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把脉:解密医药界灰色档案》第 9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小毛的安排,董事长在公开场合倒没有说什么。职场的兄弟们小心了:老板对你很客气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假如他能经常把你批得狗血喷头,嘿嘿,那证明你是他可以信任的心腹,或者批评你是对你的重视,认为你是可造之材;假如他开始逐渐对你很宽容很温和,可能是你在他的心目中已经不值得批评了,除非你是美女他是色狼。记住:老板对你无故献殷勤者,非奸即盗!不相信作者的话?嘿嘿,领导对你的批评就是对你的重视,这可是姜勇13年职场生涯的不传之密。亲爱的姜勇同志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危险。有时候嗅觉很重要,官场人士一般都很擅长此道。

姜勇同志继续在营销中心做他的汇通天下大业,一如既往地频繁往返于公司和全国各地之间。其间还为营销中心补充了一批新鲜血液,主持了一场大型招聘会。这次招聘会让姜勇感到了一种悲哀,因为原本招聘的不是什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些文员和驻外销售人员,可是在应聘者的简历中,姜勇却发现了不少全国排名前五位的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对这些人,姜勇一概不用,却找他们亲自谈了话,鼓励他们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或者考研、考公务员什么的,千万别趟北方集团这浑水。因为姜勇认为,刚毕业的这些孩子具有可塑性,假如现在把他们放在北方集团这些岗位工作个一两年,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后来这件事情让董事长非常震怒,因为几乎每个民营企业在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总喜欢吸收几个名牌大学或高学历人员为企业贴金,他曹泰和也不例外。再加上告黑状的人说是姜勇嫉妒贤能,因此排斥名牌大学和高学历人员。姜勇听到这种说法后哑然失笑:奶奶的,老子嫉妒他们个鸟!一来老子是医药专业毕业,二来他们从文员做到集团三号的位置得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这次招聘姜勇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初审后送过来的简历中男多女少,即便是女的也多是姿色平庸的那种,看来市场部女经理在负责初审的时候还是带进了个人情绪。

有两个招聘花絮也值得一写。一次是他路过大办公室门口,听到一个小姑娘在嚷嚷:“有什么了不起,还要初审二审的,不就是一个北方集团吗?”姜勇想到了自己初来公司见到方总那天的场景,微微一笑,进去把那小姑娘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开了张录用通知就让她去人事部门报到了。还有一次,是一个经过初审报过来的农村女孩,填报的最高学历是本科,姜勇问她要毕业证看的时候,这姑娘紧张得满头大汗,“领……领导,我觉得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只靠学历。说实话吧,我的本科毕业证是假的,可我的大专证书是真的。”姜勇没有说什么,拿起笔在她简历上签字后喊:“下一个。”这姑娘一下站了起来,“领导,请你给我一次机会证明我自己。我是农村来的,毕业后滞留省城三个月了,我的家庭很困难,我不能再问我爸妈要钱,我需要这份工作来养活我自己。”姜勇拿起简历上自己刚刚签过的字给她看:优秀!并且告诉她说:“这五天里我签了300份简历,只有不超过五份写的是优秀。”姑娘听后给姜勇深深鞠了个躬,说:“谢谢你。”然后含着泪水却又很开心地跑出去了。

一周后,这女孩小冯被安排到了销售部,再后来姜勇破格提拔她做了销售部经理的助理。这姑娘姜勇没有看错,工作起来很勤奋,对领导交代的事情都是很认真,就是和小朱一样口无遮拦,说话不经大脑。小朱是谁啊?你一个新进公司的丫头岂能和她相比?

一次,小冯终于惹事了。那次是小朱陪马老师去北京接一个美籍华人、著名生物学专家牛满华来公司考察,开去的车是公司最好的卡迪拉克,派去的也是公司最好的司机小黄。下车时候看着迎接的场面这么壮观,这丫头不知怎么就来了句:“小黄怎么从北京拉回来一车牲口?”大家都哄堂大笑。到了下午,这话就传遍了整个公司。

这话不久就传到了小朱和老马的耳朵里,这下麻烦大了,两个人哪个是好惹的?他们气冲冲地跑进了姜勇办公室,要求追查消息来源,因为大家都说是听销售上的人说的。姜勇听到了这说法哈哈大笑:一牛、一马、一猪,不是一车牲口是什么?好言抚慰了他们两个几句,并保证追查到底给他们两个一个说法,然后两个人才气鼓鼓地走了。

两个人走后不久,小冯敲门进来了,大概已经听说了小朱和老马要高调追查这消息的来源,哭着承认了自己一时逞口舌之快,说话不经过大脑的错误。姜勇好言抚慰了几句就让她回去了,然后回过头来又亲自上楼,去找小朱和马老师说情。这话本来就是一个玩笑,现在人家老总亲自上门来说情认错,小朱和马老师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怒气就此平息。

话说回来。兼并的药厂终于要认证了,国家药监局通知了具体日期,北方集团上下按照早已制订好的方案,进行了厂区和生产区自检工作。同时,接待组、会议组、专家组、宴会联络组、司机组等临时机构迅速启动,每组由总监级别领导任组长,首先在公司院内一天内进行了两次接待演习,同时董事长、马老师、姜勇陪同市委书记和市委市政府一帮随从,浩浩荡荡地开往邻市去迎接认证团。

邻市也有一家西药针剂生产企业在认证中,是市长亲自挂帅。对方企业看到北方集团的车队还是大吃了一惊:乖乖,两辆卡迪拉克,跟着一排奔驰,最便宜的车也是70多万的那款凌志!北方集团的高层不知道,此时认证组的专家团心里早乐开了花。邻市这针剂生产企业太穷了,政府也没有什么钱,专家组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折腾了快三天了,对方只是好言相求,厂长就差下跪了,却还是第一天给的那小红包。算了算了,看来再榨不出什么油水了……恰恰这时候北方集团来接,嘿嘿,这企业好,看车队就知道有油水!

当天晚上认证团就离开了那倒霉市,跟着北方集团下榻早已安排好的五星级宾馆。晚上的欢迎宴会是在当地最豪华的一家“中原燕翅鲍”举行的,据说其大厨是从香港高薪挖过来的香港金牌燕翅鲍大厨。宴会开始了,首先是市委书记致欢迎辞,然后是北方集团董事长曹泰和,最后连老樊都来了两句“吃好喝好啊,喝好吃好啊”。专家团和认证组成员倒都表现出一副大地方来的样子,把满桌子山珍海味当成家常菜一样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球!姜勇事后才知道,这些家伙都是在装!这宴席的规格在北京也是一流的,没有哪个人能天天这么吃。他们表示的高姿态,无非是想让你高看他们的档次,接下来红包要送能拿出手来的数字而已。

凭良心说,这顿饭也是姜勇平生吃过的最奢华的一餐。那感觉滑滑的鲍鱼汤别人都不屑再要,甚至有人连跟前的那份都故意只喝了一小半,姜勇却让服务员又给自己上了一碗。农民啊,这种场合岂能让别人看出自己居然会喜欢山珍海味?真正有档次的人都要吃柳絮或者蕨菜一类,嘴里还要念叨:“这个好,这个清淡……”

这顿饭的标准多少?不含酒水每席17000!光姜勇点的喂猫那么大的一碗鲍鱼汤就800多。姜勇记得他们村那小学校危房翻修,欠下包工头的工钱恰恰也是17000。校长整天被包工头追着讨债不敢回学校。你想问每个专家红包多少?这可是商业机密,但是可以告诉你一个大概数字。假如你是专家团成员,回去后你也可以带上老婆孩子,连续吃上半个月的燕翅鲍。

两天后的中午某刻,北方集团鞭炮声响成一片:下属制药厂四条生产线一次性通过认证!专家组组长代表全体成员讲话祝贺:“你们的改建速度是惊人的,成果是巨大的,所有大项里违规记录为零,2000多个小项里也只三项需要改进!同志们,你们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国有企业,基础差,底子薄,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不容易啊!这个成绩是我们开展认证工作以来,包括在新建企业里都不多见的!”姜勇在私下里跟着念叨:“俺是基础差底子薄,可是俺的红包肥;俺的成绩是不多见,可你奶奶的俺这么大的红包你也不多见……”

当晚,在药厂广场举行了庆祝晚会,还请来了早已准备好的专业演员助阵,几个老总也轮番上台讲话。员工们没有想到,他们年轻的营销总监居然还能唱两句。那天姜勇唱的是首老情歌《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那层幽蓝幽蓝的眼神,充满神秘,充满幻想……”台上的姜勇歌声略带磁性,充满了深情。山风拂来,吹得年轻的姜勇的衣袂飘飘,连领带也高高地扬起,光这场景就看得台下的少男少女巴掌都拍红了。

老樊居然也能整两句,唱的是豫剧《朝阳沟》选段《我决心在农村干他一万年》,而且最后别出心裁地把戏词改成了“我决心要在北方集团干他一万年”,台下也是掌声雷动。

认证结束后,姜勇对药厂现有品种进行了一次梳理,发文停产了该厂原有的几乎所有西药品种,这些西药品种都是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本来一个中药生产企业生产这些西药产品就不伦不类,再加上这些产品都是些丙咪嗪片、脑复新片、维生素k4片、甲硝唑、四环素、碘化油还有复方磺胺甲恶唑注射液之类的老药,虽然价格便宜而且效果都相当好,但是无奈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没有了竞争力,只好选择退市。

你想啊,这些出厂价每支几毛钱、每瓶两三块钱的药品,即便销售款都是大夫的,又有哪个大夫哪个医院愿意使用?不仅医院不愿意使用,就是药店和小门诊也不愿意销售这种影响营业额的产品,流通领域的经销商更不愿意销售此类药品。宣布这些药品下线当天,许多药厂的老职工悄悄流下了眼泪。

几年以后的10月份,大概是2006年吧,一个寻药的帖子吸引了无数网友和志愿者的关注:上海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一个叫罗森的儿童正在等待一种救命药——复方磺胺甲恶唑注射针剂。这种临床紧缺的廉价老药复方磺胺甲恶唑注射针剂其实就是复方新诺明,一种十几年前普遍应用于临床的特效药,只有2元多一支,因为利润太薄,已经停产……

北方集团虽然在此次gmp认证中当了次冤大头,但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乃至最高领导阶层的信心。因为认证工作将极度有利于公司的上市,也让无数服务于种植户的技术服务部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于是开始了新一轮更加疯狂的推广。北方集团旗下的虫草水、保健酒、啤酒以及礼品盒系列也开始上市,并且在全国很多省会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开设了专卖店,同时大力发展各级加盟商代理公司产品。而此前姜勇的北京之行,就是为了把加盟店能开到西单或者东单的黄金地段!那里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为此姜勇和对方已经谈判了几个回合,而董事长对此地盘的意思是志在必得,不差钱。

就在临行前的那天,公司里又来了一帮吃大户的——以省财经学院林教授为首的一帮乌合之众。这帮人里没有什么高层次的,某果汁品牌本省策划部经理陈波、某方便面品牌本省终端经理等一行七八人,在马老师的介绍下来到公司,说是要为北方科技集团现阶段营销工作进行“诊断”。一帮人在公司会议室正襟危坐,纷纷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准备给姜勇上课。姜勇可不吃他们这套,毫不客气地说:“但凡是诊断,肯定是我的销售工作有毛病,没有毛病你来诊断个什么?但我看不出来现阶段我公司营销工作出了什么毛病,而且正相反,发展势头良好!我们营销工作启动以来,两个先期主打品种在短短三个月里,销售额达到了每月2500多万,你打听打听这是业内企业需要奋斗多少年才能达到的数字?林教授,陈经理,你们的果汁产品作为快速消费品,当年达到这一数字用了多少时间?”二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特别是那林教授,每次到哪个企业去打秋风,都是在相当客气的氛围里回答别人请教的问题,哪里见到过姜勇这么直接甚至是直言不讳的带着火药味的质问?

“倒是也有几个小问题,我需要林教授和几位领导来为我指点迷津。”姜勇略带嘲讽味道地继续进攻,“1、我公司蛹虫草回收三个月内将跨过亿元大关,到时候假如不能上市,公司随后必将面临资金崩盘问题。请教一下林教授,我们到时该如何对付千万农户?2、现在我的营销中心有80%的广告费都浪费了,可是我不知道浪费在了哪里。还请林教授现场为我解答,好让我有个学习的机会。”

姜勇这话太损了,前一个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的问题类似于永动机问题,能量总是在不断被消耗,属于无法调解的阶级矛盾,搞不来钱怎么也糊弄不了农户;而后一个问题则是当年全球营销界提出的新理论问题,类似于我吃了七个烧饼饱了,谁能告诉我一堆烧饼里,哪个烧饼能起到第七个烧饼的作用?让我吃一个就饱?这是根本无解的问题。顷刻间,那林教授大汗淋漓,会议室里出现了难堪的沉寂。那不知趣的陈经理清了清嗓子说:“姜总,这个问题我们下去再回答你,还是先说说贵公司的现状吧。”

“不需要,我只想解决这个困惑。”姜勇说完后站起来就出了会议室,把一帮人晾在了那里,好歹也是为他们解了围。在出门的那一瞬间,细心的姜勇发现,那陈经理的西服上居然有个不小的洞,还很不规则,应该是老鼠咬过后经过织补缝上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