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至农家》第 80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当时石家过栈在准备开张的时候,石老爷子曾来找石平安说过,这店里就石平安和秋壹夫妻俩人在,怕是会忙不过来,再说家里还有那么些摊子,就让李氏和王氏过来帮忙。

秋壹并没有答应,兄弟是要提携,这样家才能安稳,在家族里地位也更高更不会被欺负,但是凡事和钱有关的,尤其是做生意,绝对不能和兄弟搭伙,虽说可以亲兄弟明算账,但是前世秋壹可是见过不少因为一方心大了而闹些事搞得兄弟阋墙家宅不宁的,尤其是妯娌之间更是不行,李氏和王氏都是嫂子,说让嫂子来做工,那你是让她多做呢还是少做呢,给多少工钱合适,这些都是问题,所以秋壹早就给石平安打好了预防针,还在村里雇了一对寡母孤儿来,妇人就做洗菜等杂事,小儿就端菜什么的,按月给工钱。故老爷子来说的时候石平安也就直接拒绝了。

石平安现在除了在外的时候说话会委婉一点,在村子里还是老样子,直来直去。所以老爷子一听他不愿意也就知道这事儿没得商量了,当即也有些不大高兴。他认为现在三儿子家过得很好了,比大儿子和二儿子好了不知多少,这样开酒楼的时候就该提携着家里人,也不用照顾多少,就让两个嫂子去店里做工拿工钱就是了,这还是家里人,不用担心有人多手多脚什么的,多好,可是老三居然拒绝了!想来这里边有不少是老三媳妇儿的手笔。还好之前没和老大老二媳妇儿说,不然怕是她们的关系又会不好了。

秋壹也知道老爷子要不高兴了,还有村里的闲话,但那又怎样,自己的生活自己过,要是老在意别人的想法,那不得累死!

九月十五,天气已经累下来了,出门得穿三间衣服,不然就会很冷,秋壹在九月初的时候去铁匠铺定了十个做火锅用的小锅子,因为官道上来往的南北人都有,有的能吃辣有的不吃辣,所以做的都是鸳鸯锅,还做了十个可以放在桌上的小炭炉,赵二带着石风石雨给做的,石风石雨就是当时办米面作坊的时候买来的那两个下人。

本来这小炭炉秋壹和石平安是想着让铁匠铺给做的,但是赵二说他会做炉子,所以就让他做了。

九月十五那天刘掌柜和钟大少爷早得了消息来了,还有回春堂的刘老大夫父子也从刘掌柜那里得了消息一起来了,天冷,出远门的商队不多,所以过栈里客人也不多,这也是秋壹当时只做十个锅子的原因。

秋壹让刘掌柜带着钟大少爷和刘老大夫父子一起在二楼的包间里坐了一桌,给上了一个中号的鸳鸯锅,锅底是秋壹在厨房事先做好的。

石平安陪着几人在包间里整整吃了一个时辰。

吃好了,刘老大夫父子说了过几天还来吃就回去了,钟大少爷则留了下来和石平安谈火锅的事儿。

钟大少爷想把这火锅弄到京城去,不在自家已有的酒楼里卖,而是新开一家专卖火锅麻辣烫的,虽然石家夫妻说这东西只能冬天吃,但是京城那地方夏天根本就不热,最热的时候白天都要穿一件稍厚的长衫,晚上还得盖厚被,但是冬天又不会冷的人受不了,这也是历朝君主选择那里做为国都的原因之一。所以这火锅在京城是一年到头都可以吃。

最后双方谈好,也是钟大少爷给石家两成利,就可以拿走火锅的配方,而且之后秋壹弄出来的其它口味的火锅配方是无条件提供给钟大少爷的,自然,石家也不可以把火锅配方再卖给别人。

火锅的事儿谈好了,石平安又带着钟大少爷和刘掌柜去了自家暖房,里边的香菇金针菇和茶树菇已经长得很好了,自家今天火锅里的蘑菇就是早上刚在这里摘的,味道和山里长得一样,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么多自家又消耗不了这么多,若是钟大少爷会收了用在他家的酒楼的话,那么剩下的这些就不是问题了。当然,若是不收,也可以拿去镇上卖给那些富贵人家,价钱也要比卖给钟大少爷高一些,毕竟是零卖,只是要麻烦不少。

钟大少爷和刘掌柜一进第一个暖房就看见一暖房的香菇,朵朵都很大很饱满,且还是那种花盖的花菇,这种香菇可是极好的,从第一个暖房的后门进去则是一个和第一个暖房一样的大暖房,种的是金针菇,丛丛雪白,细细的一根,大大的一丛,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蘑菇。再之后的那个暖房里就是茶树菇,刘掌柜近前看了看,大都是上品,气味也很正,当下就想把这些蘑菇买回去,这天冷下来之后,蘑菇可是很少了,两三天都收不到多少,还不够酒楼半天用的,只是大少爷在这,他也不好越过去做主,不过想来主子也是会买了回去。

果然,他刚想到就听那边钟大少爷对石平安道:“石兄,这是何人想到的,太聪慧了,这个时候山里还真没什么蘑菇,这可是像我这种爱吃蘑菇的人的福利!虽然有干蘑菇,但是鲜的有鲜的美味不是!”

石平安听钟大少爷这么说就知道他十有八九是会买自家剩下的这些蘑菇的,遂笑着道:“这些都是内人想出来的。”

钟大少爷道:“嫂夫人果然是个奇女子。这些蘑菇客满迎都要了,之后有多少要多少,天冷不怕坏,我州府的酒楼也是要的,还有京城的火锅店,最是需要新鲜蘑菇了,只是从这里到京城路途遥远,怕是到了京城会不新鲜,不然你将这种蘑菇的法子给我,老样子,我给你两成的利,怎样?”

“这两成的利怕是少了,怎么也得三成!”刚进来的秋壹道。

钟大少爷听秋壹要三成的利,破有些惊奇为何这妇人会开这样的口,“嫂夫人是嫌两成太少?只是三成怕是多了些!”石家只是出了个方子就想得三成利,有些过了。

秋壹笑着道:“钟大少爷且听小妇人说。您瞧这种蘑菇的屋子是不是比外边暖和不少,这是我们特意盖的暖房,这暖房不仅可以用来种蘑菇,冬日里还可以在里边种上蔬菜,只要应用好了就行要知道现在冬天可是没什么蔬菜可吃的,都是酸菜咸菜菜干那些,您要是把这蔬菜种出来,这利润可是非常客观的,我这跟您要三成的利并不过分吧?”

钟大少爷此时已经说不出什么话了,冬天的蔬菜,这在京城,一个冬季就可以赚上几万两不止,分个三成还确实不太过分,再说他也不是什么墨迹的人,所以当下也没多说就把这事儿定了下来,在暖房里摘了一会儿蘑菇就和石平安夫妻俩去了石家过栈签契,说明钟大少爷要要分给石家三成的利,而石家不可再把这项技术给其他人。签好之后他就火急火燎的带着摘来的新鲜蘑菇去了州府给京城的二弟写信。

天气越来越冷,管道上的人就越少,石家过栈的生意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秋壹也没那么忙了,这一闲下来才发现,自家的三个小崽子都已经会跑了,比人家快一岁的孩子跑的快多了,还会叫爹娘爷爷伯伯伯母这些,也是这时才意识到这段时间自己是忽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秋壹当即决定接下来的时间自己就好好的陪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反正家里多了两个钟大少爷给的仆人,自己也不用那么忙。

十一月初一的时候,家里的两个火腿卖了一个给刘掌柜,不过刘掌柜也只得了一点儿,大半都被要回家过年的钟大少爷给带走了,走之前还想让石家把剩下的那个火腿卖给他,被秋壹给严词拒绝了。

石平安也在这天去了找石富和石贵说腊货的事儿,最终确定的是石富家做腊肠和腊肉,石贵做板鸭腊鸡,因为今年石富家里养了四头猪,本来是打算养着过年卖的,这下刚好杀了做腊肉,而石贵家里就只养了一头猪今年,但是王氏年初的时候在秋壹娘家买了五十多只鸭子养,鸡也养了有三十多只,本也是打算过年拿到镇上卖的,这会儿只只都很肥,刚好拿来做板鸭。

说做就做,第二天石家人就都到了石富那里帮忙杀猪,一天杀了两头,然后秋壹和李氏一起把五花肉和肥瘦相间的肉割成两斤一条的肉条,用盐酱油酒和一些其它的调味料揉搓均匀,在缸里一层一层码好压上重石腌起来,每隔两天翻倒一次,十天之后再每天翻倒一次,这样腌四五天之后拿出来挂起来晒就可以了。还做了近三百节的腊肠,腊肠的做法相对简单很多,就是弄肠衣的时候麻烦一些,猪脸肉也腌起来做腊猪脸了,还做了一只猪的腊排骨,猪腿则是石富留了一个吃,卖了两个个给村里人,剩下的都卖给了秋壹做火腿,猪肺猪心这些没用上的下水则是当天做了当杀猪菜吃,剩余的肥肉则是卖了一些给村里人,卖不了的留着自家煎荤油,不过剩下的肉没有多少,毕竟这比镇上便宜两文的肉村里人还是很愿意买来吃的,占便宜嘛,谁都喜欢。

第三天则是去老宅帮石贵家杀鸭子做板鸭,还好石贵家的鸭子都不在退毛期,不然一只鸭子处理好的时间得是小半个时辰。板鸭做起来不难,鸭子杀好取出内脏,把两只鸭爪,两只翅膀和鸭子的下颚都切掉,再用刀顺着鸭子的膝关节、腕关节的骨缝割一下,用炒过的盐腌上两三天,然后拿出来用温水把多余的盐洗掉,用两个筷子把鸭子撑开铺在木板上一天,在挂起来晒干就可以了。鸡比鸭子还好处理,因为鸡的毛特别好拔,杀一只鸭子的时间可以杀两三只鸡了。

忙了一天,秋壹累的要死,还好就是累这么一天,教会之后就是石富和石贵他们自己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