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情穿上花裙子》第十一章 有故事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彭美玲也很好看,只是因为年龄小,有点儿孩儿胖,仔细瞧她,越看越好看。五官端正,眼睛大大的,个子也挺高,一米六八左右,比陆燕欣还略高,更为重要的是她满脸充满着自信。

“你还小不懂。”陆燕欣对彭美玲说。

彭美玲听到陆燕欣的话,心里不服。心想:自己哪点不懂啊,别以为你暗恋课长我不知道。不过,她口头上还是说:

“我小不懂,课长不小了吧?他应该懂,你说出来,让课长给你把把脉,我就提出参考意见吧。”

彭美玲有点得意,她挤眉弄眼地看着陆燕欣,心里想,这下子你心中的秘密总该倒出来了吧!她像是喜欢听人家秘密似的。

“是呀,你说来听听,我们给你想想主意。”燎原也接着彭美玲的话说。

“说什么呢?每一个人都像一本书,各不相同而已。有的人看似外表光鲜,就像书中用的华丽的辞藻,可是它表现的内容却是辛酸与痛苦的。”陆燕欣说着,燎原与彭美玲却盯着她。

她那美丽的脸庞却是那样的平静,波澜不惊。

“就拿我来说吧,平时总是一副笑容满面的面孔,人们看来可谓无忧无郁。可夜深人静时,我却被无数的烦恼折磨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陆燕欣停顿了一下,看着那杯饮料,然后又抬头来看了看燎原与彭美玲。燎原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彭美玲却又喝了一口草莓汁。

“都不是外人,告诉你们也无妨。”陆燕欣终于开始吐露她的心事。

——陆燕欣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一个二十岁的妹妹。父亲在她十岁那年与母亲离异,母亲那年才三十二岁,一个人在一家小镇的工厂里上班,养育她们姐妹俩。

母亲为了陆燕欣姐妹俩一直没有再婚,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尽管有很多的男人常常来她们家帮这帮那,自然也有图谋不轨之徒,但陆燕欣母亲始终紧闭爱情的大门。

陆燕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着为家里分担一些负担,不想再读书,可被母亲骂了一顿。母亲告诉她,若是她真的读不得书,没考上大学,她也心甘情愿了。

二十岁高中毕业那年,陆燕欣本可以考一个好的学校,但看着家里的状况,母亲过早的白发,四十出头的妇女,腰也佝偻着,全身是病,已无法继续工作,并办理了病退,拿着那微不足道的退休工资,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高考时,陆燕欣看到考卷上许多能做的题目十分为难,如果自己考上了大学,不知母亲还要怎样的辛劳,那昂贵的学费定是难以负担。于是她放弃了做题,硬是落榜,从此便外出打工,担负起家庭的重担,把希望放在妹妹身上。

陆燕欣怎样省吃俭用,可打工的那点钱,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改变家庭的面貌。妹妹上学的学费总算凑上了,可生活并不是很好,由于营养不足,妹妹在学校几次昏倒。

街坊见她家的情况如此之糟,便给陆燕欣母亲出主意,说把陆燕欣嫁出去算了,嫁一个好一点的人家,这样可以支持家里。

街坊便把效区的一个男人介绍给了陆燕欣。母亲也知道这个人,他是靠承包镇里的煤矿发了财。

此人虽然长得不怎么样,可是人活,跟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搞得很好。陆燕欣母亲就是觉得此人年纪有点大,都三十五岁了,而自己的女儿才二十二岁。此人个子又矮,怕姑娘不愿意。

街坊说大点有什么关系,还知道疼人。这年头只要有钱,还管人帅不帅呢!这人又不缺胳膊少腿的,也不是靠帅赚钱的。人帅没有钱,有什么用,总不能当饭吃吧。

再一个人家家里又没有负担,只一个妹妹也出嫁了,剩下一个母亲,也在家享清福。要是陆燕欣真的嫁过去了,那若大的家业不全是陆燕欣的吗?

街坊还自作主张地对陆燕欣母亲说:“我去帮你问问,看人家是什么口气,你这样的家庭,人家能同意都是你燕欣烧了高香了。”

不久,街坊便给陆燕欣母亲回话,说那个老板同意了,听说是陆燕欣,满口答应。他还承诺,只要陆燕欣母亲能够将女儿嫁给他,她家的一切他都包了,就当是她家多了个儿子。

订婚之后,他就在镇上建一栋房子,先让她们去住着。他还托街坊捎来五千元钱,就说是相亲的部分彩礼。

“快点订了这门亲事吧。”街坊催促着陆燕欣母亲。

“我家燕欣又不在家怎么办?”陆燕欣母亲对街坊说。

“叫她回来啊!就说你病了,打电话让她回来看看,请个假有什么难的。”街坊说着便拿起陆燕欣母亲的打话就打了。

街坊告诉陆燕欣,说她刚好今天到陆燕欣家有点事,可是进家里一看,她母亲卧病在房,两天没吃饭,还发着烧,还死活不愿意去医院。她要陆燕欣赶紧回来,再不回来可能就见不着母亲了。

陆燕欣母亲见街坊话说的有点过,便接过电话说:“我没有事,你安心工作,如果有假,回来一趟也可以。”

陆燕欣见母亲还这样说,更加不安赶来,她还责怪母亲,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里硬着。她坚信街坊说的话是真实的,便决定回家看看。

回到家里,陆燕欣看见家里依然那样贫穷,一切都破旧不堪,心里便一股酸酸的感觉。看到母亲后,只见母亲不是很高兴,一副惶恐的样子,便知道母亲在极力伪装自己的病体。

她强烈要求母亲跟她到医院去看病,母亲却说看过了,多亏某某某,要不是他,那天她倒在那山路上,可能她们姐妹俩再也见不到她了。说着说着,母亲便流下了眼泪,十分伤心。

也不知母亲的伤心来自哪里,是因为撒了谎,还是实在家境太贫寒,不想让女儿一个人去承担。她只想给女儿找个好婆家,既解决家里的困难,又给女儿一个好的归宿。

陆燕欣擦干母亲的眼泪,安慰地说:“妈,你不是常跟我们说要坚强吗?这年头谁都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放心,要不了多久便会好起来的,我不也在工作嘛!”

“孩子,妈是心疼你,要是你有个帮手该多好啊!我是因为没有你爸,不然我们家也不会这样艰苦。”母亲是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女儿这般辛苦。

当初街坊提出那个建议后,母亲也不再坚持什么,说句真心话,此人除了年纪与相貌差点以外,别的也对得起女儿了。

女儿虽然人漂亮,年轻,可是为了家庭辛苦几年之后,年纪越来越大,还有什么优势去找个好人家呢!那时就不是她挑人了,而是被人挑了。耽误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是大,她一个做母亲的,更加不能原谅自己。

恰好,街坊与那人来到了陆燕欣家,那人还提着很大包东西。说是来看望母亲的,看母亲的病好些没有。

街坊还无不夸张地说:“哟,燕欣回来了,真孝顺,你看,两年不见,都长得这么水灵了。”

陆燕欣很是礼貌地跟来人打着招呼,还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尤其站在那人跟前,向其深深地鞠了一躬。

那人叫卢家国,五官也算端正,轮廓分明的脸庞,眉毛浓浓的。除了眼睛小了一点外,其他都还看得过去,不是很奇异的那种。

卢家国也是一个劲地说:“应该的,应该的。你看都到午饭的时间了,要不出去吃个饭吧。”

“是呀,走吧。”街坊也附和着说。

陆燕欣迟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她觉得应该请他们吃顿饭,人家都为母亲做了那么多。

吃饭的时候,街坊又问起了卢家国煤矿的情况,陆燕欣也知道卢家国是一位企业家,算是有钱人了。

当街坊问及陆燕欣个人问题的时候,陆燕欣只说自己还年少,不到二十五岁不考虑恋爱结婚之事。她故意把家里的情况说了出来,象她家这样的条件,这个问题不是首选。

街坊又说,要是有人看上她了,她是否考虑。陆燕欣也是随便地说:“我呀,不要二十五岁不考虑结婚。”

街坊便做起了媒人来了,说卢家国就喜欢陆燕欣这样的姑娘,有理想,懂道理,人也漂亮。二十五岁结婚也没有问题,他愿意再等三年,尽管卢家国三十好几的人了,为了陆燕欣,等也值得。

陆燕欣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街坊会把她跟卢家国联系起来,除了年龄上的差异,家庭状况也相差好远。更主要的,卢家国根本就不是陆燕欣相像当中未来丈夫的模样。

当街坊问及母亲有什么意见时,母亲却说:“这事得看燕欣的意思了,我没有意见。”

或许是为了不让卢家国难堪吧,陆燕欣还是重复了自己的话,二十五岁再说。她相信卢家国等不了那么久,就他自身的条件与所处的环境,可能不久就会有女人缠绕他,他这样的人应该不缺女人的,到那时她陆燕欣也落得过清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