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传》第三章 士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靖接过书卷,瞧来瞧去,尽是一些自己看不懂的词句。无奈摇摇头,“爹,这上面的文字,靖儿看不太懂啊。”

杨骏皱了皱眉,气道:“以前叫你多读一些书,你偏不听,非要习那些无用的武术。”

“哈哈哈......”华松拍了拍杨靖的肩膀,笑道:“太傅大人就别责怪他了,即使他读通孔孟,恐怕也看不明白这书卷。”

杨靖有些羞涩地搔了搔头,他自幼酷爱习武,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耍枪弄剑,对于读书,自己只是应付了事。

“爹,您刚才说的匪夷所思的到底是什么?”杨靖不想受责,赶紧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匪夷所思的正是这本书!”杨骏将竹简书从杨靖的手中夺了回来,“这本书正是《太平要术》的己卷,是前几日一个蓝衣少年送到府上的,也正是这卷书中所载的医术治好了你的病。”

“这么说,是这书救了我。”

“是,或许可以说,是那蓝衣少年救了你!”杨骏说着,脑中又回想起了那少年卓绝的轻功,“可奇就奇在,这卷书的最后部分也刻着一个龟形符号!与先帝胸口及南华山破庙内的一模一样!”

杨靖一惊,正色道:“这书与蛊惑之术有关?”

“《太平要术》共有十卷,这一卷中记载的只是医术,但是我和华先生都认为在其他几卷中,定有蛊惑之术。”

杨靖又是惊讶,又是好奇,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这么说,先帝当真是受了蛊惑之术,才变得昏庸起来?”

杨骏眉头紧锁,眉间仿佛凝结着一丝散不去的犹豫,他用那沙哑的声音继续说道:“我相信,不只是先帝受了蛊惑之术。先帝驾崩后,我派了许多人到南华山一带打听,也查找了许多野史,后来我与华先生发现《太平要术》与黄巾贼,群雄混战,以及三国的灭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杨靖瞪大了眼睛,瞧了瞧自己杨骏,又瞧了瞧华松,“什么关系?爹,先生,你们不是给我讲神话故事吧?”

“哈哈哈,公子,你且当神话故事听吧!”华松与杨骏相视一笑,他们早知道其他人是不可能相信这件事的,所以此刻杨靖的反应,早在二人意料之中。

杨骏说了许久,感觉有些口渴,他在密室角落中取出一个酒坛,“来吧,这是石崇大人所赠太清红云酒,今天我们就破一回例,喝喝这行贿的酒。”

“好啊!没想到我这穷途潦倒的教书先生,竟能尝到世间罕见的美酒!”华松附和道,随后取了三个酒杯,给三人各斟上了一杯。

杨骏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爽快赞道:“果真好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年孟德是何等的威风,又是何等的风骚!”

“可惜啊!”杨靖接话道:“曹孟德机关算尽,却没想到自己所创基业短短时间内就落到司马家手中。”

“靖儿,这正是为父所说匪夷所思之处,那曹孟德当年是何等的叱咤风云,他击败袁绍,统一北方,为曹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杨骏又斟上一杯酒,叹道:“可惜的是,他患了头风病,最终死在了洛阳。”

“这个我知道。”杨靖答道,也饮了一口酒,“啊......这酒真是辛辣!”

“那靖儿,你可知道,曹操大权在握,为何迟迟不称帝?”

“我以前听教书先生说过,曹操不想背上叛国罪名,不想晚节不保,所以没有称帝。”

“哈哈哈......笑话,笑话。”杨骏不禁大笑起来,“这朝廷之事,岂是那些教书先生能懂得!”

“那是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钱不够!”

“钱?”

“是!是钱!”杨骏指了指满地的金银财宝,叹道:“就是这些东西!你在史书上看来的,在别人处听来的,都是说曹操,刘备,孙坚,关羽,张飞,吕布等人何等的威风,战场杀敌何等英勇,但是你可知道,真正的战争打得是什么?就是钱!曹操求贤若渴,招募了这么多能人猛将,用什么招募,就是钱!数十万人的战争,扬名立万的是那些大将军,可你知道,战死了多少士卒!那些粮草,抚恤,物资,兵器,都是需要用钱的!”

“天啊,那得用多少钱啊!我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杨靖惊呼道。

“是啊,是啊,不只是钱,还得死多少人啊!”华松低头叹道。“曹操打了那么多仗,收了那么多地盘,花的钱不计其数。他统一北方后,并不是没有称帝的打算,只不过,他的钱不够了!”

“不够?”

华松呵呵一笑道:“是的!公子有所不知,打仗花钱,但是笼络士族更要花钱!普通百姓仅仅知道一个皇帝,却不知道,这国家的统治者除了皇帝,还有大大小小的士族,这些士族世代为官,朝廷及各地方大部分重要官职都被这些士族垄断。曹操要想称帝,必须笼络士族,获得他们的支持才行。”

杨骏接话道:“曹操家族不仅称不上是名门望族,他爷爷还是个太监。所以许多大的士族都瞧不起他。致使他难以称帝。而多年战乱,曹操花了无数的钱,他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笼络这些士族,如果贸然称帝,不仅会被各大小士族反对,还可能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杨靖点了点头,仿似听明白了。

“曹操病逝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有他父亲奠定的基础,北方相对稳定,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曹丕积攒了一些资金,于是他开始大肆笼络大小士族,同时又采取了九品中正制选官,不知不觉就削弱了一些士族的势力。”

“所以他才能当上皇帝!”杨靖朗声道。

“不错!靖儿有所长进啊。“杨骏笑道,”曹丕称帝之后效法上古仁君、勤于政事,令魏国逐渐繁荣稳定,可好景不长,称帝几年之后,仅仅四十岁的曹丕暴殂,之后由其长子曹叡继位,这些刚刚继位的年轻皇帝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汉的多次攻伐,在治理朝政方面也颇有建树。”

“可奇就奇在曹叡继位几年之后,便突然变得耽于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广采众女,充盈后宫!公子,是否觉得有所蹊跷?”华松锐利的目光投在杨靖俊俏的脸上,很想听他说出答案。

“这......这与先帝在位时的情况颇为相似啊!”杨靖虽然没读多少史书,但却聪明绝顶,悟性奇高。

“是!公子能想到这点,真是聪颖。”华松赞道。

杨骏微微沉吟了一下,脸上露出喜悦之色,看到儿子病愈,他心中本是欣慰,再看到儿子聪颖非常,他更是欢欣。“是啊,是啊,靖儿说的对!但更为匪夷所思的是,我查阅众多史料,发现蜀汉后主刘禅也是如此,即位之初,他积极北伐,勤于朝政,而后突然变得懦弱懒惰,荒淫无度。再有孙吴末代皇帝孙皓,在位初期也施行过明政,但不久之后又突然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残暴。”

“短短数十年内,曹叡,刘禅,孙皓的情况如出一辙,而先帝建立我大晋王朝后,又重蹈他们的覆辙,靖儿,你觉得这是巧合吗?”

“这......?”杨靖眉头一皱,思索了一会儿,慢声道:“四位帝王......是有些蹊跷,但也不足以证明他们之间有何关联啊。”

华松点了点头,笑道:“是,我和太傅大人也是这样认为,虽然有些奇怪,但并不能说一定存在关联,也许只是巧合,是概率非常低的巧合!”

“哼哼......”杨骏冷笑了一声,叹道:“是啊,可能是巧合。但是靖儿,你还记得刚才为父给你说的,打仗与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钱粮啊!”

“不错,是钱粮!后来我无意中在一卷蜀汉传记中发现,蜀汉北伐之时,后主刘禅遇到空前的财政危机,而一个神秘的士族此时给过蜀汉巨额的钱粮,而这段记载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其中提到一个人名‘贾天’!”

“贾天?好奇怪的名字。”

“不错,正是这个贾天,他让我想起了当年先帝灭吴后,国库空虚,后来不久,也有一个士族给过朝廷资助,当时我并无插手这件事,所以具体情况我并不了解,但我依稀记得,先帝接待过那个士族中一人,名叫‘贾立’。”

“贾天,贾立,都是怪名,真怪!”杨靖摇摇头道。

“是啊,正因为这名字奇怪,才引起了我的好奇。后来我与华先生说了此事。”

这会儿的工夫,华松已经饮了好几杯酒,他醉醺醺道:“大人告诉我此事之后,我登时想起一句话。”

“什么话?”杨靖迫不及待问道。

“呵呵......贾天,贾立......黄天当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