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髓》第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说什么,立刻处决真髓?”

虽然奉孝的奇谋向来出人意表,但这回的建议仍然让曹操大大意外了一回。

典礼上郭图那番群雄逐鹿的话让他在阅兵结束后辗转反侧了半宿。今天又有报告送了来,徐州刘备对袁绍频送秋波,似乎有所勾结。如此一来,曾和刘备盟好的真髓就更成问题了。以至于曹操今天一大早就召集谋士专门为此举行秘密会议。

在未见真髓前,他认为此子不过是个可轻易弄于股掌的弱冠竖子。可自从在寿春见过真髓,他的看法就变了。此子年纪虽小,但那份心思有着远超过年龄的深沉。乱世和战争已使这少年脱胎换骨,百炼成钢。

他也想到过要趁现在将真髓除却,也想到过谋士中会有人提出这个激进策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开这口的人反而是与真髓关系最好的郭嘉。

“正是,”郭嘉略略欠身,“真髓骁勇善战,不亚吕布。中牟侵吞数万户百姓,寿春假传圣旨减免钱粮,阅兵又越俎代庖射鹿,足见其桀骜不驯,难以驾驭。此子虎视鹰扬,心怀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深。如不早除,必为后患。”

曹操沉吟未决,突听旁边有人道:“此事万万不可。”一看却是新任尚书令的荀彧。

自新朝建立以来,荀彧以侍中守尚书令的身份总领朝中与宫中一切事务,为曹操直接控制武定朝廷,把握天子的一言一行。每日里事务堆积如山,很少再过司空府走动。这回仅仅为了一郡之诸侯,曹操竟将他也召来了。

郭嘉道:“荀公有何高见?”

荀彧摇头道:“真髓从讨袁术,有大功与本朝。如今乱世方兴未艾,朝廷根基未稳,遽杀功臣,只会使新依附朝廷的孙策、刘备等外藩离心,反为袁绍、刘表等僭越之臣所乘,如此局势将不堪设想。请明公三思。”

三思三思,自己只怕为此三十思三百思都有了。曹操暗中苦笑,文若之言自己何尝不知,若非有这般顾虑也不用苦思冥想半宿了:“文若,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荀彧微微犹豫,回答道:“臣尚未接触过此人,无根无据,不敢妄言,只能从大势分析。明公,杀真髓易,由此失众人望,失大矣。如今号称大汉正朔的大有人在,若不能网罗天下人心,必为他人所乘。杀真髓,不如稳真髓。”

“臣以为,如何对待真髓与明公发展是分不开的,二者步调应当一致。”郭嘉道,“袁术授首,明公兼并兖、豫二州,可江淮未平。东方刘备,与袁绍千丝万缕,藕断丝连,不可不伐。明公以朝廷之命委徐州于刘备,宣扬刘备效忠朝廷,足以增袁绍猜忌之心。此时发兵徐州,出其不意,刘备措手不及,必难以招架,而袁绍隔岸观火,坐收渔利。如此,徐州可图。”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回到了自己的初衷:“真髓,肘腋之患,又与刘备有盟在先,此时他困守洛阳四战之地,羽翼未丰,正好趁机灭之。否则明公出兵徐州而此子袭我后,大事去矣。”

“话虽如此,”荀彧不赞同奉孝的观点,“我军强敌环顾,西有铁羌盟韩遂、马超、并州高干,韩遂姑且不论,马超与袁绍暗通款曲,高干亦是袁绍姻亲,若杀真髓,则河南必乱,洛阳不保。纵使朝廷击破刘备收复徐州,但倘袁绍伐我,其率主力与我军于兖、冀正面相持,以袁谭率青州之兵牵制我徐州之兵,以高干率并州之兵联合马超出我右,自洛阳包夹许都。朝廷危矣!如此,则朝廷必分兵去守洛阳,然我军实力微薄,面对强敌还要再三分兵,正面则难以与袁绍主力相抗。所以杀真髓,徒逞一时之快罢了,此万万不可。”

曹操揉了揉太阳穴,问道:“公仁,你是见过真髓的,对此有何见解?”

“从天下势而论,荀公所言为是;从人而论,郭祭酒所言为是。在下曾见过真髓,此子冒充使者,以和谈为名亲至河内勘察地形兵势,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在下平生仅见。”

应声回答的正是刚入司空府不久的董昭董公仁。自从被征辟入朝离开河内,他就被曹操直接拔为军师祭酒,这还是他头一回列席如此重大的秘密会议。

“臣下的回答只有四字,事在人为。”董昭微笑的话语里带了十二分的自信和才气,是存心压服众人确立自己的位置,“明公若杀真髓,董昭自有杀真髓的对策,明公若不想杀真髓,董昭自有不杀真髓的对策。全赖明公决断。”

“哦?”曹操精神一振,“公仁,就以不杀真髓而论,你有何对策?”

“杀不杀真髓,全在一个‘制’字,”董昭道,“明公难以决断,关键还是恐真髓难制,养虎为患。不过,制可以制人亦可以制势,制人难,制势却不难。明公若不杀真髓,我有釜底抽薪三策。其一,明公虽委真髓为刺史,可每一郡太守、都尉的任命却不放权给他,一律由朝廷委派,管叫他难以军政一体割据地方。其二,明公以真髓为将军,封侯,大可再以他部下,如魏延、龙步等亦为将军,封侯,如此都变成了汉臣,名义平等,其上下隶属关系自然瓦解。其三,征召真髓所辖的士人将领入朝为官。如此,真髓不攻自灭,明公后方安定,亦可收编一大批猛将精兵。”

荀彧对董昭的计策非常赞赏,但曹操却没表态。他不是没想过类似的策略,但真髓手握精兵盘踞一方,是否乖乖从命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旦激起变乱,只怕局面会更加难以收拾,归根结底,必须要有一个恰当的人选足以压制真髓才行。

不等回答董昭,一直苦思冥想没有吭气的戏志才已经代他答了:“董祭酒计策太过理想,真髓兵精将猛,未必肯听从朝廷的人事安排。”

“这未必二字甚妙,未必肯听从,与未必不肯听从毫无区别,”董昭笑道,转向曹操,“臣下还是那四字,事在人为。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成事的人。”

这句话里的刺实在太明显,除曹操之外人人面带不愉,戏志才那通红的大酒糟鼻衬托得脸色格外铁青:“董祭酒之意,我等都是办不成事的了?”

董昭微笑道:“在下就事论事,别无他意。”又向曹操道:“明公本欲臣下随真髓向西,原本便是教我等羁绊真髓,董昭定能不辱使命,为明公安顿好西部门户。”

“此事,再议罢,”曹操叹道,他慢慢起身,一早上的跪坐早使得两条腿都麻了,“奉孝与公仁随真髓归司州之事先按原定计划安排。至于真髓,等仲德回来再好好合计一下……老夫还有许多公务,就先失陪了。”

会议结束,曹操先出,戏志才紧随其后,临走时冷冷地盯了董昭一眼,荀彧和始终一言未发的侍中钟繇也起身告辞,秘室里只剩下了郭嘉与董昭。

只听外面曹操那洪亮的嗓音里满是惋惜:“老夫实在舍不得……奉孝与公仁皆为稀世良谋,复何人能……文若,你可有出任军师的后继人选?”

“明公不必忧虑。臣下正好有一恰当人选。此人乃彧之族子辈,名攸,字公达。”

“公达?”曹操似乎一怔,“莫不是当年与伍琼等人谋刺董卓的黄门侍郎荀公达么?”

“正是,”荀彧道,“公达辈份虽低,年龄却比荀彧为高,满腹经纶,计略才情,无不在荀彧之上。”

曹操大喜道:“公达大名,昔日在何进幕府曾多有闻名,只恨当时未曾谋面!文若,可将公达速速召来!”

荀彧轻笑道:“明公,公达现在荆州。”

“荆州?怎地会在荆州?”

“是。伍琼事败,公达入狱,却恰逢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故免罪征辟入府。公达因料长安变乱迫在眉睫,因而自请为蜀郡太守外出避祸,因米贼断道,所以这几年一直滞留在荆州。”

“公达这等大才,在荆州居然未得延聘!”曹操纵声大笑,“看来刘景升空有爱士之名,原也是个虚有其表之徒!文若,你立刻修书一封,请公达速速来许都!”

荀彧笑道:“刘表,一坐谈客耳,能成什么大事?明公不必急,荀彧已遗书与他,十日之内,公达必来。”

曹操放声大笑:“好,好!公达来,吾得与之计事,天下何当忧哉!”

声音渐行渐远,最终什么也听不到了。

郭嘉长身而起:“郭嘉尚要为荥阳之行做些准备,失陪了。”

董昭起身笑道:“郭祭酒何必急着走?自从真右将军来许都,祭酒还没有去见过他罢。日后你我都要在他麾下公干,今日天气又好,不如结伴去兵营觐见。郭祭酒意下如何?”

郭嘉一面走,一面回绝道:“廷臣不得结交来京外藩,这是朝廷铁律。等到了司州,那还不是天天见面么。”

“郭祭酒言之有理,”董昭道,“只是董某有一事不明。”

“董祭酒请讲。”

“郭祭酒与真右将军有八拜之交,义结金兰,今日却一力主张将之处死,欲擒故纵,真可谓是兵行险招。”

此时郭嘉已走到门口,闻言驻足回头看向董昭。董昭负手而立,意味深长地笑着,目光炯炯回视郭嘉。

“董某不明白的是,倘若荀公与我同样一力赞成处决真髓怎么办?祭酒难道没有考虑过那后果么?”

对董昭的询问,郭嘉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向董昭施了一礼,翩然而去。

望着郭嘉的背影,董昭眯起了眼睛。

曹公的猜忌之心极重,郭嘉和真髓私交甚深,即便他开言为真髓辩解也是徒劳。此番会议第一个询问的对象之所以是郭嘉,根本不在问计,只是曹公想看郭嘉在此事的态度罢了。

郭嘉竟悍然建议,立即秘密逮捕真髓处决之。

这是什么道理?

郭嘉并非无的放矢,他所提出诛杀真髓的理由充分之极,可以说处处为曹公霸业计,不能简单地视作撇清自己的立场。然而实际这一提议所起到的效果,却是大释曹公心中之疑,不仅如此,郭嘉由处死真髓的议题故意引至天下大势和曹军的战略走向,遭到荀彧激辩后他立刻不再开口,从而让曹公愈加看重真髓的价值。以至于会后,曹公既说归司州之事按照原定计划安排,其实也就是透露出不打算再动真髓之意。

与其自己提出不受信任的正方一票,不如成为反方代表,一旦自己被驳倒,反方也就全体被驳倒了。这是一种策略。

此次会议,除曹公外列席者五人。除自己、郭嘉和荀公外,钟繇和戏志才都未表态,也就是说他二人的意见不是与郭嘉同就是与荀彧同。但看戏志才反对自己的策略,只怕还是主杀真髓的,钟繇对马超知根知底,那对和马氏联姻的真髓能有什么好感,应当也是主杀。只是郭嘉的建议既符合他们的看法理由又充分,所以他们没有发言。郭嘉之建议既被荀彧驳倒,钟繇戏志才还有什么话好说。

郭嘉提出处决真髓这一激进策略背后的真实想法,是只停留在坚持除却后患的表层呢,抑或是挑起辩论,籍此驳斥杀真髓之谬呢?

郭嘉……真髓……目光闪烁,董昭轻轻地笑了起来,摸了摸鼻子。自己这趟司州之行,恐怕会是前所未有的精彩。

※※※

快马进了城门,我不知不觉地放慢了战马。

和前日深夜百姓人头攒动的喧嚣热闹大不相同,白天的许都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温暖的阳光沐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为大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我眯起了眼睛,各式各样的房子和建筑,各式各样打扮的人们,还有那些街头巷尾的议论和欢笑……这就是和平的气氛啊,轻轻叹了口气,只觉得阳光一直照在心里,全身都暖洋洋的。

“明达,明达?”白皙的手在我眼前摇了摇,“怎么不说话了?”

“嗯?”我回过神,笑着捉住这只调皮的手,“别闹了,罗珊。”

“明达,你在想什么?”罗珊笑得有些腼腆,但却并没挣扎,任我牵着她的手,“一进城门就见你的样子不对劲。”

我仔细地揉着她手心的老茧,赞叹道:“真美。”尽管她全身每一寸肌肤我都抚摸过,不过仍然最喜欢这样轻轻地捏她的手心。

“胡说什么,我的手上都是茧子,丑死了,”罗珊低声道,“放手啦,大庭广众之下成什么样子?”话虽如此,她连一点抽回去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头低得都快埋到胸口去了,更不敢回头,生怕看到后面的战士笑话我们。

我没松手,这时候松手就不是我了。

“刚才你问我在想什么,我也不知怎么回答,”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满足地长出了口气,“总之,我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意思?”罗珊没明白,“什么明白了?”

我笑而不答,只是心头却前所未有的舒畅。

我不是曹操也不是奉先公,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很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并且为之奋斗不息。可我不是,我就像一只盲目挣扎在乱世这个泥潭里的野狗,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总在怀疑自己,总在质疑自己。奉先公临死的满脸鲜血,无数被我送上沙场战死的将士,至今仍有时让我从噩梦中惊醒。

可就在今天,当看到人们在阳光下幸福而安详地生活的模样,联想起正在荥阳努力建设家园的人们,突然觉得头顶的天空前所未有的宽广。

日后还不知有么残酷的未来在等待着我,更多的战争,更多的死亡……可是当我看着这些自顾自忙碌的人们,突然觉得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明达,你真要在许都购宅置田,安家落户呀?”罗珊的问题把我拽了回来,“那你以后不回荥阳了吗?”

今天进城就是为了这档子事。罗珊一开始以为我是在和曹操开玩笑,可是此时候眼见着司空府越来越近,她不由信以为真起来。

“那怎么可能?”

我笑着捏捏她又高又翘的鼻尖,满意地看着她白玉似的脸蛋浮现一抹诱人的绯红:“荥阳可是咱们的家呀。”

提鹿上台和郭图胡说八道时曹操的表情我看得一清二楚,要说越疱代俎射鹿一事在司空大人心中一点芥蒂都没留下,便打死我也不信,若不能暂释他心中之疑只怕这段时间会相当难过。记得讨伐寿春前,曹司空曾建议我将家眷迁至许都,其实是想借人质来羁绊我,因此被我婉言拒绝。此番我主动籍请赏之机提出在许都购宅置田,也就是变相答应了这一要求,所以他才会闻言大悦。只不过我虽然答应了购宅置田,却从未提起将家眷迁来做人质,先糊弄过眼前再说罢。

在罗珊注意到“咱们的家”涵义的那一瞬间,我看到她的俏脸几乎在发光,可随即又黯淡了下去。

“洛阳你还有一个家,”她闷闷地白了我一眼,压低声音道,“那位新主母大人还正跷首以待咱们的主公大人回去圆房呢。”

“这事让我头疼,”我叹道,“容我仔细想想。”

罗珊脸色先是一冷,突然又堆起如花笑靥,只是甜美如蜜的声音里带着好浓的一股醋意:“你最好能在回去之前想清楚如何解决,否则我看你还是在这里购宅置田,一辈子都不用回去了,‘郎君大人’。”

说着,她忿忿吆喝了一声,纵马向旁边的街道里拐奔去。

“且慢,你这是要去哪儿?”

“到市里转转!解闷儿!”

转眼之间,明快响亮的回答和同样清脆的銮铃声一起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你们三个跟过去,护卫好安统领,告诉她两个时辰后来司空府门口汇合,”我转身吩咐道,“记住,不许顶撞她,更不许有任何闪失,否则军法处置!”

对罗珊,我是又疼又爱。这倔强的独眼美女不仅是我的情人,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她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可是对政治联姻的马云璐,我也难以狠心伤害,对她我虽无爱意,可那份天真烂漫和纯洁无暇使我心存歉疚。

我不禁头疼起来,女人果然麻烦得很,和这相比,指挥大军决胜沙场简直是小菜一碟。

直至目送三名铁龙雀的背影转过街道,我走进守备森严的司空府。

新朝廷刚刚建立,一切都很不成章法。按照东都洛阳的格局,做为朝廷最重要的机构,三公的府邸应该在皇宫宫墙之内。可是许都皇宫起于仓促之间,哪里能建得周全,因此曹操的司空府也是由原城中大户院落改成的,只是加固了院墙和高楼而已。

大约是我们几个面生又穿着便装,司空府的门卫趾高气扬地先是不让进,等我们递了名刺,这才重视起来。他将铁龙雀都阻在外面,领着我和鲍出穿过两重院落,来到一间人声鼎沸的厅堂。一路上还三番五次地盯着我看,显然不大相信会有这么年轻的将军。

厅堂门口处设有一个登记簿,旁边负责记录的文书官员从门卫口中得知我是真髓,连忙迎上来道:“烦劳您在这里等候,小人这就去通禀。”

我点了点头,那官员和门卫自去了。环顾四周,这里到处都是抱着公务文书的官员,大约都是等着面见曹操的。他们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却在激烈争吵,弄得面红耳赤;还有的凑在一块儿面色郑重地窃窃私语……其中大多数都曾在朝堂上见过一面的,只是当时未曾通名道姓,不知道他们都叫什么。

忽然,一人的目光向我扫来,惊叫道:“这不是真将军么!”

厅堂里顿时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

接着“轰”地一声,一大群人向我围拢过来,乱七八糟地向我行礼道贺,说着些什么敬仰已久之类的客套话,吵得我头都晕了。

我忙不迭地还礼,可哪里还得过来?只觉得就算是面对铁羌盟的千军万马,也没有此刻这么窘迫。回头求救似的找鲍出,却正看见他也被一群人围住,动弹不得,面色尴尬之极。饶是他空有一身超凡绝伦的武艺,寿春城破门时声势何等雄壮,此时也只有甘拜下风,就差夺路而逃了。

“乱七八糟,成何体统!”

突然一声霹雳也似的大喝响起,所有人都被镇住,一瞬间,厅堂重新归于寂静。

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总算出了一口气,顺着众人的目光向声音来处看去,只见一人身着儒衫,正坐在厅堂的角落里。这人虽然是坐着,却也看得出他身材相当高,当不在我之下。他坐姿挺拔,稳如泰山,皮肤黝黑,瘦硬如铁,一把胡须直垂到胸口,铜铃似的怪眼半开半阖,不怒自威。

众人被这一喝,无不像是斗蔫了的公鸡,不再纠缠我,纷纷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恢复了早先的气氛。

我看那人又重新阖上了眼睛,心中暗暗称奇,有心上前结纳,但见他那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又怕自讨没趣,正犹豫间,曹操专程出来迎接我了。

“贤侄要来,怎么也不事先和老夫说一声?”曹操拉着我的手走入他的书房,埋怨道,“那门卫实在不晓事,也不知将贵宾直接引了来,竟累贤侄久候,实在该打。”

我笑道:“曹公千万别这么客气,小侄此来是为了购宅之事,特来讨要土地啦。”

曹操放声大笑:“区区小事,贤侄又何必亲来呢。”他招呼一文官进来吩咐了下去,这才又对我笑道:“我看贤侄购宅是次,对当朝犹有疑虑,专程来探望府上虚实为主,是不是?”

万想不到曹操竟然如此单刀直入,我顿时招架不住,笑道:“曹公说笑了,小侄的确想来司空府上看看,却原没曹公想得那么严重。小侄对武定朝之忠心,指日可表。”

曹操大笑:“的确是玩笑话,贤侄切勿挂怀。”说着推开桌上的竹简,面色敛为凝重道:“贤侄,你我推心置腹,老夫就直说了。”

“曹公请讲。”

“贤侄与刘备原先有甚盟约,都是从前的事了。老夫不管,也不问。”曹操道,“不瞒贤侄,根据我手上线报,刘备自回了徐州后与袁绍来往甚密。这厮朝秦暮楚,保不齐会为袁绍声势所惑,倒戈投向刘和伪朝。倘若真是如此,刘备便是国家叛逆。所以从今往后,贤侄须和此人划清界限,一刀两断。”

“竟有此事?”

这一下让我吃惊不小,如果刘备真又倒向袁绍,徐州、青州、冀州、并州连成一气,曹操就不仅仅是北面受敌,侧翼也大受威胁了。

见他目光炯炯地盯着我,我当下对他行礼道:“小侄效忠汉室,忠心不二。愿唯曹公马首是瞻!”

倘若我仍旧和刘备一党,曹操便是三面受敌,覆亡指日可待。因此我若再不积极表态,只怕就没法活着回荥阳了。

只是心里又打了一个突:“郭图前来说我,此事却不知曹操是否已心中有数?”当时便要将轰走郭图之事对曹操和盘托出,但话到嘴边却又吞了回去:“曹操正在疑我,倘若趁这时机将这事向他禀明,未见得会释他心中之虑,恐怕反会弄巧成拙,使他认定我是迫于形势才将隐瞒他的事说出以换取信任,那样反而不妙。倒不如一声不吭,将这事瞒过。想我兵营在城外,郭图前来我兵营,曹操日理万机,未见得每件事都能洞彻入微。”

这念头风驰电掣般在脑子里一转即过,只听曹操大笑道:“好!贤侄权且先在厢房里休息,待老夫处理了手头这些公务,便为贤侄摆酒,略尽地主之谊!”

客气了几句,我起身走出曹操书房,拉开房门,迎面正撞到一人,仔细一看,却是适才那一声厉喝震慑众人的长须人。这下四目相对,我二人俱是一怔。

此时和这长须人面对面,看得真切。此人比我还高上一点,大约八尺三四寸的身高,只是有些单薄。鼻直口阔,面容清奇,细眉如画,只是这张充满斯文气质的脸却被那双大眼全给破坏了,这双大眼刚猛中带着暴戾之气,好像觅食的虎豹一般。漆黑的长须浓密之极,遮住了下半张脸和胸膛,顾盼之间颇有威势。

我无言地闪在一旁,为他让开一条路。这人先向我谨慎行礼,然后昂然而入,姿态优美,无懈可击。

听这人的足音脚步,武功低微得很,可双眼有意无意透出的杀气和举止流露出的威势,让我对他兴起了好奇之心,当下放慢脚步,想听听曹操要和他说些什么。只是这人一进书房,立刻“碰”地一声把门紧紧关上。此人行事的谨慎缜密,竟然又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为我领路的竟然还是那个门卫,这回老远见了我,连忙满脸堆笑,施礼道:“爷,小人瞎了狗眼,得罪了您老,您老大人不计小人过……”一面唠唠叨叨地说着,一面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

我奇道:“你的腿怎么了?”

“甭提了,”那门卫脸都快苦出汁来,声音带着哭腔,“司空大人差人把小人提了去,重重打了十军棍,说是让小人长点脑子……这不,小人的屁股都快给打成烂酸梨了!”

曹操治下竟然如此严酷。既然如此我更有心一试,于是让鲍出取钱给那门卫养伤。只见那门卫见钱却如同见鬼,忙不迭地推辞道:“这个可不敢!司空大人有令,府内大小人等,凡私取他人一钱者,族诛!您老这不是要小人的命吗?”

我听得毛骨悚然,知道曹操的用意是提防军情机密外泄,只是这刑罚也太重了些,竟然连族诛都用上了。可能是耽心有人不顾自己性命,用机密换取妻子儿女的生活富足罢。

心念一转,叹道:“想不到曹公御下竟如此之严。你们在这里工作,想必辛苦得很呀。”

“可不是!”大约是我这句话使那门卫大起知遇之感,打开了话匣子,“在这里当差,吃军棍都是家常便饭,轻者杀头,重的灭族!司空大人的脾气忽风忽雨,谁也摸不准。昨天他老人家阅兵出去时还很高兴,出门时还向我们问好呢,但回来批阅公文时不知怎地就大发脾气。小人两个兄弟只是佩刀不整,恰好在院里被司空大人看见,迁怒到他两个身上,竟下令把他两个活活打死了。”

“竟然有这等事?”

我心里一紧。大军凯旋,袁术授首,有什么事能让曹操如此愤怒?莫非是因为刘备?不大可能,据自己在淮南群雄聚会时所见,曹操对刘备本就一直留着心眼,没道理对一件预先早有所料的事再大发雷霆呀?

当即笑道:“胡说八道,天底下还有曹公难办的事么,哪有发这么大火的道理。”

那门卫听我不信,忿忿地道:“天下为难的事多了去了,谁又总能一番风顺?将军,您看到刚才那个长胡子了吧。那位是程尚书,是昨天司空大人为那大烦心事犹豫不决,这才特地将他快马从济阴郡接来商议大事的。”

“程尚书?”我皱眉想了想,总算知道了这人的姓氏,隐隐约约好像听说过此人,但偏偏又想不起来。

那门卫笑道:“将军,您不是曾同吕布在兖州和司空大人打过仗的,怎地不知程尚书的大名?”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大惊失色:“原来那长须人就是程立?”

要说这世上能让我闻名就怕的人还真没几个,可这程立就是其中之一。不光是我,但凡曾在奉先公麾下参与兖州争夺战的人没有不怕程立的。

原先奉先公几乎占据兖州全境,就是此人说动范县令靳允杀死了奉先公派去收取范县的氾嶷;他又率数百骑兵守卫仓亭,使陈宫不得渡河,令东阿得以保全。曹操之所以回到兖州还能有落脚之地全赖此人之谋。否则这位掌握武定朝廷大权的司空大人早就投奔北方去做袁绍的门客了。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年曹操和奉先公鏖兵兖州的时候正值大蝗灾,曹操仅有三城之地,缺粮少食,眼看就要被奉先公打败了,正是这位“程尚书”提供军粮,这才恢复元气。

之所以说此事令人毛骨悚然,是因为这批军粮里包括大量来历不明的肉脯,据说,全是人肉。

身为乱世流民,我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也吃过几次人肉,可从未想过全军数万人都以此为生。能把筹措军粮的脑子动到这方面去,那会是什么样的人?具体这军粮又是如何筹措的,想来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现在已不叫程立啦,”那门卫道,“打跑了吕布之后,司空大人嘉奖程尚书。程尚书对他说吕布来时,自己曾梦见登上泰山两手捧日。正好兖州被夺的那会子,司空大人不是险些被吕布困在泰山以东么。司空大人因此大喜,为他的名上加了一个“日”字,所以就改名叫程昱了。”

我怀疑道:“既是尚书,如何不留在朝里做事?”

那门卫笑道:“程尚书可是司空大人眼里的第二号大红人呀。他兼了个尚书衔,司空大还以他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兗州事……乖乖,您想想,一下把一个州都委给他了呀,现在司空大人的地盘总共才几个州?”

我好奇道:“第二号大红人?那曹公的头号红人又是谁?”

那门卫待要卖弄胸中学问,却看见前面迎面走来一队卫兵,立即面色大变,缄口不语。

等那队卫兵走过,他这才回身,连连哀求道:“将军,小人适才一时性起,忘了司空府规矩甚严,和外官交通也是死罪……您可怜小人则个,请千万别说小人和您交谈过。”

接下来一路无话,不论我再怎么撩拨,他都再不开口了。<!--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