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八零年代》第二章 小学一年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背着书包,黑布鞋,蓝裤子,白衬衫(的确良的,一种布料的名称)。对了。还有个挎肩水壶。里面装的当然是凉白开。第一天去,我妈带我去的,怕我走丢,还说晚上来接我。一路的嘱咐,好好学习,听老师话,不许打架。。不断的重复着好像单曲循环一样。。。红色革命思想教育了一路。哈哈,我来了奉天市大西路第三小学。

路上其他的家长都连哄带劝的,还看到几个哭鼻涕的。我倒好,一路飞奔。。。上学。

老师好,看到一个个幼稚q版的童年玩伴,心中不断的感慨,重生真好。穿的都很朴素,男孩都是球头,女孩梳小辫。个别臭美的带头玲子发卡。第一课互相介绍一个个走向讲台,那时候的孩子也不会介绍什么。都野惯了。就说下叫什么就没。

个子挨没办法,第二排。和个小屁丫头一桌。这一世可要好好锻炼。哈哈。第一课1+1、语文啊喔额。。。咳。。我感觉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我要给我的完美一生做个规划。现在年纪太小我该做点什么呢。。就从我身边的人开始吧,万事开头难,潜移默化吧。哈哈。一天的时间过的很快。我们那时候书也简单,也没那么多科目,课外补习班更是没听说过。。。刚开学也没作业。回家就是一个字。玩。疯跑。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电脑。但就是开心,纯洁。男孩子基本都是老路子逮人,打啪叽,弹玻璃球,上房,上树。。。游戏。。。人多就玩捉人。简单还有意思。一帮人手心,手背。分出手心的一伙,手背的一伙。最后俩人敬老头。输了的抓人。抓到一个就他也帮你抓,一直到全部都抓到。小平房,胡同特多。各种小院落。哪时候到了晚上基本间不到汽车。安全的很。路灯也很暗。很多地方也没灯。正是玩灯下黑的好时候。小胡同里大人们侃大山的,打扑克的,还有小孩在灯下这虫子的,老头老太太坐着板凳特喜欢说月亮嫦娥的故事。哪时候的天是蓝的,夜晚满天的星星是看一眼就会晕的。是的就是会晕。记得有片课文叫数星星的孩子,估计几百颗是有的了。不像现在,天上能看到的不超过手指头数。月亮也看的特别清晰。女孩子们特爱玩过家家,跳皮筋。有的也跟在男孩子屁股后面跑,一般这样的都是家里有俩三个的。大的一边玩顺便也把小的带了。(我国1980年才开始实行独生之女政策,居委会在胡同的墙上到处都是黑板画,宣传栏。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好。嘿嘿)。好像当时的孩子胆子都挺大,玩到几点都行。比现在喝哇哈哈大棚里长大的孩子强多啦。呜哇呜哇,追狗一条街,到处都是小孩子乱跑。对了。以后的孩子好像都喜欢一个人闷头在家玩手机,很少有出来聚堆玩的了。。咳。也没个时间概念。感觉街上的人少了。大家也就自觉的陆陆续续的回家了。到家,洗把脸,双脚甩鞋,上炕。东北这边的特殊产物,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做饭一体。冬天还能顺便考考衣服。。当然夏天是不烧炕的,否者会“烙饼”。夏天家家屋里都有个站炉子做饭。好一点的用上煤气罐了。不过很少。翻来覆去怎么才能第一个说服我老爹呢。开门见山。。?把我的想法跟我爸说。。爸咱们还是停薪留职吧。过几年就开始下岗大潮了。国营企业大部门都转型了。。咋也去做买卖吧。估计这话还没等我说完。一个飞脚就能给我踢没了。。。我们父一辈的人事纯粹的一代。。。咳,看来啥时候这第一步都困难。中国人不缺智慧,也不缺体力。就是缺少眼光和魄力。千百年守着这片黑土地。看来这步子在大点。还真是难啊。当当当。。老式发条挂钟响起的沉重的声音10点了。呜呼睡觉。打个哈气。明天上学接着逗我那小同桌去。给她讲讲未来女孩的打扮。。哈哈。

当时的工作制度还是大礼拜制度。周六也要上学上班,我们一年级的教室还算不错了。最起码是水泥红砖。新窗户门。高年级的还是老式三角屋顶。外墙上的标语都是50年代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破烂不堪了.估计按照历史发进展的进程在过俩年就要重建了。

后建的是个六层楼,白石头子罩面。铁窗户,大理石地面。楼内还有卫生间,当然是不让用。对了。还有实验室,当时确实不错啊。各种小实验都可以做。真的很神奇。还有个音乐教室。可以每个班有音乐课来这。现在还是要单独找班级里几个体力好的去上衣个班去抬钢琴。。。

周末到了,也没什么作业,就是简单的数学,小算草。拼音本写写拼音。然就是告诉我们周一记得几点到校。待着没事,习惯性的我又走到了干校。温和的老头冲我一乐。好好学习,你小子的一句话可了不得了。我也没往心里去。继续看我的报纸。现在的儿童读物也非常少,小人书少儿杂志。至于漫画估计还要3,4年后小日本才能流入中国。不过话说回来了。日本的漫画确实好看,情节紧凑,故事富有想想里。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被日本漫画攻陷了。。机器猫,七龙珠。。圣斗士。。侠探寒羽良等等,真是太多了。电视里,报刊亭,到处都是。贵的要命。谁手里能收集一套,课了不得、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确实断档。除了早起的上海美术出版社的大闹天宫,渔童等几部好的就寥寥无极。现在好像只有报刊类读物,什么故事会,读者等等。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显得有些死板了点。一大篇文章能配几个插图就不错了。

历史证明我们要抓住改革的契机。今天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伟大改革导师邓公的一片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邓公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鲜红的标题下详细阐述了新时代的指引方向和明灯。祖国大地日新月异。到处一片喜气洋洋。在过俩年就到了飞速发展的90年代了。该来的还是会来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也有些偏离的道路和错误。人民贫富差距拉大,道德观价值观缺失,自然环境破坏等等。既然从生了,我希望我的小蝴蝶翅膀也能扇动,顶起历史的进程。人微言轻,还是需要机遇和才能眼界。有着未来30多年的经验这方面不缺。机遇。。。没有机遇就创造机遇。还是从学习开始。要想直接跨过小学我还真心的有些舍不得。哪里有我满满的记忆,还有曾经失去错过的她--陈晓东。一个很善解人意的她。我的同座。咳。。真是难题。他要三年级才转学过来。。。想着想着使我想起的罗大佑的那首《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象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

盼望着明天

盼望着长大的童年

oh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着长大的童年

眼睛有些湿润,思绪万千。

陈旧的校园,板子做的屋顶。油墨的黑板,哪时候经常停电,操场也是土路,一下雨就要垫砖头。独具特色的摇铃上下课。一个不太大的领操台。边上是黑铁的旗杆。在各个班级间的小路是由红砖棱行铺造的。每班的窗户下还有小花台。我们那个时候可真是特别爱护花草树木,祖国的一切。我亲爱的杨老师我来了。

俗话说看人看面看心,过去的老师即使不问职业,也能感到一种书堆里熏陶出来的气质。也许气场是真的纯在。同学们你们是我的最后一波学生,教完你们我也将退休了。希望孩子们能够和老师一起度过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童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