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幕后推手》第124章 到达易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济本来只是一言不发地听着桓明醒与杨静对话,突然见杨静把话头转向自己,眼睛一亮,笑了起来……还是那种杨静都不会再有的纯真的笑容,刺得杨静一阵眼晕。阿济浑然不觉,咧着嘴,看着杨静,呵呵地热情地想凑过来,但是中间隔了个桓明醒,所以并没有成功,只能努力把头转过来,道:“你好,我想跟明醒一样,叫你静儿可以吗?”

杨静一听这话,感觉眉头抽了抽——这算不算得寸进尺?!杨静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侧着头微笑,道:“你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叫什么呢。”

“诶?”阿济有点迟钝似的,愣了一下,一付对这个问题不解的表情,偷偷看了眼桓明醒。这样子的阿济更是把杨静得气得肺都要炸了。连名字都要问过才能说么?!什么东西?!桓明醒养的宠物?!自己还真是高看她了!那广济再怎么不济也绝不会沦落到这等地步。想通这一环,杨静轻轻哼了一声,转回头去,一付“你此时就算说,我也没兴趣听了”的表情,半眯着眼,看篝火。

一见杨静如此,阿济立刻脸就垮下来,要哭不哭地表情,盯着桓明醒。桓明醒有些无奈地转过头来,对杨静道:“静儿。你莫要怪阿济。她确实不知她的名字。我与她相遇之时,她就被抛弃荒野,我救了她回来,她却什么都不记得了。连吃饭拿筷子都是我一步一步教过来的。名字……只是我临时给她起的。具体叫什么,谁也不知道。wAp.16k.cn此次冒着战乱前去京城。也是去寻找阿济地身世线索。”

杨静怔了怔,没想到有这等狗血情节。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个阿济一直以来的表现确实有些怪异,杨静根本不会相信。不过……就算是现在,杨静也并不是全信。最少。这个阿济失忆前的事,杨静不信。那都是桓明醒说的。如果,万一……万一这个阿济就是广济的话,很可能这个失忆就是桓明醒自己做地,毕竟,暗星楼有曲信这位大师在,这点事还是做得到的。正常的广济,桓明醒说不定就算捉到了还得时刻防着逃。可是失忆后。变成孩子一样的广济,对于桓明醒来说,那真的就是手到擒来了,看眼前的情景,这位阿济对桓明醒依赖得很信任得很。杨静不由心赞,桓明醒好手段。

杨静转头看向阿济,却见她眼睛圆圆的,小狗一样看着自己。一个明明是大人了的女人,如此孩子气,杨静叹了口气。这样地眼神,靠装是装不出来的,太……干净了。杨静咳了一声,道:“好吧。阿济,这几天我们同路,我们路上再说吧。现在晚了,先睡觉。”说罢,就首先走到范晨铺好的地方,躺了下去,几个孩子挤成一团,开始不过是作作样子。因为不知该怎么跟那样子的阿济交流。可是,可能因为白天锻炼得太累了,竟然没过一会儿,杨静就跌入梦中,发出轻微的鼾声。夜……安静极了。

不知道是不是桓明醒长得太象世外高人的缘故,从三泉镇到易阳的五天。16K小说网竟然一次盗匪抢劫的都没有。安安全全。客客气气地到了易阳城外。这五天里,白天。杨静边锻炼边给孩子们讲笑话讲故事,结果,听得最开心的反而是失忆了的阿济,常常缠着杨静问:“然后呢?”杨静最受不了这样小狗一样真诚得过度地眼神,怎么想像她是广济也硬不下心思拒绝她。一来二去,杨静与阿济关系突飞猛进,好象得牛皮糖似的。

一行九人到了易阳城外,看着高耸的城门,和排着长龙的进城队伍,不禁都皱起了眉头。易阳地戒备太森严了。明明战争并没有打到这里来才是。可是,看守城门的派头,绝对是正经军人出身,一点平常小吏的油滑都没有,每个人进城都要看路引,问原因。并不看富贵贫穷,一个也不放过。这样严谨的守城卫杨静还是第一次见。

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各怀心事。路引倒是都有。几个孩子都是书院的路引。只不过,这个时候暴露学院院生的身份……对杨静将要做的事很麻烦。而范晨她们几个则是都在思量,自己一行人中带着一个皇子,而张长云的军队一直败逃,都在传说他们很可能会叛变。如果此时,李祉琰地身份暴露出去,那很难说败军之将会做出什么事。万一以李祉琰身份挟之而逃,让朝廷立于尴尬的位置上,自己这一行人还提什么建功立业?!不被波及都不可能了!

桓明醒也皱了皱眉,上前一步,道:“各位若是不介意,我们可以改个身份入城。(手机阅读16k.cn)我这里有特别的证明信。”说着,把信拿了出来,道:“我与阿济扮成夫妻,洪大委屈你扮成侍从。六位……可愿扮成在下的学生?”说孩子的话,一则太多,二则也太不像了。

不过,这样的证明信一早就被准备好……杨静不由眯起了眼睛,桓明醒是从开始就打算好了地。不过,此时,自己等人也不得不屈从。杨静看了眼范晨五人,见她们都没有反对地意思,才转过头来,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如此甚好。在下刑明桓,各位请称我这刑夫子。我们是鸡鸣镇大柳树村人。这次,是我带着你们逃难来的。”鸡鸣镇离三泉镇不远,却是要小得多。杨静从没去过,但也知道那里确实被战争波及。

〈了看自己几人地打扮,因为几日的露天休息,都有些风尘仆仆。而且,在三泉镇换的衣服,买的成衣并没有这几个孩子平常常穿的那种绸缎,虽然还算光鲜,但档次要低上不少。再加上脏乱,外表看不出太大破绽了。杨静看了眼洪南山,问道:“可是,刑夫子,为什么夫子带着学生逃难会有个侍卫在身边呢?是不是……不太合情理啊?”

洪南山闻言立刻笑了起来。她本来就不愿意扮这种类似于下人的角色,刚才不吭声不过是权衡形势之下的举措。如今被杨静质疑,心下高兴的成份居大,毫不掩饰地玩起了扇子。

桓明醒不以为意,眼角都没看得意洋洋的洪南山一眼。而是把信递给了杨静,道:“你看看就明白了。”

杨静抽出信,信中文字全是文言文,看得杨静一个头大。半蒙半猜,好一会儿才猜出了个大概意思。这封信是鸡鸣镇镇守写的,上面还有镇守的大印。信中的内容不过是,介绍了刑明桓的身份。他虽然是个教书先生,但是,其实是功名在身,而且,还是某位大吏的亲戚,在当地算是望族。此行为入京寻亲,请见信者放行,等等如是。

当然,冲这信的内容,桓明醒配个侍卫也就正常了。于是,杨静把信放回,郑重递给桓明醒,然后,把信的内容向其余几位传达了一番,免得到时被询问时出错。见几个孩子都明了地点了头,才转身对桓明醒,道:“刑夫子,明白了,我们走吧。”

洪南山表情怔了怔,显然有些郁闷事态变化太快。不过,见杨静都答应了,也就收敛了表情,做出侍卫应有的恭敬来。几个孩子本来就是学子,把桓明醒当成是夫子,表现得还算中规中矩。桓明醒让阿济挽着自己先行,六个孩子在中间,而扮演侍卫的洪南山则跟在队伍的最后,一行人排着队向前走去。

队伍前进得很慢。但因为战争的关系,并没有人敢多说什么。很多人站得腰酸背痛,也只能忍着。现在这一大片区域也只有易阳城安全些了,战争正是易阳南方打着,谁也不知道会漫延到哪里。整个队伍在这种低下压下显得很萎靡。

而前方更是有一些被拒绝入城的人死活不肯走,在城根边哭哭啼啼,或者是歇斯底里,这样的嘲更让气氛阴抑了不少。很多还没到城门前的人都开始腿发抖,很怕自己被拒绝,然后等待自己的就是死亡。只有守城卫兵完全不受影响,可能这些日子来这样的嘲天天见,已经麻木了吧。

从早晨一直排到中午,头顶上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乌云密布的天空,一丝阳光都没有。天阴沉沉的。每个人都想缩成一团。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在城门边上冻了好几个时辰。

几个大人还能撑着,但李祉琰和刘嘉昭两个小男生已经有些撑不住了。最主要的是,这么冷的情况下还没有吃的。不是没有干粮。但是,此时拿出来吃的话,很可能会遇见抢粮的,到时,一早上排的队就白排了。只能忍着。这个道理,杨静私下都悄悄说了,可是身体上的不适应还是没办法。刘嘉昭第一个晕过去。然后就是李祉琰。

无奈之下,只好把两个男生放进驴车里,洪南山在一旁守着。洪南山威严起来模样着实有些吓人。虽然够帅够酷,但也够冷,没人敢上来占便宜。

杨静顶着冷风,一边跺脚一边运功,倒意外地发现,功力恢复得比昨天还快些。难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露出了笑脸。

终于在午时过后,排到了九人一行,守城卫一见桓明醒的风姿如此特别,也不由脸色一正,道:“请先生出示路引,说明进城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