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有座山》第四十八章 天下慈母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非亲眼所见,谁若是告诉秦琼编写出《女则》的长孙皇后会披发赤足,在宫城甬道中夤夜狂奔,秦老将军一定挥起金锏抽烂说话人的嘴!夜奔的那是李靖家的母老虎,哪里会是端庄贤淑的长孙皇后会做的事!

可是当亲眼看见长孙皇后赤足奔跑的模样时,秦琼却只是叹息一声,生不出半点遐思!“娘娘!皇后娘娘且住!步辇到了!上步辇,末将来为您开道!”秦叔宝一边呼喊,一边拽着步辇一边,疾步向前追去。直到步辇停在长孙皇后身侧,长孙皇后才停下脚步,紧紧抱住怀中的小兕子,迈步而上。

“秦将军,去西内苑!快,明达快撑不住了!”

秦叔宝护着长孙皇后坐定,挥手起辇。“娘娘坐稳了!快,起驾!都给我跑起来!”步辇刚起,秦琼探手抓住身后一个亲卫疾声命令道:“你往前跑!每过一道门就给我安排好四个卫士等候!快去!”把亲卫推出,亲卫片刻不停的疾奔而去。秦琼接过一盏宫灯,一马当先的领头小跑而去。四个力士扛着步辇脚步飞快的追在后面。

今夜的太极宫从入夜后,悄然提高了警备。在家休养的翼国公秦琼接皇帝秘旨,领兵符率左武卫半数精锐补充太极宫守卫。左武卫大将军秦琼入宫伴驾,坐镇中枢。程知节领金吾卫兵符,驻守外城!就如以往遇到危机时一般,李二郎依旧选择了他最信任的两大门神为他镇守内外!

秦琼早年征战,伤痕累累,气血虚亏严重,这几年早已不问国事,安心在家养病。秦琼不似程知节那般喜欢都出凑热闹惹闲事。陛下让其挂职荣养,他就闭门不出,在家读书喝茶,教育儿孙。所以最近宫中城里闹出的事,秦琼一无所知。今夜也只是奉命前来,并不太清楚到底出了何事。

秦叔宝忠义耿直,陛下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皇后抱着小公主要去西内苑,他就护送皇后去西内苑,并未多问一句为何要去西内苑,他只管听命而行。因事先安排,每道小门处都有值守的卫士交替抬辇,一路急速前行,直抵玄武门前。

“来者何人?速速通名!”城门卫士远远看到火光靠近,立刻警惕的高声呼喊。

“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护卫皇后娘娘到此,立刻开门!”

听到秦琼的名字,段守将匆匆跑了出来。接过火把费力的去看那灯笼朦胧的灯光反射出得金甲明光铠,左肩的虎头狮纹披膊獠牙隐现。“是秦将军!”段守将匆匆跑下城楼,迎了过去。

“秦将军。”段守将跑到秦琼身前,不顾甲胄在身,单腿跪地抱拳行礼。

秦琼将灯笼凑到段守将脸旁,眯眼一瞧:“志恒?是你在这儿,开门,皇后娘娘要过去!”秦琼倒是认出了这个昔日麾下的先锋校尉,不过眼下可不是叙旧的时候。

“宫门已闭……”

“这是陛下手敕,今夜宫内城防皆归本将统管!”不等段守将说完,秦琼已经出示了陛下亲笔手敕。

段守将双手接过敕令,仔细验看,确认无误,随即双手奉还秦琼。起身对城头挥动火把示意:“开门!”

长孙皇后未穿罩衣,夜风凛冽,可是怀中小兕子滚烫如火炉,寒热交杂,加之先前猛跑一阵,至今仍有些气喘。凉风一吹,长孙皇后只觉头有些晕沉沉的,强撑着催促道:“将军请快点。”

秦琼回首一看,立刻发现长孙皇后的模样有些不对,皱眉吩咐段守将道:“让小子们动作麻利点儿!再拿件披风来!”

“诺!”段志恒转身吩咐下去。站在一旁看着宫门缓缓打开,忍不住偷眼观察着皇后一行。暗自琢磨,从白日间程大将军走后,这宫里的动静就有些不对,傍晚时分李洛云被押送回来,稍后没多久,左武卫就进宫驻扎了。眼下更是惊动了皇后娘娘……

宫门已开,步辇重新起驾。段志恒躬身站在门边恭送,待到步辇经过时,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娘娘可是要去寻那李洛云?”

“等等!”长孙皇后叫停步辇,转头看着段志恒,问道:“将军知道他在哪里?”

段志恒早听程知节说起李洛云,所以特意留意过,故而此时能在皇后面前卖个好:“回禀娘娘,那李洛云并不住在西内苑殿阁的杂役房中。末将怕娘娘空跑一趟,故而……”

“志恒!事情紧急,莫要虚言废话!”秦琼再次出言打断,不悦的皱眉瞪着段志恒,心想这当初的耿直莽撞汉子,怎么在宫里守了几年门,变得废话这么多。

“诺。”段志恒听到老长官的呵斥,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不敢再废话,直言道:“据末将所知,李洛云独自居住在兽苑的杂房内,娘娘沿着清明渠走,很快就能找到。”

“多谢将军。”长孙皇后颔首致谢。步辇再次起行。

“恭送皇后娘娘!”

甄太常沉吟良久收回了搭在赵王李福腕脉处的手,正要起身时,突然瞥见李福的衣裳就放在一旁,因是匆匆解下,腰带上玉坠还挂在上面。看到那流云百福白玉佩,甄太常心思微动,探手取过,置于李福敞开的胸口上。随即起身让道一旁,示意太医上前诊脉。李二郎焦急的上前问出了今晚问了无数遍的问题:“吾儿病况如何?”

“陛下,所有殿下的症状全部相同,脉相上的些许差异,也不过是个人原本体质不同而已。”甄太常拧眉思索一阵继续说道:“老臣以为,此病症是由外邪所侵,而非内俯所发。若是风邪疫病,发病者应不止于幼儿,陛下,宫中除了几位殿下可还有发病者?”

李二郎扭头看身后的内廷总管,老太监躬身应道:“各殿各房的小奴大部发病,奴才已经命人将他们集中在一起照管。”

“全是幼龄孩童?”

“是,最大的不过12岁。”

甄太常皱眉疑惑的自语道:“何种外邪竟只在孩童之中发作。若说体弱……有些旧病缠身的成人,身体未必有孩童强健。此病果然来的蹊跷。”

此时几位太医也诊脉完毕,侍御医也是胡子花白的耄耋老臣,愁眉不展的与同僚交换了眼神,跪地哀声请罪:“陛下,臣等无能,各种办法都试了,皆无效果。老臣无能为力,请陛下赐罪。”

话音刚落,杨妃就伏在李福身上痛哭起来。李二郎烦躁的瞪了杨妃一眼,压着火气问道:“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甄太常默声思虑良久,突然转身走回榻旁,轻声说道:“杨妃娘娘暂莫伤心,赵王殿下性命无碍,请先让道一旁,容老臣再看看。”

杨妃哭的梨花带雨,闻听甄太常之言,希望顿生,赶忙起身让到一旁,轻轻拭泪希冀的看着甄太常。只见甄太常弯腰屈身,伸出两指轻轻点在李福胸前那流云百福的玉佩上,如把脉一般,闭目细查。李二郎等人不明所以,皆屏息等待。

不过半柱香功夫,甄太常睁开眼,伸手拿起来玉佩,凑到眼前细瞧。

杨妃心忧如焚,揣测问道:“这流云佩是福儿去岁生日时,杨家送的一件礼物,妾身觉得寓意吉祥,故而一直让福儿带在身上。它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是此玉害我儿患病??”

甄太常摇头不语,放下玉佩,又去触摸放在盖在玉佩下的皮肤,随即又掀开一块盖在李福身上的凉帕,再细感其体温变化。最后负手而起,垂首缕须沉思。

“甄爱卿?”

“陛下,老臣这有个偏方,可暂时抑制殿下体热再升。但……”甄太常沉吟着说道。

“爱卿有何办法,但说无妨!”

“陛下莫急,臣这办法,只能抑制,无法祛除。眼下暂无他法,只能用此略作权宜。”说着,甄太常拿起流云百福佩示意皇帝:“陛下,玉乃温**物,其质纯洁,清净无染,可避外邪。臣刚才试过,用玉所覆之处,体热许久不再变化。故而臣想,用玉石之物佩戴其身,或置于身周,或可隔绝外邪继续侵染。”

李二郎愣忡,其他人也是茫然沉思,显然是从没想过玉还能这么用。倒是杨妃不想那么多,一听玉石能救李福,立刻急声追问:“是玉就可以吗?玉镯玉坠儿呢?都可以吗?”

甄太常颔首:“是玉即可,按其大小,祛除外邪的范围不同。”

杨妃一听,抬手就先褪下手腕上的一对羊脂白玉镯,扑到榻上给李福戴在了手上。随即疾声命令身边女官:“快!把我的妆台拿来!宝格上的玉脂瓶,还有东厢那对玉兔摆件还有……你们去找!把所有玉都给我拿来!”

宫女们应声而动,霎时间房中乱作一团。甄太常与众太医赶忙退到一旁。李二郎看着杨妃把金镶玉的耳坠往李福耳朵上挂,玉佩盖在胸口,玉扳指戴上手指。不过眨眼功夫,李福已是一身环佩。看着杨妃那犹嫌不足的心切模样,李二郎觉得自己还有所表示,低头看看身上,只有腰间玉带銙是件玉器,随即解下递给宫女。

待宫女将玉带呈递到杨妃面前,杨妃惊喜万分,感激涕零的顿首拜谢。李二郎摆摆手,带着众臣退出寝房。

“甄爱卿,此法真的有效吗?”李二郎没了腰带,衣裳半敞。夜风清冷,老太监赶紧招呼奴婢拿来一袭大氅,给皇帝披上。

“陛下,除此之外,老臣已经别无他法。”甄太常无奈的摇摇头,长叹一声。

“既然如此……王德昭。”

“老奴在。”内廷总管太监俯身听命。

“去内府库把收藏的玉器都搬出来,分一分,送往各殿。把用法也立刻传过去。”

“诺!老奴这就去安排。”

甄太常听到此言,想起袁天罡之语,心中不由暗叹,果然没逃过那老道的推演。正想着,一盏宫灯从外面匆匆而来,一名内侍跑到皇帝身前,急声奏报道:“陛下,右仆射有紧急要事奏报。正等在甘露殿外。”

李二郎心中一紧,厉声说道:“传朕特旨,召房卿进来!朕在路上迎着他!速去!”说完李二郎已经拔腿而去。小内侍慌张转身,险些摔倒。幸好旁边卫士搀了一把,内侍顾不得道谢,急忙快跑出去越过皇帝,小跑而去。

甄太常愁眉深锁,看到奴婢将御辇又抬到跟前,摆摆手不再享受这待遇。抬腿追着皇帝而去,心中暗自嘀咕:“不论这风邪从何而来,袁道兄,你最好快点解决。还有孙道友到底跑哪去了……这风邪火毒,你会不会有办法呢……”

这一夜的太极宫,从九五之尊的皇帝,到最卑微的罪奴,疾病带来的恐慌正迅速蔓延,无人能以安眠。然而西内苑独辟京城西陲,又有宫门阻隔,太极宫的喧嚣竟丝毫没有传到这里。林苑清幽,唯有凉风习习,水声潺潺。秦琼带着步辇行走其间,玄武门的灯火已微不可见,一门之隔秦琼竟觉得恍若置身异地。

“秦将军。”

秦琼听到皇后呼唤,驻足回首:“娘娘有何吩咐?”

“我听到鹿鸣声了,前面就是兽苑。秦将军在此稍带,我自己过去。”说着长孙皇后已经叫停了步辇。

秦琼皱眉看了看那黑漆漆的林子,隐约确实能看到一个房子的轮廓。“娘娘,林中不安全。还是末将护送您过去吧。”

“不必!”干脆利落的两个字,透漏出的坚决却让秦琼无法再劝。长孙皇后紧抱着小兕子,走下步辇时,脚下微一踉跄。秦琼伸手欲扶,灯笼凑近这才震惊的发现长孙皇后脚下竟未着鞋履,只穿了罗袜!

“娘娘!”

长孙皇后摇摇头,坚决的独自走进林中。

李洛云一向只要躺的舒服,不冷不热,就能睡的安稳。倒不会因为白日经历的烦心事太多而辗转难眠。故而若非小幽的大脑袋把他拱醒,他被人欺到身前也不会醒。

“这大半夜的,难不成真有人来杀我?”李洛云迷迷糊糊爬起身,摇摇晃晃的走出门。倒不是李洛云大胆,只是看小幽的反应就知道来者并无恶意,所以才大大咧咧的迎了出去。

门外,夜风呜咽,晚林幽幽。浓云密布似要压覆而下,天空遮蔽,不见明月,不现繁星。洛云眯着眼盯着树林,一点灯光,伴着细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明黄襦裙随风拂动,显露出女子优美婉约的曲线。李洛云倏然睁大了双眼,看着一个穿着宫装衣裙,却无外裳;穿着绫罗纱衣,却鬓斜钗乱,神情哀伤。怀中还抱着一个好似婴孩包袱的东西。

旁边就是清明渠潺潺流淌,寂静的夜晚水声听来格外清晰。洛云激零零一颤,睡意全消。心想,这夜黑风高的,不会是宫里哪个冤死的贵人,跑来找他诉苦来了吧?不过鬼也需要点灯吗?

然而当那“女鬼”走到近前驻足,李洛云看清微弱的灯光下,那慈爱,关切,心痛,焦急,哀伤的双目时,如遭雷击,顿时陷入其中,愣仲难言。

“你……可是李洛云?”

清丽的嗓音略微沙哑,难掩疲惫。李洛云愣愣的看着眼前的妇人,突然间福至心灵,撩衣拜倒,顿首在地。

“李洛云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一愣,想好的介绍之语堵在了喉咙转而惊疑的问道:“你认得我?”

李洛云一愣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可长孙皇后显然不是为了认识他而来,怀中的小兕子越来越热,已经犹不得她再思量更多,李洛云已经是她能选择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公子,夤夜而来,委实失礼。可我已经没有办法!今夜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求你,救救我的孩子!”长孙皇后言辞恳切,说着已经忍不住哽咽,更是屈身预跪。

李洛云慌忙冲过去扶住长孙皇后,惊慌失措的说:“娘娘何以如此,洛云承受不起!但凡有洛云能做的,云决不敢辞!”李洛云手碰到长孙皇后怀中锦被,如碰火炉,顿时一惊:“娘娘,这是……”

长孙皇后跌坐在地,朦胧的夜色遮掩中早已泪流满面。“小兕子……我女儿明达,她染的外邪,全身火热,冰水难抑,群医束手,我已经……没有办法了……呜呜……”

“小公主?”李洛云跪坐在长孙皇后身前,伸手接过包着小兕子的锦被。入怀火热,李洛云小心的俯身仔细的观察小兕子露出的小脸。只见原本应该水嫩白皙的婴孩肌肤,已经赤红如血,皮肤更是呈现干枯,似乎身体里的水分已经烘干殆尽,眼角的纹理已经越来越深,呈现皲裂之态。

原来粉嫩可爱的小宝宝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长孙皇后痛哭失声,李洛云瞳孔皱缩,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转瞬而变,咬牙切齿的说:“雍和的火毒!这个混账……”

长孙皇后闻言一惊,继而又喜,希冀的问道:“李公子识得此证?火毒?甄太常也曾如此说过。公子可有解毒之策?”

李洛云并未抬头,长孙皇后也就看不到其眼神变化后,神色中透出的一种漠然。“娘娘没用猴儿酒试试吗?”

长孙皇后神情黯然,语带悔恨的说道:“我病好后倒是余了一点,可……承乾好奇,偷偷喝了……”说完忍不住伸手抓住李洛云的胳膊,祈求的问道:“公子身上还有酒吗?求求你,救救我儿。”

李洛云侧头看着抓住自己手臂的素手,仰头看着长孙皇后张口欲言,可当迎上长孙皇后的目光,看到那双难以形容其内涵的眼睛,李洛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能在心中叹息一声,口中坚定的说道:“有。”

看着那眼睛中瞬间燃起的神采,驱散了所有的悲戚,绝望与疲惫。洛云突然有些想念梅姨,想念那个已经记不大清模样的母亲了。不再拖延,李洛云回首对着房内呼唤道:“小幽,把葫芦拿来!”

长孙皇后蓦然一惊,以为房内还有别人,抬头看去,却不见半个人影从那门内走出。垂眼却见李洛云已经回首看向了她,眼神落在她的身后。

“娘娘莫怕。小幽不会伤害您的。”李洛云轻声安抚道,随即招了招手。

长孙皇后顿觉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在自己背上,如三九天落进衣领内的一片雪,脊背发凉由上而下,激零零打了个冷颤,身体却一动不敢动。眼角余光只看到一个如牛犊般的黑影,带着微不可查的吐气声出现在自己身侧。李洛云抬手在那‘牛头’颚下取下一个青玉葫芦。

李洛云看了长孙皇后身体僵硬的模样,拿着葫芦摆手让小幽离开了。柔声安慰道:“娘娘应当卫国公夫人提起过我训养老虎之事。小幽是我养大的,比一般老虎机灵强壮些。很通人性,不会随意伤人的。”

“原……原来如此……”长孙皇后却不敢相信那是普通老虎,栖虎涧的两头老虎她又不是没见过。感觉到盯在身上的目光消失,这才心有余悸的松了口气。

李洛云扒开葫芦嘴,酒香四溢,想要就唇喂给小公主时却突然犹豫了。

长孙皇后满怀希望的看着那葫芦,深深的吸了一口酒香,眉头却微微一撅,疑惑的问道:“这酒香……似乎……不是我喝的那种……”

李洛云默默点头。确实,原来的酒香清新淡雅,如初春的风带着草木初生的味道,闻之令人神清气爽,燥意全消。而现在这种酒,香气绵柔醇厚,带着难以分辨的花香,恰似晚春的暖风,吹过盛开的桃花林,让人迷醉其中,留连忘返。

“这酒……能解火毒?”

李洛云闻听此问,不知想到什么,突然将犹豫一扫而空,斩钉截铁的说道:“愈阴虚,不一定非要温补热药;治火毒,也不一定非要性寒凉药!”说完,两葫芦嘴凑在小公主唇边,叩开小嘴,倾倒葫芦,让酒液缓缓流淌入口。

只是相对于成人而言的一小口,李洛云和长孙皇后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紧看着小兕子的脸庞,屏住呼吸等待着……期待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