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仙潜伏》第11章:钗头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街上碰到小李警官,让赵雨朦多了个心眼,怀疑有双眼睛潜藏暗处监视自己,这让她变得机警起来。下夜班回宿舍,她常常猛地回头查看身后,或者突然转身回走一段距离,以确认身后到底有没有人跟着自己?

背着这样的思想包袱,身心好累。

唉,不想那么多了,去书店看书,放松放松下。轮休那天,她这样打算。

对于她来讲,每当紧张、郁闷时,调剂的最好方式就是看书:看着看着,紧张和郁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书本里的东西给取代。

一进新华书店轻车熟路直奔四楼。她看的书范围比较窄,都是一些文学、诗词类。经过三楼“科学养殖”那一层时,她头一低急急而过,以免看到“科学养殖”那四个字,受到刺激。

在“唐诗宋词”书架前,挑了本《宋词宋韵》。唐诗宋词中作者的心境和感受,虽然随时光飘过几百上千年,可用心细细去体会,仍然能很强烈地感受得到。她特别喜欢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

两首《钗头凤》,深深打动了了她。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写的,赵雨朦的姥姥对陆游的诗词非常喜欢,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她也能背下陆游的好多诗词。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第二首《钗头凤》,赵雨朦很喜欢,读了几遍强行背了下来。从简介里,她知道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写。

这个唐婉,好有才气啊,可为什么我从来没从姥姥那听说过她呢?她有些奇怪。

在文风鼎盛的宋朝,唐婉只能算是有些才情的才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点小资情调的家庭主妇。唐婉红颜薄命,诗作又不多,没听说过,也不稀奇。

看完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赵雨朦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鼻子一酸差点流眼泪。

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青春年华互生爱慕。

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一夜洞房花烛,陆游、唐婉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人世界。

陆游妈妈一心盼望儿子金榜题名光耀门庭。目睹这一切,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兼婆婆的身份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依然情意缠绵,把科举、功名都抛于九霄云外。

陆母因之认为唐婉是陆家的扫帚星,会耽误儿子前程,逼着陆游休掉唐婉。

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暂时送归娘家,并写下“待我三年”的信札想亲手交到爱妻手里安慰她:三年后录得功名,再迎她回家。

陆妈妈也略有文才,把儿子信札里“待我三年”的那个“三”字,稍稍一改,就成了“待我百年”,然后不动声色交到儿媳手里。

这手札就是陆游“钗头凤”里的所说的“锦书”,之所以“难托”,是因为被陆妈妈略施文采动了手脚。

一百年?别说在兵荒马乱的古代,就是在科技发达、医疗水平了得的新世纪,活到一百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好死赖活到了那把年纪,“想说爱你”“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牙齿没了,再感人的话,也会因漏风而含糊不清,听着都不对味。

唐婉拿着这绝情的信札悲痛欲绝,在这种情况下由家人作主,她嫁给了同郡士人——皇家后裔赵士程。

蒙在鼓里的陆游,参加了大宋朝的“公务员考试”,却没收到录用通知书。情绪低落地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成天优哉游哉以排解心中的苦闷。

谁想造化弄人,一日,陆游在沈园竟然偶遇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那一刹,两人的目光胶着,不知是梦是真、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那一刻,陆游埋在内心的旧日情思喷涌而出,可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唐婉此次是同夫君赵士程同游,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心儿更是碎了一地。

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陆游提笔在沈园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事后,唐婉看到墙上陆游留下的那首《钗头凤》,才知道自己错怪了他,心潮起伏难平,提笔和下那首《钗头凤》。

……

无尽的感慨在赵雨朦心头萦绕着,被陆游和唐婉感人的爱情故事感动,现实生活中被警察关注所引起的心神不宁,此一刻竟然暂时被抛开了。

起初,赵雨朦只是被唐婉的才气所打动,看完情景介绍后,她对唐婉有了深深的同情。

对于陆妈妈,她没点好感:这个陆妈妈,太势利、太不近人情了!和那个棒打鸳鸯的法海和尚没有区别!

至于陆游,如果赵雨朦不知道这段往事,对他的印象是很好的。小时候听姥姥吟读陆游的诗词多了,她自然对陆游是好感多多。可这段故事改变了她的看法,陆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软了下去,比不得以前那般高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