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把剧情玩坏了》第二十九章 线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夜凝眉望着她,显然不信。

此事何等严重,一旦泄露出,将发生什么后果,公主不可能不知道。又怎会轻易将此事告诉了别人?

哪怕是救治公主的应先生。然若非公主,应先生又从何而知?

若说是白叔叔。白叔叔一家从商,与一样从商的应先生可能会有交集,但白叔叔远在京都,而他比公主更不能将此秘密泄露出去。

白叔叔乃父亲生前至交,对他便如同亲生儿子一般。因是怕连累了白叔叔,自从进宫以后,也与白叔叔断了联系。

莫不是这世上,还有别的什么人,知道了他的身份?

可若有别人知道,他怎会安然至今?

难道,真的是公主,告诉的应先生?

非夜半信半疑,将疑光投向应如是。

见他这一脸提防的样子,为了让使他相信,应如是又解释道:“因我与公主说,虽有方法可以解毒,但风险甚大,公主怕自己遭遇不测,留有憾事未成全。故而告诉了我此事。说非大人你一片赤诚,先前允诺了要帮你查明当年叶家一案真相,若她去了,岂不食言。她虽有甚多遗憾,此生无法完成也就罢了,但非大人之事,她一直放在心上。多年以来,她派人暗查……”前面之话是假,但最后“派人暗查”是真,并夸大了公主心中对他的在意,使他不去怀疑公主目的。然后道,“终是查出了一丝线索。”

当然,这也是真的。

闻之线索,非夜紧张着神情。且听应如是说道公主允诺他的事,因此事更加没有第三人知道,便对她的话有些相信。并问道:“是何线索?”

应如是望着他,顿了顿,才又道:“与令尊大人,也就是叶将军通敌的那个漓国人,公主查出他的下落了。”

非夜惊着眸子,当年他被公主安插于皇帝身边时,也偷偷去过案宗阁翻查当年的案子,毫无所获。因为案卷上附带的证据,的确是他父亲亲笔写的书信,书信内容皆谈论诗词书画,父亲生前有这一爱好,家中收藏的名画更是数不胜数,在那些信件当中,有一幅《春山图》也送了出去,但被驿站的驿官拦下,因当时溱漓两国关系紧张,对溱漓之间来往的书信,查得格外严格,便就拦下了父亲差信使寄去漓国的一封信件和一幅书画。查书信内容并无问题,却是在书画中发现了夹层,夹层里夹的便就是一张边关粮仓的部署地图!

驿官将书信、画和地图一起呈报给了圣上,圣上大怒,派人搜查了他叶府,一堆与漓国之人来往的书信被翻出,父亲并未否认与此人来往,证据确凿,下令抓了他一家一百二十七口人,并交由廷尉司审理。

廷尉司为溱国专掌刑狱案件审理的最高审判机关。

因书信是父亲亲笔,画也是父亲于两年前所得,一直挂于书房中,许多拜访过父亲的官员都曾见过。而信和书画也是父亲亲手交由的信使,之后也未曾经他人之手,便直接被驿官拦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书画夹层中取出了那张边关粮仓的部署地图。

若说有人动了手脚,便只可能是信使。

可他又偷偷查过廷尉司,廷尉司司使覃大人公正严明早有耳闻,在此事上也同样没有不将怀疑放在信使身上,审问了信使,并查了近些日子他所接触过的人、去过的地方,甚至家人好友都上门盘查了一遍,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直到信使审问过后回家,廷尉司的人偷偷跟在身后,连连观察了两日,也没有任何问题。

故而此案没有悬念,在五日后,判了叶家满门抄斩之罪。

他也不是没有怀疑廷尉司地,偷偷去查了信使,信使虽是因此一事后回了冀州老家,但非夜在他身上依旧没查出什么。

即使种种罪证皆指向他父亲,但他依旧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通敌!

而如今,却就只有一个线索,便是与父亲来往的书信里,落款为“远生”的人。

漓国之人用的都是复姓,“远生”这个名字,肯定不是真名,或者不是全名。而廷尉司却咬定此人就是漓国之人,倒不是因信送去漓国而下的猜测,是父亲亲口承认了远生确为他结识的一名漓国人。并非子虚乌有。但其真名,父亲也不知晓。

以至于记录在册的案卷上,只有“远生”这个名字,想要在漓国查出一个虚名之人,可谓是大海捞针。

却听应如是说,公主竟然查出来了,忍不住惊讶。

而应如是并没有说谎,原著中的公主,的确派人查了出来,不过她一直未告诉过非夜。毕竟一枚棋子还未用尽之前,怎可能放开手里握着的能掌控他的东西?

故而直到非夜死,都未能亲自替父亲和他叶家平冤昭雪。

让读者忍不住唏嘘。

但公主也不是冷血之人,在最终她野心得逞,坐上摄政王之位时,也念及非夜生前对她的忠心,派人前去查明了真相,替叶家平反了。

可却没能让非夜亲眼见到这一幕。

如今公主死了,这个线索随着公主的死也一起埋入了土里。而应如是这个穿书人,将这个线索再破土而出,倒也不算亏欠他非夜的。

在非夜问:“那个漓国人在哪儿时?”

她道:“此人名为百里毓,字远生,漓国越阳人。”

非夜虽有疑虑,却很信任她:“你说此人在漓国越阳?”

漓国位于溱国之北,而沂州在溱国以南,若去漓国,恐怕要横穿整个溱国。此去之路又怎会比去京都容易?

应如是摇头:“此人虽是漓国越阳人,但他现在不在漓国。”

“那是在哪儿?”非夜皱眉。

她道:“沼国。”

小说里,她印象很深,公主起初也是只查到此人的姓名,和户籍,在非夜死之后,她回溱国,让人去漓国越阳查了此人,但查到他家中,却是听其家人说,百里毓早已经离家,再问去处,也无人知晓。

后来公主用了她的密网,才是查出百里毓去了沼国。

因是受小说之益,让她不用这么费劲地去查,就可以知道此人的真正去向。并告诉非夜。

一双墨眸更加的疑惑,他不知道公主既查出来,为什么没有告诉他?

可应先生并没有骗他的理由。

去京都揭穿沈深的罪行固然重要,但也不一定非要亲自前去,故而他决定书信一封,然后与应如是一起去沼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