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登天创世三部曲》第二十四章 冰河世纪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续几年的暴风雪埋没了河姆渡三角洲和巴比伦河沿岸的一切生灵。

昔日的沃野、森林、庄园、充满诗意的檀溪、喧闹繁华的福泽码头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苍凉剔透的千里冰原。

就连福星山巅高达50米的地球人纪念碑,也只剩蓝色地球形体的石质碑顶露在了冰川的外面。

陈僧等人穴居的石窟凿于陡峭的山顶石壁上,洞口外就是百丈峡谷,常年的积雪都落入了深深的峡谷里,这使得石窟躲过了被冰雪埋没的厄运。

洞窟内几位老人的生活还算安逸休闲,饮食起居安排的很有条理。

几十年哥伦布星球的生活赋予他们超强的免疫力,尽管由于老迈和常年没有阳光的缘故,他们的皮肤变得雪一样的苍白,但没有一个人因此而生病躺倒。

每天午后,几位老人都会相互搀扶着、沿着崖壁上狭窄的栈道,走到山顶的纪念碑下。每一次他们都希望能看见儿子盘古乘着青鸾从天而降,把发现温暖如春的世外桃源的好消息带给他们,但这一天再也没有到来。

蓝丹、释长安、杜千相继在睡梦中安祥的离开了人世,最后偌大的洞穴只剩下陈僧和大卫卢俩人。

陈僧真正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时间已经所剩无多了,他突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那就是文明的记录,他要把自己所宣扬的文明理念完整的记录下来。

冰河世纪过后,劫后余生的人类会再次从混沌中醒来,这些记录将有助于激发人类灵魂深处沉睡的关于文明的记忆,那将是新一轮文明周期的起点。

陈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卫卢,大卫卢笑道:“好啊,当所有的文明记忆、文明载体都化为无形,留在石壁上的文字和图画确是保存文明的最好方式。就像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史前壁画、史前石雕一样,它们是人类破译史前文明的密码。”

陈僧说:“那咱俩分一下工,我负责文字,你负责画图,我们一定要在临死之前,完成这项史前文明的抢救工程”。

俩位老人又开始充满激情的投入到伟大的创作中,他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昼夜,饿了吃一口储备的食物,渴了抓把冰雪放到嘴里。

这项记录工作整整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几万平方米的的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陈僧和大卫卢用自己的鲜血录下的殷红的文字和画图。大卫卢倒下了,雪白的长发覆盖了他的全部身体。

陈僧写在石壁上的最后一段文字是:公元2150年,一群年轻的文明使者从遥远的地球来到这里,他们是:大卫卢、乔野、蓝丹、欧文华…..。

陈僧用最后一滴鲜血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感到一整晕眩,久违的死神终于来了。

陈僧用回光返照的力气吃力的爬到了山顶,,缓缓的躺在地球人纪念碑下的雪地上。

他用微弱的声音喊道:“地球!妈妈!我回来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僧感到了时光倒流,他的灵魂越过茫茫的银河,进入太阳系,穿越丝绒一般的地球大气层,来到了当年他传道授业的地方。

教室外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他看到了年轻的未来学家陈僧教授,正在向他的学生们宣扬他的人类文明周期论…..。

离开河姆渡庄园后,盘古和青鸾沿着巴比伦河的大致轮廓一路向东飞去。

昔日繁华的大和部落、富庶的赤林山地欧洲移民区、还有火热的阿紫泰高原,已经没了踪影,放眼所及的天地间,除了雪山、冰峰、雪原、漫天的飞雪,别无他物。

盘古曾看过蓝丹妈妈写的《地球回忆录》,里面有关于当年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的描写,和眼前的情景应该差不多。

沿途的移民部落和河姆渡部落一样,正在有条不紊的向遍布洞穴的山岭高地转移。

由于有着充足的食物和燃料储备,人类的生存危机暂时还没有出现。

从天空中向下看去,茫茫雪原上人们正三三俩俩的挖着地面上的积雪,他们希望在地面的冰雪完全厚积冻结之前,能从雪线下多搜集一些救命的食物和木材。

而没有储存意识和生存智慧的动物界,则完全是一幅末日降临的情景。

天上的飞鸟已找不到原来的森林家园和可以觅食的草地、湖泊,它们漫天飞舞,始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凄凉的鸟鸣声不绝于耳,最后无数的飞禽饿死或累死,冰雹一样坠入地面。

万里雪原上,到处都是漫无目的的四处狂奔的野马、狮群、黄羊、象群等,动物的咆哮、嘶鸣伴随着狂风尖锐的哨音,让人听起来不寒而栗。

这些绝望恐惧的走兽,最后的境遇和天上飞禽差不多,无边的冰雪大地,到处都是动物的尸体。

有的很快被飞雪覆盖,裸露在外的,则成了饥寒交迫的同类们临时的美餐。

望着这样一幅末日图景,不知恐惧为何物的盘古第一次感到深深的绝望,而神鸟青鸾则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悲鸣。

终于来到了大海边,昔日蔚蓝广阔的大海已经枯竭,变成为一望无际的灰白色的深渊,没有任何生机。

盘古决定沿着海岸线北上碰碰运气。

一路上除了漫天飞雪和那些奔命的兽群,再也见不到任何人烟。

随身的补给用完了,盘古和青鸾只能靠暴毙在雪地上的动物的尸体果腹。

越往北去越冷越荒凉,连低纬度区奔走的兽群也不见了踪影。

天慢慢的暗了下来,直到远处无边的冰雪地平线和从苍穹落下的黑幕完美的连为一起,哥伦布星球的北极到了。

没有期望中温暖的世外桃源,只有饥饿和酷寒。

盘古用尽最后的力气爬到青鸾的背上,拍拍它的翅膀:“我们回家吧。”盘古悲哀的说。

神鸟青鸾凭借它所特有的感知识别能力,不仅一路为他们找到了食物,而且能在完全融为一体、冰雪连天的大地上找到河姆渡部落所在的位置。

在离开十年后,饥寒交迫的青鸾和它的主人盘古终于又回到了河姆渡三角洲的地标—福星山之巅。

地球人纪念碑只有半米左右的顶部还露在外面,而福星山的下面,早已变成了平坦开阔的千里冰原,河姆渡庄园在哪?

亲人们在哪!盘古痛苦的仰天长啸,回答他的只有呼啸的朔风。

殷红的血从青鸾的嘴角渗了出来,为了帮盘古找到回家的路,青鸾已消耗了全部的生命。

和主人告别的时候到了,它用翅膀最后一次拍打着盘古的背部,这是以前向主人表达亲密的方式,然后缓缓飞起,很快消失在林立的冰峰深处。

从此盘古再也没有见到青鸾。

几十年后,所有的食物和燃料都已耗尽。

即将走完全部生命的盘古,不得不带着他的几百名部族成员,离开了福星山周边的山洞,向未知的冰河世界进发。

活着已经是生命的全部意义,而食物只有冰面上所剩无多的生物和埋在浅层冰雪下的动物的尸体。

由于没有燃料,这些刚刚从文明世界里过来的人类不得不过起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盘古牢记陈僧的话,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自身的繁衍生息都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使命。

所以这个流亡的部族,生育还在继续,但新生儿的成活率极低,即使活下来,寿命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也大大缩短。

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完全泯灭了人类仅存的伦理观和文明意识。

持续的暴雪再次掩盖了冰面上的一切,连续几天没有找到任何活物和一具动物的尸体,整个盘古部族处于极度的饥饿状态。

偶然间,他们遇到了与自己处于处境相同的一个欧洲移民区部落群。

没有同类相见的喜悦和拥抱,在彼此的眼里,对方都是可以果腹的活着的食物。

所以在短暂的沉静之后,两个部族的成员不约而同的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对方攻去。

一场混战后,雪地上留下了几十具尸体。人们又各自拖着对方的尸体,四散开去。

目睹这场人体盛宴的盘古老人五内俱焚,悲伤的死去。

这次事件之后,盘古部落的人类完全进入了浑沌状态,语言和人的智慧开始慢慢的退化。

人性在消失,兽性在复苏,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痛苦。

在盘古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整个部落成员已经减少至几十人。

在冰原上狩猎、挖掘雪地下的尸体、袭击其他部族的同类,也成为这一时期哥伦布星球仅存人类的共同生活方式。

严酷的生活环境和几十代茹毛饮血的生活,慢慢改变着人类的基因,人类的语言没有了,关于文明的记忆已完全消失。

在被我们称为仓的男子成为盘古部族的首领时,有一天,一个临盆的妇女产下了浑身长着毛发的婴儿,接下来,所有的婴儿,身上全都长满了厚厚的绒毛。

这是人类为适应酷寒的生存环境的自我进化,也是由文明的人类完全退化为猿人的标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