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宋风云》第十一章:论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新的一天,这天凌风准备去拜访姚一石,自己来到这陌生的杭城,多亏了姚一石的一些照顾,凌风看得出,姚一石是真把自己当晚辈来看,对自己也是十分照顾,所以理应多去拜访。

“卫国,你来了,坐吧!”姚一石有点高兴,也许是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期望很大吧,近日姚一石的日子不是很好过,近年来朝廷的税收日渐沉重,老百姓都有点吃不住了,再加上,这杭州应奉局就像个吸血的水蛭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吸着杭州百姓的血。

“伯父,要注意身体才是”看见姚一石略显憔悴,行动也没有以前利索了。

两人在院子坐下,晒着太阳,品着茶。抿一口茶,姚一石有嘀咕着。

“北方又糟了水灾啊,听说淹了好几个州府啊,近日,杭州城流民也颇多,唉!”

“伯父,不用担心,这江南乃鱼米之乡,天下之财多汇于此,一些流民应该不至于让杭州城伤筋动骨吧!”

“话虽如此,但这安置流民也是一项繁琐的任务,这个世道啊,都是图一口饭吃,不然他们就会落草为寇,老百姓现在吃一口饱饭不容易啊,山东那边听说收了一个梁山泊为公有,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最近我们这里,朝廷也加税了,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看着钱塘百姓大多衣衫褴褛,我这个父母官心中有愧啊!”

姚一石叹了叹气,他很无奈,但也很庆幸,这江浙富庶,加征点税赋也不至于太难过,老百姓还是有一口饱饭食。前几天他可听说,山东那边,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了,渔民打渔需交予重税,不然就以盗贼论处。

“想必是北方战事将起!”熟读历史的凌风知道,这是朝廷在筹措军费,为了以后对辽战事,他也知道梁山泊一群好汉将要起义了。

“哦?卫国何出此言?”

“朝廷不会无缘无故加征,现国内还算太平,但东北之地战事却一直持续着,前几年金国和辽国战争中,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如今的辽国已经是苟延残喘,朝廷必定想趁此机会夺回燕云十六州啊!”凌风对这几年北宋的事情还算熟悉,所以就说了出来。

“卫国,那你对此事怎么看?”姚一石来了兴致,虽说自己只是个知县,但姚一石还是一位颇为贤能的官员,对于军国大事也是颇有兴趣,此时,他也想听听凌风的想法。

“晚辈认为,朝廷出征辽国非明智之举”

“哦?为什么?我大宋能收复燕云十六洲岂不是好事?”

“伯父说的是,燕云本是我属于大宋的领土,理应收回来,但此时出兵辽国,北有金国,在我大宋和金国的夹击之下,辽国必亡,如此一下,金国和大宋必定瓜分辽国领地,这样我大宋就暴漏在了金国的铁蹄之下,伯父,你看,从完颜阿古打起兵一来,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到如今的大金国,国力可谓是蒸蒸日上,金辽在出河店之战,金兵3000余大败辽国十万,黄龙府之战,围点打援,护步答冈之战,金军2万人大败辽军70万人,金国兵马之强壮,超出想象啊,完颜阿古打此人乃是一代人杰,如今我大宋是什么样子,想必伯父你也清楚,覆巢之下无完卵,辽国一旦灭亡,他日金国必定南下!”

听到凌风的推断,姚一石的额头后背都冒出了冷汗,他也明白,如果真像凌风所说,金兵南下的话,大宋绝对抵挡不住,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啊!如果女真真的南下,那大宋危矣!

“那卫国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姚一石急忙问道。

“伯父太高看我了,我只是一介布衣,再加上以上只是我的推测,今后的事情还难说,伯父莫要太担心。”

“说的也是,说的也是”听到凌风这么说,姚一石紧张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下。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军事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凌风引用了后世戚继光的话,那就是,要想大宋富国兴邦,至少要做到: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对此姚一石也觉得颇有道理。

……

“卫国,今年你也二十了,但是尚未娶妻,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大不小了,先成家后立业,你可有中意的女子啊,如果有,老夫替你保媒!”两人聊完了政事,姚一石开始询问起凌风的私事了。

“额,这个,晚辈还未有心上人”凌风此刻也心里发毛,这姚一石不会是要给自己说门亲事吧,凌风知道,姚伯父其实是一片好心,像凌风这个年纪,二十岁,大多数男子都妻妾成群了,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而凌风此刻还是个单身狗,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怪不得姚一石要给他张罗张罗了。凌风对此其实也不拒绝,既然来到了大宋这个时代,自己肯定要入乡随俗。

“哈哈,如此甚好,卫国,你看我家灵儿如何啊!”姚一石屡屡胡须,笑眯眯的看着凌风。

“灵儿妹妹自然是美若天仙,在这杭州城谁人不知。”凌风想了想说到,但心里已经开始猜测“啊,难道,这姚伯父要将自己女儿许配给我?”

“嗯,那我将她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

“啊!”凌风果然是猜对了,这姚一石果然是要把灵儿许配给自己,凌风对灵儿倒是没什么排斥,小丫头古灵精怪的,讨人喜欢的紧,可这未免也太仓促了,再说灵儿是什么想法都不清楚,凌风吃惊姚一石的话,然后说到。

“承蒙伯父抬爱,晚辈何德何能配得上灵儿妹妹,再说,我也不清楚灵儿妹妹的想法啊!”

“卫国,你就不要谦虚了,你的为人,老夫是清楚的,哈哈,至于灵儿的想法嘛,我见他对你也是崇拜,退一步说,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这个做父母的,还是做得了主的。”姚一石喝了一口茶,又笑眯眯的看着凌风,等待着凌风的答案。

“伯父抬爱,晚辈再要推辞,那就是不知礼数了,一切凭伯父做主,只是小子自小没有父母,跟随师尊在山中长大,可在出山之前,师尊已经云游四海而去,我这婚姻大事,可如何是好?”

“此事好办,想你那师尊也不想你落个无后不孝的罪名,这样吧,我们等一年,如果你师尊还没来寻你,我这个做伯父的就帮你做主,你们一年后再成亲吧,这也算是你对你师傅的孝道,想必日后他也定能理解。”

“那就多谢伯父了”凌风起身行一礼,这姚一石以后就是自己老丈人了,凌风对此也欣然接受,凌风自己对姚灵儿也是比较喜欢,这么个漂亮,可爱的美女,自己没有理由要拒绝,再加上这宋朝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姚一石对自己也这么好,自己再拒绝的话那就是真的不知礼数了。所以,凌风接受了这门婚事。

……

姚灵儿被许配出去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杭州城,毕竟是县令的千金,这么大的事,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一群公子哥确是不干了,我们前面辛辛苦苦去姚府提亲,后来这姚灵儿却许配给了一个名不经转的小子,真是气煞了各位公子哥。这姚灵儿是杭州城出了名的小美女,这么能落到这种乡下土鳖的手中呢,很多公子哥都觉得,即便叔可忍但是婶婶也不能忍了!

“听说了吗,姚县令的千金许配人了?”杭州醉仙楼里面,依然热闹非凡,几位年轻书生摸样的公子,坐在大厅一靠窗位置,边磕着瓜子,边聊着天。

“哦?什么时候的事,可是许配给了咱杭城楼公子?楼公子乃大儒之后,诗书传家,模样也生的俊,听说他前段时间去姚县令家提亲了。”其中一人回答道,边吃边说,吐字也吐不清楚。

“不是楼公子,实话跟你说吧,不是咱们杭城任何达官显贵的公子。”为首的书生又神秘一笑。

“王哥,快说吧,别吊我们胃口了”

“是啊,是啊,快说”其他几人都嚷嚷着。

“给你们说了吧,你们都知道,我老婆侄儿的姑姑的七舅姥爷,在县老爷家里当差,听他说的,县姥爷家的千金许配给了一个山里还俗来的小道士,叫凌风什么来着,这凌风啊,没钱,没地,也没个出身,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能让县老爷看中”看着众人听的出神,王秀才很满意,站起来抬头看向天空,又说道。

“想我王秀才,家中颇有钱财,又有良田大宅,还有秀才功名在身,县老爷应该看中我才是,怎么会看中那个乡巴佬呢,真是时运不济啊~”

说完,王秀才又坐下喝了一口茶,摇头叹气。众人对王秀才这自夸自擂的毛病都熟悉了,也就低头一笑。

而在二楼雅间,几位年轻公子围在一桌吃酒,其中一名衣着华丽的贵公子,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脸上十分阴沉,他就是楼下所说的楼公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