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凭妻贵》第二十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过得飞快,后来又经过几次考试,周尧成毫无悬念的又拿了第一,从学院带回来的奖励够他用一年了,周家人从一开始的期待到麻木,连宋氏每次都最喜欢炫耀后来也不去了。

晏青予买的地种上的菜已经成熟了,红彤彤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可口极了。

她每次从村里路过的时候,都会给村里的土里输一些灵气慢慢改善土壤,一段时间下来,村里人就发现自己的菜地长的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比不上周家的,但也不错了。

有那聪明的,把菜卖到镇上倒是赚了一笔,他们也不是不想跟着周家卖麻辣串。有那跟着去的,明明是跟着老周家做的一模一样,结果偏偏说是味道不一样,准备了一大堆最后银子没有赚到,还倒贴了不少。

杨家这事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村里闹了笑话,杨婆子又怕宋氏找上门来。一时间在村里安静下来。

因此周家的那地里的菜到没有引起村里的轰动,除了当初去周家帮工的有点疑惑,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没有一个人提出来。

晏青予三人跟着牙人走到一处铺子面前,两边有卖糕点的,杂货的,也有卖面食之类的,倒也热闹。

牙人拿出钥匙打开门,走进一看,大堂里面摆着十来张桌子,后面带着一个小院子,左边是两件空屋子,右边是厨房,同样也是空的。

“周夫人,你看如何?这原本也是做吃食的,家里老人急需用银子,这才托我找个买家。”牙人看着晏青予道,他是认识周家人的,去吃过几次麻辣串,那味道简直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私下让自家婆娘做过,明明很简单的东西做出来的味道一点都不一样,怪不得周家人一点都不怕被别人偷了方子。

“买下来要多少银两?”晏青予对这里很满意,主要是有个后院,里面也有口井,不管是做什么都要方便多了。

“只要一百五十两,周夫人你决定好了马上可以过户。”牙人笑眯眯道。

“什么?要一百五十两,这么贵。”杜鹃一听尖叫道,原本满意的眼神带着嫌弃,就这小房子还没有家里的房子一半大,就要这么多银子,怪不得村里的姑娘想嫁到镇上来,这要是活不下去卖了房子也比乡下挣得多。

牙人脸色不改,仍然笑眯眯道:“要不是这次卖家要得急,一百五十两还买不到呢,你看这位置做吃食的生意正好,而且这还带了个小院子,那口井也是才打的,你去其他地方看看可找不着这样的。”

“行,我现在一时拿不出来,要不你去问问那家主人,我先付一半的定金如何?”晏青予考虑半响才说道。

牙人一咬牙说道:“那行,我就去问问,不过希望不大。”做成一笔就有不少的佣金,他看周家人也不是还不起的,怎么也得把这别生意给做成了。

因今天要看房子,就没有做生意,从铺子里出来就做骡车回去了。

“弟妹,你真的要买铺子啊?这也太贵了,在摊子上卖也挺好的,万一要是生意不好这铺子就要砸在手里了。”周一银坐在赶车的位子,拿着根柳枝道,那铺子买下来就相当于白干了大半年。

杜鹃看着男人的后脑勺白了一眼,“弟妹,你别听他乌鸦嘴,生意好的很,只是相公说的也有道理,就怕出个意外,全部家当就得搭在里头。”

晏青予一路微笑没有说话,杜鹃两口子劝了半天见劝不动也就不劝了,家里还有婆婆在呢,四弟妹平时最听婆婆的话,总能劝住人吧。

一到家,杜鹃就急匆匆下来骡车去找宋氏了,她跑得飞快却把周一才吓了一跳,见人没事尴尬的朝晏青予笑笑。

周一银把骡子拴好,就见他媳妇闷闷不乐的从堂屋里出来,“你这是咋啦?你不是说了弟妹要买铺子的事?娘同意了?”

杜鹃抬头幽怨的瞪了他一眼,“倒也没有说同意,娘说弟妹的事情她不管。”

周一银了然,他早就猜到这结果了,在分家之前他娘不也听四弟妹的话么,更别说现在已经分家了,而且他看四弟也是个任由弟妹折腾的主。

他们该劝的已经劝了,大不了重新来过就是,这日子总没有越过越苦的道理。

陈兰芳两口子一回来就听说晏青予要买铺子了,顿时觉得怀里的铜板拿着也不高兴了,她打了声招呼就回了自己屋里,门被撞的发出很大的响声。

周一才脸色有点难看,别看他们每天能赚几百个铜板,但是这钱赚的也是辛苦,一开始还有吃霸食的,没等他想出办法结果那人就把以前的补上了,他这才知道他那四弟认识官老爷家的公子。

好在那婆娘没有直接开口得罪人,周一才把给买来的糕点分给其他人,几兄弟说了会话才回房。

“三弟这是发财了?”杜鹃拿着一块红豆糕奇怪道,三弟妹那抠门的性子,买点东西跟割她的肉似得。

晏青予无所谓道:“可能吧。”

过了几天,牙人传来消息说那铺子的卖家同意了,晏青予直接带着七十五两银子跟着牙人去办了过户,签了欠条,要在半年之内还请。

晏青予一买下铺子就花了几天时间,把整间铺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重新买了一个新柜台,还有两套圆桌,每套桌子上面写着编号。

买了一个水缸,放在柜台旁边,种了一棵常青树,因两件屋子都是空的,又去定了两张木床和箱子,还有配套的桌子板凳,厨房里面缺少的锅碗筷全部买的是新的。

院子里墙角杂草丛生,她都清理过后,一半种上了一些大蒜葱之类的,另一边种了些秋菊和月季。

给铺子取名周记食肆,从木匠那里取走做好的匾额,这字是周尧成写的,看起来行云流水,匾角还可刻有玫瑰花纹。

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开业,这一天周家人早早的就起了床,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搬到骡车上。

一家子到镇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晏青予把车上的两个花篮子摆在铺子外面,红花配绿叶,还用红带子绑成一个蝴蝶结,一看就很显眼。

宋氏瞧了瞧,满意地点点头,“老头子,你还别说,这一看就觉得有意思,你看这周围就咱家铺子最好看。”她原本想请个耍狮子的,结果四儿媳妇给拒绝了,她还多想看看耍舞狮的。

周老头没看那两花篮子,那个有啥好看的,这篮子还是他自己编的,不过老婆子说的也对,这样一看就这铺子看着新鲜。

他最满意的还是铺子匾额,周记食肆,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他老周家的。

晏青予把东西搬到厨房,杜鹃也跟着进去,立刻捡了木柴烧火,这厨房原来有四个灶头,现在倒是便宜了他们,不用打新的。

其他人也跟着做自己的事情,陈兰芳见没事做就把铺子里的桌椅板凳又重新擦了一遍,等宋氏没盯着人了瘪瘪嘴,周一才把火柴搬到后院出来,就见他媳妇扔了帕子气闷的坐在板凳上。

周一才无奈的摇摇头,认命的拿起帕子干活,“你坐着吧,我来干。”

陈兰芳见男人干活,自己倒是不好意思偷懒,扭扭捏捏的拿着帕子擦桌子,两人这里温情脉脉的,没注意后院有人一闪而过。

“大嫂,你这是跑啥子?”杜鹃见她才刚出门结果就火燎火燎的跑进来纳闷道。

何美丽咳嗽一声,把刚才看见的事情说了,晏青予两人听了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就把东西准备好了。

周老头见路上行人不多,亲自放了一把鞭炮,两边的店主见状,有的带上一盒点心亲自过来道贺,有的就派个小二过来恭贺一声。

晏青予把凡是过来送礼的都记在账本上,没有送礼的又单独记一篇。

周一银就端着早泡好的花茶一人倒了一杯,你来我往的互相恭维几句。

外面的百姓都是爱热闹的,见新开了一家铺子,有那胆子大的直接进门一瞧,一眼就认出了晏青予。

“嘿,老板娘,原来这是你开的铺子啊,怪不得有几天没见你做吃食了。”刘和山自从吃过一次麻辣串,就彻底爱上了这种吃食,想到他原来吃的不是甜就是咸,简直是白活了那么多年。

这麻辣串又不贵,一天一顿还是可以的,就是他觉得那摊子小了点,每次都要和人抢才有位子。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麻辣串居然不卖了,他还以为是那老板娘把方子卖给酒楼了,还心痛自己银子吃不上几顿。

晏青予看着这眼熟的男人,不就是她摊子开张的第一个客人,笑道:“原来是刘哥来了,快请坐,这都是妹子的不是,这事情一忙就忘了说。”

刘和山也不客气,笑呵呵的坐在板凳上,看墙上写的还是以前的价更是满意,像往常一样点上一份。

“老板娘,你去忙吧,我就不耽误你做事情了。”刘和山也是知兴趣的,见不断有人进门就开口道。

晏青予点点头,亲自端来一壶花茶放在桌子上,让周二哥站在柜台后面记东西。

她和几个嫂子就在厨房忙活,周老头两父子就充当跑腿的,宋氏就在后面清洗碗筷。

一个上午的时间,一传十十传百的,大部分原来的客人都知道这家周记食肆,路过的的百姓见这么多人还以为有啥好事,也跟着进去,一时间周记食肆热闹非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