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师别跑》第三十五章 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晨,查理被江之强的电话吵醒了,查理接过电话,是江之强打来的,江之强说一会儿有事儿要和他商量。

查理一瞅时间,才早上6点半,离约定时间9点还早着呢,查理昨晚和伊娃格林折腾的有点儿晚,想眯一会儿,查理翻身搂住伊娃格林软软的娇躯,怀里的伊娃格林想来是被刚刚的电话响声惊到了,眯着眼睛,像小猫一样不自觉缩了缩身子,查理看着伊娃格林发了一会儿呆,却毫无睡意。

自从查理重生之后,就觉得身体强的变态,加上惦记着江之强要和他商量的事儿,自然没什么困意。

查理索性悄悄起床洗漱,然后出门。

查理到了一家餐厅,点了一份早点,便打开顺路买来的各类报纸,查理翻开了各类关于电影节的报道。

“神秘女子与新晋导演王查理亮相红毯,女子堪称红颜祸水。”查理打开的是一八卦报纸,上面刊登的是查理与伊娃格林手挽着手亮相红毯的照片,从图片来看伊娃格林美极了,怪不得这小报敢说伊娃格林是什么红颜祸水。接着这篇报道简要介绍了一下查理,便把重点放在伊娃格林身上了,这媒体也是厉害,竟然把伊娃格林身份调查的七七八八。

“艹。”查理刚翻过一页报纸,就忍不住怒火攻心爆了句粗口。

“《杀人回忆》导演王查理与电影节主席沃尔克·施隆多夫不得不说的故事。”这是怎么回事儿,查理瞧了瞧,上面详细介绍了查理与沃尔克·施隆多夫的渊源,倒没有标题上面的意思,很客观的报道,不过这标题也太让人无语了,查理初略看了一下,便把那张报纸揉成团扔进垃圾桶。

终于有一张影评了,“对于今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杀人回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导演查理用成熟的电影语言给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香江小镇的一起连环凶杀案,导演对节奏的把握妙到极点,电影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导演多次使用反衬和隐喻,用小镇白天的和谐宁静衬托夜晚的暗涌,用田野里蚂蚱在面对强大的人类的无力隐喻人类费尽心力仍然难以掌控命运,最后电影的结局更是悲观到极致,坏人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相反影片最后好人反而备受煎熬,这个电影结局极强的震撼了观众,这种通过强烈对比营造的悲剧感让部分观众情不自禁流泪,最后张国容那个令人心碎的镜头足以载入电影史册,不可否认的是《杀人回忆》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电影放映结束后,首映厅长达五分钟的掌声便是明证。”——朝日电影周刊。

“王查理以惊人的电影才华给我们展示了香江80十年代的时代变迁,影片多次通过电影角色不经意间的对话,和电影场景描绘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导演对于镜头的把控也堪称一绝,从案发开始时,一个长镜头给观众展示了案发现场,给观众以极强的临场感,而影片最后,从普通特色到一个骑轴镜头,当镜头对准张国容时,观众直接与电影角色情感交流,让观众拥有极强的代入感,最后影片的配乐也十分优秀,据说片尾曲《maybetomorrow》是本片导演作词作曲,不得不说与电影极为贴合,一位做音乐的朋友听了这首歌,说这首歌曲无疑是非常完美和前卫的,他认为本片的导演或许选错了职业。”——先锋电影报

查理看了这一份评论,有些脸红,这与电影不同,尽管查理拍摄的电影都是别人会在未来会拍摄的,可是在观看电影很久之后,几乎没人仍旧记得电影的所有的镜头和剧情,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只记得很少几个能够打动人的镜头,至于剧情能够记得大概剧情就很不错了,电影配乐,电影构图,镜头运用,美术设计等等更难记得清楚,实际上查理每次拍摄电影都是吸取别人的经验的再创造,再加上查理独特的导演风格和自我表达。以及幕后团队的重新创造和演员们的重新演绎,说是全新的电影也不为过,所以查理从来没感觉这部电影是别人的。

不过这次电影的片尾曲让他有点儿脸红,不过也没什么可以纠结的,归根结底这首歌曲不是还没有出现吗。

“《杀人回忆》的镜头运用,叙事方式,美术设计等都堪称经典,而张国容一改以前的温文尔雅的形象,这次他要挑战的是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形象,他要表演的角色是一个敬业却有些冲动的基层警察,时而还会说几句粗话,不懂怎么科学理性的办案,大多数时候破案都是依靠直觉和暴力逼供,但令人惊讶的是张国容先生表现的非常完美,看完电影我几乎以为他就是电影里的那个警察了。”——综艺周刊

查理又翻看了下面的报道,好评有很多。

“《杀人回忆》的导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查理忽然看到了这样一个标题,好奇之下便瞧了瞧。

“《杀人回忆》的导演从一开始就给我们勾勒出八十年代香江的乡镇图景,我看到的是愚昧的乡民,在案发现场,乡民无知的破坏案发现场,整个乡镇的乡民都是麻木的,而这个从美国到香江的美国导演显然不了解香江80年代的政治情况,我看到的是导演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游行的香江人总是支持大陆收回香江主权,就连警署里的警察都是坚定的站在中国大陆一边的,这无疑是一种歪曲,实际上那时的香江人很多人并不是持有这样的政治诉求,而影片结局是不择手段凶犯逍遥法外了,而坚守道德的警察却一直被悬案困扰,这是什么意思,警察想告诉我们遵守内心中的道德法则反而会产生烦忧,而只讲手段的凶手却是胜利者,是不择手段战胜了道德?不得不说该片的导演是一个内心极度扭曲的人,他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极度危险。”——中华樱花周报

查理看完紧蹙眉头,久久不语,这篇报道很容易误导观众,因为它看起来十分有道理。

这篇报道看似很有道理,但却经不起细细推敲,那时,乡镇村民没有保护案发现场的意识并不奇怪,就是现在许多发达城市的市民都没这样的意识,并不能说乡民麻木。

还有什么美国导演,嘛得,查理心说我可不想做什么狗屁美国导演,咱的目标是世界导演。

对于电影后面的结局一千个观众有一千种理解,不能说这位影评人看到的是邪恶战胜了正义,不择手段战胜了道德法则,就认为导演的意图是宣扬邪恶和不择手段,还武断的宣称其他观众也是这样的理解。

就像李宗吾书写《厚黑学》的本意是讽刺当时乱象丛生的官场,可很多人却把它当做做官圣经,难道《杀人回忆》的结局不可以解读为一种对现实的控诉和讽刺吗。最后悲剧的结局,难道影片的目的不是让更多人理解生命的无常,从而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查理相信绝大部分观众在最后都会带入到警察这个角色,从而对受害者产生深深的同情。

至于政治倾向,这人还真是说对了,查理确实有比较隐晦的表达了政治倾向,这人还真看出来了,这一点查理无可辩驳。

这时电话响起,查理接过电话,原来是江之强的电话,他离这儿不远,便主动要求过来,查理自无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