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重宫阙》第24章 血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官恒轩回到泰城就把昌平王的话告诉丞相,丞相开心不已,却也将他落寞的神情尽收眼底。

他拍拍他的肩膀:“恒轩,父亲知道你现在很伤心,可是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我们有了昌平王的支持,就可以起事了。你可千万不能辜负玉姑娘的牺牲。”

“我知道了父亲。”

悠悠岁月一晃而逝,又到了梅花盛开的季节了。

凤凰台行宫也建成了,那金碧辉煌的宫阙把整个泰城王宫都比了下去,一处处屋脊连绵不绝,竟仿佛没有尽头一般,放眼望去,似乎与天相接。飞檐上条条金龙,活灵活现,欲凌空飞去。

朱红的宫墙外就是那十里梅花林,又到了梅花盛开的时节,梅花开的正盛,这里简直就成了红色的花海,美不胜收。

凤凰台终于建成了,却因此活活累死了成千上万的工匠。

皇上万分高兴,已经拟定了日期,不日就要把整个皇宫搬到凤凰台去。

丞相府每到了夜晚就成了最忙碌的时候,白天不敢有所动,害怕招人耳目,只有晚上才敢偷偷聚在一起共商大事。

院子里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气氛很是紧张。

书房里,烛光明亮。

几个人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上官丞相站在最中间,分别是秦将军,还有上官家的儿子,还有不应该出现在泰城的昌平王。

他们围在一起研究着面前的地图,那是皇宫的地形图。

上官恒轩是禁卫军统领,恐怕对皇宫的每个角落都了然于心。绘地图自然不在话下。

上官恒轩向昌平王看去,他侧立在上官丞相身侧,侃侃而谈,手不时的在地图上指画着。上官丞相和秦将军频频点头。

昌平王丰神俊朗,八面玲珑。而且现下讨论起摆兵布阵也是如此的让人惊叹,实在是一个人才。婉凝嫁给他,也不算太委屈,可是心里还是有点酸酸的。

这些日子以来,都沉溺在起事前的繁忙中,根本无瑕念起她,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漫漫长夜是如何度过的。

一见了昌平王,立刻就想起了她,心还是会隐隐作痛,想向他问她的近况,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她已是他的妻,他作为一个外人,凭什么问?就算问了又能如何,她已经是他的王妃了!

“恒轩。”

冷不防的听到有人唤他,上官恒轩才回过神来,就看见所有人都疑惑着望着他。

上官丞相目光如电,似乎早已看穿他分神的原因。

“父,父亲。”

“你来说说昌平王的想法如何?”

上官恒轩看了一眼昌平王,他也在看着自己,冲他微微笑着。

“是,我觉得昌平王的想法很好,孩儿十分赞同。”

“嗯,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千万别为了旁的事情分了心。”说完,还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上官恒轩。

上官恒轩自然知道父亲的话是说给他自己听的,不禁一阵惭愧。

“好了,我们继续吧。”

皇宫。

皇上进了凤仪宫,院子里的宫女一喜,慌忙的就要跑去禀告,却被皇上制止。

他轻声轻脚的走到了房门口,里面传来“咚咚”的木鱼声响。

他在门外站立良久,想进去又怕她的冷言冷语。

自那次把她打入冷宫,他们之间就再也没有话说了。他以前再怎么荒唐,她都会原谅他,可这次是真的伤了她的心了吧。

他又想起了那次生病,是她日日守在榻边照顾他。现在,她也不理他了,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想了半天,还是缓缓地推开门进去了。

皇后听到声响,停了下来。回头一看是他,并没有说话,回过头去。对他视而不见。

“朕准备要搬往凤凰台了,你…你也去吧。”

“臣妾不会去的。”

“为什么?”

“皇上请回吧。以后…以后也不用再来臣妾这里了”

皇后的背挺的直直的,身侧的手狠狠的攥着蒲团,那绣在蒲团上金龙都被她撕扯的变了形。

皇上似是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踉跄的后退了两步。

皇后眼里似有不忍,可还是硬撑着不肯回头看他一眼。

“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直直的望着她的背影幽幽叹息:“你不会再原谅朕了是不是?连你也不要朕了?”

皇后狠狠的咬了唇,脸色苍白,眼里泪光闪动,却被她硬逼了回去,她始终不发一语。

终于,他还是走了。

听到门关上的声音,皇后浑身立刻软了下来,一再隐忍的泪水也掉落了下来。

皇上出了凤仪宫,就径直走到了东宫,却没有进去,只是在宫门口站立了一会,就走了。

人人都羡慕他,他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整个天下都是他的,现在他终于知道为什么皇帝都自称寡人了。

此刻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俯视着空旷的大殿。内心却一阵荒凉,突然觉得自己并不是坐在龙椅上,而是坐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之上,他慌忙的从龙椅上下来,却不小心跌坐在地上。

丞相府。

他们商议完事出来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天已经微微亮了起来。

上官义轩连连打哈欠:“父亲,我先回去睡了,实在是太困了。”

“混账东西,赶紧滚回去吧。”上官丞相一看到他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

一晚上他都在书房里,但是只是个摆设,一句话也没有说,坐在那里,眼睛不停的往窗外望去,想出去,却碍于上官丞相不敢出去。

上官丞相怎么能不生气!

秦将军也斜斜的看了他一眼,眼里讥讽之意甚是明显。幸亏女儿要嫁的是恒轩。

他们兄弟二人简直是天差地别。

气氛立刻就尴尬了起来,义轩见父亲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训斥自己,气愤不已。

上官恒轩刚要说话,身旁的乐轩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说话。恒轩见丞相铁青着一张脸,害怕自己求情反而会让父亲更加生气。也闭口不言,但见义轩一脸的愤愤不平,害怕他又会惹怒父亲,赶紧上前拉住他。

昌平王见状赶紧打起了哈哈:“别说,本王也困的不行了,二公子,我们一道走吧。”

“那王爷赶紧回去休息吧。”上官丞相见昌平王也在不着痕迹的为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说话,只能就此作罢。

昌平王拉了上官义轩就走。

秦将军也告辞离开了。

恒轩刚要走,就被上官丞相叫住:“你随我来一下。”

上官乐轩给了他一个保重的眼神后也走了出去。

上官丞相率先又回了书房,恒轩紧紧跟在身后。

“恒轩,你昨晚怎么回事?我们在讨论那么重要的事,你呢?你在干什么?”

“父亲,孩儿知道错了,以后不会了。”

上官丞相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还是放不下玉姑娘,可是她已经是昌平王妃了,你……”

“孩儿知道了。以后,以后不会了。”他静静的垂下头去。

恒轩出了书房就一路去了膳房,刚进去就看到昌平王在吃饭。

昌平王见他进来,向他招招手:“三公子。”

“王爷也在”

“是啊。”

恒轩刚坐下,就有丫鬟端了饭菜过来。

正在低头吃饭的昌平王突然放下筷子问了一句:“三公子,泰城的星空很美吗?”

“什么?”

昌平王笑笑:“本王的王妃很喜欢坐在屋顶看星星,还说泰城的星星最美。”

恒轩手里的筷子“吧嗒”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三公子怎么了?”

恒轩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赶紧拿起筷子:“没事,没事。”

昌平王疑惑的看着他,他刚才还好好的,现在怎么脸色这样难看。

“我有点困了,不吃了。先回去了。”说完就快步的走出了膳房。

昌平王疑惑的看着他的背影,他们上官家的人都好奇怪,明明来膳房就是吃饭的,他居然什么都没吃就走了。

上官恒轩疾步走到了花园里,才停下脚步。

他想起了那夜他们坐在屋顶看星星的情景。

他真的想忘了她,可是他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昌平王现在又提起她,是不是他们现在也一起坐在屋顶看星星呢?现在陪在她身边的人是他!现在,以后都会是他!只要一想到这里,心就揪的生疼生疼的,疼的他快要喘不过气来。

他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

夜色如墨,雾气大的伸手不见五指。

整个皇城安静了下来,上官恒轩率领着兵马直奔承天门,马蹄上都裹了厚厚的棉絮,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上官恒轩独自骑马前行,身后的兵马都按兵不动,隐在了黑暗的浓雾里。

宫门已锁,两边有守卫的侍卫,凑在一起闲聊。还不时的咒骂这样的鬼天气。没有听到马蹄声响,却见一人从浓重的黑夜里出来。

这里的一个侍卫是上官家的人。

那个侍卫早就被通知了今夜的行动他看了看骑在马上的上官恒轩,恒轩给他使了使眼色。

他回身低声和那几个侍卫在说着什么,那些侍卫都纷纷点了点头。

朱红的宫门在下一刻被打开,上官恒轩只觉得热血沸腾,眼里杀意渐起,他大声喊道:“冲啊。”

那喊声冲破重重雾气,隐在黑暗里的那些兵马也都纷纷冲了出来。霎那间,喊声震天。

那些侍卫被上官恒轩的举动惊呆了,赶紧纷纷拿起武器与上官恒轩带领的兵马厮杀了起来,可是为时已晚,宫门已经打开。

上官恒轩一马当先杀出一条路来,身后的兵马就像潮水一般涌来,杀声震天。皇宫内苑还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皇后仍然没有睡,一直守在太后身边,太后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太后缓缓地张开了眼睛,轻轻拉住她的手:“皇后,这些日子以来苦了你了。”

皇后强压下想哭的冲动:“母后千万别这么说。”

太后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哀家这半年来缠绵病榻,都是你亲力亲为的照顾我,哀家能有你这样的儿媳,此生无憾啊。”

“哀家知道哀家的时间不多了……”

“母后,你千万别这么说”

“你去把皇上找来吧,哀家想见他。”

“儿臣这就吩咐人去。”

“来人啊”皇后冲着殿外喊道。

“皇后娘娘有何吩咐。”

“快去找皇上过来,快去。”

小丫鬟见皇后那么着急,吓得赶紧就跑了出去。

“哀家还有话要告诉你。婉凝没死,”

“什么?!”皇后惊的浑身一震。

“哀家见太子和皇帝为了她……所以哀家让她假死,已经把她送出宫去了。”

皇后又惊又喜:“是真的吗?凝儿没死吗?”

“是真的,但是别告诉皇上和太子。”

皇后连连点头,她太开心了,婉凝没有死,这是她这些日子以来听到最好的事情了。

“哀家……哀家…恐怕等不到皇上来了……”

“母后,你撑住,你撑住。皇上马上就来了。”皇后大声哭喊。

可是太后的手还是从她手里滑落了下去。

“母后,母后。”皇后直愣愣的看着已经死去的太后,脸上泪痕交错,她赶紧起身,慌乱的哭喊:“母后,你等着,我这就去找皇上,我这就去。”

皇后跌跌撞撞的跑出了安宁宫,刚出了宫门口就听到了前面传来的打斗声,她暗叫不妙,赶紧快步向宣室殿跑去,由于害怕跑的又太快她跌了好几个跟头。

她跑到了宣室殿,不理会守卫惊讶的眼神,一把推开了宣室殿的门。

“皇上,皇上。你快起来,皇上”她一边往殿内跑,一边喊。

皇上掀开帘子走了出来,见皇后狼狈不堪的模样,睡意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你这是怎么了?”

“皇上,恐怕事情不妙了,我刚才听到前面传来打斗声。恐怕………”

皇后的话音未落,李清陵带着几个内侍冲了进来:“父皇,母后,不好了。上官家的人杀进来了。”

“什么?!上官家?朕对上官家不薄啊”皇上一脸的震怒伤心。

“父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们赶紧从后门走吧,王叔的兵马还在前面抵挡,恐怕挡不了多久啊!”

皇后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啊呀,清漪呢?”

“母后,我已经派人去找她了,应该马上就来了。”

“是不是秦将军的兵马?”皇上这才恍然大悟,他们上官家和秦家联姻,恐怕为的就是这样的一天吧,可惜他后知后觉,为时晚矣。

“是。”

“不对啊,秦将军的兵马没有你王叔多,怎么可能你王叔会撑不住呢?”

“还有,还有昌平王的兵马。”李清陵虽不忍告诉他残酷的真相,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

“什么?!”皇上深受打击,身子摇晃了一下,险些跌倒,皇后立刻扶住了他。

侍卫带着李清漪进来,李清漪似乎还没有睡醒,频频揉眼睛。

“走吧,我们赶紧走吧。”

李清陵带着他们还有那些侍卫冲出了殿门。

李清漪被李清陵拉着,到了殿外听到杀声震天,立刻就清醒了过来。吓得都哭了:“哥哥,这是怎么回事?”

“上官家谋反,已经杀进宫来了。”李清陵虽在和清漪说着话,可是脚步却并没有慢下来,反而更快了。

“什么?!”李清漪万万没有想到上官家会造反。

喊杀声震天,越来越近了。李清陵他们一行人赶紧加快了脚步。

上官丞相和两个公子赶了过来,看着厮杀在一起的兵马。

上官恒轩一身白色戎装都已经被染成了红色,也不知是他的血还是敌人的血。他仍在拼杀着。

上官乐轩也加入了战局,唯有上官义轩侍立在上官丞相身侧,并没有要加入的意思。

上官丞相冷冷的说道:“义轩,你不准备去吗?”

上官义轩干巴巴的笑了笑:孩儿要保护父亲啊”说完,就把手中的剑抽了出来挡在上官丞相身前,装模作样的左右挥动。”

上官丞相一见他那副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脚把他踹到了场中。

上官义轩反应过来。想要逃跑已然来不及了,已经有人向他扑了过来。他忙拿起剑打了起来。

上官恒轩得到空隙,一个闪身到了上官丞相身前:“父亲,孩儿觉得皇上他们会逃走。”

“恒轩不必担忧,昌平王已经率了兵马在后门等着了,这次保管让他们插翅难逃。传我命令昏君人人得而诛之,但不得伤害无辜的宫人。”

“是,孩儿这就去。”

这一夜,泰城犹如地狱一般!

厮杀良久,终于尘埃落定。上官家族获胜,地上血流成河,士兵的尸体都堆成了山,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

上官恒轩带领着兵马进了内苑,那些宫人妃子们如无头苍蝇一般吓得疯狂逃窜,哭喊声此起彼伏,简直就犹如身在地狱一般。

上官恒轩看到面前的情景不禁心里一痛,他回过身来看着自己身后乌泱泱的兵马朗声说道:“昏君人人得而诛之,但不可杀害无辜的宫人,违令者斩”

“是”

上官恒轩一声令下,那些士兵都去搜寻昏君的下落了。

上官丞相也进了内苑,心里默默念道:“对不起了玉姑娘,老夫恐怕要失言了。”

而此刻身在昌平的玉婉凝也是心急如焚,不停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前几日,王爷来信说了恐怕今晚就会动手。

虽然有秦将军和昌平王全力支持,可是她还是担心他,刀枪无眼,害怕他会受伤。

她在心里默默的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平安无事。虽然她不爱昌平王,可他对她那么好,也还是希望他可以平安归来的。

恒轩想起了婉凝说过的话,他立刻去了凤仪宫,却发现整个大殿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心下一惊,吓得赶紧奔出了凤仪宫。

万一,万一,他不敢想下去,万一她们要从后门逃该怎么办?昌平王领着大队人马守在那里,他们一旦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