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秣陵春》第二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有一件,銮仪也请纳公格外留心,别出岔子。”

“是,是!”纳亲被提醒了,“我马上派人回去预备,事不宜迟,毅庵你快去吧。”

鄂尔泰带着海望,星夜疾驰,进了西华门,直到隆宗门前,方始下马,进门北屋就是军机处。由于军机大臣都随驾在海淀,所以北屋锁着,但军机章京办事的南屋,却有灯光,鄂尔泰与海望便先奔南屋。

“啊!”值宿的军机章京方观承,大为惊异,“中堂根海大人怎么来了?”接着又惊呼:“血,血!中堂的胯腿上的血是哪里来的?”

不提到也罢了,一提起来,鄂尔泰顿觉双股剧痛,皮马鞍是破的,奔驰太急,臀部擦伤流血,竟而不觉。此刻,也只是痛了一下,随即就抛开了。

“问亭,”鄂尔泰答非所问的:“你到内奏事处去一趟,让他们赶紧到‘乾西二所’,把宝亲王请来。”

“是!”方观承突然有了发现,不由大吃一惊,指着鄂尔泰的摘了顶戴和红缨的大帽子,张口结舌地问:“中堂,是、是‘出大事’了?”

“是的。这会儿没功夫跟你细谈,赶紧去,别多嘴!”

“这是告诫他勿透露皇帝已经宾天的消息,方观承及其机警,到的内奏事处告诉管事的太监,只说:‘园子里送来紧急军报,交待宝亲王即可处理。鄂中堂在军机处坐等。”随即转回原处。

“问亭,”鄂尔泰说:“你来拟遗诏,‘皇四子人品贵重,克肖朕躬。”要把‘自幼蒙皇考钟爱’的情形,多数几笔。你请到屋里去写。”

方观承答应着,另外点燃一支蜡烛,捧着到里屋去构思,“大事”出的仓促,心神不定,久久未能着笔,但听窗外步履声起,宝亲王已经来了。

“臣鄂尔泰、海望恭请皇上金安。”

这一声以后,便是碰头的声音,而且听声音不止鄂尔泰和海望两个人,必是屋内屋外,所有随行的太监及军机处的书手、苏拉都在见驾了。方观承心想,是不是也应该一谒新君?正考虑未定之际,只听“哇”的一声,宝亲王开始号啕大哭。

“请皇上节哀应变,诸多大事要请皇上拿主意。”鄂尔泰又说:“这会儿不是伤心的时候。”

“这句话说得相当率直。嗣皇帝收住眼泪问道:”怎么一下子就去了呢?”

“唉!”鄂尔泰重重叹气,“王定乾、张太虚该死。”

这句话尽在不言中了,只听见嗣皇帝说:“我此刻方寸大乱,应该干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你们说吧!”

“请皇上传谕:一庄亲王、果亲王、张廷玉为顾命大臣。”

“奴才启奏皇上,”海望接口:“受顾命的,是在只有鄂中堂一个人。”

这句话提醒了嗣皇帝,自己能不能安登大宝,全靠庄、果两王和张廷玉、鄂尔泰;尤其是眼前的鄂尔泰,关系更为重大。转念到此,亲自伸手相扶,”你起来!”他说:“咱们好好商量。”

要商量的是如何应付拮芳殿的那两位--嗣皇帝同年生的胞弟和亲王弘昼;康熙朝废太子允礽嫡子理亲王弘皙。这是的嗣皇帝和鄂尔泰,不约而同的想起雍正八年春夏之交,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日子,不过嗣皇帝是亲身经历,而鄂尔泰是得诸耳闻,即令如此,一想起来仍令人不安。

雍正八年春天,皇帝的怔忡旧症复发,一闭上眼就会梦见‘二阿哥’废太子允礽,来向皇帝锁命,一惊而醒,冷汗淋漓,心跳好半天都静不下来。

皇帝残骨肉、诛功臣,杀过好些人,都无愧怍。只有雍正二年十二月私下毒杀了他的这个胞兄,却不免内疚神明,因为细想起来,允礽没有丝毫对不起他的地方,而他暗算允礽却不止一次,先是康熙四十七年,允礽第一次被废,禁锢在上驷院中临时设置的毡帐中,皇长子直郡王允禔及皇四子雍亲王胤祯,也就是雍正皇帝,奉命监守。两人起意用魇法谋害允礽,结果为皇三子诚亲王允祉所举发,直郡王允禔被幽闭,而皇四子雍亲王心计甚深,做事的手脚很干净,更难得的是皇十三子允祥出面顶了罪,以至被圈禁在宗人富的高墙之内。因此雍亲王夺得皇位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释放允祥,封为怡亲王。

照情理说,雍正皇帝既已如愿以偿,得局大位,而允礽既失皇位,复被幽禁,应可安享余年,而仍旧放不过他,雍正皇帝自己也觉得太过分了。早年诛除异己,觉得坏事反正作了,多做一件也无所谓,及至天下大定,闲来思量,总觉得愧对“二阿哥”,久而久之,便得了个怔忡之症,时发时愈,始终未能断根,只是这一回发得格外厉害。

更糟糕的是怡亲王允祥也得了这样一个毛病,他是从高墙中放出来以后,亲眼看到皇帝弑兄屠弟,是如此心狠手辣而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的一个人,所以日夕生活在戒慎恐惧与悔恨之中。

这时眼见"二阿哥”向皇帝锁命,想起当年亦曾同谋,又增一番恐惧悔恨,终于支持不住了。

于是有一天兄弟俩--皇帝与怡亲王允祥,都是精神比较好的时候,摒人密谈;怡亲王表示:允礽来锁命,他愿意抵偿。不过允礽无主游魂,应该为他觅一个安顿之处,常受祭享。于是皇帝决定封允礽为潮神,为他在浙江海宁立庙,庙用蓝瓦,是王府的规制。

这番措施有些效验,命是不索了;却要索还皇位。皇帝在夺位时,强词夺理、气势得很,事定以后想想,自觉说不过去,譬如说皇四子弘历,‘素蒙皇考钟爱’,曾向温惠黄太贵妃说过:‘是命贵重,福将过予。’意思是弘历将来亦会做皇帝;而弘历的皇帝,必出于他之所传;这就足以证明天心默许,圣祖在说这话时便先已决定要传位给他了。

但是,这话说得通吗?他曾说过,‘八阿哥’允祀的生母良妃卫氏,来自‘辛者库’,所以允祀是‘出身微贱’,绝无继位之望;可是弘历的生母是热河行宫的宫女,也是出身微贱’,何以圣祖会断定他也会做皇帝,而有‘福将过予’的话?

因此,到的皇帝比较平心静气时,解释民间流言他如何得位时,论调与以前多少不同了,好些地方,仿佛含蓄的在说:黄委员该市允礽的。允礽既已被废,他就不算是夺位。这跟圣祖所说:“本朝的天下最正。明朝原已亡于李自成,本朝天下得自李自成之手,是替明朝报了仇。”是一样的道理。

也许真有允礽来索皇位这么一个梦,也许是皇帝魂梦不安的幻觉,总之为了去除他心里的这块病,他派庄亲王允禄到允礽的墓园里去祭告,他一心一意只为大清的天下,将来为国择贤,弘皙与他的两个儿子一样,已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同时宣谕:理亲王弘皙迁入宫中,与皇五子弘昼一起住在拮芳殿,---在文华殿后面,明朝端敬殿、端本宫旧址,统称“南五所”,向来是皇子的住处。皇四子弘历则早在雍正五年赐赠时,就已移居西六宫后面的“乾西二所”了。

说也奇怪,从弘皙入宫后,皇帝居然眠食俱安,但怡亲王允祥却在五月里一命呜呼。皇帝相信他是为他代偿了允仍的命,伤感与欣慰交并,为了报答起见,除了照允祥生前的意思,以他的幼子弘晓承袭怡亲王以后,又另封允祥一子弘皎为宁郡王,亦是世袭罔替。

可是,对于弘皙迁入宫中这件事,皇帝却有悔意了,私下决定,仍旧传子不传侄,好在只说择贤而立,不立弘皙,不算被盟。

不过传子却又费踌躇,弘历虽有“素蒙皇考钟爱”这句话在,而他自己所钟爱的,却是皇五子弘昼。

大家的意思,仍是劝皇帝择贤而立。但何以谓之贤,何以谓之愚?实在不易分辨得清楚,精明与刻薄,慷慨与挥霍,毫厘之差,失之千里。皇帝反复考量下来,想出一个试验的办法;这天将庄、果二王,鄂、张两相召入养心殿,只见桌上陈列着两个黑漆木盘,上覆黄袱,皇帝亲手将黄袱揭开,一盘中盛一方玉印,一盘中是十粒荧光耀彩、尺寸稍逊与东珠,但也使稀世之珍的大明珠,在黑漆盘中滚个不停,将人的眼都看花了。

争当四个人都在纳闷,不知皇帝是何用意时,苏培盛已带了两个太监进来,小心翼翼的将漆盘捧了出去。皇帝并无一语,只是顺着皇帝的意向,奏陈了个人掌管的政事。

约摸一顿饭功夫,苏培盛回来复命说:“四阿哥要了玉印,五阿哥要了珍珠。奴才传旨,不必亲来谢恩。两位阿哥还是像养心殿的方向磕了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