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宋风云》第十三章:辩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到凌贼,还我朗朗乾坤!“

“打到凌賊,正我杭城风气!“

几百名学子浩浩荡荡而来,后面跟随着不少吃瓜群众,都图个热闹,图个新鲜。

“怎么回事?”文武大学的门口本来聚集了不少城西的老百姓,此刻他们看见对面一群读书人汹涌而来,口中还在大骂凌山长,很明显来者不善,此刻大家心理都微微紧张,读书人的身份可不是她们这些泥腿子惹得起的。

“风弟,你看”柳儿指着走过来的一群书生,凌风等人也发现了,看这样子,不像是来祝贺的。

“大家别慌,见机行事就是”凌风摆了摆手,站在了最前面,门口的城西老百姓都主动让开一条路,不一会,书生们都来到了文武大学院子门口,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两方此刻对峙了起来,周围的围观群众都没有说话。

“敢问各位,不知道来我文武大学所为何事?”凌风一拱手,首先说道。

“你就是凌风是吧,我们是杭州城的读书人,听说你在这里开了个书院,还不把我们杭州城的读书人放在眼中,今天我们杭城读书人就是来讨个公道的”

楼子义作为领头,扇子一扇,眼睛到看到天上去了,在他看来,自己这种身份能来给你这种土包子理论理论就不错了。

“识相的,自己关了书院,对我们杭城读书人道歉,然后以后都不要来杭州城了,这样我们就原谅你”

“对,识相的就自己离开”

“就是,速速离去”一众多数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要赶走凌风。

凌风众人算是听明白了,这些人就是来找茬的,凌风看着楼子义那张猖狂的脸,有点想笑,自己什么时候不把杭城读书人放在眼里了?这借口真的很烂。

这边姚灵儿已经忍不住了,跳出来两手叉腰气呼呼的说到:

“你们想干什么,凌大哥开书院是为了城西的孩子能有个读书识字的地方,凌大哥也从来没有看不起杭城的读书人,我们你们分明就是来找茬,信不信我报官,把你们都抓起来”。

“报官!我们会怕吗?我知道你,你就是钱塘县令的千金,不要以为你爹是钱塘县令,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难道钱塘县令敢把我们这些读书种子都抓走吗?难道钱塘县令看不起我们这些读书人?”

楼子义笑眯眯的看着姚灵儿,在楼家眼中,区区钱塘县令,他还不放在眼中,先给你扣个看不起读书人的大帽子吓吓你,嘿嘿,看你怎么办。

“就是,我们都是读书种子,很多人都有功名在身,正所谓功名在身,刑不上身,法不责众,难道是姚县令也看不起我等读书人?”

“就是,打倒凌贼!”

“打倒凌贼!”

“你胡说,我爹才没有……”姚灵儿一急,气的满脸通红。

正在这时,一身官服的姚一石从后面出现,随行的还有几个奴仆和衙役,姚一石马脸一沉,很不高兴,刚来就听见别人这么说他。

“何人说本官看不起读书人啊!本官乃进士出身,难道本官看不起我自己吗?”

众人见县令来了,不由一愣,有点不知所措,县令好歹是一县的父母官,可是真正有实权的存在。

“这里在干什么,为什么聚集了这么多人?”姚一石看向众人,大声问到。

“姚大人,在下楼家楼子义,刚才是小子唐突了,是这样,这个凌风打着开私塾的旗号,在这里招摇撞骗,误人子弟,还扬言看不起我们杭州读书人,我们只是想讨个公道而已。”

楼子义对着县令一拱手,态度傲慢,别人怕你姚县令,我确实不怕,所以先将我的身份亮出来,别说你钱塘县令,就算杭州知州对我们楼家也相当客气,大家都知道这凌风就是你的未来女婿,今天就怕话挑开了说,看你能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包庇你的女婿。

“哦,竟有此事?凌风是这样吗?”

“姚大人请明察,小生只是想开办个书院,教城西的孩子读书识字罢了,根本没有其他想法,也没有看不起杭州的读书人。”

“嗯!”姚一石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两边说到。

“这样吧,你们都说自己有理,那你们就互相对质一下,说不定这只是其中的误会”

“对质就对质,我们赶走凌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凌风不学无术,何以为人师?”楼子义带头说道。

“对啊,凌风连个童生都不是,如何能为人师表?”

“就是就是”一群书生都连连点头。

……

“哈哈!各位真是好笑,凌风敢问各位,我朝是否规定只有童生以上才能为人师表?”

这个问题把在座的问住了,确实朝廷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平常大家潜移默化,一般为人师表至少都是个童生才可以。

“你你,你这是强词夺理,你连童生都不是,那岂不是误人子弟吗?”楼子义只有这样回答。

“就是,就是”后面一群书生也附议到。

“荒谬,我不是童生就会误人子弟吗,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朝大家韩愈也曾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达者为师。我能读书写字,能教的了这些学生,你们不让我做这个老师,你们就是在质疑圣人,你们好大的胆子!”

凌风大喝一声,说出这样的话,一群书生吓了一跳,纷纷后退一步,圣人那可是读书人的信仰,圣人之言还有错吗,质疑圣人那就是和天下读书人过不去,这种想法简直就是罪恶滔天,一时间,一群书生哑口无言,互相看了看,不知道怎么说。

姚一石见此点了点头,对凌风的表现十分满意:“你们所说的这条不成立,圣人之言,凌风可以做老师,你们还有其他要说的吗?”

“凌风看不起我们杭州城的读书人,出言侮辱,必须严惩!”楼子义此刻也是没了思路,逮到什么罪名先扣下再说。

“是吗,你们可有证据,何时何地何人看见凌风有侮辱杭城读书人的言行?”姚一石把脸一板,对着一群书生说到。

“这个,这个,”一时间一群书生语塞,根本就没有人看见过这样的事,这让人怎么找证据。

“没有证据,那就是谣言,你们休要提赶走凌风”

此刻,凌风这边显然占了上风,大家都很开心,城西的老百姓也很开心。

楼子义此刻脸色难看,本来想着给凌风和姚家一点颜色瞧瞧,但现在什么都没有办成,自己还很尴尬,这不是他想要的,“难道今天就这么算了吗,这让我如何能够安心”楼子义捏了捏拳头,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正在楼子义思考的时候,突然几鼎轿子徐徐而来,楼子义一看轿子,认出了这是楼家的轿子,:“哈哈,这是爷爷的轿子,爷爷来了,他定能为我主持公道,姚家,哼哼,你等着吧。”想到这里,楼子义急忙迎了上去。

几鼎轿子也来到了文武大学门口,气势不凡,很多老百姓都纷纷让出一个位置来,不一会,轿子上面下来几个七老八十的老年人,从他们华丽的衣着就能看出,这些人身份不简单。

来人为首者是一名白发老者,身穿锦袍,老者身体瘦削,白色长须,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此人正是楼子义的爷爷楼老先生,楼老先生是东南有名大儒,门下士子众多,在东南一带,很有名望。

随行的几人,都是一些颇有名望的老先生。

“孙儿见过爷爷”楼子义跑到轿子前,恭敬的说到。

“嗯”楼老只是嗯了一声,然后看向姚一石。

“楼老先生,姚一石见过楼老先生”姚一石拱手行礼,表示尊敬,毕竟楼老先生是当世大儒,姚一石这么尊敬也是应该的。

“姚县令,勿要如此,不知此处发生何事?”楼老先生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这里有点不对,这么多人聚集,县令和自己的孙子都在,定是出了什么事。

随后姚一石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楼老先生。

“哦,竟然是这样,那这样吧,让这些书生和这位小友比试一番如何,如果这位小友胜了,这文武书院就正常开张营业,如果小友输了,小友就不要开这书院了,到时候再对这些书生陪个不是,老夫作保,此事就过去了,他们也不能提赶你出杭州城的话来。小友以为如何?”楼老先生最近也听说了这个凌风,见姚一石对他如此推崇,心理也想看看这个凌风究竟有何本事。

“小子谨遵楼老吩咐”,凌风行一礼,凌风见此人也很讲道理,比试一番而已,凌风也不惧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