克呢。

“是金的,您想要?”

杨张氏有些紧张起来:“娘不要,你快给娘,娘给你收起来,财不露白!”

杨烁忽然有种被忽悠压岁钱的感觉。

“这些也帮我收起来,藏好!”杨烁把手机,充电宝,还有玻璃杯盒子一股脑的推了出来。

“呀~~我地娘呀!”

手机虽然关机了,可当杨张氏的影子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时候,还是让她吓了一跳。

这啥东西,能看见自己?

“小点声。”杨烁没想到杨张氏有这么大反映。

明朝没有镜子这个东西,华为的手机屏幕可比这个时代大多数铜镜清晰多了。

“这是孩儿的传家宝,世上只有这一个。”杨烁神秘的说道“您帮我藏好了。”说着,指了下装玻璃杯的盒子:“这个更珍贵,千万不能磕碰。”

“好~好~娘给你藏好。”杨张氏碰着东西手足无措,紧张得汗都出来了“藏哪呢!藏哪呢?对~~和你爹那些藏一起。”

杨烁有些好笑,顺手撕开一块蛋黄派:“娘,您尝尝这个。”

“这啥?”看着一块黑乎乎的东西送到嘴边,杨张氏有些迷糊。

“您尝尝。”杨烁把蛋黄派送进杨张氏的嘴里。

“呀~~软乎~真甜~”。刚咬一小口,一股浓郁的甜香就在口腔里弥漫开来,杨张氏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见她吃的好,杨烁也笑了,顺手把奶昔也打开了,送到杨张氏嘴边:“喝这个。”

“这都是啥?怎这么好吃?”杨张氏笑着问。

“这都是儿子带来的,全大明独一份。”杨烁调皮的说道:“就算皇上也没吃过。”

这话一下让杨张氏神色郑重起来,刚要说话,就见杨烁把那些东西往兜里装了几块。

“你干啥?”

杨烁把打开的蛋黄派装进兜里:“我拿几块给村里的孩子分分,大家尝尝鲜。”

“拿来,给娘!”杨张氏语气忽然异常坚决:“给他们吃啥,这好东西得留起来,你明天得跟你爹去上坟,过年还得祭祖,这可是上好的供品,你给他们吃,那不是糟蹋了吗?”

“我~~~”杨烁有些蒙,一想到这个时代的特性,他又笑了:“那好,都给您,不过这个奶昔你得喝了,打开了明天就得坏,还有这个蛋黄派,不吃我也坏了,放不了。”

“给你爹吃。”杨张氏笑着说:“我儿真孝顺!”

~~~~~

蛋黄派杨老憨没吃,而是摆在了族长老太爷的桌子上,还有一小碗的奶昔。

对于这个老族长,杨老憨还是很敬重的,当年他爹娘饿死了,要是没有老族长的救济,他也活不了几天。

老族长看着桌子上的吃食,鼻子动了动:“甜的。”

说要捏了一小块放进嘴里,马上鼻子眼睛就连在了一块,白胡子都在颤悠。

“嗯~~好东西~甜到心里了。”说要,端起装着奶昔的碗抿了一口,马上又是一阵赞叹:“好,好,我老头子活了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杨烁有些无语,一抬头,发现窗台上爬了一圈嘴唇上亮晶晶的害你,各个眼睛盯着桌子上被咬了一口的蛋黄派,发现杨烁看着他们以后,有把目光看向了他。

真受不了这些孩子的馋样,可东西都被杨张氏拿走了。杨烁左看右看,包里还有半桶薯片,赶紧送了过去。

“都别抢,一人拿几片。”

话还没说要,一个孩子一把把薯片抢了过去,紧接着一大群孩子抢成一团。

屋里的男人们都笑了,庄户人家最是淳朴,杨家小子这做派,一看就是善心人。屋外的杨张氏脸有些抽抽,她看的真切,那圆盒子看着也不是凡品,她有些心疼。

外边孩子一溜烟跑远,大呼小叫,哭天抢地,杨烁有些尴尬。

发现屋里人都看着他,他更尴尬了,手在裤兜里掏了掏。咦~~有东西。

一包没开封的利群,这事都忘了,上车前买的没抽,还有一个打火机。

他这个动作引起了大家好奇,杨烁赶紧把烟打开:“抽烟?”

他有些不确定,明朝人抽不抽烟。

“这又是什么稀奇东西?吃的。”老族长举着一根利群,反复的看。

“烟,抽的。”杨烁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干脆用打火机点着,吐出一口烟:“就这么抽,压咳嗽的。”

可众人明显没在乎他说什么,直勾勾的盯着他手里的打火机。

啪~~杨烁又打了一下:“打火机,点火用的。”

杨张氏一阵风似的进来,一把抢医保打火机,手一翻就没了影子,没事人一样对老族长说:“老太爷,厨房里炸猪油呢,等散席了,我孝敬您点。”

此时,杨老憨才反应过来,有些责备的看了杨烁一眼。

杨烁有些讪讪,财不露白,他给忘记了。

等杨张氏走远,老太爷回过神来问:“这个烟咋抽?”

杨烁用自己烟帮老太爷点上,又吸了一口:“你看,就这么抽!”

老太爷抽了一口吐出点烟,啧下嘴:“没感觉出啥来。”

“你得吸~~”杨烁又重新演示一遍:“往肚子里吸,吸气!”

“咳~~~咳~~咳~~”老太爷一口烟喷出来,一阵咳嗽,眼泪都咳出来了。

众人赶紧抹胸拍背,老太爷咳了一会:“嗯,果然是压咳嗽的,很久没这么痛快的咳嗽过了。”

“嘿嘿。”杨烁只有跟个傻小子似的傻笑。

不过,一听老太爷这么说,屋里的人都把烟叼上了。

就在杨烁给每个人点火的时候,老太爷又说话了:“孩子,听说你读了十多年书,都读的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