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殷宋文明》第二十九章 大雨 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济河上的西风忽然越刮越快,帆船的速度也开始慢慢提了起来。

宋三动了动鼻子,扭头看向了身后的天迹,脸色忽然严肃起来。

他从排在末尾的船上飞身跳起,居然跨越了数米,降落在倒数第二艘船上。

接着他如法炮制,纵身跳过一艘又一艘船,最后竟跨过数十米的水面落在了程峻等人所在第一艘船上。

宋三冲着众人高声喊道:“暴风雨要来了,我们选的真不是时候,我建议撤回去。”

船上没人会怀疑宋三的判断,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统统把视线聚焦到了程峻身上。

这次远征小队的领导者是程峻,即便是宋三,也只能提供建议,而不是作出决定。

“依你看,如果继续前进的风险有多大?”程峻思考了一会儿,向站在船篷上的宋三问道。

“翻船倒不至于,不过大风会让我们错过预定的登陆地点,而且一旦涨水,古济河的水文状况就会变得凶险许多,对船上的人和马恐怕不太友好。”

听到这样的回答,船上众人都有点不大服气,姬二抢先说道:“我不怕!就算是抱着木板,我也要游到东山谷!“

张二甲也不甘示弱:“不回去!刚出来就回去,国人们都当俺们是怂货了。俺当个憨货也就罢了,怂货坚决不当。”

程峻看了一眼周围,开始抠自己下巴上的胡茬。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道理他是懂的。

另一方面,他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走回头路,因此,从一开始他的心中就没有后退这个选项。

可是如果不上岸,面对如此多的变数,远征小队真的能应付过来吗?

宋三看了一眼身后的天空,催促道:“快做决定吧,现在上岸还来得及,大不了我们在林子里走一段路,最多耽误一点时间。”

“我有一个计划。”程峻举起一根手指,他仔细看着身边每一个人的的表情:“我们不下船,也不再走陆路,而是借这场暴风雨,一口气冲进东山谷。”

“暴雨会掩盖我们的气息,更会遮盖蛮子的视线!我们本来就是轻车简从,如果风足够大,今天午夜,我们就能杀进敌营!”

“我们不求能杀伤多少敌人,只要趁乱登陆,在东山谷地里站稳脚跟,下一步怎么走我们就占据了主动。”程峻把目光垂下,盯着小船的甲板:“这个计划非常冒险,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大家举手投票吧。”

姬二和张二甲这两个好战分子首先跳出来大声附和,紧接着是黄牙,他笑着举起手:“这个计划听起来太男人了,如果不试一试,我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张长武思考了一会儿,也举起了手:“我想参加这个计划,但是我希望程少君能让子玉下船。”

听了这话,子玉赶忙举起手:“属下不会下船的,如今属下的实力可是比某些人强多了,要下船也是弱的人先下船。”

张长武脸憋得通红,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船篷上的宋三举起手笑道:“程少君就不问问后面船上人的意见?”

程峻环顾着身边所有人高举的双手,豪气冲天地大笑道:“殷宋出来的人哪里会有胆小鬼,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赞同这个决定。宋将军,请你通知各船,继续前进,直捣东山!”

轰隆隆的雷鸣适时响起,像是有一卷钢铁制成鲜血浸润的大幕被缓缓拉开了。

东山部营地,深夜,雨中,一位年轻的哨兵正在望楼里瑟缩着。

初秋的雨,早已让没穿什么衣服的哨兵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怀里抱着吹箭筒,全身缩成一团,尽力护住身前的小火塘。这样的坐姿是让他无法向西方眺望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些夹杂在风中的雨点让他根本无法睁开双眼。

于是他只好改成现在的姿势,但东方是没有敌人的。可对于寒冷的哨兵来说,他已经顾不上这些细枝末节了。

距离这位哨兵只有一百多米的程峻等人更是顾不上什么细枝末节了。

船上的人拼命地向岸边抛绳套,试图找到能够固定船只的地方。可惜他们低估了风的速度和船的颠簸。

船夫们抛出的绳套没有一个能够套中岸边的物体。

黑乎乎的河面,黑乎乎的岸,无人能够让船只停下。

桅杆上的帆早已降下,风力和船下水流的力量虽然开始互相平衡,但五条小船依旧以很快的速度掠过了东山营寨。

看着那片星星点点的灯光消失在身后,程峻只得承认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有放弃努力,而带着远征小队的人拼命努寻找着靠岸的契机。

前方的河面根本看不清楚,如今的船队里只有宋三依靠嗅觉还保持着微弱的方向感,好在之前众人已经把船只都拴在了一起,这才没有出现非战斗减员。

涛涛的古济河发出巨大的声响,五条小船如同被大风裹挟的叶片般前进着

“是铁的味道!就在前面,往右拐,准备冲滩!”宋三忽然高喊起来。

终于可以停下这场生死漂流了,但冲滩显然不是比漂流更好的选择。

撞在浅滩上的瞬间,巨大的动能会被释放出来,船是一定会毁掉的,就连船上的人也不一定能逃得性命。

操作着程峻他们这艘船的船夫惊恐回应:“宋将军,还是不要冲滩吧,再往前走一点,说不定可以找到机会停船!”

“立刻冲滩!”宋三斩钉截铁地喝道:“前面是古济河与库马西河的分流之处,旋涡极多,再不冲滩,就下河里喂鱼吧!”

此时的人们已经没有了犹豫的余地,船夫们咬紧牙关,双眼血红,一声声绝望的咆哮从他们的口中发出;

“冲滩!”

“冲滩!”

古济河上回荡着人们的喊声,如今已经离敌营有了一段距离,在敌人的耳中,这点声音早就被水流声掩盖了。

已经处于半失灵状态的船舵被人们拧到了极限,吱吱呀呀的摩擦声从船尾传来,掌舵的壮硕船夫憋红了脸,臂膀上肌肉纹起,显然已经拼尽了全力。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五艘船在水流中换了前进的角度,开始斜斜地朝南岸的浅滩上扎了过去。

伴随着白色的浪花,几叶扁舟终于停下了通向死亡的漂流。

咚!撞击在浅滩上的船只发出巨大的声响,很快连船底也传来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这样粗暴的停船有效地消灭了船只的动能,数分钟后,五艘船终于并列着停在这片黑暗的河滩上。

浪花依旧拍打着这片充斥着砾石的河滩,五条船像是新生的礁石,卡在崎岖的河滩上。

船里不少人在撞击中头破血流,但这点小伤,哪里比得上结束漂流带给他们的喜悦。

死里逃生的远征小队成员纷纷翻身下船,不少人脸色苍白,开始呕吐。

好在天公作美,此时的雨,竟慢慢变小了,众人脚下暴涨的潮水也开始缓缓下落。

程峻扶着被撞伤了小腿的姬二跳下船只,看到渐渐围拢过来的远征小队成员,他咧开嘴,无声地笑了起来。

“我们成功了。”

“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我们。”

“接下来就要大干一场了。”

从疲倦中稍稍恢复的众人互相鼓励着,此时的他们又冷又累,急需休息。

最先跳下船的宋三已经回来了,在这个黑的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他竟然摸清楚了大致地形。

他告诉众人,在前方不远就有一处宽敞的兽洞,大家可以前去休息。

当第一堆篝火点燃时,人类文明才像是重新照耀到这只小队身上。

即便这个兽洞即狭窄又骚臭,也没有一个人抱怨一句,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眼前那团温暖的火焰。”

程峻低声说道:“少了两个人,一匹马。大家都看看是谁不见了吧,最好有个说法,要不回去没法跟他们的家人交代。”

结果很快被反馈了回来,一位马车夫和一个国人军斥候失踪了。据与他们同船的人说,他们一个是随着爱马中途落水,另一个是在刚刚冲滩的时候被震落水中,随即被大浪卷走。

人们渐渐沉默下来,一股挫败的气息开始弥漫开来。

失去伙伴绝对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更何况他们又湿又冷,身心疲惫。

程峻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失去同伴依旧表情坚毅的年轻人们。他们心中的悲痛和仇恨急需一个发泄口,他们需要一个释放自己情绪的空间。

他想了很多,想着想着,这位年轻的少君便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他家乡里著名的《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唱着唱着,他的眼眶开始微微发热,他想起了陈琪,想起了刚刚失去的战友,想起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