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收藏》第1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滨电视台晚8点的鉴宝节目,其实是向中央电视台学的。自从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收视率创造奇迹后,全国各地电视台都一窝蜂地跟着学,办了不同名目的鉴宝节目,对收藏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收藏热不断升温。

海滨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在鉴宝过程中,增加了专家讲座和专家答问的内容。

林剑风就是以专家身份出现在鉴宝节目中的。40分钟的鉴宝节目中,通常是两个专家,有时也会有三个专家,这晚和林剑风一起担任专家的是赵海东。

第一件鉴宝的藏品是一面战国铜镜。林剑风开古董店时,经营过铜镜,而且他曾大量收藏过青铜器,尽管铜镜不是他的收藏长项,但对铜镜还是有感觉的。

他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只见这是一面战国中期的云雷纹地花瓣镜,整体乍一看,形状和工艺似乎都不错,但从弧度看,却让林剑风起了疑心。

林剑风知道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的铜镜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这是一面近30公分的铜镜,却也有明显的弧度。仅仅从弧度,林剑风还不敢判断就是赝品,是铜镜上的锈,让林剑风起了疑心。绿锈显得飘而浮,缺乏沉重的历史感,锈上露出了破绽。

林剑风用手轻轻地敲击了一下铜镜,放在耳边听,声音显得清脆,甚至有些刺耳。显然,这是一面新仿的铜镜,因为老铜镜声音比较低沉、圆润。

林剑风认定这面战国铜镜是仿造品,而赵海东确认是真品,价值86万元。林剑风正要反驳,赵海东写了一张纸条给他:“此镜请认真。”

林剑风不再说什么,赵海东则大谈战国铜镜和此铜镜的工艺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等等。赵海东说:“战国早期铜镜镜身材料薄,多有边沿,镜纽主要为弓形纽,但纽顶部多饰有一至三道凸弦纹,所以又称弦纹纽,纹饰刻画纤细,并多有地纹,造型规矩,给人以轻巧、典雅之感。战国中期,铜镜的纹饰有所变化,出现了这种云雷纹地花瓣镜,还有花叶镜,花叶镜中的叶纹镜从简单的三叶、四叶到八叶都有,此外,还有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金银错纹镜、彩绘镜等。这方云雷纹地花瓣镜,正是战国中期铜镜的代表作品,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都很高,所以估价不低于86万元。”

随后,主持人马上要下一个藏宝人送上来下一件藏品,这是齐白石的一幅花鸟画。对齐白石,林剑风有很深的研究,所以他只看了一眼,就鉴定这是一幅真品。

而赵海东说,显然这是一件赝品。

观众提问:“为什么专家鉴定都有不同意见呢?”赵海东回答说:

“这很正常啊,全国顶尖的一流专家,鉴定同一幅古画时,不也一个说真一个说假吗?湖南省博物馆60年前收藏的一批齐白石作品,在一次展览会上,齐白石的后人不也说全假吗?某电视台的收藏鉴宝电视节目在2006年的一期节目中,鉴定专家为一套齐白石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其实这套通景屏是赝品,画的笔法、款识都与齐白石真迹相差甚远。这说明什么,说明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

林剑风还想辩驳,赵海东给他使了个眼神,主持人则急忙要下一个藏宝人送上来藏品,这也是一幅字画,是署名唐寅的一幅《风流绝畅图》,尺幅巨大,大约8平方尺。

看到此画,林剑风感到十分熟悉,再看送画的藏宝人,原来是佳宝拍卖公司的财务李小姐。

林剑风猛然想起来了,这幅大画是去年赵海东和他一起到苏州征集拍品时,在苏州文庙收藏市场买的。卖家报价20万元,赵海东以他鉴藏家的眼光,鉴定说是假画,又以他艺术品拍卖师的口才,七说八说,说赝品一钱不值,就是100元,都毫无收藏价值。

卖家被他丰富的收藏知识镇住了,最后,将价格降到了1000元,赵海东听了扭头就走,卖家又将他叫回,说:“看你有诚意,800元,这是底价了。”

赵海东说:“500元。”卖家不卖,赵海东故伎重演,扭头就走,又被卖家叫回,说要600元,赵海东不干。卖家最终以500元卖给赵海东了。

赵海东拎着这幅大画,志满意得地走出文庙。林剑风说:“你明知是赝品,买它作甚?”

赵海东诡谲地一笑说:“即使是赝品,到我手上就不是赝品了。”看到林剑风不解的样子,赵海东对林剑风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开奔驰的老板来到佳宝展厅,看到展出的拍品都是几万元到数十万元,连声说太贵了,我说有便宜的啊,1000元一幅的也有,但不能保真。他一定要看1000元一幅的,看后说与真品没有什么两样啊,一下就将公司库存的20多幅高仿品全部买下了。我告诉他,真品才有收藏投资价值,这些假画是没有收藏价值的。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我这么大的老板,这些画挂在我的办公室,谁敢说假?这个老板要我专门给他找仿品呢。”

林剑风当时只是一笑了之,以为赵海东当时买这张大赝品是为了卖给那个老板,没有想到,这张他自己买的假画,竟然上了他自己当评委的鉴宝电视节目上来了。

赵海东谈到这张赝品《风流绝畅图》时,神采飞扬:“唐寅生于1470年,卒于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对于唐寅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是陌生的,但说到唐伯虎,可能大家都知道,电影《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风流放诞的唐伯虎。其实,生活中的唐伯虎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纤柔委婉、隽永生动,既工整秀丽,又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吴门画派杰出代表。为什么今人要说他风流呢,可能就是因为他画了这幅画——《风流绝畅图》。”

赵海东口才了得,一开始就引人入胜,而且把这幅画也扯了进去。听到这里,林剑风忍不住补充道:“在明代,唐伯虎就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说他风流,并非现在影视剧中描写的好色,而是多才。唐伯虎在诗词曲赋绘画上多才多艺,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唐伯虎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赵海东接过林剑风的话头,大谈唐伯虎:“明代除了有江南四大才子和吴门四才子之称,还有明四家之说,这是单纯指绘画,唐寅的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赵海东将此期鉴宝节目,变成了唐伯虎的专题讲座,他继续侃侃而谈:“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酒店。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自小喜爱绘画。当时,文征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征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16岁时,唐寅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时年28岁的唐寅正踌躇满志要就此踏入仕途治国平天下之际,不料次年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所有对未来的憧憬,刹那间化为齑粉,不愿甘为小吏的他,从此厌恶官场,鄙薄功名,从而放浪形骸,足迹遍及名山大川。”

“唐寅诗词散文风骨奇隽,著有《六如居士全集》。但他更有名的是画,他的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秋风纨扇图》藏于上海博物馆,我曾欣赏过,是一位美人拿着一把大纨扇,旁边有四句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这里,美人与纨扇成了唐寅看破世象的两种最有说服力的形象道具。”赵海东说着,望了林剑风一眼,示意林剑风接着讲。

林剑风会意,接着说:“唐寅潇洒飘逸,傲世不羁,仕女画笔法秀润缜密,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有趣的传说。据说有个张秀才,因家道中落,在家闷坐,一日见景生情,吟出苏东坡的《赤壁赋》:缈缈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谁知听到屋内咯咯的笑应声而起,后来才知道,是唐寅一幅画上的美女在答应。由此,两人还演绎了一段情缘。其实,唐寅画得最多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崇山峻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悠闲的生活。”

赵海东似乎不喜欢听林剑风讲唐寅的山水画,将话题转向仕女画:“我们还是说这幅《风流绝畅图》吧,这是中国古代仕女图的经典作品,为中国仕女图题材年画奠定了基础,后来桃花坞的仕女图年画《冠带流传》《十女踢球图》《八美比武》等,无不可以看出《风流绝畅图》的影子。能和唐寅这幅《风流绝畅图》媲美的,只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孟蜀宫妓图》,还有现藏南京博物院的《李端端图》,这两幅画也是唐寅的作品。”

主持人看两人将此场鉴宝节目变成了唐寅专场,打断赵海东的喋喋不休,说到了估价程序了。

赵海东代表专家团报出的估价是:550万元。

林剑风听了赵海东的估价,心里不是滋味。赵海东明知这幅画是赝品,而且是他自己的赝品,把自己的赝品画拿到自己当评委的节目中,为了高价出手,忽悠亿万电视观众,把赝品鉴定为真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