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工师》第012章 太尉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上午,咸阳冶监,炼铁作坊。

太尉缭与蒙毅来查看王翼炼钢情况,由于要保密,所以只有寥寥几人参加:王翼、萧何、太尉缭、昌文君、章邯、杨放、蒙毅。

除此之外的所有人都不允许进入这个屋子,有章邯安排的直役严格执勤。

因为上面还未确定执行军管,就是韩工师也暂时没能加入。

昌文君首先给太尉缭和王翼做了相互介绍,王翼一听太尉缭的名字,知道他是著名的军事家,也是秦王政的首席军事顾问,整个一统六国的战略决策都是由他在参谋。

(根据秦代封泥,有“大尉之印”,大尉就是太尉,因此可以肯定秦代有太尉一职;

所谓“封泥”,就是秦代捆竹简的麻绳封泥,上面要盖印,防止他人偷看文件)

“太尉乃是当今孙子,今日得见真是有幸,还请太尉多多教诲!”王翼说了几句客气话。

实际上,对于他这个穿越者来说,太尉缭也未必能给予多少帮助,和普通人区别并不大。

太尉缭已经盯着王翼看了好半天,见他给自己行礼,就回道:

“王郎谬赞,鄙人一介凡夫俗子,哪里能与孙子相提并论?大王极其重视王郎之建议,所以命我二人今日来看看,不知准备如何?”

王翼淡淡答道:“回太尉,一切都已准备好,今日由卑职亲自打铁!”

他刚说完,蒙毅就大声说道:“王郎,我力气大,我帮你!”

王翼笑着摇头:“多谢蒙二郎,不过,打铁并非单有力气就可,还需要一些技巧,二郎并未学过,不敢烦劳!”

蒙毅摇摇头:“王郎,我可以跟着学呀,你慢慢教我就行!”

旁边杨放说道:“还是我来帮王郎,二郎乃是千金公子,哪里干得了此种活?”

蒙毅摇摇头:“杨监年纪太大,怕是挥不动铁锤。你可别小看我,我除了杀过人之外,可是还杀过猪杀过牛的!”

杀过猪?会杀猪的可不会打铁!

王翼随后劝了半天,可蒙毅非得要跟着掺合进来,只好点头道:“那也好,蒙二郎就跟着试下吧!”

蒙毅一见王翼同意了,非常高兴:“王郎放心,我还是有一点悟性的!”

王翼一看蒙毅豪放爽直的性格,不觉喜欢上了此人!

……

炉子旁,萧何正在拉动风箱烧火。太尉缭从未见过风箱,他看着那风箱有些奇怪,杨放就给他解释起来:

“太尉,此物名曰风箱,比以前用牛皮或羊皮做的橐好用十倍不止!不仅如此,此风箱还可以用于百姓家中灶屋,对百姓十分生活有利,卑职预计,不出十数年,百姓家中定然都会用上此风箱。”

“哦?想不到居然有如此大的功效,我要好好看看!”太尉缭一听,立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想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于是王翼走了过来,连说带画,给他详细讲解了风箱供风的原理,听得太尉缭不住赞叹:

“嗯,的确是匠心独运,精巧别致,非天才想不出来,佩服!”

王翼道:“太尉过誉了,卑职哪敢称什么天才?偶然间的一个小发明而已,实在不值一提!”

太尉缭一本正经的摇摇头:“不然!此物虽然看着简单,然一两千年来为何无人发明出来?

可见其中蕴含至深大道,一般人难以察觉!王郎机敏非常人,加上善于琢磨钻研,所以才能发现!”

蕴含至深大道?王翼一听,心想,太尉缭毕竟是大军事理论家,极其善于总结与提炼,普通人就差得远了。

……

萧何不停地拉着风箱,炉火很旺。

王翼感觉时候已差不多,于是把遮住的炉门打开,看了看里面的几块铁片,见生铁片已接近融化,觉得火候已到,就用专用钳子把里面几块铁片夹了出来,放到炉口。

然后把快要融化的生铁片涂抹到烧红的熟铁片之上,只见生铁水碰见熟铁,立刻产生了剧烈的反应,王翼又把它们放进炉子里面继续烧。

半个时辰后,他把熟铁片拿出来放到打铁的台子上,双手挥动铁锤开始猛烈捶打,蒙毅也过来帮忙,一时间作坊内打铁声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打了大约半个时辰,王翼放下了铁锤,对太尉缭等人说道:“太尉,此精钢已经炼成,绝对堪比百炼钢!”

啊?众人本来脑子里都在想,王翼接下来该怎么做,没想到精钢已经炼成!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众人都极度震撼。

因为当时只有百炼钢技术,也就是把生铁烧红了猛烈捶打,通过千百次的捶打,使生铁渐渐脱碳和去掉杂质,当碳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钢。

此法炼钢非常困难,一是杂质不易去掉;二是不断把铁放进木炭火里烧,又会重新往里面渗入碳,造成含碳量过高。

运用过去的方法,要打成这样大的一块精钢,一个工人没有十天半个月办不到,或许几个月都有可能。

(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含碳低于0.02%,就是熟铁,高于2.11%就是生铁,生铁硬,熟铁软。)

而现在,王翼居然只用了几个时辰就打出了精钢,怎不令他们感到惊奇?

其实,王翼所用的是“灌钢法”当中最先进的一种:“苏钢法”,这种方法直到二十世纪初不少地方还在用。

其基本原理有二:一是让生铁当中的碳进入熟铁当中,只要保持碳的合适比例,熟铁就变成了钢;

二是在高温与充足的氧气作用下,磷、锰等等杂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而挥发掉,这个作用也极其重要。

当然,这种炼钢法在古代也非常考验工匠的技术,因为他们不知道钢铁当中的“碳”对于钢究竟有何作用。

但是,这对于王翼这个后世的专业人士来说,自然是小儿科。

……

太尉缭惊讶之余对杨放说道:“杨监,你是三十年的老工匠,你过去检验一下,看看王工师所言是否属实,如属实,我与蒙二郎好回去给大王禀报!”

“诺!”杨放领命,然后上前进行检验。

只见他用小锤对着那块精钢东打西敲敲,片刻之间就检验出其品质,然后忍不住高声赞叹道:

“嗯,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精钢,用它绝对可以做出无坚不摧之兵刃!今日鄙人算是开了眼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