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女后位养成记》第十章:诗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是江南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亦是承袭江南多情之最。文人雅士们的聚集地,自然少不了各类诗会画聚,以供骚客们抒发文学情怀。久而久之,除了交流学习,此类的聚会又被城中的媒婆们赋予了一个新的作用——相亲。

如今已是夏末秋初,城中景色宜人,秋高气爽,正是相亲好时节。这不这日一早,岳府的两位姑娘便收到了两张秋词会的帖子,这倒是新鲜。岳府虽是城中大户,但柳如眉不喜出门与人交际,又非真正的岳家小姐,常常便被忽略了。

而岳兮则是因为从前年纪小,如今芳龄十七,正是豆蔻年华,城中一票媒婆们便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顺带着这才也一道邀了柳如眉。柳如眉与裴毓的婚约到底是多年前旧事,岳长伦思虑周全,自然不会在婚事定下之前大肆宣扬,是而此事知情者不过府中人,外人自是不知的。

岳兮常在外面跑生意,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是而对此完全提不起兴趣来。岳长伦却是拿着帖子沉吟片刻,看向一旁的月娘道:“此事月娘怎么看?”

月娘瞧了瞧岳兮不甚在意的模样,开口劝道:“既然人家把帖子送到了府上,不妨便去看一看,只当是你们姐妹俩去长长见识。”

岳兮疑惑的眨了眨眼睛,视线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心里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看来爹爹和娘亲对府中的流言并非一无所知,只是不知该如何处理才不做反应罢了,是而如今才想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既然两人不明说,自己自然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便权当不知。

只是岳长伦的想法却显然没有传达到儿子那里,岳霖是岳家次子,性子开朗,与裴毓不多时便成为君子之交,与城中那些名人雅士也多有来往,自是也收到了帖子。只是岳霖到底是个生意人,常出差打理外地的生意,又早已娶妻成家,是而这帖子收到了也不常去。

他在外建府不常回来,自是不知府中流言,听闻柳如眉今年亦受到了帖子,本着为裴毓撮合好姻缘的心意特地将人也带去了这秋词会,只是此刻岳兮尚不知此事,否则还真不能如此刻这般怡然自得。

这秋词会即使文人骚客们交流文学之会,虽然如今暗中多了个相亲的作用,但古人多含蓄,断不会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所以这些受邀的姑娘小姐们自是另有名目,便是每人入场时在门口媒婆处领一方罗帕,这每方帕子下角都绣着各种不同的花,以此来辨别。

待到一会儿男子们各提了诗,放在桌上供人品鉴便退到一旁的水榭稍等,此时该这些小姐们登场,依着喜好将各自的罗帕放在各桌上,再退到帘后避嫌。等公子们看到自己桌上的罗帕,若是有意便可唤罗帕的主人相见,若姑娘也正好有意便可出去约会了。

如此不但能够激发学士们的上进心,说不准还能成就一段佳话。岳兮觉得在这个信息迟缓的年代,这些媒婆们能够想到如此顺应时代又先进有效率的相亲方式,也着实让人佩服。

只是她并非养在闺阁不知世事,一心仰慕才子佳人的小女孩,所以此行不过是顺了爹爹娘亲的意。于是她亲昵的挽着柳如眉的臂,两人在秋词会主家下人的指引下入了长廊。长廊左右各有一个挂着纱帐的八角亭,每个八角亭都可容纳十人左右一桌。

想来其他女子为了能够挤入这双十人的桌子,得一与建安的名门才子们相会的机会怕是要争破了头,倒是自己顶着岳家大尚第一富商之女的名头捡了这天大的便宜。在长廊入口处领了罗帕,两人跟着侍从入了右边的凉亭,亭中其他人早已落座,只剩下两人的空位。

桌子坐满,离秋词会开场还有一刻钟,众人三两成群一边闲话,一边暗中打量比较。能得到帖子来此参加秋词会的女儿家,莫不都是城中有头有脸非富即贵人家的女子,都是年岁相仿的天之骄女,又是今日这般的场面,自然免不了暗中较劲。

不说岳兮和柳如眉,月娘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早就为二人打点好了。以岳家的身份财力,两人的衣料首饰自然都是顶尖的,看的岳兮直咋舌,商人精打细算的小性子犯了,只恨不是自己店里的买卖。

是而此刻岳兮身着嫩黄色绣白百合花短襟,内罩浅绿薄衫罗纹长裙,愈衬得她容色秀丽,娇俏可人。双云髻上用碎金首饰点着零星的花式,最后只一根碧玉玉凤花簪压着,清新脱俗又不失端庄。

柳如眉气质文雅成熟,是而一袭水蓝色绣嫣红凤冠花摸胸长裙,并无过多繁琐的装饰,只腰间一条同色镶珍珠腰带出彩,再着颈上一条颗颗白润的珍珠项链点缀。挽凤髻上亦只两支珍珠簪子压鬓,未免让人瞧得寒酸,又在额前的发髻上点了一条精致的金玉链,双耳也坠着一双名贵的金玉耳坠。

两人这一身打扮将各自的风韵都展露了出来,却也算不得艳光四射不会太过抢眼,毕竟今日名义上只是一个诗词聚会罢了,太过盛装艳丽反倒叫人小觑了。同桌其他女子暗中打量一番,皆是感到一阵危机感,不自觉挺胸抬头,不想被比下了去,自是也无人上来搭话。

岳兮和柳如眉也乐的清闲,反正二人皆不是长袖善舞之人,以岳家的财势更不必她们去巴结旁人,倒是省的旁人来巴结了。于是二人悠然自得的喝茶吃瓜,闲聊打发时间。

一刻钟后对面长廊中突然传来一阵笛声,这是主人家通知各位来宾秋词会正式开始的信号。这秋词会的地点便在主人家的环湖长廊上,这绿湖宽广,东西南北各两座凉亭亦绰绰有余,中间由精致清幽的环形长廊相接,此刻南北各两座凉亭便成了才子佳人们的客居。

彼此隔湖相望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只是除非姑娘掀帘应和,任男子再好的眼力也是看不清这边人的,也是为姑娘们的脸皮薄着想。

主人家罗老太爷曾是一疆之吏,告老还乡后皇上恩典在家长建安赐了这栋宅子安度晚年,后来罗老太爷旧疾逝世,儿孙又都各有前途在外奔波,便只剩下罗老太太守着老宅。罗老太太虽年过花甲却精神奕奕,闲暇时便喜欢招小辈们上门来闲聊,竟无意间促成几桩姻缘。后来罗老太太也来了精神,索性借着借地秋词会的名头正儿八经开起了相亲会。

此刻秋词会正式开始,男子那边自有文人雅士们之中牵头之人起词,罗老太太便被人搀扶着来了女子这边。老太太德高望重,又是主人家,众人自是齐齐起身见礼,罗老太太眉开眼笑的连声说“好”,瞧着甚是欢喜这热闹。

岳兮倒是对这老太太有些好奇,趁着众人低头见礼的空偷偷抬头看过去,随即却是一惊,因为那罗老太太竟也正打量着她。见罗老太太眼中并无恶意,岳兮定了定神,笑着点了点头,与众人一同重新落座。罗老太太似是喜欢岳兮这宠辱不惊的反应,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似一朵盛开的菊花。

一番开场白后,才子们以“秋”字为题作词,时间只有两刻钟,正式考各位肚中的墨水了。

从女子这边凉亭看去,隔着纱帐也只看到对面亭中隐隐约约人影涌动。一刻钟后有人奋笔疾书,有人已然凝神考量诗作,亦有人还在急得抓耳挠腮,却也看不清各人面貌,倒也算公平,真正的以词会友。

不似大多数虽正襟端坐,心思却已经飘到了对面的女子,岳兮却是当真没有半分紧张感,细细品着香茗望着凉亭背后,宅院中好一番景色。却不想一转头,身旁的柳如眉竟也有些坐立不安,不禁凑近小声道:“怎么,姐姐也对这秋词会的哪位才子动了心?”

柳如眉嗔怪的瞪了她一眼,亦凑近小声羞涩道:“今日他也来了。”

“哦”

岳兮这才也来了兴致,那日来侧门外胡同口她只远远看了两眼,彼时心急如焚,哪里有心思好好打量那人,只记得个大概轮廓,更不说了解其品性了。既然如眉姐姐已经决定要与此人共度一生,她自然也对此人有些好奇。古人常以诗词度人品德,如此,岳兮对接下来的环节终于提起了几分兴趣。

又一刻钟后笛声再次响起,众才子无论神采飞扬抑或不情不愿,都放在了手中笔墨,将自己的诗作放在各自的桌上,然后由主人家的侍从引着去了西边的凉亭候着,再由老太太派人领着女子们自东边凉亭绕去秋词会的主场。

这期间女子们在廊上行走,男子们在对面凉亭歇息,彼此若有意可以隔湖相望,也不算完全的盲哑会面了。岳兮此刻对柳如眉口中的“宋郎”的诗作颇有兴趣,便也没好奇往湖对面打量去,只一个劲的低头走到了南边的凉亭中,自是也错过了其中一道灼灼的目光。

到了凉亭,只见这里不似自己那边摆着圆桌上了茶点,而是南北两排并排着数个单桌,上置笔墨纸砚,如今便放着各自的诗作,一眼望去皆是如此,只在白纸右下角写着各自的姓氏区分。

岳兮一个个看过去,一心留意有着“宋”字的诗作,却无意间被一首诗作引得入了神。首先吸引岳兮的是那一手笔走游龙的好字,子骨虽正,笔锋却狂傲不羁,如此相悖却又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着实让人惊艳。再细细看那诗词,更是让人惊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次诗会以“秋”为题,只要与秋日有关的景物皆可入题,只是人们惯将秋日与伤春悲秋联系到了一处,是而方才看过来虽十有八九都是借景抒情之作,却独这一篇大气之作,以秋景抒发心志,又能有如此才情,着实让人惊叹。

岳兮端着那副佳作来回看了几遍,方将目光下移,放在了最角落的提名上,那里是一个娟狂的“裴”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