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余生共度是我幸》我的青春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梦与发小在学生时代联系的最后纽带就是那条不算好看的围巾。作为递送的中间人,在完成了那时我能做的事儿之后,我与梦也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联系。那条围巾有没有被发小当做结束丢弃,也不可知。

他俩的感情告一段落,对于梦这时期以前的种种都不甚了解的我,就不多做口舌。思来想去就先说说我自己好了。

得益于老爸老妈的优良基因,在长相体征上还算没有跑偏,甚至有所超越而青出于蓝。可惜也止步于此了,除却脑子还算好用以外,老爸的优点和老妈的缺点我都算完美的避过与继承。

还有就是我虽然长了183的个头,体格却不算健硕。更小的时候还三两头的去医院和吊针来一段唯美的缠绵,加上打娘胎里就开始在长途客车上颠簸的我,坐车就吐而吐出的慢性胃炎。所以及至初高中乃至大学入社会,身子就没胖起来。

不过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在体弱多病时期吃了很多营养***,长得还算结实。高中长开后,与同龄人相比,免疫力蹭蹭蹭的涨了n个级别,再流弊的季节性病菌都感染不了我。

这让当时和我关系很好的一票人很是羡慕,殊不知看着他们各种冲剂加身,我也很羡慕,很想尝尝那些个带色水是啥味,毕竟儿时陪我的不是针管就是药片,味苦不说还难咽,那有带甜味的汤水来的实在?

初高中算是人生成长全方面初定型的阶段,以后长成什么样类型的人,都会在这个阶段有所映射。所以这个时期的性格塑造尤为重要。

我还算幸运,在这个时期因为思想上的突然升华,性格从一个呆子,华丽转型成上窜下跳的活跃分子。虽说这种转变的代价是高考时的失利,但在这个时期的我,直到现在都是我最喜欢的样子。

对于那时的选择,偶有后悔,但更多的是庆幸,因为性格的弥补,即使刚出社会学历略低而处处碰壁,我依旧拼出了自己想要的高度,一种很多人都羡慕的高度。

不过在高中的日子里,若说没有遗憾那也是假的。因为性格的选择,我丢弃了很多所谓本该好学生要遵守的优良品质。也因为朋友做的出格事儿,让自己那时的名声差出一个新高度。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写在这儿之前,我倒是想问问在看的朋友,学生时代你有对异性产生过好感麽?有真的去喜欢过一个人麽?

和大多学生广播操时间有个锁定背影一样,初中时我也有过青春期该有的悸动。只是那时的性格缺陷,同**流都很少,更别提异性。

能出现好感,还是因为同为班中成绩拔尖一列,学习上的问题交流是常有的事儿。加上班里愿意与我交流的同学实在太少了,能有个说话的人对我来说都不容易。久了,也就有了别样的感情。可惜自闭让我单方面止步于朦胧。

那时的学籍调动不如现在这般严格,初三时,她随父母去了异地读书,又因为没有qq这种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帐号,之后便失了联系。

可以说初中时,是我怯懦让我与更多人的学生时代没太多区别。但高中却与初中截然相反,虽说是我喜欢的菇凉太过理性。但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原因,令我与她擦肩而过。

不知是巧合,还是真有命中注定我对余生共度的另一半选择上是一样的。这位菇凉的性格与梦十分相像,除了梦自身的略显感性一面,两人之间真就相差无几。

所以为了区分,姑且叫她第二梦。第二梦相较于梦,最大的优点与缺点就是太过理性。不同于梦对安全感的渴望而衍生出的情感问题,第二梦在任何时候都表现的很理智。

同校三年,即便情书收到手抽筋,情话听到耳出茧的程度,也没见那位仁兄能幸运的得到进一步表态。

我与第二梦高一时是一个班的,这时期是我性格上的刚刚塑造,加上成绩的优势,和班里的同学都打成一片。第二梦也在这时间档口上,与我有着不错的朋友往来。

所以当时蛮多的人都通过我来转交情书给她,以至于后来第二梦见到我时,总会用开玩笑的口吻问我是公事公办还是私人夹带。

虽是玩笑话,可也透露出自己一丝丝的无奈。用她话来说,漂亮又如何,烦恼反更多。

每个人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烦恼,而像第二梦这种漂亮又理性的人,大概就是想安静的年纪,却要遭受狂轰滥炸式的告白吧。

我会对第二梦产生好感,漂亮算一方面,毕竟颜值是两人开始的第一步,只可惜我迈了第一步,她却和对待大多数追求者一样,后退了n步。

当然,好感的来源最主要的还是性格的不争与善良。她在面对误解时,会与梦那般只是简单解释子虚乌有,却在帮助朋友上不遗余力,面对陌生人的求助,也是竭尽所能去帮助。没能帮上太多忙,也会一人独坐暗生懊恼,而后平心静气的去思考自己本可以如何解决面对的问题。

可以说在现如今小学生都浮躁不行的新时代里,能遇到这样的菇凉本就是种幸运,更何况还如此漂亮,却没有丝毫所谓女神不可侵犯觉悟的理性菇凉。

可惜遇到已经花光了我与她之间的缘分,现实面前间隔的鸿沟,致使我们渐行疏远。

我会喜欢这样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自身性格的选择。更早时,面对事与物,我喜欢置身事外,以第三方视角去看待任何问题。

就如初三那次被打,即便再纠结,我也只纠结了一瞬,因为boss3肯定会找脸子,他要动手,我何必多此一举,作为第三人的思想,我也不允许自己去多做什么。

那时会如此,只是觉得成熟的人很理性,这类人的为人处世该是如此,看透事儿,却不作为。

正是因为这样,我性格在他人眼里是从小软到大,直到那次后续发小强出头加一顿嘚吧,我才醒悟到成熟并非是冷眼看待任何事,也没人能做到置身事外,当一件事发生时,无论关联与否,你知道了,那也等同参与。

况且,再成熟的人,也需要足够的社交,即便他能统筹全局,有足够的脉络去梳理所有问题,没人一样不行,个人能力再优秀,也支撑不起整个大局的运作。

所以,在我选择性格转变之前,我同样踌躇了很久。最终想的是找一个与自己性格相近的菇凉,这样可以在后来我性格改变上,得到一个互补。高二将要分文理班时,在不断增进的好感面前,我选择对第二梦表白。

“别闹了,他们瞎闹都够烦了,你怎么也跟我开这种玩笑!”

只是结果显而易见,我被她一句轻飘飘的开玩笑,就打发了第一次表白。

第一次对菇凉表白却失败,很多偏内向或是好面子的人,大都会羞愧到不去多想为什麽被拒绝,反而会生有丢脸,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的思想。甚至有些极端的,会用不识抬举的想法给自己台阶下。

而主观原因,往往都是直接被忽略掉。即便有人会想到,也只是捎带,并不会归咎在主因上。直男眼中的失败,总会与缺少坚持不懈,追求不够坦诚挂钩,他们都不会下意识的去认为是自身问题,而是一厢情愿的觉得只要诚意与坚持到位,那就离成功不远了。殊不知对症下药才最为重要,所以他们没有结果,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第二梦的日常操作,我也算有自知自明,所以没成我也没多想。只想着既然说开了,那就做好细水长流的准备。对于第二梦现阶段所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安静。就像旧时光里的余周周那样,没太多欲求,只想着高考后,能去个好点的大学。而我也只需要像林杨那般,在这个时间段里做好备胎该做的就够了,即便此刻我也算不上备胎,因为排队太晚,插队都赶不上靠前排名。

第二梦分班后去了文4班,而我则是留在了重组的理7班。不同于大多学校的那种班号越小,优生越多。一中除了艺体生自成两班,每个班的优差生浮动并不大,只是毕竟是在一中,虽然没有名头上的重点班,但教师的个人知名度,还是能影响到学生们的选择。

所以每年分班时,很多家长都想尽各种方法将孩子挤进那些成名很久的老资历教师班里。每每这时,也是些老油子最能刮油水的时候。而这,也是一中传承至今存在的最大问题。

一中虽是初高中学校,却有着很悠久的建校史。作为战争年代就存在的学府,历经战火洗礼,数次迁址,几经沉浮与重组,才有了现在的百年文化。

这在初高中学校是很罕见的,所以在我们这里,但凡有上进心的老师都以能进一中教学为荣。即便一中很多运营方式早已僵化,也有很多勤勤恳恳的老学究,却也少不了圆滑却确实有教学能力的混子。

对于他们的存在,学校也是无可奈何。一方面是需要他们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提到各方人情背景了。

所以为了制衡这种愈加严重的现象,学校也是大力培养新生教师,但凡三观很正,能力出众的新教师,都会有一定的年级靠前优生进班,未过垫底排名的差生留下。

这项举措其实也实行了两届了,可因为学校传统至今的高三门槛长者守的因素在。除了高二能让新教师积累所谓的经验,入了高三必会换人。所以这种收效很差,几近为零。

不过这一切都在我这届开始有了新的突破,在新升任的校长决策下,一中的教师分班上有了新的开始。在新教导主任带头执行下,所有教师序列做了一个新的排布。文理班从高一始起,每一位任职三年以上的教师皆有资格去争取连带一届学生三年。也就是这项举措,学生时代对我最有影响的一位老师,就此教导了我三年。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