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贫土沃梦》第六十六章 上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斐汇报了柳泉村的贫困户情况,并简要说明了这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因为本地土地资源贫乏,靠天吃饭,而他们又是只会种地没有其它工作技能的传统农民。

听了汇报,副县长总结道:“我说两句,致贫原因差不多,我转过几个村子都是这样的状况。但是柳泉村的情况要严重一些,贫困户更多,这说明什么呢?咱们这个村的人口素质比较差,缺少进城创收的专业技能,以后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走出去。至于剩下的这些人嘛!也要采取一些措施让他们增收,什么措施呢?养些羊、养些猪,羊些鸡,见效快,不需要什么文化技能。”

听到副县长讲完这些,宋一一心里咯噔一下——怪不得鲁支书那么惆怅。

接着扶贫办主任继续讲话:“刚才张玉明同志讲得很好,精准脱贫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具体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中央要求我们在2020年之前完成贫困户全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省里面、市里面也都制定了每年必须达成的目标。咱们不能等到2020年,2019年之前就要提前完成目标,所以每年的指标都不能拖。今年已经过了大半年,但是今年的指标也必须完成,所以需要容易见效的措施,不切实际的想法就不要提了。”

连续听到两个领导的指示,鲁支书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镇长不能不有所表示:“副县长和田主任说得太切合实际了,每一个大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完成的。我代表镇政府表态:绝对不拉全县的后腿,保证完成今年的指标任务。同时我也会要求每个村学习你们今天的讲话精神,把精准扶贫的工作落到实处。”

很明显,接下来该鲁支书表态了,但是他始终没有站起来,依然在自己的位置静静地待着。

这时,张斐站了起来:“张县长,田主任,吴镇长,我是柳泉村的大学生村官张斐,按说这样的场合轮不到我说话,但是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刚才吴镇长说每一个大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完成的,这句话没错,但是咱们不能为了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而让大目标的最终成果出现偏移吧?你们说进城务工挣钱,那么村里的地荒了怎么办?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在拥挤的城市里面如何生存?激烈竞争之下他们有机会吗?”

“那你是什么意思?”扶贫办田主任皱着眉头说道。

张斐则针锋相对:“没什么,我只是想说精准扶贫的政策无比正确,但是请咱们这些基层领导传达好上面的文件精神,不要念歪经、会错意。国家决定在2020年之前完成精准扶贫工作,让大家实现脱贫致富,这是经过慎重、全面考虑的,你们却要提前完成,能保证质量吗?”

“住口,这些话怎么张口就说,鲁支书你也不管管。”镇长听了张斐的话眼睛睁得无比大。

鲁支书拿出烟袋锅一口一口抽着烟,几番催促之下才表态:“各位领导,你们是下来调研的,又不是下来发号施令的,就听一听咱们基层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吧!”

一句话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副县长张玉明说道:“对,鲁支书说的对,调研就是调查研究,哪能不听基层村官的意见。你叫张斐是吧?有什么话继续说。”

“我表达的意思表达了,我还想请各位领导跟着我去一个地方。”张斐不卑不亢地说道。

“什么地方?”

“去了就知道了。”

所有人,包括副县长一行,村委会的成员,全部跟着张斐往村西头走着。走了约二十分钟,那些锃亮的皮鞋上沾了些泥土之后,他们来到林子后面,老革命的那个试验菜园。

老革命和马胖子都在,戴着草帽分别在不同的田畦里忙碌着,长势喜人的野菜格外水灵、诱人。

这时,张斐来到人群里推了推鲁丘,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鲁丘点了点头,穿过人群来到洼地的边沿上站定,想说话嘴有点不听使唤,连续呸了两声,做了下深呼吸。

“各位领导,下面的这片菜园是我们村80多岁的老革命靳立春种的,里面全部试种的野菜,种类包括苦菜、沙葱、泽蒙、马齿苋等。经过五年的种植,老革命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已经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老革命建国前就已经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片菜园是他想留给柳泉村后代子孙的财富。当前蔬菜的大棚种植已经普遍,但是对野菜的大规模种植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副县长张玉明点了点头:“小伙子,你说了这么多,我想知道如果大规模种植,当前存在的困难是什么?”

“水源还有资金,尤其是水,当前我们村亟需打一口深井,用来满足全村人畜用水还有农业用水。只要有水,柳泉村的面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副县长,不知道您是否知道,我们村的村民现在每天还需要去两公里之外的地方担水、驼水,再放进旱井里留着用。日子放得时间稍微长一点,那些水就变质了,还有虫子在里面游来游去,一会儿我可以带您去看看!”

张玉明回头问道:“情况属实吗?”

镇长吴天雨回答道:“情况属实。不过这个地方地形复杂,断层多,以前不是没打过井,但是都没有成功,白花了好多钱。再打井的话,难保不会出现以前的那个情况。”

“打不出井来?怎么可能?”张玉明惊讶道。

“打得出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众人望去,是站在人群后面的宋一一,她壮着胆子来到前面:“我听我爸说过,现在的打井技术比过去先进多了,一般先进行物探,不再像过去那么盲目了。”

“哦,你爸是干什么的?”

“做生意的,在红塔搞网络科技,以前有个钻井公司和他有生意往来,他答应我帮忙联系那家钻井公司。”

“我知道了!”

张玉明下到菜园里,来到老革命身边:“老革命你好!”

老革命回头笑道:“你答应给我们村打个井我就好,要不然好不了!”

“我答应了,但是老革命你也得答应我一个事。”张玉明笑道,待老革命询问便说道:“给我拿上点野菜,各样都来点,我要打包带回去。”

“这算个啥事,整个园子给你都成。”老革命招呼着马胖子,还有上面的那些年轻人:“来来来,孩子们都来,给县长摘野菜,捡水灵的、好的弄。”

看到这样的结果,宋一一、鲁丘、张斐个个兴高采烈,连忙过来帮马胖子收菜,不一会儿各样都来了一塑料袋。

当老革命把菜递给副县长张玉明手上的时候,后者说道:“老革命,你不要误会,打井估计得花一大笔钱,这事得上会。我要给他们看看你们种的野菜,讲一讲这些年轻人的想法,问题应该不大。年轻人就是有朝气,他们给我上了一课,精准扶贫不能光在办公室、会议室里拍板,得下来了解一下老百姓真正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