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旧梦难寻》第二十九章 献力献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牧轩与夏之沁面面相觑,竟不知如何作答。倒是那范大人仍然笑眯眯的说道:“鄙人汉阳知府范之箴,之前的误会如有不周之处,希望两位谅解。”

轩、沁二人急忙拱手作揖,徐牧轩接着说:“不敢不敢。我二人言语中如有冲撞之处,也请范知府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只是适才路上听这位孟大哥说那位恶霸奸商丁茂才想侵占禹王庙方圆几百亩的地。范大人您连夜想出了计策,在下不才,请范大人不吝赐教,到底是何妙计?”

汉阳知府范之箴摆了摆手,说道:“哪里有什么妙计,也是个赶鸭子上架的办法罢了。那丁茂才的地契上写的是禹王庙周围的地,于是我便想如若能将禹王庙扩建,修葺行宫、兴建楼阁,将禹王庙占地扩大,那丁茂才地契中所有之地就会减小。所以才劳师动众,有了你们今日所见的工事。”

夏之沁又问道:“那百姓说的三日之内建成,简直要了他们性命,又是什么意思?”

在座诸位已然听出夏之沁的意思:即便是丁茂才巧取豪夺想要霸占禹王庙,可是又为何如此劳累民众?

范之箴正要作答,孟长义却出声道:“范大人,卑职是土生土长的汉口人,此事就让卑职来说吧。”

范之箴点头默许,于是孟长义说道:“这个事情首先要说我们汉口的百姓为什么一定要保下禹王庙周围这块地:汉口是长江、汉江这两条大江的沿边城镇,河水河道的治理至关重要,但也要堤防天灾。近些年风调雨顺河道坚固没有出什么灾难,百姓去禹王庙拜的便少了。可是禹王庙在汉口百姓心中的神圣却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让恶霸丁茂才的坟墓建在这里,汉口百姓不答应,此其一;此处地处显要,是长江口岸重要的军事门户,朝廷虽未在此驻扎军队,但也一直将此处列在重要防守关卡,因此朝廷不答应,此其二;丁茂才之所以盯上这块地,除了算命先生说的风水之外,更重要的是此地接近汉口最大的商埠码头,若将来丁茂才私自在这里设了路障哨卡,过往的客商、往来江河两岸的居民都要向丁茂才掏买路钱,所以在汉口做生意的外埠人不答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齐心合力,让丁茂才彻底死了心。”

徐牧轩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适才见到的工地上大伙都干的那么卖力。”

孟长义说道:“是啊,这是民心所向。那时范大人向朝廷请奏扩建禹王庙,虽说朝中的圣旨准了。可丁茂才也不肯善罢甘休,动用他在官府中的势力告状,于是便有出来说丁茂才的地契合法,官府不可再肆意征用私地。可我们范大人据理力争,更有朝廷圣旨在手,所以上一级官员也不好硬压。于是双方达成个折中的办法:即以五月初五为限,若范大人的行宫建造成多大的面积,便算是这禹王庙的地,丁茂才拿不得。所行宫建成规模有限,丁茂才的地契依然有效,周围的地仍属于丁茂才。”

徐牧轩和夏之沁听罢,齐道:“原来如此。今日距离五月初五恰只有三天了。不知你们的计划进行的怎样了?”

范之箴说道:“这大半月来所幸天公做美,一直无风无雨,百姓们又鼎力相助,起早贪黑没日夜的干活,总算是在上月底把行宫的屋舍楼阁建好了,只剩下这禹王庙的主庙,和从主庙到临江矶石这块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连接了主庙和行宫之间的地方。而如今时限不多,着实让人着急。”

徐牧轩听罢,说道:“徐牧不才,有个关于园林建设的想法不知能否一说?”

范之箴眼前一亮,喜道:“哎呀,只顾说话,倒是忘了徐公子是中山王徐达将军之后,想徐将军后人世袭魏国公、定国公两大公卿家族,在园林建造方面必然是见多识广了。愿听徐公子高见。”

徐牧轩颔首辞谢道:“范大人过奖,牧轩年少,哪里谈的上见多识广的高见了。只是在京城时,也常常和一些富贵人家的子弟逛了不少燕京一代的园林。记得听我爹爹说起过,当日定国公府重修,也是在在花园中一处地势颇高的地方犯了难。若建房屋则有高处不胜寒之意,若建花圃则要移平土地,所用工量增大不少,后来于建造花园的师父商议后,所幸依着地势,修九曲回廊,造假山,直通坡顶,而在坡顶修建一亭阁,正好面向北海,等之可尽揽北海风光。”

范之箴听后大赞其妙,只是却为人手发愁。如今大部分人在主庙做最后的修缮,若想三日之内,在矶石之上新造一阁,还要建好连接的长廊,确非易事。

夏之沁听了范之箴说提出的困难,悄悄拉了徐牧轩的衣袖一把,并低声道:“轩哥,你忘了你袖子里还装着几十个人手,总也能助范大人一臂之力吧。”

徐牧轩一听,急忙说道:“人手的问题,我们到能帮大人解决一些体力上的。不过木工、漆工的活大人变要赶紧招人了。”于是,徐牧轩便向范大人言明身边扮作男装的少年便是他的新婚妻子夏言首辅的孙女夏之沁,二人此行是奉旨回南京守灵,因此带了家丁护院侍卫数十人。

范之箴闻之大喜,急忙谢了徐牧轩夫妇的相助之谊,同时让师爷发布通告,在整个汉阳府范围内招纳木工、油漆工等建筑工匠,工钱开出一日十两的价格。果然,不到半日时间,便找来二三十名工匠。范大人讲明缘由,众人均表示愿意不辞劳苦完成这项任务。

到第三日,工匠忽然来报,说记载大禹治水功劳的石碑已经刻好,只是由于石碑太高,致使无法将石碑顶部的碑帽盖不上去。众人急的似热锅上的蚂蚁,眼看着正午将到,明日便是那丁茂才来看地之事,石碑虽然是小,但若因此被抓了把柄说是主庙未建成,那众人近一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范之箴本来肥胖的身体和肥肉横生的一张胖脸此刻因为着急而出了一身汗,脸色通红。眼看着工匠们试了一次又一次,却就是托不起这个碑帽。

正当众人无计可施之时,夏之沁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说道:“范大人,我在家时增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河南境内的嵩阳书院有座大唐碑,相传在建造这个碑的时候也因为碑身太高而无法盖上碑帽,于是监工大臣便县令工匠三天之内盖上碑帽,否则便要杀掉那些建造石碑的工匠,这时鲁班夜现身给众位工匠出了个“土围脖子”主意,工匠们就抬了大量的黄土,圆到石碑脖子的根儿,大家顺着土坡,把碑帽滚了上去,安到了碑身顶上,后将黄土挑走,完成了全部竖碑任务。传说不知真假,但今日我们不妨也用此法试一试。”

在场的工匠们一听,都觉得此法可行。于是运来黄土,依法炮制,果然在天黑之前便顺利将碑帽盖了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