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火与剑的华夏》第二十四章 科技的瓶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州,虽然已是七月了,但是当地百姓一扫从前金国治下的死气沉沉,精神面貌称不上焕然一新,但人人脸上洋溢的对未来的渴望,不管是汉人,契丹人,奚人对生活的态度却是比以前火热不知道多少倍,人们虽然不怎么笑,但是笑出来的时候看上去很满足。

自打皇汉军来了后,废除了以前金国在此的各种苛政,颁布了一系列进步的,解放生产力的法令。农业上,皇汉军奖励农耕,给农户定下了比以前轻得多的赋税,还提供无息贷款给其购买各种农具,耕牛,并派人传授了不少新的农业技术,比如九麦法,亲田法,“七宜八忌”养猪法等等,使得皇汉军治下的不少地区都获得了丰收。

同时,皇汉军还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开发出了不少民用机器,比如飞梭,珍妮纺纱机,使得布匹的生产相比以前,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市面上的布匹价格下降了不少,很多老百姓因此能够给家里添置更多的衣物;而皇汉军占领的地区里,就有后世辽东湾盐区中的复州湾、营口、金州、锦州和旅顺五大盐场,皇汉军引入后世的“滩晒法”,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原盐。而新式水力大磨坊的出现,让面粉也开始走入百姓的餐桌了……甚至朱元还派人将两艘海船改装成捕鲸船,开到近海去捕鲸。这年头,近海鲸鱼数量可不少,捕鲸船每次出海都能带回两头鲸鱼。这鲸鱼身上可是浑身是宝,鲸肉可以食用,鲸汁可以用作润滑剂,鲸油可以点灯做肥皂,鲸的内脏可以用来作香料。而朱元更是下令,将捕来的鲸鱼身上的鲸肉拿出一半来,以市面上肉价的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价格出售给沿海州县的百姓,以至于每当皇汉军捕鲸船拖着捕获的鲸鱼返回的时候,码头都沾满了前来买肉的人,人人都渴望着买上几斤肉回去开开荤。

市面上商品的丰富,物价的降低,使得百姓能购买更多的商品,过上更好的日子了。某种程度上也无形中提高皇汉军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而大辽河大捷更是让百姓对皇汉军敬畏有加。毕竟在很多人眼中,金国的“强大”早已深入人心,而皇汉军居然能以不足万人的兵力打败两万金军,着实震撼了不少人。

如此强大的势力,治下的日子比以前好上不少,不论是汉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开始认同皇汉军的统治了,毕竟在没有现代民族主义的时代,很多人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日子过的如何,而不是自己被谁统治。

复州城外的军器所实验场

这里本是被一个女真谋克强占的庄园,皇汉军来了后就被皇汉军接收了,而此地作为皇汉军的军器所,防卫严密,做到了五步一哨,三步一岗的程度。

朱重手持着一把新式火枪,外形跟已经投产的皇汉1型燧发枪非常接近,外形唯一看上去不同的,大概就是原来的燧石击锤敲击钢片装置换成了使用火帽击发点火装置。撕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出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推入弹膛,然后瞄准,右手一口扳机,“啪!”的一声子弹已经打了出去。

只见前方距离他两百米的木靶瞬间被击穿了,在一边观看的几名工程师见了,无不喝彩道。

“打的真准!比那燧发枪,火绳枪强上不知多少倍。”

“朱总监新改良的击发枪果然威力不俗!”

“我皇汉军有此等利器,定能平推金狗。”

……

朱重却是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拿出了一枚子弹,心中却是感慨万分,谁能想到对弹丸做出一番改进后,居然就能让其威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前的上进枪膛内的铅弹都是圆弹,现在被做成了锥形弹头,铅弹底部呈扩张状。

这种锥形弹头推入弹膛时,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子弹自然威力更大也可以飞得更远!

这种子弹其实就是后世十九世纪初期发明的米尼弹,现在提早了八百多年就被发明了出来。来自后世,还是军人出身的朱元自然知道此等利器,在给自己兄弟的一些武器研发建议中就提到了关于米尼弹事宜。朱重在看了老哥的建议,也没想到提高火枪威力,除了给枪管拉膛线外,还可以从子弹上面入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暂时放下了新式六磅炮的研发,抽调入手,开始了米尼弹的研发。

不过当朱重还在和身边的人分享喜悦的时候,在一位工程师将一张纸递给了朱重后,朱重脸色顿时大变。

“老刘你是不是算错了,这枪造价也太高了吧。一支居然顶得上原来两支半燧发枪的造价,子弹更是离谱,居然一颗子弹造价是以前铅弹的二十倍!!!”

其他几个工程师在从朱重那里拿过新式线膛枪和子弹的成本统计单后,也是不由的咂舌,被新式步枪和子弹的高昂造价吓惨了。

“这也是没办法,”给朱重报价的老刘要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新式线膛枪的枪管要拉‘螺旋状’膛线,只能采用人工车床拉膛线的方式生产,因为水力机械的力度和速度不容易掌握,要加工膛线这种精密的枪管,还是只能依靠人的手工来打造。”

“还有这新式子弹,”老刘更是一肚子苦水,“总监您是不知道这新式子弹制造有多麻烦呀……”

制造米尼弹,要做到:①铅锡比2:1熔合。(注意这个时代锡的纯度不够,好在皇汉军的科技勉强可以提纯)②使用精确模具铸造毛坯,模具内径公差不得大于0.2毫米。③冲制弹头底孔。

另外为了解决枪膛挂铅问题,还需要镀蜡。也就是用石墨混合石蜡做成小球,和弹头一起放到滚光机里滚,这样经过表面处理的弹头很难挂铅,弹道性比没镀蜡的弹头好上许多。经过上道工序后再用石墨粉将弹头滚上几分钟。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在铅弹上涂上一层硫化钡,增加弹头与枪膛的润滑度。

纵使勉强造出了米尼弹后,还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个,制造螺旋状的膛线;第二个,解决从枪口装弹的问题。

先看看早期的线膛枪吧:

早期的线膛枪当然有螺旋膛线,早期的德意志杰格步枪也就是宾夕法尼亚长步枪的前身就鼎鼎大名;

它的装填方式很经典(是很复杂吧?---哦,是的),早期使用的是略大于枪管口径的球形铅弹使用木槌用力敲进枪管,这样铅弹能够嵌入膛线,虽然射程和精度提高了,但是弹丸由于装填时产生变形有时候也不是特别准确;

后来人们想出办法用的是次口径球形弹丸,但是要用浸油的亚麻布、鹿皮或者丝绸等丸衣包裹弹丸,以达到略微超口径;由于丸衣容易变形又不影响铅弹,然后用木槌敲进枪管用通条压实,这样选装飞行的子弹精度和射程更进一步增加;

后来人们发明大弹底扩张式米尼弹其实也是嵌入膛线;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装填,其本质是一样的:弹丸嵌入膛线、发射时产生陀螺效应旋转稳定飞行;

好了,说清了原理问题,该解决生产问题了;

古代的枪管一直是由工匠们手工锻打,战场上使用的几乎都是滑膛枪,为了装填方面快速弹丸一般都是次口径的,虽然这样牺牲了射程和精度,但是却可以依靠齐射来提高火力密度和命中率;

有人问,为什么不装备线膛枪,虽然射速慢,但是精确度高、射程远啊?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火枪的制造成本、训练、装备规模等等;

一支线膛枪的成本可能有二到三支滑膛枪的价格,而且膛线原因残渣不容易清理、枪支的寿命也短于滑膛枪管,射速其慢;同样的价格装备的军队线膛枪单位时间内人均发射一颗子弹而滑膛枪却可以达到9颗!

战场上永远是廉价的npc容易形成规模!

接着说枪管;

手工业时代打造的枪管口径大小不一,以拿破仑时代的枪弹游隙就能看出来:0.07--0.1英寸(当然那时的子弹也不标准)。

滑膛枪时代对于枪管的要求可以说非常低,只要不炸膛,能够将子弹发射出去,这就够了;以那个时代的制造标准也就是那样了,要速度就没有办法追求精度,完全是依靠火力密度堆砌命中率;

可是线膛枪不一样,线膛枪要求子弹和枪管紧密配合;

前装枪时代,线膛枪弹丸如果还是次口径的就不会嵌入膛线不会产生旋转,也就失去了膛线的意义;但是弹丸太大的话就没办法装入枪膛;只能是使弹丸的尺寸合乎口径或者略微大于枪口径但是还不能影响装填进去;因此线膛枪对于弹丸的精度要求比滑膛枪要高的多;

米尼枪弹很特别,它靠尾部的扩张嵌入膛线;

这里有一个问题,扩张量是多少;《步枪史》里面提到使用木塞辅助扩张的米尼弹的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01英寸,也就是子弹在枪管中心轴线半径方向的扩张不超过0.13mm;

但是弹丸已经采用冲压技术,单纯的子弹误差小于0.001英寸,而且当时的测量精度是万分之一英寸;

注意这是在当时的工厂里面大规模量产时枪管的加工精度;

如果古代人以手工业条件下生产这样精度的枪支能否实现呢?绝对能!但是,绝对不会大量生产,虽然不可小看古代的手工匠人,但是一个前提是:古代的手工匠人能生产出来和大量生产出来是两码事!

或许两个月哪怕一个月能生产一支,但是古代在没有理解膛线意义的前提下没有足够量的、技术高超的、材料完备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量产性!

哪怕是有足够数量的技术高明的工匠各种材料完备的情况下,产量也不会高;

况且,他们还得面对一个量产必须解决的问题:精度!!!

可以肯定,在古代没有游标卡尺(哪怕精度0.1mm)、千分尺等基本的测量工具的前提下,足够数量的技术高明的工匠所生产出来的枪管口径参数都有其独特性,也就是说每个工匠生产的枪管参数都是“各具特色”,每支枪都必须对应单独的子弹参数;

当然,就绝对意义来讲宇宙间不存在完全一样的物质,呵呵!

所以工匠们要批量生产、口径参数误差极小的枪管和子弹(0.01英寸和0.001英寸级别)根本就不能实现!

反观工业化时代的1853式步枪:

米尼弹药系统要求的精度是很高的,虽说是枪弹间隙配合,但也是相对的(1853年式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01英寸)。

当时的线膛枪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扩张性弹丸,一种是压缩式弹丸;前者是以恩菲尔德步枪为代表,后者是以发射罗伦兹压缩式弹丸的步枪为代表,压缩式弹丸比扩张式弹丸具有更好的效果,弹道也更为低伸。但是要求的游隙也更小;

可见当时的机械加工水平到了相当的高度,就连当时俄国毛子的工业水平都还不能自己生产米尼枪弹,所以作坊式的生产充其量也只是能够生产,仅此而已;

不具备大规模均一性、高质量量产的机械大工业条件,根本没办法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米尼步枪;

任何一种武器的装备,尤其是热兵器,已经与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

有了能够生产米尼步枪的工业化条件,那么已经说明此时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了,有这样的条件生产后膛单发步枪甚至是简单的弹仓式步枪已经不是问题了;

米尼步枪弹虽然在当时只是一个思路问题,但是背后依靠的却是整体的工业化水平;

所以,思路再好,技术上达不到也是白搭;

不要说古代手工业怎么怎么发达云云,再发达的手工业也比不上大工业的效率;而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资源和效率的比拼;

就米尼弹丸来讲,即使使用高精度模具冲压的产品高度标准化,但是也未必都符合手工生产的枪管,但是一旦确定了适合生产枪管的机械化设备,那就是大批量高标准生产;

手工业你并不能保证所生产的每一支枪管是相同的,也就是公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尽管甚至每一只都是精品;

但是工业化生产的不一定都是精品,但是机械化可以保证它大批量高效率出产的枪管有着高度的均一性和标准化;

这就是工业化的威力,大规模、高效率、标准化;

这也是为什么米尼步枪一经出现英法普瑞等国在一两年内就能将滑膛枪改线膛枪并大规模列装,因为当时的各国的机械加工工业水准已经达到了这个精度,(但是俄国毛子直到1860年后才能生产),而且米尼步枪装备了不到20年就销声匿迹,迅速被后膛单发步枪或者连珠步枪取代;

这些眼花缭乱的武器更新背后所倚靠的正是工业革命的智慧结晶:新式炼铁炼钢方法保证钢铁产量,机械师锻造设备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均一性,精度大幅度提高的加工机床、先进的精密测量工具进行检测进行质量控制。

总之就是一句话,米尼弹是工业时代的发明,也离不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工业基础。指望靠手工再配合一些非蒸汽动力机器批量制造米尼枪?回去好好爬科技树吧……

听完老刘的解释,朱重也明白了为何他们现在制造的米尼枪和米尼弹为何造价如此高昂。他也是搞技术的,知道老刘没有骗他。

“朱总监,那你说这新式线膛枪和子弹的研发还继续吗?”

“暂时停止,”朱重思索片刻后,沉声道“转为技术储备,继续生产皇汉1型燧发枪。还有,新式击发枪差不多可以定型了,枪管还是用以前的滑膛枪枪管。”

“你们再给我造十把这种新式线膛枪,两百发新式子弹,”朱重继续补充道,“哪怕三班倒也要给我尽快做好,争取月底的时候,跟着运燧发枪的海船一起送到锦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